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明不同生长期蓝莓叶酚类物质变化情况及抗氧化活性,从而为蓝莓叶的适时采摘及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分别采集5、6和8、9月此4个生长时期的蓝莓叶,经不同方法干燥粉粹后制备蓝莓叶醇提物,测定并比较分析了不同生长时期蓝莓叶醇提物中的总酚与总黄酮含量、铁离子还原力、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结果表明:微波干燥处理的蓝莓叶醇提物其总酚、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常规热风干燥处理的,而自然干燥处理的效果较差;微波干燥处理的蓝莓叶在其4个生长期中总酚含量的变化不大,其总黄酮含量在8、9月迅速升高,显著高于5、6月的总黄酮含量,9月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96.76±2.50)mg·g-1,显著大于8月的总黄酮含量,8月其含量为(75.52±2.09)mg·g-1,P 0.05;5月采摘的叶片其铁还原能力最强,其次是9月,最差的是6月;9月蓝莓叶醇提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其半数清除浓度最小,EC50值为(61.59±1.31)μg·mL-1,5、8和9月其EC50值的差异均不显著,但此3个生长期与6月的EC50值的差异显著(P 0.05);4个生长时期其叶片醇提物的FRAP值的大小顺序为9月 5月 8月 6月,但4个时期其醇提物的FRAP值均远低于对照维生素C。总体上,9月蓝莓叶的抗氧化能力(除铁还原力外)均高于其他3个生长时期的,即9月较适宜于蓝莓叶的大量采摘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蓝莓品种果实抗氧化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种栽培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5个蓝莓品种‘灿烂’、"蓝月"、‘库帕’、‘伯克利’、‘布里吉塔’为试验材料,测定其采收后的果实中可溶性多糖、Vc、还原型谷胱甘肽、总花色苷4种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并测定其果实中代表抗氧化活性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SOD的活性,同时分析比较4种抗氧化物质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品种中‘蓝月’的Vc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总花色苷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5);Vc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以及总花色苷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可溶性多糖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较弱。说明5个品种中‘蓝月’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3.
郭兴  李洋  张巍  高智涛  王洪学 《森林工程》2013,(6):21-24,51
选取7个蓝莓引进品种和1个野生品种,均在伊春地区生长、产果良好.对鲜果花青素含量测定发现,品种北陆花青素含量最高;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花青素,分别考察浸提PH值、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及浸提液乙醇体积分数对蓝莓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根据4个因子设计L9(34)正交试验,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为3.0,浸提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60 min,浸提剂乙醇体积分数为50%;在此工艺条件下,蓝莓花青素提取率达到最大值,即6.5%.  相似文献   

4.
原花青素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活性,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以葡萄籽为原料,研究了溶液的pH值、提取剂浓度及提取时间对提取原花青素的影响,并且用超声波法和索氏提取法进行原花青素提取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条件为:在20~25℃的条件下,pH值为4,料液比(g:mL)为1:7,60%的乙醇作为提取剂,提取2h,提取率可高达4.21%;超声波法及索氏提取法均可以增加原花青素的提取率,提取率最高可达4.60%.  相似文献   

