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油橄榄干腐病与缺硼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橄榄干腐病的症状是树干和枝的韧皮部发生局部绛褐色坏死,开始发病时树皮产生小肿胞凸起,继而产生树皮的坏死开裂(见照片一、二),用刀将肿胞削开观察,韧皮部组织已经破坏,肿胞内变为绛褐色颗粒状物。这种局部坏死的症状会逐步蔓延扩大成块状,至整个树干或枝的韧皮部形成环状或大部分坏死时,就会造成一个树枝或整个植株的死亡。对于这种病症,我省引种以来一直未弄清病因。据原国家林业总局1977年编的《油橄榄栽培》第144页称:此病害究竟  相似文献   

2.
花椒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流胶病 花椒流胶病(干腐病)是常伴随天牛、吉丁虫而发生的一种严重枝干病害。该病然高温期发病率高,能迅速引起树干基部韧皮部坏死腐烂流胶液,严重影响营养运输,导致叶片黄化乃至整个枝条或树冠枯死,往往使一个建立不久的椒园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近年引入国内的昆士兰瓶树形态特征、引进现状,病虫害发生状况,对引起昆士兰瓶树死亡的干腐病进行研究,观察了干腐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病规律,开展了昆士兰瓶树干腐病的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昆士兰瓶树干腐病病原菌为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 Butler),用"干腐灵"进行防治,半年后治好感染干腐病的昆士兰瓶树,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提出预防昆士兰瓶树干腐病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引种油橄榄限制性温度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引种油橄榄(Olea europaea)已有近30年的历史,对于油橄榄在我国引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曾作过十分有益的探讨。一般认为,油橄榄原产地和地中海盆地的生态条件,与我国引种地区的生态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异,除了土壤因素对油橄榄产生重要的影响外(目前一些研究认为,这种影响很可能起到限制性的作用),气候问题是我国引种油橄榄最大的问题之一,并且将影响油橄榄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气候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的油橄榄引种,以及未来发展的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的油橄榄引种范围大致在北纬24—34°之间,主要属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干旱寒冷的大陆性气候型(表1)。由于油橄榄在成花过程中不受光周期效应的控制和影响,其个体发育和生活周期与温度的变化相呼应,因  相似文献   

5.
油橄榄     
油橄榄幼树枝条坚韧,易于弯曲,但不易折断。许多枝条下垂,老枝或幼枝密集,呈现丛状。较老的树枝坚硬而健壮。油橄榄树干分枝较其它树种明显得多。沿树干出现脊状突起,有时脊状突起之间的形成层生长比树干上的要缓慢得多,特别是近干基处,看起来好像一团树干群集在一起。这些脊状物在干基向外面扩张,形成一个宽的、有褶皱的支持物。在这些脊上往往有宽的瘤和小的结节,有时被称之为瘤状物,这种瘤状物据说含有根原体,在  相似文献   

6.
油橄榄(Oleo europaea)在湖北省引种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引种油橄榄的重点省份之一。总结引种的经验,气候因素是我国引种油橄榄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并且影响到将来的扩大栽培以及对油橄榄资源的利用。因此,根据油橄榄生物学特性及湖北省的气候特征,划分油橄榄生物气候区,并对各生物气候区发展油橄榄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油橄榄、花生青枯病两菌株品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橄榄青枯病是我国引种油橄榄以后发现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在以往有关油橄榄病害资料中尚无记载。该病继重庆、柳州引种点首先发现后,又在广东、浙江、江西、湖北等省的一些引种点发生。青枯病来势猛烈,病树迅速死亡,是目前生产上威胁很大的一种病害。其病原菌经重庆市林业试验场和湖北省植物研究所[1][2]确定为Pseudomonas solanacearumE.F.Smith。Buddenhagen等[3]以寄主范围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正> 油橄榄孔雀斑病是油橄榄引种以来发生最严重的一种叶部病害,在昆明、重庆等种植区,引起病株大量落叶、枝枯、树衰,丧失结果能力,尤其卡林品种重度受害,实为油橄榄稳产高产和发展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开展综合防治研究中,1978—1980年应用生物制剂防治油橄榄孔雀斑病。本文报道自选和引进的生物制剂室内药效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的初步结果。试材与方法供试生物制剂有16A-6发酵液(菌号采自广西、西昌一带土壤。从分离放线菌5,000余株中经提纯平板拮抗测定),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生物研究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和重庆市林业试验场筛选的23—16浓缩液(四川省  相似文献   

