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7,(4):653-657
应用本实验室分离的国内首株羊肠道病毒(CEV)-JL14VP1重组蛋白制备的兔源多克隆抗体和抗CEV-JL14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CE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对吉林省和内蒙古地区羊群感染CEV进行了病原流行病学调查。方阵试验确定了CEV VP1鼠源IgG捕获抗体的最佳包被量为0.2μg/孔,酶标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1 000。对大量CEV阴性粪便样品进行检测与统计学处理,确定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CEV的判定标准为样品D490值≥0.216判定为阳性。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检测CEV抗原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和重复性好等特点。以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吉林省和内蒙古不同地区的羊群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测,发现不同地区的羊群都存在着严重的CEV感染,感染率高达12%~100%。本研究为今后CEV感染的诊断、检疫及防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流行病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近年来吉林省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es,BEV)感染流行情况及病毒株分子变异特征,本研究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采集于吉林省不同地区的326份疑似BEV感染的牛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并对ELISA检测出的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同时对分离毒株5′UTR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牛群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肠道病毒感染;BEV分离毒株的核苷酸序列与本实验室2012年分离的国内首株E种牛肠道病毒HY1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86.2%~96.9%。其中从公主岭地区分离的毒株GZL-6与HY12毒株差异性最大,其同源性只有86.2%;而与HY12同地区分离出的HY68毒株同源性只有86.3%。国内外现有BEV毒株序列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从吉林省新分离到11株BEV与HY12处在同一个分支。上述结果表明,新近分离的BEV毒株,无论源于HY12毒株的原地区还是其他不同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核苷酸序列差异。本研究为BEV感染的诊断、防治及肠道病毒进化变异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应用大肠杆菌表达及纯化的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P1重组蛋白制备的抗体,建立了检测HE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对吉林省和辽宁省部分地区猪群HEV的感染进行了病原流行病学调查。方阵滴定法确定鼠源捕获抗体IgG最佳包被量为0.2μg,兔源酶标抗体最佳稀释倍数为1∶500。对大量阴性粪便进行了检测与统计学分析,确定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HEV的判定标准,即当D_(490)≥0.235判定为阳性。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的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和可重复性好等特点。该方法与RT-PCR方法相比,操作简单、便于基层推广使用。对吉林省、辽宁省不同地区猪群粪便进行检测,发现不同地区不同饲养期的猪群均存在着HEV感染,感染率为9%~33%。本试验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HEV抗原,为HEV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7,(5):799-803
应用表达纯化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N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PPR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对吉林省和内蒙古地区羊群感染PPRV进行了调查。方阵法确定了抗PPRV兔源IgG作为捕获抗体的包被量为0.2μg,酶标抗体的最佳稀释度为1∶1 000。对大量小反刍兽疫阴性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处理,确定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PPRV的判定标准,即被检粪便样品D490≥0.221,判定为阳性。特异性、敏感性等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PPRV抗原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和快速等优点。与RT-PCR方法相比,该方法省时省力、简单快速。应用建立的检测PPR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对吉林省和内蒙古不同地区的羊粪样进行检测,发现羊群均存在程度不同的PPRV隐性感染。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揭示出临床健康羊群携带PPRV,为今后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新的流行病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制备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CC13B毒株E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基于单抗捕获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 virus,BVD-MD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方阵试验确定的捕获BVDV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最佳抗体包被量为200 ng/孔,酶标多克隆抗体的最佳稀释浓度为1 000倍稀释。对100份BVDV阴性粪便样品进行检测与统计学处理,确定了夹心ELISA检测BVDV抗原的判定标准为待检样品D490值≥0.156 7时,检测结果判定为阳性。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检测BVDV抗原的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及重复性好等特点。以建立的单抗捕获BVDV抗原的夹心ELISA方法,调查了山东、河南和吉林3省部分地区牛群BVDV感染情况,发现上述地区牛群的BVDV感染率低至6%。本研究结果为BVDV感染的诊断、检疫、净化及防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及流行病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牛肠道病毒感染是近年来国内新报道的一种传染病,其病原体为微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中的肠道病毒。本研究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宁夏地区的部分牛群肠道病毒感染进行了调查,其感染率为9.85%、27%、28.2%。应用Vero细胞从采自宁夏牛群的粪便样品中分离出2株病毒,采用病毒学技术、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分离毒鉴定发现,2株病毒均为肠道病毒。应用PCR技术扩增分离毒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并对其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分离的2株病毒均为E种肠道病毒。该结果将为宁夏地区肠道病毒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9,(2):223-227
牛、羊肠道病毒感染为国内新近报道的动物传染病,其流行病学本底在国内缺乏。为了解牛、羊肠道病毒感染的情况,本研究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采集于山东省某地区的奶牛、肉牛、绵羊和山羊粪便样品进行了肠道病毒的检测。同时对ELISA检测为阳性的部分样品进行了病毒分离,并以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对分离毒株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奶牛的肠道病毒感染率为25.0%,肉牛群的感染率为7.6%,绵羊的肠道病毒感染率58.6%,山羊的肠道病毒感染率为48.5%,该结果为肠道病毒感染的防制提供流行病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20,(2):225-230