5.
树莓中含有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研究用溶剂法提取悬钩子中生物活性物质,并测定总多酚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丙酮作为溶剂提取的树莓中总多酚,用福林酚法测定其含量为708.54mg/100g鲜果。通过测定树莓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这可能与树莓中的多酚含量有关。因此,悬钩子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用于抗癌活性物质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不同采收期对蓝莓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蓝莓果实中一些重要抗氧化物质积累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在成熟后的7、14、21d北村和美登2种蓝莓主要活性物质花色素苷和总类黄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试验表明,蓝莓果实中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及活性与不同采收时期有关,并且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及其活性的变化规律在两品种间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白熟期冬枣为试材,对其冷藏期间果皮和果肉抗氧化物质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并采用HPLC-MS定性定量检测果皮中4种形态酚(游离酚、酯化酚、苷化酚和结合酚)含量的变化,分析果皮和果肉抗氧化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的关系及其主要形态酚酸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果肉的总酚、类黄酮和抗坏血酸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均先升后降;而果皮中总酚、类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则持续下降;贮藏期间果皮中总酚、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始终极显著高于果肉(P<0.01).相关分析表明:果皮中除花青素外的活性成分与体外抗氧化活性均显著相关,其抗氧化能力也极显著高于果肉(P<0.01).贮藏期间,果皮中游离酚主要含有儿茶素、表儿茶素和芦丁,它们的含量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形态酚,酯化酚和苷化酚含量较低,结合酚中以香豆酸含量略高,总酚中游离酚是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段苹果枝木醋液化学组成、抑菌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苹果枝为原料,采用干馏法分3个温度段收集苹果枝木醋液.用GC-MS法分析各温度段苹果枝木醋液的有机成分,并对木醋液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个温度段苹果枝木醋液的化学组成不同,含量差别较大,低温度段(100~200 ℃,AP_1)中检出45种物质,占整个出峰面积的91.26%,其中酚类含量为51.33%,有机酸酸含量为18.50%,酮类含量为8.98%,呋喃类含量为7.23%;中间温度段(200~310 ℃,AP_2)检出47种物质,占整个出峰面积的95.35%,其中酚类含量为24.69%,有机酸酸含量为40.05%,酮类含量为7.52%,呋喃类含量为12.81%;高温度段(310~500 ℃,AP_3)检出47种物质,占整个出峰面积的93.00%,其上述物质含量依次为34.66%,28.37%,12.49%和6.93%.有机酸在中间温度段木醋液中含量最多,酚类在低温度段含量最多.3个温度段的苹果枝木醋液均有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其抑菌活性顺序为AP_2>AP_3>AP_1,AP_2的抑菌活性最强,且与AP_1和AP_3的差异显著,其中对植物病原菌的EC_(50)为2.43~5.27 Mg·mL~(-1);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AP_1>AP_3>AP_2,且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AP_1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均高于抗坏血酸和BHT.初步分析AP_2较强的抑菌活性和AP_1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分别与其中高含量的有机酸和酚类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鲁赫’刺蔷薇籽为原料对其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并对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和抗炎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鲁赫’刺蔷薇籽的营养成分中总糖含量最高,达(24.78±0.65)%,其次是蛋白质,占(15.47±0.16)%。‘鲁赫’刺蔷薇籽中原花青素含量达(12.84±0.65)mg/g,含量较为丰富,总多酚含量次之,为(6.08±0.55)mg/g,总黄酮含量最少,为(1.13±0.11)mg/g。‘鲁赫’刺蔷薇籽具有优异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可分别高达(88.87±1.25)%和(89.86±0.90)%。‘鲁赫’刺蔷薇籽对透明质酸酶和白蛋白变性的抑制率分别高达(83.18±0.28)%和(93.29±0.36)%,具有很强的体外抗炎性。‘鲁赫’刺蔷薇籽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并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抗炎活性,应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以巨尾桉树皮为原料提取按树皮中的总多酚,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酶处理与超声波辅助联合提取法及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工艺条件,并对抗氧化活性较强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一步分离,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制备得到11个活性组分(Fr.1~Fr.11)及1个活性单体化合物(Pu1),同时对其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并对Pu1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温度60℃、超声波作用时间50 min、料液比为1∶12(g∶mL),总多酚得率为5.12%。酶处理与超声波辅助联合提取法中最佳酶处理工艺条件为:酶溶液质量浓度0.15 g/L、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50 min、酶溶液pH值5.0,在此基础上再经超声波辅助提取,总多酚得率为6.23%。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分离活性组分中Fr.5、Fr.6、Fr.7和Fr.8在质量浓度为24 mg/L时对DPPH·清除率大于60%,具有较好抗氧化能力,Pu1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值为8.99 mg/L,小于对照样Vc的IC_(50)值(10.46 mg/L),说明Pu1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活性组分的总多酚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很好的相关性(R=0.944 8,P0.000 1)。通过UV、FT-IR、MS和NMR等分析表明:化合物Pu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98,分子式为C21H_22O14,确定化合物Pu1为2'-甲氧基-六羟基联苯二酸-4-O-α-L-鼠李糖苷。  相似文献   

11.
为测定栽培蓝莓-园蓝果实中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总花色苷含量,以贵州产园蓝鲜果为原料,经甲醇处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出抗氧化活性最好的部位。然后对其进行了制备分离得到一单体化合物,经1H-NMR、13C-NMR、ESI-MS进行了结构鉴定,利用Rp-HPLC进行了该化合物的含量测定。以该化合物为对照品,对园蓝果实中总花色苷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贵州产园蓝提取物富含花青素部分1mg/mL浓度的抗氧化活性与等浓度的维生素C的活性相当,鉴定的单体化合物为锦葵色素-3-O -葡萄糖,其纯度达96%,园蓝鲜果中总花青素平均含量为627.7mg/100g。指出了园蓝鲜果花色苷含量高,主成分为锦葵色素-3-O -葡萄糖,花青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建议每人每天食用2g园蓝鲜果作为人体补充抗氧化剂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法优化杜仲叶中总多酚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处理时间6个因素对杜仲叶总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筛选得到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和超声波处理时间4个显著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46%,料液比为1∶20.70(g∶mL),微波功率为154 W,微波处理时间140 s,超声波功率350 W,超声波处理时间为31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总多酚得率达8.491%,与传统溶剂提取法相比,总多酚得率提高33.57%。利用最优工艺得到总多酚提取物,其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杜仲叶总多酚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ABTS·)和羟基自由基(·OH)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31.21、24.50和311.8 mg/L,抗氧化活性与BHT相当,低于Vc。  相似文献   

