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芒果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我国芒果主要栽培品种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方法]供试31个芒果品种为:Banganapalli、台农1号、桂热10号、Carabao、Nang Klang wun、泰国506、紫花、Keitt、粤西1号、斯里兰卡811、龙井大芒、红象牙、小菲、泰国504、Spooner、R2E2、串芒、鹦鹉芒、Irwin、金煌、Kent、海豹、Haden、Dashehari、Neelum、桂香、Ono、白象牙、Bambaroo、Macheso、Zill。以粤西1号芒果幼嫩叶片为材料探索提取高质量DNA的方法,为了获得更高质量和数量的基因组DNA,对曾杰的方法进行了下列改良:A、用2%的CTAB提取液,其他不变;B、用3%的CTAB提取液,但在提取后只用氯仿异戊醇提取2次;C、用3%的CTAB提取液,但在提取后用氯仿异戊醇提取1次;D、用3%的CTAB提取液,但在提取后用酚氯仿异戊醇提取1次。用供试品种中的台农1号、Carabao、Keitt、Kent对64对引物组合进行筛选,其中8个EcoRI引物分别是E—AAC、E—AAG、E—ACA、E—ACT、E—ACC、E—ACG、E—AGC、E;AGG,8个MseI引物分别是M-CAA、M-CAC、M-CAG、M-CAT、M—CTA、M-CTC、M-CTG、M-CTT。利用AFLP分子标记在DNA水平上对芒果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4种方法提取的DNA较完整,均可得到明亮清晰的主带。且综合比较,用B方法(即采用较高浓度的提取液,提取后用氯仿异戊醇提取2次)可获得高质量、高纯度DNA,可用于芒果AFLP标记分析。供试64对引物组合中适用于芒果种质资源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共14对,分别是E—ACC/M-CAC、E—AAC/M-CAT、E—AAG/M-CAC、E-AAG/MoCAT、E—ACA/M-CAC、E—ACA/M-CAG、E—ACA/M-CAT、E—ACA/M-CTA、E.ACT/M-CAC、E—ACC/M—CTC、E—ACC/M—CTG、E-AG&M-CAG、E.AGC/M—CTA、E—AGC/M-CTC。这14对引物组合在31份芒果种质中共扩增出1761条带,其中多样性带比例为97%。平均每对引物产生125.8条带和121.6条多样性带。14对引物均可将上述31个品种完全区别开来,其中E—ACA/M-CAT和E-AGC/M-CTC引物组合多态性最大,达100%,可用于芒果品种指纹图谱构建。[结论]利用AFLP可以高效检测芒果种质资源分子标记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RAPD和AFLP在分析尼罗罗非鱼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比较了RAPD和AFLP标记技术在尼罗罗非鱼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共筛选20个RAPD引物和7个AFLP引物组合,检测到AFLP标记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平均多态信息量稍低于RAPD标记,但AFLP标记的多态性检测效率显著高于RAPD标记。两种分子标记所得遗传相似系数接近。结果表明:AFLP和RAPD适宜于基因组DNA检测,但AFLP优于RAPD。  相似文献   

3.
利用AFLP技术,运用64个引物组合,检测雌雄东北红豆杉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筛选与东北红豆杉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其中7对引物组合共提供了11个与东北红豆杉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其中10个与东北红豆杉雌性相关的分子标记,仅1个与东北红豆杉雄性相关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
应用AFLP标记筛选甘蓝型油菜R4和22B的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AFLP分子标记,对甘蓝型油菜恢复系R4和保持系22B进行引物多态性筛选。在414对AFLP引物中,初步筛选到有多态性的引物组合147对;其中重复性好、多态性比率高的引物组合120对;每对引物可扩增出50条左右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12.4条。AFLP是构建图谱中效率较高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
应用AFLP标记分析枣品种亲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子水平研究宁夏红枣品种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为宁夏枣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AFLP标记方法对原产宁夏地区7个枣品种和6个从区外引种的枣品种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筛选出的5对AFLP引物组合对13个供试材料共扩增出351条DNA带,其中301条为多态带(占85.7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70条。13个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76~0.957。UPGMA聚类表明,13个材料在相似系数0.85处被划分为5个类。宁夏地域相对狭小,品种交流频繁,从而造成该产区枣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演化关系复杂。枣虽然品种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但遗传多样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部分菊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26个菊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7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8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85条,多态性占74.03%,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出多态性条带40.7条,每一个引物组合都可将26个品种完全分开。利用AFLP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26个菊花品种聚为5类。结果表明:AFLP技术在菊花品种分类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部分牡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牡丹遗传多样性为合理利用牡丹种质资源、培育观赏价值高的牡丹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采用8对M+3和P+3引物组合对30份牡丹栽培品种进行了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共获得1 123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965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达86%。揭示了牡丹栽培种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8组引物在30个品种中检测到数目不等的品种特异带型,这些品种的特异带型对供试牡丹品种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结论】8对引物能将30个牡丹品种完全区分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来源地相同的牡丹种质表现出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业科学》2020,(4):96-99
[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藕莲品种(系)鉴定的DNA指纹图谱,为藕莲品种鉴定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SSR标记对9个莲藕新品种(系)进行鉴定,统计条带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择核心引物,建立DNA指纹图谱。[结果]从45对引物中筛选到9对多态性引物,对9个品种(系)扩增得到条带,共扩增出52条带,其中差异条带32条,多态性比率为61.54%,扩增片段大小为100~400 bp。选出4对SSR核心引物构建9个藕莲品种(系)的DNA指纹图谱。[结论]藕莲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4对引物组合所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藕莲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9.
