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黑木耳品种‘89-1’为试材,在40℃高温胁条件下,测定添加FA、NAA、6-BA、GA和IAA植物生长剂不同培养基的黑木耳菌丝长势和生长速度,研究了5种植物生长剂对高温胁迫后黑木耳菌丝生长及显微结构的影响,以期为黑木耳品种选育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剂对黑木耳菌丝长势和生长速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添加了GA的培养基,在25℃和40℃高温培养环境下,对黑木耳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当浓度配比为15×10-7 mg·mL-1时,对高温胁迫后的黑木耳菌丝修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0.1mol/L氢氧化钠作为平板PDA培养基碱化剂,壳灰作为培养料的碱化剂,考察微碱化培养基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种碱性物质均可显著提高灭菌后培养基的pH;不同碱化程度的培养料在菌丝生长过程中pH均不断下降,并逐步趋于一致。PDA培养基和培养料pH为6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长势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品种黑15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液体培养基、pH和温度对黑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佳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配方1,最适宜pH为7.0,最佳培养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杨树菇菌丝体在不同培养基不同pH条件下液体培养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磷酸二氢钾对杨树菇菌丝体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培养基含有磷酸二氢钾时的菌丝最高生长量要比不含磷酸二氢钾的最高生长量高出 0 12 2g/ 10 0mL ;磷酸二氢钾对培养基灭菌前后pH的变化有缓冲作用 ;培养过程中含有磷酸二氢钾的培养基pH变化较不含磷酸二氢钾的变化明显 ;杨树菇液体培养的适宜pH为 5 0~ 7 0 ,最适pH为 6 5 9~ 6 87。  相似文献   

5.
矫天育 《食用菌》2010,32(4):30-31
通过黑木耳菌丝在液体摇瓶培养基内培养,表明液体摇瓶培养时的最佳碳源是红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酵母膏;最适的pH6-8。在碳源培养基中添加2%红糖,氮源培养基中的添加0.3%酵母膏、0.3%蛋白胨,能够较快促进原种培养基满瓶。  相似文献   

6.
培养条件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pH、温度对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培养基中,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加富PDA-4(马铃薯20%,葡萄糖2%,酵母粉0.5%,钙中盖0.3%,MgSO40.2%,琼脂2%),巨大口蘑菌丝的生长速度较快,菌丝粗壮、浓白、致密;最适温度28~30℃,最适pH7.0。  相似文献   

7.
不同培养条件对野生猪苓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的配方培养基、pH值、温度对野生猪苓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5℃培养2d后,菌丝在黄豆饼粉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胡萝卜培养基以及苹果培养基上长满整个平皿,长势好,在其它培养基长势较差;菌丝在25℃、pH值为7.0的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快,2d长满整个平皿,在pH值为5.0和6.0的培养基上生长慢,3d长满平皿,在pH值为8.0的培养基上生长很慢,10d长满平皿;温度为25℃时生长较快,2d长满平皿,15℃时3d长满平皿,5℃条件培养7d长满平皿。  相似文献   

8.
不同培养条件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温度、pH值及培养基含水量处理 ,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鲍鱼菇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2 0~ 31℃ ,最适温度为 2 5~2 8℃ ;pH值适宜的范围为 4 0~ 7 0 ,最适pH值为 5 5~6 0 ;培养基含水量适宜的范围为 6 0 %~ 80 % ,最适含水量为 80 %。  相似文献   

9.
香菇是我国生产规模及产量最大的食用菌。pH值是反应菌棒质量及培养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其菌丝生长要求的pH值不同。作者对适宜香菇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温灭菌不仅能有效杀死培养基质中的杂菌,降低菌种接种后的污染率,而且还能引发基质内部养分含量、pH值等的变化;不同的酸性物质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香菇液体菌丝可在营养液pH值5.0~5.9的范围内生长,最适pH值为5.6,营养液pH值为5.0时菌丝生物量显著降低;用草酸和柠檬酸调节营养液初始pH值时,香菇菌丝生长的适宜pH值范围较广,为5.6~5.9;用酒石酸及磷酸调节营养液初始pH值时,最适pH值为5.6。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来源的白灵菇菌种菌丝培养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来源的白灵菇菌种 ,在不同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方面的菌丝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2 5~ 2 7.5℃、pH6 .9~ 7.7,均适宜各菌种的菌丝生长。温度低于 2 2 .5℃或高于 2 7.5℃时 ,菌丝生长明显减缓。不同菌种对碳源的要求有所不同 ,来源于上海、福建的菌种 ,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快 ,而来源于中国农大、江都的菌种则在以食用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快。各菌种在蔗糖培养基中生长较弱。蛋白胨、硫酸锌对各菌种的菌丝生长均有利。  相似文献   

11.
杂菌净对黑木耳菌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木耳抑菌剂———“杂菌净”能刺激黑木耳菌丝生长 ,有效抑制黑木耳生产中的杂菌污染 ,用量仅为 0 2‰ (干料比 ) ,灭菌时间从 8h缩短到 4h ,菌丝培养期污染率降低 7 8% ,出耳期杂菌污染率极低。出耳期提前 ,产耳质量提高 ,产量提高达 2 8 9%。  相似文献   