13.
以兰州市北山九州台主要造林树种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30℃、35℃、40℃和45℃高温胁迫处理后,测定分析其叶片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ASA)、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柠条叶片MDA含量持续增加,说明高温胁迫使柠条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ASA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高温胁迫下柠条可通过提高SOD和POD酶的活性来清除自由基,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保护作用,但随胁迫温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胁迫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ASA和脯氨酸对增强柠条叶片的抗氧化胁迫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构成了柠条适应高温逆境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黄藤熟笋、生笋(鲜切笋)、熟笋干和生笋干的水和4种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中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总多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研究了煮熟、干燥加工方法对黄藤笋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煮熟处理能保持或提高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干燥处理则相反。乙醇提取物比水提取物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以50%~75%的乙醇提取溶剂效果最好。熟笋在所有溶剂中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总多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均表现出最高水平,表明煮熟是黄藤笋适宜的加工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以干燥的红泡刺藤叶片粉末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探讨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对酚类物质得率的影响,并以最优提取工艺比较红泡刺藤各个部位的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35min,超声功率213W,乙醇浓度30%,料液比0.5︰25g/mL,在此提取条件下叶片酚类物质得率为1.21mg GAE/g。红泡刺藤各个部位中根的酚类物质含量最高,为1.46mg GAE/g,其次为叶、茎、果实。提取的酚类物质对·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其IC_(50)值分别为0.39mg/L、1.58mg/L、0.04mg/L、0.01mg/L和1.00mg/L、1.23mg/L、1.25mg/L、1.24mg/L。研究结果为红泡刺藤的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桦褶孔菌不同溶剂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及总黄酮含量、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桦褶孔菌75%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萃取物,测定不同萃取相中总黄酮和多酚的含量,研究各萃取相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并分析总黄酮和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石油醚相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14.62±3.24)mg/g,乙酸乙酯相中多酚含量最高,为(50.34±30.13)mg/g。桦褶孔菌不同溶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正丁醇相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最强,其EC_(50)分别为(66.09±1.82)μg/mL和(47.94±1.68)μg/mL;正丁醇相萃取物浓度在0.5mg/mL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V_C相当;乙酸乙酯相萃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仅次于正丁醇相萃取物,EC_(50)为(93.63±1.97)μg/mL。相关性显示桦褶孔菌不同萃取相中总黄酮和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现较好的相关关系(P0.05)。研究结果表明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为桦褶孔菌活性成分的分离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蓝莓果渣中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蓝莓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蓝莓果渣中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剂为酸性乙醇,固液比1∶60(g/mL),超声波功率350W,萃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75℃。在此条件下,确定的蓝莓果渣花色苷含量3.122mg/g。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对充分利用蓝莓资源获取高附加值的花色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分析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果实中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杨梅素、柚皮素和维生素E这7种酚类物质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关系,为探讨酚类物质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以沙棘丰宁和向阳2栽培品种3个时期(绿果期、变色期和成熟期)的果实为实验材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杨梅素、柚皮素和维生素E这7种酚类物质含量,同时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沙棘果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后将7种酚类物质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丰宁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向阳,且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在绿果期、变色期和成熟期依次降低,而向阳在绿果期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变色期最弱;丰宁果肉中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杨梅素和柚皮素6种酚类物质含量高于向阳,其中,芦丁和杨梅素含量在3个不同时期均显著高于向阳(P0.05);另外,果实3个不同发育时期中槲皮素、异鼠李素、柚皮素和杨梅素这4种物质含量在2沙棘品种中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芦丁、维生素E和山奈酚这3种物质在2沙棘品种中变化趋势不同。相关性分析发现: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杨梅素和柚皮素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6,而维生素E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系数仅为0.17。[结论]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杨梅素和柚皮素的含量与羟基自由基的清除具有正相关性,有助于促进沙棘果实中羟自由基的清除。  相似文献   

19.
桉叶抗氧化物的提取与抗氧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广林9号桉叶粉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50%乙醇、料液比1:20、50℃提取1h;抗氧化稳定性研究表明:光照、空气和温度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均有较大的影响,而pH值对其影响较小;对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表明提取物中酚类物质的含量与抗氧化效果成正相关;以有机溶剂对上述提取物进行萃取,抗氧化效果为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水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然后比较了不同浓度乙醇作为洗脱剂对正丁醇萃取物分离的影响,以50%和70%乙醇洗脱成分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乌饭树是杜鹃花科越桔属的小浆果植物,有关乌饭树叶提取物抗氧化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乌饭树果实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报道却很少。为给其功能性品种的进一步选育和有效利用打下理论基础,对乌饭树果实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饭果的水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为94.10%,其60%乙醇提取液的清除率为97.44%;乌饭叶的抗氧化物质(槲皮素)含量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都高于其果实;乌饭果的水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0.32 mg·m L~(-1),当其清除率达到94.68%时所需水提液的浓度为2.08 mg·m L~(-1);乌饭果的水提取液清除50%DPPH自由基的用量是VC的97倍;乌饭树果实抗氧化物质(槲皮素)含量和水提取液抗氧化效果都呈现地理变化规律,较低纬度的赣南地区(南岭北坡)对选育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