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71年我国研制成功马传贫琼脂扩散抗原诊断马传贫以来,一直以出厂的原液检验被检马匹血清。我室在检验过程中曾发现传贫马匹用抗原原液做琼脂扩散反应时有少部分马匹不出现阳性或不易判定的可疑现象,而将抗原原液做2倍、4倍稀释后却呈现  相似文献   

2.
应用琼脂扩散试验(AGP)法对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并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的鸡血清50份和法氏囊材料50份进行了标准抗原检测被检血清;标准阳性血清检测被检疫抗原的研究。标准抗原检测被检血清阳性40份,阳性率为80%(40/50);标准阳性血清检测被检抗原阳性36份,阳性率为72%(36/50)。经x^2检验(P>0.05)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两者均适应于IBD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正>1琼脂(糖)免疫扩散试验该方法既能检测抗原又能检测抗体。由于粘液瘤病毒的抗原成分比较复杂,与相应抗血清进行琼脂扩散试验时可形成多条沉淀线,所以试验应出现三条沉淀线。如果试验血清中含有抗体,三条线中至少有一条弯曲向抗原滤纸条,否则成直线。如果试验血清中含有抗原,则至少有一条弯向标准血清滤纸条。样品采集。被检兔的全血或血清,并制备琼脂板。试验方法。将含标准血清和抗原的滤纸条放置于琼脂表面,含被检血清或全血的滤纸条放置于标  相似文献   

4.
用双扩散方阵滴定试验标定马传贫琼脂扩散无色抗原。凡能使原液至256倍系列稀释的阳性血清产生阳性反应者均为合格抗原。此法标定的无色透明合格抗原,经用法国马传贫琼脂扩散试验国际标准阴、阳性血清及古巴马传贫琼脂扩散抗原所标化的阳性参照血清进行考核试验,已证明达到国际标准。将双扩散方阵滴定试验与现行“规程”的辐射扩散法对抗原进行标定对比,证明后者效价标准高于国际标准,检出率低于前者。选用能与抗原原液及不同系列稀释倍数抗原产生阳性反应的16单位阳性血清为阳性参照血清。采用血清孔与抗原孔的孔径均为5mm、阳性参照血清孔与被检血清孔之比为“3:3”的新术式代替现行“规程”术式,可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在诊断禽流感的工作中,一些技术条件对免疫扩散反应有一定的影响。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抗原和阳性对照血清反应结果不发生肉眼可见的致密沉淀线。我们知道,沉淀是蛋白质性沉淀原在含有抗体(沉淀素)的免疫血清影响下自溶液中发生沉淀的现象,沉淀作用的条件之一要有特异性的沉淀血清。当遇到抗原与抗体不发生作用或者是模糊不清的沉淀线,除抗原和阳性血清自身问题外,另一方面是技术条件的影响。如琼脂深度、酸碱度、抗原与抗体的比例、反应孔的排列和距离、琼脂板孔内表面干燥及琼脂板与平皿底部部分脱离等,使特异性的抗原和抗体(阳…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实验研究的基础上,1982年应用自制的猪肺炎霉形体浓缩提纯抗原及自制家兔抗猪肺炎霉形体血清,在两个县的四个猪场采用免疫双扩散技术与X射线透视及对流免疫电泳技术作对比,对各种类型的猪进行猪气喘病的诊断试验,共检出阳性反应猪146头,占被检总数206头的70.87%,其中X射线透视阳性猪占阳性猪数的55.5%;免疫双扩散检出阳性猪占89.7%;对流电泳检出阳性猪占78.8%;对8头不同类型阳性反应猪进行了剖检及微生物学检查,均为阳性。试验结果琼扩的检出率最高,对流电泳次之,X射线透视检出率最低。由于琼脂-凝胶免疫双扩散技术操作简便、反应准确、检出率较高,适于猪气喘病的诊断及检疫。  相似文献   

7.
正兽医实验室中,常利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对马传染性贫血病进行诊断和检疫。1定义与原理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混合,当两者的比例合适,并有盐类存在时,即有沉淀物出现,这种现象叫做沉淀反应。沉淀反应中的抗原叫沉淀原,与沉淀原起反应的抗体叫沉淀素。主要是采用双向双扩散试验,即用已知抗原、阳性血清、待检血清在琼脂凝胶中进行免疫双扩散,室温下作用24小时,当已知抗原和阳性血清间出现明显沉淀线,抗原和待检  相似文献   