12.
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制备条件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丽君  王芳  张玉萍 《食用菌》2009,31(6):25-26
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对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其适宜的培养基为麸皮10%,葡萄糖2%,玉米粉2%,KH2PO4 0.2%、MgSO4 0.1%,蛋白胨0.1%,VB1 10mg/L;适宜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装量150mL,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200r/min,接种量10%。栽培试验表明,使用液体菌种做中间种既能缩短原种和栽培种制种周期,也能缩短黑木耳栽培周期,并能提高黑木耳产量。  相似文献   

13.
初步试验了 6种碳源、6种氮源培养基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在 5种不同温度、pH值、光照单因子条件下羊肚菌菌丝生长状况。结果表明 ,最好的碳源是蔗糖和白糖 ,最好的氮源是硝酸钾和尿素。羊肚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 0~ 2 5℃ ,适宜pH6~ 8,光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可能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比较不同pH值的MS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pH值的变化,并通过不同pH值处理的培养基培养芥蓝下胚轴与不定芽,探讨培养基pH值对芥蓝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值的MS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pH值表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最适于芥蓝下胚轴分化的培养基是灭菌前pH值为6.20、灭菌后为5.65的处理,最适于生根的培养基是灭菌后pH值高于6.00的两个处理。  相似文献   

15.
温度是影响黑木耳菌丝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适宜温度下,黑木耳菌丝生长迅速、健壮,抗逆性强。据报道,黑木耳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32℃,33℃以上对菌丝生长不利。也有报道,最适温度为24~32℃,达38℃菌丝即受到抑制。此外,还有不同温度的报道资料,不一一列出了。我们于1984年7、8月,在一间西晒的小房里栽培黑木耳,白天温度达35℃以上,菌丝生长仍然良好,9月中旬正常出耳。本文叙述了该菌株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情况。供试菌种引自湖南益阳县微生物所的黑木耳7号菌株。试验采用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装棉籽壳培养基30克(含水量60%),经20磅/cm~2灭菌1小  相似文献   

16.
香菇液体菌种影响因子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香菇Cr0 4 -DZ菌种为实验对象,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研究香菇液体菌种发酵关键技术,对两个母种培养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香菇培养废料的浸出液对香菇母种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香菇菌丝通过木屑-原种培养基培养,解决了菌球在液体培养基中,大小不均匀的问题,Cr0 4 -DZ表现较佳的木屑-原种培养基为Ba - 3。通过摇瓶培养条件的试验,香菇液体菌种培养的最佳物理条件:温度( 2 5±1 )℃、振荡频率1 2 5r/min、三角瓶装料系数2 0 %~30 %、菌种接种量为1 0 %~1 5 %、琼脂含量为0 .0 5 %~0 .1 %、pH值6.0~6.5。  相似文献   

17.
大杯蕈深层液体培养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谦  姚钗 《食用菌》2010,32(1):19-20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大杯蕈最佳发酵培养基:土豆20%,蔗糖3%,豆饼粉0.1%,KH2P040.20%,MgSO40.10%。在确定大杯蕈最佳发酵培养基条件下,分析发酵过程中菌丝鲜重、发酵液pH值及溶氧量的变化,最终确定:48h前为菌丝生长调整期,48~120h处于菌丝生长增殖生长期;发酵培养120h,菌丝鲜重即可达最大值32.2g,100mL。  相似文献   

18.
通过2种不同的培养基对彭水2种野生牛肝菌子实体进行分离、培养,同时,进行液体培养,培养的菌丝经过ITS鉴定,放入-80℃超低温冰箱中保藏.结果表明,2种牛肝菌菌丝均从组织块表面边缘生长,菌丝洁白、小,不向周围培养基生长,老化速度较快,老化过程中菌丝减少,最后变为固体状物,并且分泌褐色水珠;液体培养菌丝体生长缓慢,培养时间较长,菌丝球小、少;菌丝球经过鉴定后,确定2种牛肝菌均为美味牛肝菌.  相似文献   

19.
黄绿蜜环菌菌丝体培养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绿蜜环菌的驯化培养试验中,筛选出几种较适宜的琼脂培养基、原种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采用斜面培养试验初步取得了生长温度、pH值等基本数据。其生长温度范围10℃~35℃,适宜温度25℃~30℃;pH值范围(灭菌前)4~10,适宜pH值6.0~7.0。  相似文献   

20.
以国内仅分布于新疆的巴尔喀什黑伞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法,设置-5~40℃、光照/黑暗以及pH 4~11的不同处理,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研究了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光照和pH值,以期为巴尔喀什黑伞的人工驯化栽培关键技术集成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博斯腾湖分布的巴尔喀什黑伞供试菌株XJAU-Ab2012在10~30℃范围内菌丝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供试菌丝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均可生长,完全黑暗条件下培养的菌落形态完整;培养基pH 4~11范围内菌丝均有生长,最适pH 6~8。试验阐明巴尔喀什黑伞菌丝生长阶段要求中低温、偏嫌光的环境条件,喜弱酸至弱碱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