不同猕猴桃品种雌雄植株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猕猴桃(Actinidiaspp.)幼叶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从64个引物组合中选取12对引物进行雌、雄集群DNA样品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扩增,再从中选取4对引物进行6对雌、雄DNA样品的AFLP扩增.4对引物共扩增出74个AFLP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58,多态性标记百分比为78.4%.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同一品种雌雄样品之间的AFLP电泳图谱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小于不同品种间的差异,而品种间的差异又小于不同种间的差异.同时AFLP多态性初步检测出猕猴桃不同性别在DNA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柑橘栽培品种(系)DNA指纹图谱库的构建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目的】构建柑橘栽培品种(系)的DNA指纹图谱数据库,为建立柑橘种苗纯度及真实性鉴定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奠定基础。【方法】利用SSR标记和ISSR标记对102个柑橘栽培品种(系)进行DNA指纹分析,筛选适合的特征引物,构建柑橘栽培品种(系)的指纹图谱数据库。【结果】从200对SSR引物中筛选到重复性好、多态性丰富的12对引物作为柑橘品种(系)鉴定的特征引物,12对SSR特征引物组合可鉴别42个品种(系);在此基础上,对未出现SSR特征指纹的60个品种(系)进行ISSR指纹分析,从40个ISSR引物中筛选到2个可用于品种鉴定的特征引物,结合SSR标记,可快速、准确地鉴别70个柑橘的品种(系)。并利用这12对SSR特征引物和2个ISSR特征引物构建了70个柑橘栽培品种(系)的DNA特征指纹图谱数据库。【结论】SSR和ISSR标记适于构建柑橘栽培品种DNA指纹图谱库;指纹图谱库的建立为柑橘种苗纯度及真实性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大竹蛏的AFLP分子标记反应体系,为大竹蛏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比较实验法,以大竹蛏基因组DNA为模板,对其AFLP体系中的酶切时间、预扩产物稀释倍数及选扩引物E+3/M+3的配比等进行优化。[结果]优化的AFLP体系为:酶切时的DNA模板浓度为100 ng/μl,双酶切2 h;预扩模板最佳用量1.0μl;预扩产物的最适稀释倍数为40倍;选扩引物浓度配比为1∶4。同时,筛选出12对引物组合,可用于大竹蛏的AFLP分析。[结论]采用优化的AFLP反应体系及筛选后的引物,对大竹蛏群体进行了初步扩增,得到了清晰的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12.
