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添加乳酸片球菌(PA)与短乳杆菌(LB)对青贮玉米和青贮黑麦草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从发酵TMR中分离出的乳酸片球菌和短乳杆菌,设置对照组(添加自来水)、PA组(添加乳酸片球菌)、LB组(添加短乳杆菌)和PA+LB组(乳酸片球菌和短乳杆菌联合添加)4个处理组,进行全株玉米和黑麦草的青贮发酵试验,发酵时长为30 d。青贮饲料开封后测定pH值、乳酸含量、乙酸含量、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等反映青贮饲料品质的指标,同时进行有氧稳定性试验。[结果] 青贮玉米在30 d开封后,4个处理组的pH值和乳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LB组和PA+LB组乙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PA组和PA+LB组乳酸菌数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有氧稳定性试验中,PA+LB组青贮玉米5 d后腐败,其余试验组均在2.5 d以内腐败。青贮黑麦草在30 d开封后,添加乳酸菌的各试验组pH值和乙醇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乳酸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PA组乳酸含量最高;有氧稳定性试验中,除对照组外,添加乳酸菌的各试验组青贮黑麦草均在7 d后腐败,PA+LB组乳酸含量最高,乙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LB组。[结论] 向青贮玉米中单独添加乳酸菌,对于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无明显作用;联合添加乳酸菌对于青贮玉米的发酵品质无明显改善,但对其有氧稳定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向青贮黑麦草中添加乳酸菌对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有改善作用,添加乳酸片球菌改善发酵品质作用最佳,联合添加乳酸菌既可以改善青贮黑麦草的有氧稳定性还能提高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2.
添加不同乳酸菌对玉米秸秆青贮有氧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可供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利用的复合乳酸菌系。方法 以前期研究筛选得到的同型发酵乳酸菌AS06株和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不同的乳酸菌添加处理方式,即对照处理组(CK组)、同型乳酸菌AS06株发酵处理组(LP组)、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处理组(LB组)、同型乳酸菌AS06株+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混合处理组(LBP组),进行玉米秸秆青贮发酵试验。测定并比较各处理组玉米秸秆青贮的有氧暴露后pH值、微生物菌群、乳酸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以及有氧稳定性时长。结果 添加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及复合乳酸菌系(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同型发酵乳酸菌AS06株)的玉米秸秆,开封后青贮pH值上升缓慢,乳酸含量下降缓慢, WSC的营养损失有效减少,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得到明显抑制,青贮有氧稳定性时长分别达到208 h和147 h。结论 异型发酵乳酸菌单独或与同型发酵乳酸菌复合添加,可有效抑制玉米秸秆青贮的有氧腐败,且前者有氧稳定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复合乳酸菌对全株玉米青贮及有氧暴露后青贮饲料中微生物数量及其发酵品质的影响,进一步筛选出可提高青贮饲料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复合乳酸菌接种剂,共设置3个不同组合乳酸菌分别添加全株玉米进行青贮,并设空白对照,测定青贮3、7、15和30 d,开袋有氧暴露1、3、7、15和30 d时微生物数量、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分别添加异型乳酸菌组合(Hetero)、同型乳酸菌组合(Homo)和同型+异型乳酸菌组合(Homo+Hetero)的各处理组均能有效地增加青贮过程和有氧暴露后饲料中乳酸菌的数量、乳酸(LA)和乙酸(AA)的含量,减少好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降低pH和氨态氮(NH3-N)含量,减少粗蛋白(CP)损失,显著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抑制青贮饲料有氧暴露后的二次发酵,其中Homo+Hetero效果最好,Homo处理组好于Hetero处理组。