9.
<正> 油橄榄象鼻虫属鞘翅目(Coleoptera Curculionidae)象甲科、象鼻虫属,是油橄榄主要蛀干害虫。我县自七十年代引种栽植油橄榄以来,生长开花结果良好,面积逐步扩大,但油橄榄象鼻虫在我县油橄榄栽植区也大面积发生。为了控制其危害,1987年以来,我们在安阳镇油橄榄栽植区对油橄榄象鼻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开展综合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油橄榄肿瘤病是一种由肿瘤细菌侵入伤口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枝干,影响植株生长和座果,严重时枝条枯萎(除为害油橄榄外也为害白腊、连翘、桂花、桉树等树种)。该病是随油橄榄的引进而传入我国的,目前,在桂林、柳州、独山、重庆、昆明、武汉等种植点均有发生。为迅速消灭该病在我国的发生和蔓延,我们曾在桂林等种植点开展了两年的观察和试验研究工作。现将观察结果和防治意见介绍如下: 一、病害症状肿瘤是该病的主要症状,多发生在主干  相似文献   

11.
油橄榄疮痂病(Gloeosporium olivarum Alm.)为害油橄榄的果、枝、叶、芽等器官,造成落果枯梢,以致树势衰枯。重庆林试场和省林科所玉蝉林试站的油橄榄,自六七年开始结果以来,此病连年发生,减产25%以上,其中重庆林试场贝拉品种因感染此病全部衰枯,失去结果能力。省内其他引种点如达县、巴中、西昌、米易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因此防治此病是我省油橄榄生产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七四—七五年在重庆林试场和省林科所玉蝉林试站  相似文献   

12.
油橄榄炭疽病是由 Colletotrichum sp 侵染所致。在陕西,该病主要危害油橄榄果实、枝梢、芽、花及叶片,亦危害实生幼苗等。感病严重时,使果实产量和质量下降,并影响出油率和使油质变劣。一、症状油橄榄炭疽病主要危害油橄榄果实及枝、芽等器官。枝梢发病常造成顶梢落叶变成光枝,而后逐渐形成干梢。叶片发病较果实发病率低,病斑多从叶尖开始,亦有从叶缘发病,病斑呈不规则状。嫩叶初发病,叶尖先出现点状失绿,逐渐扩大变为灰色,致使嫩叶尖端向上卷缩。老叶病斑为淡褐色,病斑边缘深褐色,斑上有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果实发病,每个果实上病斑数不一致,分布也不规则。果实上病斑初发生为褐色小点,而后凹陷呈轮纹状扩大,病斑扩大超过果实的一半后,果实发生皱缩而变干,病  相似文献   

