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支原体导致的羊呼吸道传染病对养羊业的危害极为严重。过去对此的研究多集中于山羊支原体山羊肺亚种(M.capricolum subsp.capripneumoniae,mccp)。但是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pneumonia)、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M.capricolum subsp.capricolum,Mcc)、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ycoides subsp.Capri,Mmc)、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LC型(M.mycoides subsp.mycoides LC,MmmLC)精氨酸支原体(M.arginini)等都是导致山羊和绵羊肺炎的病原。  相似文献   

2.
绵羊肺炎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ycoides subsp.Capri,Mmc)是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为羊支原体性肺炎)的常见病原.此外,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和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等支原体也可引起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相似文献   

3.
有研究表明,在引起羊只发生羊支原体性肺炎的病原中,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 ,MO)的Y98株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LC型( M. mycoides subsp.mycoides LC, MmmLC)的 Y-goat株是目前流行于我国一些地方的优势致病菌,两者均可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严重发病,而且常呈混合感染.同时还证明,这两种菌型缺乏共同抗原和免疫原.以往仅以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对本病进行诊断,但两者所致的病例在这些方面都很相似,因此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方法用于该病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普查对于及早发现和控制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鉴别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与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M.mycoides subsp.mycoides SC),本实验通过优化M.bovis特异性引物pMB81-1/pMB81-2s和MmmSC特异性引物SC1/SC2的退火温度,建立了鉴别M.bovis和MmmSC的双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分别由M.bovis和MmmSC扩增得到528bp和270bp片段。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M.bovis和MmmSC培养物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06cfu/mL和105cfu/mL。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无乳支原体代表株PG2、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LC型代表株Y-goat、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绵羊支原体Y-98、猪鼻支原体BST-7、巴氏杆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该方法对临床病料的检测结果与培养鉴定结果的符合率为100%,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应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0月福州市一山羊养殖户的山羊发病,经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Enzootic nasal tumor virus,ENTV)、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capri,Mmc)混合感染引起的山羊呼吸  相似文献   

6.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山羊体内分离获得两株支原体Y1和Y2,通过病原分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HA、生长抑制试验和代谢抑制试验等试验,证实Y1和Y2的形态与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特性和血清学特性分别与模式株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和绵羊支原体Y98相接近;动物回归试验成功复制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剖解变化。结果表明Y1和Y2分别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支原体。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技术研究了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与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HD-1、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PG3以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FH间细胞膜蛋白免疫原性的异同。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同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HD-1间细胞膜蛋白免疫印迹结果基本一致,而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与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PG3和肺炎支原体标准株FH抗原差异较大,缺乏共同抗原成分。  相似文献   

8.
根据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标准株PG3的16S rRNA两端的保守区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建立了广西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二重PCR快速检测方法.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二重PCR能特异地扩增绵羊肺炎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基因片段,其敏感性可达lPg,,用建立的二重PCR检测了20份临床病例肺组织,检出率为70%(14/20),其中6份扩增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基因片段,10份扩增出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基因片段,有2份同时扩增出两种支原体的基因片段.培养法检出率为40%(8/20),而这8份病料均为PCR阳性.  相似文献   

9.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caprine pleuropneumonia,CCPP)是由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apricolum subsp.Capripneumoniae,Mccp)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热休克蛋白Hsp70,在Mccp所有蛋白翻译后功能和结构的表达起作用。以Mccp中国分离株87001为模板,扩增了Hsp70的全序列,将该序列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测序。将序列与其它已知动物支原体的Hsp70序列进行分析比较。测序结果87001株Hsp70基因全长1773bp,编码591个aa,第631~633位TGA在支原体编码色氨酸而不是作为终止密码子。将该序列与多种致病支原体Hsp70基因进行分析比较,发现87001株Hsp70基因与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Mcc)、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的DNA同源性为99.3%~99.4%,氨基酸同源性为99.2%~99.3%,而与非同种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232株等Mhp菌株的DNA和氨基酸同源性仅为64.5%~74.4%和59.3%~77%。这表明DnaK基因在种内高度保守,种间差异较大。原核表达得到大小为41Kd的目的蛋白,经Westernblot证实,纯化蛋白可与Mhp阳性猪血清反应,具有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0.
应用双重PCR方法检测羊支原体肺炎病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ycoides subsp.capri,Mmc)特异性引物MmcF/MmcR和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pneumontiae,Mo)特异性引物LmF/LmR退火温度、引物浓度比例等条件的选择,建立了一个可以同时检测Mmc和Mo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可同时扩增出Mmc 195 bp和Mo 361 bp目的片段,但对其他病原菌不能扩增出任何条带,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分别检测出0.1ng的Mmc DNA和0.01 ng的Mo DNA,或同时检测出1ng Mmc和1ng Mo混合的DNA。用该双重PCR方法可对实验室保存的4株绵羊肺炎支原体和2株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进行准确鉴定,并可从临床病料中检测出相应支原体,表明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用于Mmc和Mo的快速鉴定、实验室诊断和病原学调查。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无菌采取内蒙古地区某发病羊场的绵羊病变肺脏组织,接种于支原体液体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后获得1株支原体,根据分离株的培养特性、形态学观察及生化试验等,初步鉴定为绵羊肺炎支原体。然后提取分离株的基因组,用通用引物体外扩增出分离株16S rRNA序列,将该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33种支原体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序列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的16S rRNA序列的同源性为99%,鉴定该分离株为绵羊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12.
凌晨  郝成武  何海  张飞  候凤  贺笋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5):1466-1473
为调查新疆规模化奶牛场病牛死亡原因并确定病原,本研究无菌采集7份肺炎病死牛病变肺组织样,通过牛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分离到1株支原体,采用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鉴定该分离株,采用支原体特异性引物和牛支原体16S rRNA通用引物扩增基因序列并测序,使用DNAStar软件将分离菌株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采用Mega 6.0软件中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依据16S rRNA序列构建分离株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菌落呈典型的"煎蛋样",菌落中心凹陷深入培养基,周边菲薄而透明,经Dienes染液染色后,菌落中心呈深蓝色。该分离株不分解葡萄糖、尿素、不水解精氨酸,血细胞吸附试验和溶血试验均呈阴性,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还原反应呈阳性,产生膜和斑。PCR反应扩增出大小为1 911 bp的牛支原体特异性目的片段;分离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牛支原体标准株PG45的序列同源性为99.8%,与牛支原体地方株(Mb NM2012、Mb HB0801、Mb Hubei-1、Mb Ningxia-1、Mb CQ-W70和Mb 08M)的同源性为99.3%~99.7%。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株16S rRNA基因与Mb Ningxia-1株和Mb 08M株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分支。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引起病牛死亡的病原为牛支原体,为新疆牛支原体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利用犊牛睾丸细胞、羔羊睾丸细胞、MDBK、BHK-21细胞对采自内蒙古赤峰的疑似羊口疮发病羊群的唇部痂皮组织进行接种传代,分离出1株病毒,通过透射电镜负染观察和PCR检测对该分离株进行鉴定。参照GenBank中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ORF059 (F1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成功地对分离株的F1L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多株参考毒株进行了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经透射电镜负染观察到典型的副痘病毒粒子,与参考毒株序列相比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均为96%以上,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ORFV,命名为OV/nm-hd。  相似文献   