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了同/异型乳酸菌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旨在提高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品质。本试验以不同类型乳酸菌为单因素开展,分别设计以下处理组:对照组(CK)不添加任何制剂,(T)添加同型乳酸菌制剂,(Y)添加异型乳酸菌制剂,(TY)同时添加同型和异型乳酸菌制剂。玉米秸秆青贮发酵60天后取样,对青贮饲料的各项发酵指标、营养成分、微生物数量和有氧稳定时间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试验组青贮的发酵品质、营养品质、乳酸菌数量和有氧稳定时间均优于CK组,酵母菌、霉菌和好氧细菌数量均显著低于CK组。其中Y组在降低青贮饲料的酵母菌、霉菌、好氧细菌数量,提高乙酸、干物质含量和有氧稳定性上优于T组和TY组;T组在降低青贮饲料pH、粗纤维含量,提高乳酸、粗蛋白含量和乳酸菌数量上优于Y和TY组;TY组在发酵指标与营养成分上与T组和Y组差异不大,在微生物数量上与T组无显著差异,在有氧稳定性上与Y组无显著性差异。本试验表明添加同型发酵乳酸菌和异型发酵乳酸菌均能够提高玉米秸秆青贮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综合各项指标,各处理组按照青贮饲料的优劣排序为:Y组>TY组>T组>CK组。本试验可为玉...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乳酸菌制剂、山梨酸钾和糖蜜对燕麦与箭薚豌豆(7∶3)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乳酸菌制剂处理组(L)、0.15%山梨酸钾处理组(S)和3%糖蜜处理组(M),分别在青贮后第30,45,60天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种添加剂均改善了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其中乳酸菌制剂和糖蜜添加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和山梨酸钾添加组,而青贮饲料pH、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后两组。添加糖蜜对混和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略优于乳酸菌制剂。山梨酸钾添加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乙酸、丁酸含量、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后者,但对青贮饲料pH、丙酸含量无显著(P>0.05)影响。综上所述,3种添加剂添加效果依次为:糖蜜>乳酸菌制剂>山梨酸钾。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乳酸菌及丙酸钙对全株玉米和燕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微生物数量、霉菌毒素含量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利用蒸馏水(CK组)、复合乳酸菌(LAB组,添加量为5×105 CFU·g-1鲜样)、丙酸钙(PACA组,添加量为鲜草重的0.4%)以及乳酸菌和丙酸钙复合(LAB+PACA)分别添加进全株玉米和燕麦原料中青贮120 d。结果表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优良而萎蔫后的燕麦青贮丁酸和氨态氮含量较高。添加剂在不同青贮饲料中表现不同。所有添加剂均显著提高了燕麦青贮饲料的乳酸和乙酸含量,降低了pH值、氨态氮、丁酸含量和酵母菌数量(P<0.05)。而PACA和LAB+PACA组则显著提高了玉米青贮饲料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有氧稳定性并且降低了霉菌和酵母菌数量(P<0.05)。LAB和LAB+PACA的使用有效降低了玉米青贮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P<0.05)。在两种青贮饲料中丙酸含量只有PACA和LAB+PACA组能够显著增加。因此,添加剂尤其是LAB+PACA的复合添加对于提高玉米和燕麦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复合乳酸菌剂添加对苜蓿青贮品质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在无蔗糖和2%蔗糖添加条件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新型复合乳酸菌剂进行苜蓿青贮,以只加水青贮的苜蓿(CK)为对照,测定青贮苜蓿的品质,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1)添加新型复合乳酸菌剂可提高苜蓿青贮品质,使青贮苜蓿的pH降低,乳酸、粗蛋白、总氮含量增加,氨态氮和氨态氮/总氮降低,与蔗糖同时添加效果更好;青贮苜蓿的品质随乳酸菌剂添加浓度增加没有持续增加,单独或与蔗糖同时添加108 cfu/g的处理乳酸、粗蛋白、总氮含量较高。(2)青贮苜蓿的pH呈CK>复合乳酸菌剂处理>仅添加蔗糖处理>蔗糖+复合乳酸菌剂处理,乳酸含量则反之;粗蛋白、总氮含量呈CK<仅添加蔗糖处理<复合乳酸菌剂处理<蔗糖+复合乳酸菌剂处理,氨态氮、氨态氮/总氮则反之。