8.
应用对流免疫电流技术(CIET)和琼脂扩散试验(AGP)对具有典型临床症状传染性法氏囊病鸡血清50份和法氏囊材料50份进行标准抗原检测被检血清,标准阳性因清检测被检抗原。AGP法标准抗原检测被检血清阳性40份,阳性率80%(40/50),标准阳性血清检测被检抗原,阳性36份,阳性率72%(36/50);CIET法标准阳性血清检测被检抗原,阳性47份(47/50),阳性率为94%,标准抗原检测被检血清,阳性48份,阳性率为96%(48/50)。经x^2检验均P>0.05,差异不显著。CIET法与AGP法,标准抗原检测被检血清,AGP法阳性率80%(40/50),CIET法阳性率96%(48/50);标准阳性血清检测被检抗原,AGP法阳性率72%(36/50),CIET法阳性率94%(47/50)。经x^2检验均P<0.05,差异显著。结果表明,CIET法比AGP法敏感、快速、且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9.
将伪结核棒状杆菌用含犊牛血清的平板培养后,刮取菌落,用营养肉汤稀释,经56℃30分钟灭活制备抗原。然后用已知标准血清、高免血清、待检阳性血清及阴性血清对比进行微型平板菌体凝集抑制试验。结果:标准血清、高免血清与待检阳性血清均抑制了菌体的凝集,呈现无圆形沉淀点,或仅有分散的絮状颗粒,即阳性反应;阴性血清不能抑制菌体的凝集,均呈现明显圆形成团的沉淀点即阴性反应,未出现非特异性即假阳性反应。本试验操作简便,敏感特异适用于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检测牛血清中副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试验过程中探索出一种可以避免在 ELISA 检测副结核分枝杆菌原生质抗原的抗体时,经常遇到的假阳性反应的方法。被检血清来源于副结核分枝杆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或星形诺卡氏菌感染的牛,经细菌学检查为阴性而副结核补体结合反应阳性及用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羊。预先使用草分枝杆菌吸收后的试验血清,基本上可以消除掉假阳性反应。凡经过这种方法处理的血清,不会影响副结核病牛的 ELISA 抗体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预先用草分枝杆菌吸收的血清,可以消除在 ELISA 诊断牛副结核病  相似文献   

11.
马传贫是反转录病毒科马传贫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最早于 184 3年在法国发现 ,1974年在委内瑞拉召开的国际马传贫座谈会上决定 ,将琼脂扩散试验作为国际通用诊断方法。大庆市万宝环卫站在应用琼脂扩散反应检疫马属动物时 ,除发现了特异性反应沉淀线外 ,还发现了非特异性反应沉淀线和弱阳性反应沉淀线 ,后两者给确诊该病带来了困难 ,下面就此谈一下认识和改进措施。非特异性反应沉淀线在放大镜下观察大致分两种 :一种是与标准阳性血清沉淀线交叉且向外延伸 ;另一种是沉淀线粗而不清晰。出现非特异性反应说明抗原中的其他…  相似文献   

12.
从6个鸡群采取了164份鸡马立克氏病阳性野外血清,通过琼脂胶沉淀反应比较试验了FC126株火鸡疱疹病毒和VCⅡ株马立克氏病病毒的A和BC沉淀抗原。试验结果,马立克氏病病毒BC抗原与全部试验血清都产生反应,而用马立克氏病病毒A抗原及用火鸡疱疹病毒的两个抗原检出试验血清的数相同,为85—86%。试验观察到,通过组织培养18代,马立  相似文献   

