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然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留守儿童社会、生活、心理等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想要妥善解决留守儿童安全问题,需要建立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的全方位保护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最终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问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缺乏陪伴、安全存在隐患、身心健康受网络糟粕影响这三方面问题,梳理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主要由家长缺乏家庭教育意识、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朋辈负面影响这三方面原因造成。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从家长、学校、社会、朋辈这四方面提出建议与对策,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一、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思路1.图书馆要树立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意识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传播知识信息的职责,是社会教育的学校,终身学习的场所。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与其分离,部分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都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树立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意识,重点开展有关为农村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166-168
从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这一群体的产生原因出发,论述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对其存在的学习、品行、心理和安全问题做了描述,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四个层面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为清楚认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204-205
在我国城镇化脚步加快的情形下,农村留守儿童这一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而这人群所衍生出来的个人安全问题则也十分严峻并且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从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娱乐安全、被骗拐卖等方面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急需得到解决。针对家庭、政府、学校、村社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旨在建立一个更好的体制来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我国的留守儿童数量激增。但据调查,留守儿童普遍存在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行为缺乏引导、安全缺乏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迫在眉睫。在一系列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贵州省锦屏县留守儿童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以点带面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上,社会工作能够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关注和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安全、成长环境,化解留守儿童问题。通过分析G项目的实践案例,反思社会工作理论实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93-4295
概述留守儿童家庭的类型:单亲家庭型、隔代抚养型、亲友代管型和自我管理型。指出由目前监护人监护农村留守儿童会导致一系列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提出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就要有效利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资源。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二代留守儿童成为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主力军,与上一辈一代留守儿童相比,他们的生活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安全问题依旧存在。以阜阳市临泉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与个案研究揭示出二代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结合当今社会热点话题,提出从开展"净网行动"营造健康互联网环境,到政府、学校、家庭三方共同应对二代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视野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854-6856,6858
以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教育、安全、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4个层面提出了几点对策,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获得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1.
破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加干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207-208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产物,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难题。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出发,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提出了破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提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保证其基本权益和人身安全。可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国家"三农"工作的重要方面。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入手,深入剖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直接原因,从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层面分析该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形成原因。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为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构建和谐农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的数量不断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简述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比较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普通农村儿童的身体形态发育和身体素质状况,结果表明,流动儿童身体形态发育良好,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发育指标优于农村普通儿童,留守儿童身体形态指标最差;农村普通儿童在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方面优于留守与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爆发力优于留守儿童,但速度、耐力等方面比留守儿童差。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流动量大,外出务工人员众多,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其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又是问题之首。该文分析研究了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苏北地区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与运动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问卷调查农村中学15~16岁初三年级637位同学的体格指标与运动状况,采用BMI、Rohrer指数、克托莱指数评价健康状况。[结果]农村留守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显著低于农村非留守儿童(P<0.0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消瘦率极显著高于农村非留守儿童(P<0.01)。此外,农村留守儿童还存在运动量不足、运动时间过少,家务劳动偏少情况,但与农村非留守儿童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运动量、运动时间有待加强,值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庞大,是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所引起的结果,也引发了一系列与农村留 守儿童犯罪有关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财产型犯罪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 应的预防措施来合理有效地避免农村留守儿童财产型犯罪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实证调查基础上,从人类发展生态观视域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分析农村留守儿童不同层次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系统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改善提出建设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许二梅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3):233-236
教育向来是底层阶层通往上层阶层最可靠的途径.但各种现象表明,在对教育这一有限资源的争夺中,位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子弟处于劣势,出现了农村子弟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与城市孩子不均等的现象.造成农村子弟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背景的缘故,也有农村教育的原因及高考政策的影响.需要从改革高考招生政策,调整农村教育财政制度,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完善农村文化设施等方面来改善,以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在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遭遇着种种风险问题,安全现状令人堪忧。本研究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风险问题,包括:意外事故风险、失范风险和身心健康风险;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风险的制度、文化、个体因素,从破解城乡“二元”制度、加大投入、加强农村教育和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三个方面提出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