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不同饲养密度下猪的采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2015,(5)
为探讨不同饲养密度条件下猪的采食规律,利用奥斯本种猪性能测定系统(FIRE)对68头纯种大约克60~100kg生长阶段进行了测定和观察。试验猪按饲养密度大小分为4组,每组1个重复,饲养密度分别为0.56头/m2、0.50头/m2、0.44头/m2、0.39头/m2。结果表明,饲养密度为0.44头/m2时,群体的生长性能表现较好,平均日采食次数13.59次,平均日采食时间64.95 min,平均日采食量2.52 kg,平均日增重867.39 g。在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建议采用0.44头/m2的饲养密度,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并发挥猪群的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2.
两个培育品种猪生长肥育早期采食行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2019,(6)
试验旨在研究苏山猪和苏紫猪在生长肥育早期的采食行为种质特性和生长相关激素水平。选取62头试验猪,其中32头苏山猪,30头苏紫猪。按品种、性别、类型和体重分成8组,每组饲养在对应的OSBORNE测定站栏中,每天测定站会获得每头猪所有的采食数据,包括体重、采食量、采食次数、采食时间等。同时,猪生长激素(GH)和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浓度在猪第100日龄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用时40 d,试验期间共获得33 195条采食数据,自由采食贯穿于全天24 h,其中下午16:00为采食峰值,其次为下午17:00和上午8:00,白天(5:00~19:00)中午11:00为采食低谷。各栏间试验猪采食数据比较结果显示,体重最高栏的猪次采食量也最高,体重最低的猪次采食量也最低,第4栏猪的次采食量、体重和次投料量均最高(P0.05);不同品种、性别和类型猪间的采食性状均差异显著,苏紫猪的所有采食性状均显著高于苏山猪。各栏间试验猪日数据比较结果显示:日采食时间和日体重均为第4栏最高,日采食量、日采食次数、日采食时间均为第2栏最低。不同品种、性别和类型猪间的日数据均差异显著(P0.05),日采食量、日采食次数和日采食时间,均为苏紫猪显著高于苏山猪,母猪高于公猪。猪生长激素(GH)浓度,第2栏最高,显著高于第1、3、4、6、7栏(P0.05),肥猪的GH浓度显著高于种猪(P0.05),苏山猪和苏紫猪间、公母猪间GH浓度差异均不显著。猪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浓度,第8栏最高,显著高于第4、6栏(P0.05),不同品种、性别、类型猪的GHRH浓度差异均不显著。结论:自由采食时,猪只喜欢在16:00~17:00和8:00~9:00间集中采食,体重大的猪采食量更大,苏紫猪的所有采食性状均显著高于苏山猪,母猪日采食量、日采食次数、日采食时间均显著高于公猪,GH和GHRH的最高值不出现在同一栏猪中,肥猪的GH浓度显著高于种猪。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对每圈20头体重61~104千克的猪提供1个、2个或3个采食位,采用粉状日粮猪的生产性能并无差别。在自由采食粉料的情况下,一般为1圈20头肥育猪提供2个单采食位饲槽。在猪体重37~91千克范围内,每猪占地面积0.60平方米的情况下,因生长猪表现有“越槽采食”的爱好,饲槽中靠近服务通道一侧的饲料被吃得较多。因此,2个饲槽不应侧面靠在一起并}j暾置,而应该相隔一定距离(大于2米)。  相似文献   

4.