(3)复合乳酸菌剂添加改变了苜蓿青贮饲料中的细菌菌群多样性及丰度,使乳酸菌属丰度增加。(4)乳酸菌属丰度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乳酸、乙酸、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新型复合乳酸菌剂...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添加剂对豆渣型发酵饲料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首先在玉米胚芽粕、豆渣、大豆糖蜜、喷浆玉米皮、豆壳等几种原料培养液中添加5μL复合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P)+布氏乳杆菌(LB)]并观察其生长情况,与乳酸菌培养基(MRS培养基)对比判断几种原料是否适合做发酵料;其次以只添加纯化水的豆渣型混合饲料(由玉米胚芽粕、豆渣、大豆糖蜜、喷浆玉米皮、豆壳组成)为对照组,在其他5个处理组中分别添加复合乳酸菌(LP+LB)、乳酸菌水复合制剂、乳酸菌MRS复合制剂、复合化学添加剂1和复合化学添加剂2,发酵10 d后测定豆渣型混合饲料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复合乳酸菌在大豆糖蜜中生长情况最好,且pH值一直趋于下降趋势;2组复合化学添加剂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有氧暴露期间pH值稳定;乳酸菌水复合制剂组、乳酸菌MRS复合制剂组、复合乳酸菌组的乳酸和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添加剂组的乳酸菌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酵母菌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5个种类的添加剂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豆渣型混合饲料的发酵品质,复合化学添加剂有效地改善了豆渣型混合饲料发酵后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添加糖蜜、乳酸菌对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与稻秸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新鲜全株籽粒苋和稻秸为青贮原料,按3:2质量比充分混匀,分别添加糖蜜(M)、乳酸菌制剂(LAB)、乳酸菌+糖蜜(LAB+M),未添加为对照组(CK);青贮1,3,5,7,30 d后开包取样,测定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及开包后的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籽粒苋与稻秸混合青贮感官评价优,pH值、氨态氮/总氮等指标达到优质青贮标准;添加糖蜜、乳酸菌及乳酸菌+糖蜜可显著降低pH值和乙酸含量(P<0.05),减少干物质损失,并显著增加乳酸和粗蛋白的含量(P<0.05);与单一乳酸菌处理组相比,添加糖蜜及乳酸菌+糖蜜显著增加了青贮后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乳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pH值、中性洗涤纤维和乙酸含量(P<0.05)。综上所述,单独添加糖蜜或乳酸菌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前期筛选出的5株对好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具有优良抑菌活性乳酸菌的复合物及其与CaCO3、酶及尿素不同组合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进一步筛选优质复合青贮生物制剂,共设置7个不同组合添加物进行全株玉米青贮,并设空白对照组,测定青贮3、10和30 d时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5株乳酸菌混合剂有提高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的趋势;同时添加CaCO3和复合乳酸菌能进一步增加青贮饲料的乳酸(LA)和乙酸(AA)产量,尤其是AA产量,防止pH值过分降低,也有提高青贮营养品质的趋势;同时添加尿素和复合乳酸菌能进一步提高青贮的AA和氨态氮的含量,防止pH值过分降低,显著提高粗蛋白(CP)含量,从而提高青贮营养品质;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复合物可以提高发酵产物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及LA和AA产量,改善青贮发酵品质;复合CaCO3、尿素、纤维素酶、淀粉酶和复合乳酸菌的添加对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的效果最好;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在前3 d变化最快,发酵不同阶段不同添加组合的变化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1.