小麦条锈菌AFLP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妍  康晓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227-2228
[目的]优化小麦条锈菌AFLP体系。[方法]以小麦条锈菌大田混合菌系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DNA,探索酶切、PCR过程,优化小麦条锈菌AFLP体系,并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稳定、高效的引物组合。[结果]改良CTAB法有较好的破壁效果,所提DNA纯度高,条带清楚,无污染,适合AFLP操作。酶切3.0、3.5 h的效果相同,扩出的片断在100~2 000 bp,可进行预扩。TaqDNA聚合酶为0.5 U时,电泳图中出现了较亮的条带,片断大小在100~2 000 bp。16对引物组合可以扩增出较稳定的条带。[结论]优化的小麦条锈菌AFLP体系为:25.0μl酶切体系,37℃酶切3.0 h,10.0μl连接体系在22℃条件下连接过夜,连接产物、预扩产物分别按1∶10、1∶30的比例用ddH2O稀释后用于预扩和选择性扩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基于AFLP的拮抗链霉菌DNA模板制备方法及其扩增体系,为AFLP技术在链霉菌乃至放线菌资源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改进的CTAB法提取DNA,利用Pst I/Mse I型AFLP试剂盒及其反应体系进行扩增,采用5%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扩增结果。[结果]提取了10个拮抗链霉菌菌株的基因组DNA,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其主带清晰,片段大小为37.64-40.86Kb,无降解现象,亦无RNA残留;其OD260/OD280为1.625-1.833;Pst I/Mse I双酶切产物琼脂糖电泳呈弥散荧光长带,说明酶解充分;筛选出的3对引物对DNA模板的扩增谱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结论]该研究建立的DNA模板制备方法及其扩增反应体系可用于链霉菌的AFLP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将AFLP技术应用到企鹅珍珠贝相关研究中,以企鹅珍珠贝为材料,采用SDS-CTAB改进法DNA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通过对AFLP双酶切体系、连接体系、预扩增体系及选择性扩增体系中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适用于企鹅珍珠贝的AFLP反应体系.同时以3个企鹅珍珠贝地理群体为材料,采用新建立AFLP反应体系从25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0对多态性高的AFLP引物组合,说明建立的优化体系可用于企鹅珍珠贝的AFLP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地方名优蔬菜品种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对杭州市场上10个主要青菜品种绘制AFLP指纹图谱,研究AFLP标记技术在青菜品种上的鉴定作用。[结果]结果表明:最终筛选出的5对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位点454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位点90个,多态性位点占总扩增位点的比例平均为57.5%;5对引物对10个青菜品种的区分率均达100%。其中1对引物在329 bp有1条明显的特异条带,可用于AFLP指纹鉴定青菜品种"油冬儿"。[结论]该研究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常见鼠尾草属植物AFLP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北京地区鼠尾草属(Salviaspp.)植物的7个种23份样本进行亲缘关系分析。[方法]利用21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的稳定性好、多态性较高的6对引物用于扩增北京地区鼠尾草属植物基因组DNA,银染后在灯光下统计扩增条带数,构成二进制矩阵表。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分析,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通过Treeplot模块生成聚类图。[结果]对23份鼠尾草属植物进行AFLP分析,得到367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59个,占总扩增位点的97.82%。在遗传距离为0.32的水平下,23份鼠尾草属植物样本归为7个组:一串红(S.splendens)组、蓝花鼠尾草(S.farinacea)组、朱唇(S.coccinea)组、雪见草(S.plebeia)组、丹参(S.miltiorrhiza)组、荫生鼠尾草(S.umbratica)组和罗马尼亚鼠尾草(S.officinalis)组。蓝花鼠尾草、朱唇、雪见草、丹参、荫生鼠尾草、罗马尼亚鼠尾草与一串红的亲缘关系依次增远;一串红种内,自选品种(系)与商品种亲缘关系较远。[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地区开展鼠尾草属植物的种间和种内远缘杂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冰糖橙优良芽变的AFL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AFLP技术,筛选了40对引物,其中EcoR I AGC M seI CGA,EcoR I AGC M seI CAC,EcoR I AGG M seI CAC,EcoR I AGG M seI CCA,EcoR I ACG M seI CAC,EcoR I ACG M seI CCA等共12对引物经PCR扩增,效果理想,共扩增出4 227条带,带型清晰、丰富、可靠性强。在EcoR1-ACG M seI-CAC这对引物下,果实性状优良的单株变异与普通对照(即普通冰糖橙)有明显的带型差异,多态性比例达10.2%。应用AFLP技术进行柑橘芽变的分析和鉴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5种蔷薇遗传多态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苟本富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43-7144
[目的]研究AFLP标记在蔷薇遗传多态性方面的应用和5种不同蔷薇品种的遗传背景。[方法]应用10条人工设计的与接头序列相识别的AFLP选择性引物,用PstⅠ酶切,对5种蔷薇基因组DNA进行AFLP反应,分析不同蔷薇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结果]获得了108个AFLP标记,单引物获得的标记数在4~16,5种蔷薇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24(0.732~0.947),遗传距离为0.053~0.268。[结论]该研究为评价蔷薇的遗传稳定性提供了相关的参数。  相似文献   

19.
核桃AFLP银染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了建立准确、高效、实用的核桃AFLP体系,应用于核桃品种鉴别、优异基因的分子标记,本试验针对核桃叶片中多糖、酚类等次生代谢物比较多的特点,采用改良CTAB法,通过添加抗氧化物质,得到了适合核桃AFLP分析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AFLP体系中主要参数的优化研究,比较了两种银染方法的效果,并从64对选择性扩增引物中筛选出了18对适合核桃AFLP分析的引物,建立了能得到清晰指纹分析图像的核桃AFLP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