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 ,该菌血清型较多 ,最常发生的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红痢。某猪场的后备种猪群发生的一种原因不明的猝死症。从病的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看 ,本病与国内近年报道的A型魏氏梭菌相似 ,现将发病情况及诊断结果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场现有后备种猪 15 0 0头 ,体重约 80kg,先后 10d内共死亡 7头。据饲养人员讲 ,这些死亡的猪并不在同一栋舍或同一圈栏内 ,死前没有任何异常症状。采食、饮水、运动均正常 ,第二天早晨突然死于圈中 ,或在采食过程中突然倒地、呼吸困难、四肢强烈抽搐 ,从鼻、口流出少量泡沫样…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加系母猪经过国内饲养管理后,其后代的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情况,对其采食行为和饲料转化率进行测定。利用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FIRE),对加系杜洛克(5头)、大白(32头)和长白(10头)进行日采食量、日采食次数、每次采食时间、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等数据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体重在30~100kg,日龄在63~158d范围,杜洛克、大白和长白平均日增重分别是0.99kg、0.95kg和0.97kg;料重比分别是2.34、2.33和2.42。不同品种母猪及个体间的采食行为存在差异,每次采食时间主要分布在3-8min,日采食次数在7~21次,每次采食时间与日采食次数呈反比。每次采食时间、日采食次数及日采食量对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测定改变槽位供给量对断奶仔猪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了改变饲养密度和改变槽位供给量对应激和体液免疫的影响。实验程序每一试验均按猪的始重组成区组,在各区组中,根据猪的性别和窝源分成各种处理组。试验期问随意采食玉米-大豆饼粉日粮,该日粮含抗生素预混剂(金霉素110ppm,磺胺二甲嘧啶110ppm,青霉素55ppm),并符合或超过NRC(1979)的营养标准。饲槽长91厘米,分为6格,每格约15.2厘米,进深14厘米。饲槽设在栏门中部,不占栏内空间。用胶合板或金属板遮盖几格位,即限制了槽位宽度。每栏设1或2个乳头饮水器,安装在饲槽对侧。在整个试验期间没有猪只死亡或因病淘汰。研究1 两次为期4周的试验,使用180头试验猪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探讨季节性冷刺激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采食行为的影响。选取60头(116±5)kg的育肥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重复1头猪。试验从2015年10月24日到2015年11月17日,共24d。试验10~15d发生大幅度降温,猪舍内平均温度从14℃降至7℃,对猪群造成冷刺激。利用奥斯本种猪生长性能测定系统,统计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采食行为数据。结果表明:与降温前舒适期(0d)相比,急速降温期(10~15d)猪群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显著升高,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急速降温期日采食次数、采食速度均显著高于降温前舒适期和降温后适应期,单次采食时间和单次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冷刺激降低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导致采食行为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饲料中添加苦参对育肥猪增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地点和时间试验地点是赤峰市元宝山区古山镇水源种猪繁殖基地。时间从 2 0 0 1年 3月 2 0日至 5月 2 0日 ,共 60d。1 2 试验猪选择和分组选择育肥猪 2 4头 ,品种为长白和大白的二元杂交猪。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8头。其中 2组为添加苦参的试验组 ,另一组为不添加苦参的对照组。试验组每头猪每次投喂苦参 6g ,4次 /d。每组每天投喂量为 192g。分别称重并记录。1 3 日粮组成及水平育肥猪基础日粮为 :70 %玉米 ,10 %麸皮 ,2 0 %本饲料厂生产的浓缩料。日粮营养水平为 :粗蛋白 15 0 7% ,消化能13 17MJ/kg ,钙 …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台湾杜洛克猪在育肥阶段采食行为与生长性能的关系,选取体重(41.3±9.1)kg健康的生长猪134头,采用奥斯本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采集猪采食数据和体重数据,通过统计猪群采食行为24 h的变化规律,对猪群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猪群在1 d中存在2个采食高峰,分别是07:00—10:00和16:00—20:00;猪日增重与日均采食量显著正相关,与日均采食次数、日均采食时长无显著相关;料重比与日增重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日均采食量、日均采食次数和日均采食时长都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试验数据来源于2018年测定的广西某种猪场栏内444头长白猪使用自动喂料系统(FIRE)的采食情况,每日记录长白猪生长育肥阶段(90~160日龄)的采食量和采食行为。