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综述了代谢组学在果蔬品种特征特性、生长发育与成熟中品质形成及采后品质变化与控制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涉及成熟衰老等多种生理和生化反应,利用高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识别果蔬成熟衰老过程中重要的蛋白质及其功能,能够对果实成熟衰老、抗逆性、致敏性、外源处理调控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所涉及的生理生化过程及外源调控机制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对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中保质保鲜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笔者论述了多胺与果蔬采后衰老关系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胺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与氧化分解途径。从多胺的代谢途径分析了多胺与乙烯生物合成的关系,并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讨论了果蔬采后衰老过程中二者的相互作用,概括了多胺与脂氧合酶、过氧化作用的关系,总结了多胺对果蔬采后衰老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宏转录组学是一门在整体水平上研究某一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群体生物全基因组转录情况以及转录调控规律的学科。概述了新兴的宏转录组学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进展,并总结了其与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研究方法相比的优缺点。宏转录组学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方法,在微生物生态学,甚至在复杂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中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果品蔬菜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品蔬菜采后生理衰老是制约果蔬贮藏保鲜的重要因素,探明果蔬采后生理变化规律对于开发果蔬贮藏保鲜新技术、延长贮藏保鲜期尤为重要。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果蔬采后呼吸生理、乙烯生理以及活性氧代谢等相关研究现状,展望了果蔬采后生理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技术在果蔬贮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热处理对采后果蔬及品质的影响,讨论了热处理对果蔬衰老方面的生理特征如乙烯释放、呼吸、软化、色泽变化及固形物和酸等风味的变化,热处理导致果蔬产生热抗性、防止热害和冷害方面也进行探讨,并展望了热处理技术在果蔬贮藏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肉牛的生长发育受到遗传、环境和营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调控。随着高通量组学技术的发展,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种组学技术的应用,为肉牛生长发育调控机制的解析提供了“基因变异-基因表达量-代谢分子”等不同层次的遗传信息。该文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组学分析方法,对不同组学在肉牛生长发育遗传机制解析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对多组学在肉牛生长发育遗传机制解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果蔬采后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成熟、衰老和死亡等多个阶段,导致果蔬内部物质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和微生物变化,从而影响果蔬的品质和风味。气味是果蔬品质和风味的重要指标之一,与果蔬品种、成熟度、新鲜度和采后病害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传统的气味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仪器分析(如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和感官分析,但这些方法存在局限性,如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不能全面反映样品的整体风味,且样品前处理复杂、检测耗时长、技术成本高等;而感官分析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电子鼻作为一种模拟生物嗅觉系统的仪器,能够快速、客观和准确地检测和识别气味信号,逐渐成为果蔬贮藏保鲜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电子鼻在果蔬品种与产地鉴定、成熟度判断、新鲜度检测、采后病害监测、果蔬农药残留和品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分析电子鼻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展望果蔬采后精准化检测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提出了电子鼻向专一化、智能化、实用化方向改进的可能途径,为实现果蔬品质精准化检测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LED应用于蔬菜保鲜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固态照明装置,具有波长更为稳定、更加节能、环保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园艺产品生产中,可有效提高园艺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近年LED被证明在果蔬采后保鲜领域也有优越的表现,可显著提高果蔬采后的营养品质,延缓果蔬采后衰老,减少真菌侵染等。综述了LED应用于蔬菜保鲜领域的原理、特点和研究进展,同时指出目前国内外LED光照射采后蔬菜保鲜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LED光照射采后蔬菜的保鲜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失水对果蔬采后成熟衰老的影响,并分析了包装对果蔬采后失水的控制作用,以期为果树采后贮藏保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冯吉  余君  蔡长春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248-5252
概述了代谢组学的技术手段及代谢组学在烟草(Nicotiana tabacum)香味物质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代谢组学在烟草香味物质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国农业大学葛毅强新疆农业大学张维一新鲜果蔬采后腐烂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特别是在贮运过程中约有1/4因腐烂变质而不能被利用。果蔬产品变质腐烂的原因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果蔬组织的生理失调或衰老、病原微生物侵染、采收及采后环节中的机械...  相似文献   

13.
正采后果蔬保鲜一直是困扰着整个果蔬产业链的难题,而果蔬自身成熟衰老的调控和病原菌,引起腐烂是影响其采后品质及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有这样一个人带领她的团队,长期从事果实采后生理病理学基础研究,围绕果蔬采后品质劣变、腐烂等难题,一直在为果蔬"青春常驻"做着努力。  相似文献   

14.
多层组学主要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在植物中的研究和不同组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已迈入了多组学时代,并且广泛应用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及辅助育种方面,成为研究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笔者主要结合多层组学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机理及代谢通路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植物响应逆境胁迫(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基因功能研究及辅助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强调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学科交叉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来揭示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理,为未来培育抗逆品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应用的程度决定了产品附加值的高低,反应了果蔬产业发展的水平。本文就果蔬商品化处理中的机械采收技术环节进行了探讨,并对将来的研究与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植物产生超过20万种代谢物(分子量小于1 000的有机化合物),这些代谢物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植物代谢组学在现代植物生物学研究及其生物技术应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数据(或其他组学数据)的关联分析,人们可以更加快速地解析参与代谢网络的基因功能。最近,植物代谢组学在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如代谢流组学,辅酶因子组学等)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作为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工具的代谢组学研究现状与展望做一个概述,以期为了解并研究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物体在不同条件下所产生的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变化,从而揭示生物体的生理状态。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在茶叶相关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着重论述了代谢组学在茶叶品质(产地环境、采摘时间、加工工艺对品质的影响以及品质评价等)与药理(茶叶的降脂减肥、延缓衰老、抗辐射、生物利用度与生物转化等)等领域的应用现状,代谢组学技术将在茶叶品质形成及评价、茶叶功效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预冷是果蔬采后冷链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果蔬采后品质的保持和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该文从果蔬采后生理变化、品质劣变、活性氧代谢、微生物生长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等方面论述了预冷对果蔬采后品质和贮藏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果蔬预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介绍采后果蔬品质劣变发生机理及其控制技术,为减少采后果蔬品质劣变、提高果蔬保鲜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综述了采后果蔬常见的品质劣变现象、活性氧在采后果蔬品质劣变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应用外源活性氧清除剂控制采后果蔬品质劣变的概况。[结论]阐明了活性氧与采后果蔬品质劣变发生的关系,为减少采后果蔬品质劣变、维持采后果蔬贮藏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采后生物学与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以适当的方式将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实际及采后生物学的发展趋势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果蔬采后贮运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中,注重专业英语和课件建设;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操作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对课程考试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