3个因素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及互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讨品种、收获期和添加剂3个因素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青贮玉米原料为桂青贮1号、豫青贮23和北农青贮208,玉米分别于乳熟期、完熟期收割,分别采用复合乳酸菌A和复合添加剂B进行青贮发酵,发酵35 d后采样检测营养成分。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北农青贮208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乳酸(LA)和乙酸(AA)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低;与完熟期相比,乳熟期全株玉米青贮饲料p H和NDF含量显著降低,粗蛋白(CP)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增加;乳酸菌剂A增加了LA、WSC和CP含量,复合添加剂B显著提高了LA、WSC和ADF含量;从互作效应看,北农青贮208×乳熟期处理有较高的LA和CP含量;豫青贮23×乳酸菌剂A和豫青贮23×复合添加剂B处理的p H较低且有较高的LA、CP和WSC含量;在乳熟期收获的桂青贮1号和豫青贮23添加乳酸菌剂A能获得p H较低且CP含量较高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乳熟期收获的北农青贮208添加乳酸菌剂A或复合添加剂B均能获得品质较优的青贮饲料。品种、收获期及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均有影响,并产生一定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评估不同贮藏温度、不同含水量、化学添加剂对后期有氧胁迫湿贮玉米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为湿贮玉米安全贮藏及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以收获后立即破碎的玉米为原料,对不同含水量(35%、50%)和不同贮藏温度(25、35℃)的湿贮玉米分别添加0、2、4 mL/kg的主要成分为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化学添加剂(对照组、2 mL/kg组、4 mL/kg组),每组3个重复,青贮后期进行有氧胁迫处理,青贮21 d后评价不同组发酵品质。有氧暴露7 d后进行有氧稳定性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5%、50%含水量湿贮玉米贮藏于25℃和35℃的2 mL/kg组、4 mL/kg组pH、酵母菌数量均降低(P<0.05),并且2 mL/kg组、4 mL/kg组干物质(DM)含量、有机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均增加(P<0.05);经过7 d有氧稳定性试验,35%、50%含水量湿贮玉米在不同温度下4 mL/kg组pH低于2 mL/kg组(P<0.05),其乳酸、乙酸和乳酸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4 mL/kg组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2 mL/kg组(...  相似文献   

13.
华北驼绒藜青贮贮藏过程中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陶莲  玉柱 《草业学报》2009,18(6):122-127
本研究探讨了华北驼绒藜青贮过程中发酵品质动态变化及添加剂对其影响。试验处理设对照组、乳酸菌处理组、纤维素酶处理组和乳酸菌+纤维素酶混合处理组,分别在贮藏后的1,3,5,10,30和45 d后开封,测定其pH值、乳酸、乙酸、丁酸和氨态氮含量。结果表明,发酵最初3~5 d内pH值迅速下降;发酵最初10 d内乳酸和乙酸含量迅速增加;而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氨态氮、丁酸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的3个处理组均可提高华北驼绒藜青贮料的乳酸含量,降低pH值、氨态氮、丁酸含量,改善华北驼绒藜青贮料的发酵品质;其中添加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添加剂在高寒地区燕麦、玉米青贮中的作用,以无添加剂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复合乳酸菌添加剂(ZLM)和单一乳酸菌添加剂(GN1)对燕麦和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添加剂对青贮品质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GN1可显著提高燕麦的粗蛋白质、乳酸、乙酸与乳酸菌含量,分别提升22.75%、7.62%、62.31%、50.00%(P <0.05),对丁酸与酵母菌的含量有显著(P <0.05)的抑制作用;ZLM可显著提高玉米的粗蛋白质、乳酸、乙酸、乳酸菌含量,分别提升14.46%、12.71%、37.67%、95.92%(P <0.05);同时通过青贮的感官评价得出,燕麦添加GN1添加剂的青贮感官评价得分最优,为17分,玉米添加ZLM添加剂的青贮感官评价得分最优,为16分。  相似文献   

15.