分析长白猪随日龄变化的采食行为规律,以及性别、胎次、气候因素对猪采食行为和饲料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育肥猪采食行为性状选育、提高经济效益及科学高效养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公猪和母猪采食行为区别不大,但在每日采食次数上表现出差异;②在生长育肥阶段,公猪的生长性能高于母猪;③较冷环境下的育肥猪平均每日采食量更多、平均日增重更高、采食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20,(4)
为探讨定远猪新品系生长肥育期生长性能和采食行为,利用菩提果9ZC型种猪性能智能测定系统对25~90 kg阶段的定远猪新品系各30头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公猪自24.62 kg至93.06 kg阶段的日增重、料重比、日采食量、日采食时间、采食速度和日采食次数分别为547.5 g、3.36、1.840 kg、77.00 min、23.90 g/min、6.25次,母猪自23.58 kg至90.32 kg阶段分别为533.9 g、3.46、1.847 kg、82.04 min、22.51 g/min、6.48次,公猪的日增重、采食速度略高于母猪(P0.05),料重比、日采食量、日采食时间、采食次数略低于母猪(P0.05);日增重、料重比、日采食量、采食速度、日采食次数随着体重增长而增加,而日采食时间随着体重增长而降低;采食行为多发生在白昼,公、母猪平均白昼采食量分别占日采食量的74.73%和73.80%,平均白昼采食时间分别占日采食时间的73.17%和72.44%,夜间采食行为约占全天采食时间的1/4,因此养殖过程中要注重夜间补食,以满足猪群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利用ACEMA4 8自动饲喂记录系统分别测定不同数量的种猪对日均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来确定使用ACEMA4 8自动饲喂记录系统每台测定种猪的合适数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环境条件下 ,每台ACEMA4 8设备测定 1 1头猪时在日均采食量、日增重上相对于其它试验组差异显著 (P <0 .0 5)。  相似文献   

13.
微缝地板对肥育猪舍空气环境及猪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取32头生长肥育猪,分别饲养在混凝土实体地面(对照组)和铺设微缝地板(试验组)的圈栏内,对各组猪栏内NH3和CO2浓度、猪的采食、饮水、躺卧、排泄、拱啃等行为以及猪的生产性能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第1、2周微缝地板栏内的NH3平均浓度显著低于实体地面栏内的浓度(P<0.05),第3周微缝地板栏内的NH,浓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微缝地板与实体地面栏内CO2平均浓度各周无显著差异,但均呈现降低趋势.猪的采食、饮水、躺卧行为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排泄时间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肥育猪采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肥育猪发生拱地的头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发生啃咬行为的头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9.09%.  相似文献   

14.
朱良  罗凤珍  田增 《湖南饲料》2010,(3):27-28,45
本文对大约克生长母猪的采食行为进行了观测和研究,总结了其采食规律,以期为养猪生产和猪的行为学研究提供参考数据。选用体重(28.0±1.2)kg的大约克母猪60头,采用美国Osbem奥斯本工业公司FIRE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对猪采食行为进行精确的测定,结果表明,30-60kg体重大约克生长母猪,其平均日采食次数为9.5次;平均日采食量为1.48kg;平均日增重为(1.68kg;白天的采食量占全天的68.9%;全天采食量的高峰时间段为15:00-18:00。  相似文献   

15.
猪“血汗症”在唐宗海《血证论·血箭》中有过记载。2 0 0 2年9月,在贺州市莲塘镇的2个养猪户饲养的猪中遇到过3例“血汗症”病例。1 发病经过与症状病例1:某养猪户在一双列式猪舍的8个猪栏中饲养杜长大三元杂商品猪6 0多头,其中在挨舍门口的第1、第2栏内饲养的是90kg左右的大猪(第1栏8头,第2栏9头) ,其余各栏内饲养的均为30kg左右的三元杂小猪,均经广西生物制品厂生产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二免。2 0 0 2年9月3日上午喂猪时发现两栏大猪中各有1头体重较小(约70kg)的猪精神较其他猪稍差些,食欲不振。检查呼吸次数分别为4 8次/min、4 2次…  相似文献   

16.