14.
以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umvipneoniae,MO)标准株Y98基因组为模板,设计1对特异引物,PCR扩增得到798bp的P30目的基因(MOP30),将其定向克隆到pMD19-T Simple载体中进行测序分析。重组质粒进行XbaⅠ/BamHⅠ双酶切并回收目的片段,将目的基因亚克隆入黄色荧光蛋白(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YFP)表达载体pCAMBIA1300-YFP中构建重组融合表达质粒pCAMBIA1300-MOP30-YFP。双酶切验证后的融合表达质粒转化农杆菌(Agrobacterium)感受态细胞,侵染烟草(tobacco)叶片。通过激光共聚焦成像显微镜(cofocal imagingmicroscope)观察到融合表达的黄色荧光蛋白,Western-blotting试验得到57 000的特异条带,RT-PCR检测到MOP30基因在烟草叶片中转录。MOP30-YFP融合蛋白在烟草中的成功表达,为转基因植物疫苗防治绵羊支原体肺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旨在应用基于p113基因特异性的PCR方法对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安徽流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已报道的Mo p113基因引物,采用PCR方法对前期分离的Mo安徽流行株AH-01、AH-02、AH-03和AH-04进行p113基因扩增,并对菌株的p113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建立的PCR方法,4株Mo临床分离株均可扩增到大小约为287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安徽流行株AH01、AH02、AH03和AH04的p113基因序列两两之间的相似性均在95%以上,与Mo ATCC 29419和Mo贵州流行株GZ-QX1的p113基因序列相似性在88.6%~89.3%。提示基于p113基因的PCR方法可以用于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开展由Mo引起的绵羊和山羊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科学防控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猫细小病毒CC 1株VP1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GenBank登录的猫细小病毒(CU-4)VP1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用PCR技术对VP1基因进行整体扩增,将扩增产物纯化后克隆入PGM-T载体,通过酶切、PCR和测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测序拼接得出VP1基因的序列长度约为2306 bp,该基因的ORF总长为2184 bp,编码727个氨基酸,应用DNAStar软件把所测得的序列与国内外代表性毒株的VP1基因编码区全长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CC-1株与国内XJ-1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9.3%。  相似文献   

17.
猫细小病毒CC-1株VP1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GenBank登录的猫细小病毒(CU-4)VP1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用PCR技术对VP1基因进行整体扩增,将扩增产物纯化后克隆入PGM-T载体,通过酶切、PCR和测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测序拼接得出VP1基因的序列长度约为2306 bp,该基因的ORF总长为2184 bp,编码727个氨基酸,应用DNAStar软件把所测得的序列与国内外代表性毒株的VP1基因编码区全长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CC-1株与国内XJ-1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9.3%。  相似文献   

18.
19.
为鉴定分离自新疆北疆绵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本研究采用多重PCR方法,鉴定来自病发地区部分羊场的发病绵羊、健康绵羊、羊舍环境和乌鸦粪分离的30株李斯特氏菌分离株的8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离株血清型。结果为4株发病绵羊株有3株鉴定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血清型为1/2a或4b,1株为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5株健康绵羊株血清型为1/2a;其余来自羊舍水源的3株、乌鸦粪的2株及健康绵羊16株为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表明来自发病绵羊、健康绵羊及参考菌株LM血清型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为检测从内蒙古发病牛场分离到的3株牛支原体(HS2019、HSZ2019、HSS2019)的致病性,对其进行本动物回归试验,通过观察攻毒后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确定组织器官中支原体载量,分析3株支原体的毒力。结果显示,3株牛支原体回归牛体后均使试验牛出现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解剖可观察到试验牛肺部损伤以及肺脏与胸腔粘连的病理变化,其中HS2019株较其他两株引起的症状与病变更为明显,组织脏器中的载菌量最高。结果表明,这3株支原体均有致病性,其中HS2019株致病性最强,可作为今后疫苗研制的预备菌株。本研究既为国内疫苗的研制提供了菌株资源,也为今后牛支原体的免疫攻毒试验提供了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