13.
采用RT-PCR扩增我国H5N1禽流感病毒NP基因,亚克隆于含有组氨酸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所表达的蛋白经Ni 亲和色谱法纯化,SDS-PAGE电泳分析其纯度达95%以上,Western-Blotting鉴定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活性。利用纯化蛋白作为诊断用抗原,建立了禽流感的琼脂扩散诊断方法。所建立的诊断方法在对禽流感强阳性和弱阳性血清的检测中,均出现了致密而清晰的沉淀线,且沉淀线的亮度与所加入的重组抗原的量成正比;而对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式囊等8种禽疫病阳性血清和SPF鸡血清的检测中,无沉淀线出现且没有交叉反应;利用该方法对30份进出口送检样品进行检测,其结果与国内同类试剂盒相符性达100%。实验室和现地使用证明,利用纯化的重组NP抗原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易于标准化,可为我国禽流感的兽医诊断、流行病学普查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沉淀反应是诊断炭瘟病的常用血清学方法,此法操作简便,灵敏度较高,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在兽医检疫工作中,用沉淀反应检疫炭疽皮张,历史较久,已为广大基层兽医部门所采用。现在,虽有环氧乙烷消毒皮张的方法,但仍不能替代此法监测炭疽疫情上的作用。实践中,有时发现被检皮张的阳性率很高,而皮张又非来源于炭疽疫区,引起实践者们的惊疑,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阳性”反应的?对此,我们进行了探索。一、曾有同行对可能污染或可能配错抗原浸出液的物质作了试验,发现酸、碱、来苏、肥皂、升汞、石炭酸等,在一定的浓度时,与炭疽沉降素血清重叠于反应管中,会出现类似阳性反应;用蒸馏水、自来水作同样试验,亦出现了类似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在禽流感的检验中,琼脂扩散试验简便、快捷,是化验室检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该试验是应用抗原和抗体在琼脂凝胶中辐射扩散,当两者比例适合时,于两孔之间形成致密的白色沉淀线,可用于检测禽流感病毒的NP或MP抗体。用已知的阳性血清检测未知抗原时,可用于病毒的鉴定;用已知的阳性抗原检测未知血清时,可用于疫病的诊断和血清学调查。但在实际监测中发现母源抗体对试验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1) 本文报告了猪腎虫冷浸和热浸两种抗原的制备方法及其皮內反应試驗的初步結果。(2) 根据尿液检查与皮內反应丘疹直径的大小以及剖检部分受检猪对比的結果分析,初步定出皮內反应标准为:注射抗原0.1毫升,經10—15分钟后观察,丘疹直径扩大至1.2厘米或1.2厘米以上者为阳性;丘疹直径在1.2厘米以下者为阴性反应。(3) 1:100冷浸抗原和1:100热浸抗原分别試驗猪只53例和49例,与尿液检查符合率各为90.6%和83.8%,平均符合率为87.2%。根据試驗后剖检12例受試猪証明:抗原皮內反应出現早于虫卵,即早期病例亦能出現阳性結果,因此皮內反应实际阳性检出率可达99%。(4) 对所謂“假阳性”反应作了分析,指出由于尿液检查不能检出早期病例。經剖检証明:这种所謂“假阳性”反应的12例受試猪都有猪腎虫的幼虫感染,故所謂“假阳性”反应,实际上并不假,說明抗原皮內反应敏感性很高,具有早期診断的价值,給猪腎虫病早期治疗提供了依据。(5) 在兽医临床診疗工作中,皮內反应可以协助兽医师迅速判断疾病,节約时間,提高效力。  相似文献   

17.
鸡白痢的检测方法很多,如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血清琼脂沉淀反应,蛋黄琼脂沉淀反应、蛋黄玻板凝集反应、对流免疫电泳技术等,据称这些方法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尚无统一见解。其中,全血平板凝集反应、琼脂扩散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技术对检出鸡白痢的敏感性和阳性符合率,究竟如何?为此,我们对这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用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血清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制传染性法氏囊病抗原,采用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检测鸡IBDV抗体。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30-60min内使阳性血清和抗原之间出现明显的沉淀反应,且能被特异性抗原阻断;用NDV,IBV和EDS76V等血清代替IBDV血清无交叉反应,对同一批样品进行两次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同琼脂免疫扩散方法比较,CIE法需时短,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9.
琼脂扩散试验对小鹅瘟病毒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发育鹅胚培养的小鸡瘟病毒,经氯伤处理、浓缩后制成抗原,和抗小鹅瘟血清在含有8%氯化钠的琼脂板上,2O~25℃条件下进行双扩散,经24~36小时即可出现清晰的沉淀线。用已知小鹅瘟病毒SYG_(26)毒株制备的抗原和本实验室历年来所制的抗SYGV不同代次的血清做试验,都在琼脂板上出现明显的沉淀反应,SYG_(26)。毒株的抗血清和近年来分离毒株,也都出现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应用间接血凝(IHA)诊断绵羊肉孢子虫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自然感染严重的绵羊肉孢子虫病病羊肌肉和从食道挑出的虫体制备诊断抗原,用微量间接血凝法对326只绵羊血清进行诊断。结果表明,34只(份)带虫绵羊血清检出阳性反应32只(份),阳性符合率达94%,血凝效价达1∶64—1∶1024。9只(份)健康羊血清均为阴性反应,血凝效价仅达1∶4—1∶16。240只(份)被检0.5岁羔羊血清中有166只(份)血清呈阳性反应,阳性率达69.2%。被检成年羊血清43只(份),41只(份)血清呈阳性反应,阳性率达95.33%。试验表明,用绵羊肉孢子虫滋养体制作的可溶性蛋白抗原(蛋白含量为200—300μg/ml),致敏健康绵羊红细胞作为诊断液,敏感性高,重复性稳定,特异性强,不与弓形虫和棘球蚴发生交叉反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