玉米青贮时,设计4个添加乳酸菌处理:CK处理(不加任何菌剂);T处理(同型发酵乳酸菌);Y处理(异型发酵乳酸菌);TY处理(同型+异型发酵乳酸菌)。以60d为发酵期,检测各处理开窖后第0、48、96、144、192、240h品质变化及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Y处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始终显著高于其余处理(P<0.05),Y和TY处理的有氧稳定性显著高于CK和T处理(P<0.05),分别达到195.58h和196.21h,且乙酸含量始终显著高于CK和T处理(P<0.05)。T处理pH值始终显著低于其余处理(P<0.05),且乳酸含量始终显著高于CK和Y处理(P<0.05)。综合评价排序:Y处理>TY处理>T处理>CK处理。因此,玉米青贮时单一添加异型乳酸菌,在改善青贮品质、提高开窖后有氧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在玉米青贮中单一添加同型或复合添加乳酸菌。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西藏乡土乳酸菌和商品乳酸菌制剂对箭筈豌豆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试验设对照组(C,无添加)、商品乳酸菌制剂添加组(G)、乡土乳酸菌添加组(分别添加西藏乡土乳酸菌HG24、LMG4、LOG5),共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在青贮第60天打开实验室青贮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均具有较高的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较低的pH值、氨态氮/总氮和微量的丁酸含量,发酵品质良好;LMG4组和LOG5组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pH值、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总氮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HG24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商品乳酸菌制剂添加组(P〈0.05),pH值、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总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商品乳酸菌制剂添加组(P〈0.05)。综上所述,箭筈豌豆青贮发酵品质改善效果为:LMG4组、LOG5组〉HG24组〉商品乳酸菌制剂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乳酸菌和有机酸制剂对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设3个处理组:对照组、乳酸菌添加组、有机酸制剂添加组。青贮45d后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和有机酸制剂均可以有效降低青贮pH值,提高青贮干物质回收率,提高青贮中乳酸的含量,减少丁酸的含量(P0.05)。与乳酸菌相比,有机酸制剂可以有效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的繁殖(P0.05)。乳酸菌组在接触氧气后74h,青贮内部温度开始升高,有机酸组有氧稳定时间延长至暴露后的169h(P0.05)。综上所述,在全株玉米中添加乳酸菌和有机酸制剂均可以有效改善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但乳酸菌组霉菌和酵母菌的繁殖无法得到有效抑制,有氧稳定性差。有机酸制剂虽不能直接促进乳酸菌的增殖,但可以有效改善青贮的有氧稳定性,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的繁殖。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乳酸菌对全株玉米青贮及有氧暴露后青贮饲料中乳酸菌、好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及其pH的影响,进一步筛选出可提高青贮饲料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乳酸菌接种剂,将实验室前期从甘肃各地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分离筛选获得的5株产酸快、多且具有抑菌活性的优良乳酸菌分别添加全株玉米进行青贮,分析青贮过程和有氧暴露后青贮饲料中乳酸菌、好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及pH。结果显示,在青贮过程和有氧暴露后,分别添加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B1-7、戊糖片球菌B2-3、植物乳杆菌B3-1、屎肠球菌B5-2和发酵乳杆菌E2-3的各处理组乳酸菌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好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H亦低于对照组。其中B1-7和B5-2处理组在青贮初期乳酸菌总数最多,从青贮第7天开始到有氧暴露的30 d内,始终是B3-1处理组乳酸菌总数最多,好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最少、pH最低。以上结果表明这5株乳酸菌具有提高青贮饲料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潜力,其中植物乳杆菌B3-1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添加剂对不同地区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梅  孙启忠  王红梅 《草业科学》2013,30(7):1124-1130
为探讨添加剂对不同地区玉米(Zea mays)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以绥化(HB)、赤峰市林西(CF)、呼和浩特(H)、河北衡水(HS)和宁夏银川(YC)地区种植的中北410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对照组、乳酸菌处理组(0.000 5%)和纤维素酶处理组(0.001 5%),袋装真空青贮,贮藏45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处理组降低了玉米青贮饲料的pH值和乙酸含量,提高了乳酸含量,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添加剂处理组显著降低了玉米青贮饲料NDF、ADF的含量(P<0.05);乳酸菌处理组提高了绥化、衡水、银川地区可溶性糖含量,其中银川地区的最高。所有地区添加剂组的青贮玉米发酵品质Flieg等级为优。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贵州温暖湿润气候环境下生长的全株玉米(Zea mays L.)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选用贵州本土常见的玉米品种进行全株青贮,设对照组和添加剂组(乳酸菌制剂、食盐、丙酸)。青贮60 d后开封,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化学成分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各组发酵品质均较好,感官评价能达到一级优良,有机酸评分均为满分。有氧稳定性表现最好的为丙酸组,为110.5 h,显著高于除食盐处理组之外其它组(P<0.05)。各添加剂处理组均能改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营养水平,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营养水平进行评价排名,结果表现为:丙酸组 > 乳酸菌制剂组 > 食盐组 > 对照组。因此,全株玉米青贮时不使用添加剂也能获得发酵品质较好的青贮料;综合考虑营养水平和有氧稳定性,在贵州温暖湿润气候环境下,选用丙酸为全株玉米青贮添加剂最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