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规模养猪的标准化,实现了生猪养殖的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统一饲养规模,建立健全生猪养殖档案体系标准,优质饲料的营养平衡促进了畜产品的优质化。  相似文献   

2.
<正>针对苍溪县从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4月底以来,全县生猪市场价格行情持续下滑,一直跌到谷底,而饲料及饲料原料价格行情却不断攀升,且持续上涨,造成苍溪县生猪销售困难、全县生猪养殖户空圈率高、很多养殖户不愿填槽补栏、畜产品市场行情极不稳定、生猪养殖出现严重亏损等现状,畜牧兽医局抽派专人组建调查工作组,深入到乡镇、养殖企业、规模养殖场(户)、畜产品销售市场、畜产品加工企业及生猪相关的各个销售环节进  相似文献   

3.
生猪养殖是西和县传统养殖业,猪肉也是西和人民"菜篮子"中的主要畜产品,受非洲猪瘟疫情和猪周期影响,西和县生猪养殖产能大幅下降。本文列举了西和县近3年在生猪稳产保供中所采取的措施,并对今后生猪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迅猛,疾病发生越来越复杂,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在生猪养殖中,部分老的疫病如猪瘟、猪气喘病不断加重,新疫病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感染,再加上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疫情肆意蔓延,对生猪养殖产业造成严重威胁。该文探讨疫病防控在生猪生产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彝良县生猪养殖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疫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病毒从2018年下旬入侵我国,对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造成重创,导致生猪养殖的数量和规模锐减,经济损失严重,对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均造成巨大威胁。目前非洲猪瘟还会导致我国生猪的出栏量显著下降,猪肉产品价格显著提高,通过分析了解现阶段非洲猪瘟导致的影响可加强应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改善目前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方向,恢复生猪养殖生产,保障我国猪肉市场的供应。该文对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影响、应对措施及未来的展望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规模化、集约化养猪是目前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养殖规模扩大、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猪场粪尿和污水大量排放,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7.
《北方牧业》2021,(9):5-6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未来将推动生猪产业优化布局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生猪产业全链条生物安全水平,以保障生猪等重要畜产品安全供给. 据介绍,农业农村部未来将引导区域科学规划生猪养殖布局,加强生猪产销规划衔接.各个省份都要保持有一定规模的养殖量,担负起生猪稳产保供责任.鼓励探索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支持主产省份发展生猪生产,并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科学配备畜牧兽医人员,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养殖场分级管理制度,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生猪养殖,由于地区不同、饲养规模、模式不同等因素,造成生猪的养殖标准不统一,影响生猪标准化生产.为实现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需制订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多年来畜产品价格和生猪生产效益的监测数据分析,结合生猪生产实际情况,从市场价格出发,以生猪成本主要构成和养殖效益比较为方向,采用价格差值分析方法,探究仔猪在生猪生产环节中的变化情况,划分生猪产业发展区间和养殖时期,提出仔猪是生猪生产监测预警的关键指标,稳定仔猪生产是生猪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湖北畜牧兽医》2012,(8):46-46
2012年上半年,江西省畜牧业生产克服了外部竞争加剧、畜产品价格下行、养殖成本上升、年初生猪腹泻病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主要畜产品生产实现逆势增长,生产稳中求进,产业发展持续向好。上半年,江西省肉类总产量同比增长2.4%,禽蛋产量  相似文献   

11.
凉州区是甘肃省畜禽养殖数量最大的县区,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省牛羊产业大县,畜禽养殖数量占全省的八分之一,作为一个畜禽养殖大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凉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监管体系、加强法制宣传、加强执法检查等一系列监管措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确保了全区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现将主要做法介绍如下。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监管体系区委、  相似文献   

12.
邱基洪 《中国猪业》2015,10(10):53-57
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农村产业调整,我国的养殖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小规模的家庭化经营成为主要的养殖模式。本文分析了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强调中小型养殖场要从选址、畜舍布局与隔离消毒、营养调控、环境改善、疫苗注射、药物预防等方面,综合控制环境病原微生物污染、提高生猪机体抵抗力,以减少生猪发病与死亡的数量,从而促进生猪健康养殖与畜产品安全,保证养殖利润。.  相似文献   

13.
生猪疫病问题是严重影响生态猪养殖产业发展、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生猪养殖经济效益和影响广大养殖户大力发展生态猪养殖信心的重要因素,仍然是制约生猪养殖稳定发展的重要风险之一.而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疫病防控压力有增无减的问题客观存在,笔者结合多年兽医临床经验,借鉴当前国内外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及理念,对生猪疫病防控的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形成了一套生猪疫病系统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实现了生猪疫病从"预防为主"到"养防结合"的防控理念和技术跨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增加,由生猪养殖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如畜产品质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疫病防控问题等,尤其是2018年全国多地爆发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对养猪行业造成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猪肉保障供给受到严重威胁.为切实保障猪群安全,稳定生猪生产,大型养殖企业针对非洲猪瘟疫病防控、生猪复养环境控制等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5.
<正>规模化养殖不但可以增加经济效益、抵抗市场风险,而且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的必要基础。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生猪规模化养殖的风险类型、主要成因以及寻求规避风险之策,对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化程度的大幅提高,在促进全省畜牧业发展,保障市场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生猪排泄物污染等问题已开始成为该省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项以解决猪场粪尿和污水污染、改善猪场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养殖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规模化养殖不但可以增加经济效益、抵抗市场风险,而且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的必要基础。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生猪规模化养殖的风险类型、主要成因以及寻求规避风险之策,对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生猪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应、农民增收致富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巩固提升贵港、贺州、玉林、南宁、桂林等地生猪传统主产区,加快发展北海、钦州等地区的生猪产业,建设了百色、河池等地方品种特色生猪养殖产业,生猪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养猪业长期受到疾病的影响,猪场经济效益和产业健康发展面临着疾病防控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生猪、肉鸡规模化养殖是广大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重大举措,要以规模养殖场建设为突破,推进生猪、肉鸡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生猪、肉鸡基地建设要与扶贫开发工作和农牧业项目相结合,与调整畜种结构、转变饲养方式、促进生态保护相结合,与龙头企业建设相结合;要推广“龙头企业+养殖基地”的模式,通过企业、合作社自建基地、养殖大户联建基地和农户牲畜寄养、托养等形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格局,提高生猪、肉鸡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培育生猪、肉鸡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同步规划。还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企业与养殖户的对接工作,加强生猪、肉鸡养殖疫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疫病防控服务体系,完善畜产品安全检疫监测体系.加强对生猪、肉鸡养殖基地建设的专项考评工作,加强宣传动员,共同推动生猪、肉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生猪产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猪舍粪便、污水的排放也日益剧增,成为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健康养殖方式,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和微生物发酵技术,实现养猪低排放、无臭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