湿热环境对自由采食生长育肥猪采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湿热环境对自由采食情况下生长育肥猪采食行为的影响。试验选取117头平均体重为(30.26±2.19)kg的健康生长猪,随机平均分到9个测定站,每个测定站采用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和自动温湿度记录仪分别对采食行为和舍内温湿度进行记录。结果表明:生长育肥猪采食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规律,06:00—09:00和15:00—19:00 2个时间段内的采食量、采食次数、采食时间显著高于21:00—04:00(P0.05),其采食行为的52%以上都发生在这2个时段;温度、相对湿度及其互作能极显著影响生长育肥猪的单位体重采食量、采食时间(P0.01),温湿指数的增加能显著降低单位体重采食量(P0.05)。综上,湿热环境对生长育肥猪的采食行为有显著影响;其采食行为呈现昼夜节律变化。  相似文献   

17.
饲喂次数对育肥猪与采食有关行为规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不同饲喂次数对育肥猪行为的影响。选择24头长大二元生长肥育母猪(平均初始体重60.01±0.96kg),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栏1头猪。3个处理分别为:①日饲喂2次;②日饲喂3次;③日饲喂4次。采用瞬时记录法,在采食期间观察,试验期为2个月。结果表明:育肥猪采食期间,日饲喂2次比日饲喂3次、4次有更强的采食动机,单次采食概率大,行为规癖较少。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青年公猪的采食习性,试验采用全自动生产性能测定系统将102头试验公猪(包括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随机分配到8个测定站中,每个测定站12~15头猪,自由采食及饮水,每天定时采集测定系统的前24 h的记录数据并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在30~90 kg以及91~120 kg生长阶段,不同品种公猪日均采食量、日均采食次数、每次采食所需时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91~120 kg阶段的日均采食量较30~90 kg阶段明显提高;在30~90 kg阶段,杜洛克猪每次采食所需时间显著高于大约克夏猪(P0.05),大约克夏猪的日均采食次数显著高于杜洛克猪、长白猪(P0.05);在91~120 kg阶段,杜洛克猪每次采食所需时间、日均采食量均显著高于长白猪、大约克夏猪(P0.05)。3个品种公猪在白天(06:00—18:00)对饲喂器的利用率较高,在50%以上,而在晚上(18:00—翌日06:00)较低。说明品种对采食量、采食次数、每次采食所需时间均存在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1材料与方法2012年4~8月选择由上虞市嵊花种猪有限公司提供90头纯种嵊县花猪及其杂交肥育猪进行试验,猪饲喂在封闭猪舍,水泥地面,由同一饲养员饲养,采用生湿料型,自由采食,日喂3次,自由饮水。试验设3组,每组30头,分别是嵊花(第五世代纯繁)、大嵊(大白×嵊)、长嵊(长白×嵊)。生长发育测定试验由60日龄开始,到160日龄结束。在肥育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抽取4头进行屠宰测定,按国家屠宰技术标准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产性能测定站对猪生产性能和行为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28.2 kg的大白猪122头,公、母各半,按圈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试验1组(普通料槽15头组)、试验2组(测定站15头组)及试验3组(测定站8头组),试验1、2组各3个重复,试验3组4个重复,试验期44 d。试验前对测定站精准性进行评价;试验期间测定猪生产性能和皮肤损伤,并对猪行为进行录像。结果表明,测定站料槽和体重称量秤精准性符合其技术参数;3组之间猪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3组猪的末重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44.48%),试验1组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略高于试验2组;测定站极显著增加了猪的皮肤损伤评分(P<0.01),极显著增加了试验2组第1天时的攻击行为(P<0.01),极显著降低了第7天的攻击行为(P<0.01),但采食猪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试验2组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了猪的圈友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