应用PCR技术扩增出伪狂犬病病毒(PRV)gB基因,并将克隆的目的片段连接到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1-B。以表达纯化的gB重组蛋白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和兔源多克隆抗体,并以制备的抗体建立检测PR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同时对吉林省某地区猪群感染PRV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制备PRV gB蛋白单抗并建立其夹心ELISA检测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发现,PRV在吉林省某地区猪群的平均感染率为9.3%,且妊娠母猪阳性率高达11.7%,该结果为伪狂犬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简便与快速等优点,可用于PRV抗原的快速检测,为今后该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应用PCR扩增出PEDV毒株的纤突糖蛋白S基因序列,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出pGEX-4T-1-S表达载体。应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S蛋白,并将重组蛋白以弗氏完全/不完全佐剂乳化后免疫小鼠,制备抗PEDV 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以此建立了检测PED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确定、优化了所建立的ELISA反应条件。以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和RT-PCR方法对PEDV样品进行了比较检测,两者的符合率为100%。应用ELISA检测了吉林省疑似PED流行猪场的粪便样品,发现PEDV阳性检出率为68%。该研究为PED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特异、敏感、快速和易于在基层应用的技术方法及本病的防治提供了流行病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牛肠道病毒(BEV)和牛冠状病毒(BCoV)的流行情况及毒株序列特征,本试验应用TRIzol法抽提核糖核酸(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2021—2022年广西河池各地区采集得到的422份粪便样品进行病原检测及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广西河池地区BEV的检出率为3.23%~19.51%,BCoV的检出率为2.44%~4.62%,BEV和BCoV混合感染率为2.44%~4.44%。按照不同品种牛群对BEV和BCo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门塔尔杂交牛BEV感染率为13.99%,BCoV感染率为2.07%;本地黄牛BEV感染率为9.00%,BCoV感染率为0.95%;杂交水牛BEV感染率为33.33%,BCoV未发现感染;安格斯牛BEV和BCoV均未发现感染。按照不同年龄对BEV和BCo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0~180日龄BEV感染率为22.11%,BCoV感染率为4.21%,大于180日龄牛群BEV感染率为7.95%,BCoV感染率为0.61%。按照不同养殖模式对牛群BEV和BCo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养殖B...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5,(7):1037-1041
应用RT-PCR方法扩增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BEV)VP2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32a(+)-VP2。转化大肠杆菌菌株BL21,IPTG诱导其表达VP2融合蛋白,Western-blot检测目的蛋白。将纯化的重组蛋白(pET32a(+)-VP2)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VP2多克隆抗体,iELISA方法检测抗体效价,同时利用血清中和试验评估其诱导中和抗体的能力。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0 000,与预期值大小相符;iELISA检测其抗体效价为1∶25 600;血清中和试验表明,原核表达的VP2蛋白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为1∶107.4。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和表达了具有免疫原性的VP2蛋白,其可诱导产生较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为BEV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牦牛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牛肠道病毒(BEV)的感染情况,应用RT-PCR对青藏高原地区(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共计222份出现腹泻症状的牦牛粪便样品开展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从222份样品中,检出44份BVDV阳性,BVDV阳性检出率为20%(95%CI:15.5%~25.6%);检出65份BEV阳性,BEV阳性检出率为29.4%(95%CI:24.1%~35.0%);BVDV/BEV混合感染阳性率为4.8%(95%CI:2.5%~8.0%)。结果表明,所有被检地区牦牛均存在BVDV和BEV感染,且部分地区感染较为严重,有混合感染的情况。研究结果旨在为青藏地区牦牛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基本数据,丰富BVDV和BE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13.
根椐GenBank中已发表中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中冠状病毒(BCoV)和中肠道病毒(BEV)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在建立单一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继续优化条件,建立上述3种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并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计算符合率。结果表明,引物浓度分别为BVDV 0.5μL(20μmol/L),BCoV 0.25μL(20μmol/L),BEV 0.25μL(20μmol/L),退火温度为52℃时,可同时扩增BVDV的289bp,BCoV的458bp和BEV的732bp的特异性片段,对牛流行热病毒(BEFV)、牛轮状病毒(BR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均无扩增。该方法最低能检出6.4pg的BVDV,1.28pg的BCoV和6.4pg的BEV的等量混合质粒模板。对24份临床腹泻病料进行检测,与单项RT-PCR检测的符合率为100.0%。本研究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特异的特点,可用于临床混合感染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4.
15.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癸氧喹酯干混悬剂的含量,在2-250μg/mL范围内,峰面积的常用对数与进样量浓度的常用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1(n=5),平均回收率为99.24%~99.51%,RSD在0.05%~0.28%。此方法分析时间短,样品前处理简便、定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结果满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法律秩序中,商会自治规范是制定法的基础和必要的补充,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了制定法;商会自治规范主要包括商会组织规范、行为规范、惩罚规范以及争端解决规范等;其效力仅及于其内部成员;商会自治规范和制定法之间存在冲突,但也存在整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兽药GMP》),进一步推动兽药GMP实施进程,我部制定了《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现予公告。本公告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附件: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二○○三年四月十日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兽药GMP)的实施,规范兽药GMP检查验收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部负责全国兽药GMP管理和检查验收工作;负责制修订兽药GMP检查验收管理规定;负责兽药GMP检查员队伍建设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国际兽药贸易中GMP互认工作。 …  相似文献   

19.
以国际标准强毒R株人工感染非免疫产蛋鸡,定时扑杀,分别从鼻窦、眶下孔、气管、肺、气囊、卵巢和输卵管分离MG,并收集感染鸡所产蛋分离MG。结果表明,人工感染48小时后上、下呼吸道及肺已被全面感染,96小时气囊已被感染,120小时输卵管已能分离到MG,卵巢始终分离不到MG。人工感染鸡自144小时便能在其所产蛋中分离出MG。药物治疗能在72小时内消除感染,油乳剂苗则需24天后逐渐降低蛋内MG分离率,药物卵内注射、种蛋药浴、高温处理均能杀死卵内MG,但以研制的种蛋浸泡剂药浴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