13.
杨树溃疡病、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溃疡病、腐烂病是杨树的重要枝干病害。两种病害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常能引起树干皮层腐烂、坏死,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的大量死亡。1杨树溃疡病1.1症状幼树时溃疡病斑主要发生于树干的中、下部,大树受害时枝条上也出现病斑。初期在树干的皮孔边缘出现褐色、水渍状很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有时病斑呈水泡型,树皮凸出,大小不等,这是该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30多年的油橄榄引种试验工作中,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在引种初期,对油橄榄的生态适应性与引种地生境因素的特点尚未探索清楚,就提出生产发展计划,走了一段弯路.我国的油橄榄曾经发展到2000余万株,占地14万hm2,但大部分地区不能满足油橄榄生长和结实对生境因素的要求,没有实现预期效益,油橄榄的发展受到阻碍.但中国的油橄榄引种并没有停止,经过30余年的艰苦工作,引种试种基本成功,主要表现在(1)找到了油橄榄在中国的适生区;(2)适生区的油橄榄树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可以正常开花结实,集约栽培园的油橄榄产量达到了原产地的水平;(3)试验研究出了一套适合中国条件的繁殖和栽培技术.目前中国油橄榄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油橄榄(olea enropaea)属木犀科(oleaceae),木犀榄属(olea).该属共40余种,局限于地中海区域与其它同属的种相隔离.这一历史分布特点,说明油橄榄易受一些主导生态(适生)因子差异,影响其生长发育与分布.因而我国油橄榄引种中,广泛呈现地域(地带)性成效差异.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油橄榄栽培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一种亚热带常绿果树,也是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营养丰富的经济树种,果油兼用。引种到我国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在湖北省引种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现已发展到1.5万亩,约100万株。湖北省油橄榄栽培区划,根据生态条件的分析及湖北省油橄榄引种的实践,以湖北省油橄榄生态区划为主要依据,结合栽培区的适宜程度来划分,冬季低温和雨量是两个主导因子,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坡地,土壤条件作为划分等级的参考,同时,考虑各地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保证作用,划分为:1.最适宜栽培区;2.适宜栽培区;3.次适宜栽培区;4.试栽区或不适宜栽培区。并提出了各栽培区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几种棕榈科植物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棕榈科植物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特有的风景绿化树种 ,树形挺拔俊秀 ,深得人们的喜爱。但在栽培中常遭病虫害危害。现将老人葵、海枣、海南椰子、大王椰子、酒瓶椰子等受害及防治情况简报如下 :一、大王椰子干腐病大王椰子干腐病 (图 1 )  1 991年首次在中山市兴中路发现。当年 1 0月调查道路两旁的 2 3 8株 7年生的大王椰子 ,发病率高达3 2 .8%。其后在深圳、广州的庭园、苗圃也有发生 ,受害严重的整株枯死 ,轻者生长停滞 ,影响观赏。此病还危害老人葵和椰子树。症状 病菌主要从树干基部 ,也可以从中部或顶端侵入。茎干感病初期出现水渍斑 …  相似文献   

18.
油橄榄是对硼元素较敏感的植物。硼在油橄榄生产上的应用,国内部分引种点都已取得一定经验。但各地对油橄榄缺硼症的介绍多不一致,如云南省在《油橄榄栽培》一书中写道:“植株缺硼时,新生叶尖出现灰色或黄色,有枯梢现象,果实较早地大量脱落,也能形成畸形果。”;广西省林科所桂林试验站在《油橄榄叶黄病》一文中报道:该地缺硼症在每年旺盛生长之后(8—10月)发生。表现在一部分或多数老熟叶上,从叶尖向基部逐渐推进,叶色退绿变黄,变黄部分仅占全叶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极少全叶变黄的。  相似文献   

19.
<正> 蒸腾抑制剂是一种蜡质乳剂(种类很多),国外多在果树上应用,用于油橄榄仅有几年的历史。国内尚少见报道。我所从1978年开始试用南京林化所研制的PVO蒸腾抑制剂喷于油橄榄枝、叶、果的表面,经室内测定和田间应用,抑制蒸腾效果均很显著。油橄榄喷布这种乳剂后,能使枝、叶、果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从而减少了水分蒸  相似文献   

20.
我所于1967年从南京引入的少量油橄榄实生苗仅作标本树种植。1971年至1973年在广西、云南、四川、贵州四省(区)和人民解放军驻柳州部队的大力支持下,又引入苗木1000余株,从此,我区的油橄榄引种才进入新的阶段。几年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上级党委的关怀和重视下,油橄榄由引种阶段走向发展阶段。引种点由我所一个单位发展到全区19个县(市);种植点20余个,造林36680株,现保存20691株,成活率为56.3%。在苗木繁殖方面,也由我所一个单位发展到全区19个县(市),直至油橄榄基地县(于都、赣县)的县社、队共20多个育苗点,今年培育出油橄榄苗七万多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