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溶液培养法,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品种‘午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硅素水平对草地早熟禾硅素吸收、叶片相对电导率、根冠比和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素浓度的增加,硅素吸收速率显著增加;低浓度硅素处理并未对根冠比产生显著影响,高浓度硅素处理显著增加了根冠比;叶片相对电导率随着硅素水平的增加而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硅素浓度达到0.5 mmol·L~(-1)时,叶片相对电导率最低;随着硅素浓度的增加,草地早熟禾根系总表面积和总长逐渐增加;根系直径随着硅素水平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硅素浓度为0.5 mmol·L~(-1)时,根系直径最大,当硅素浓度达到1.0 mmol·L~(-1)时,根系直径显著降低;在低浓度硅素处理下,根条数变化不大,当硅素浓度达到0.5 mmol·L~(-1)时,根条数显著增加。可见,适宜浓度的硅素处理有利于草地早熟禾硅素的吸收和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白三叶种子适宜萌发的条件,试验采用5种浸种试剂(0.1%高锰酸钾溶液、0.1%水杨酸溶液、0.1%硝酸钾溶液、0.01%赤霉素溶液以及纯化水)、5种浸种时间(0,1,2,4,6 h)以及5种NaCl浓度(0,20,30,40,50 mmol/L)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各因素对白三叶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试剂、浸种时间以及NaCl浓度对发芽率以及发芽势皆有显著性影响(P0.05)。说明白三叶种子萌发的最佳组合为:浸种试剂为0.01%赤霉素溶液,浸种时间为6 h,NaCl浓度为0。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外源水杨酸(SA)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抗褐斑病的诱抗效果,本研究将草地早熟禾品种午夜(Midnight)分为3组,用0.05 mmol·L~(–1) SA和立枯丝核菌进行处理,测定草坪草发病率、病情指数,计算诱抗效果,同时检测相关抗病基因PR1、NPR1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外源SA可以显著(P 0.05)降低草地早熟禾褐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对褐斑病的诱抗效果最高达53%。在喷施SA及接种后,抗病基因PR1和NPR1相对表达量均显著(P 0.05)升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发芽试验,探讨不同浓度五氨基乙酰丙酸(5-ALA)对Cd胁迫、盐胁迫及干旱胁迫下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午夜’(Poa pratensis‘Midnight’)品种为材料,在Cd(2mg·L~(-1)),NaCl(50 mmol·L~(-1)),PEG(15%)3种处理下分别施加不同浓度的5-ALA(0,5,25,50,100mg·L~(-1)),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可溶性蛋白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胁迫下较低浓度(5,25mg·L~(-1))5-ALA均能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等指标,而较高浓度(50,100mg·L~(-1))的5-ALA起抑制作用。综合比较4种不同浓度的5-ALA发现,25mg·L~(-1)对胁迫的缓解效应最优,其Cd胁迫下发芽势、发芽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33.67%;NaCl胁迫下发芽势、发芽率分别增加了22.67%,23.67%;PEG模拟干旱胁迫下发芽势、发芽率分别增加了15.33%,10.67%。25mg·L~(-1) 5-ALA对NaCl,PEG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显著,分别提高了6.5和3.8μg·g-1,对于Cd胁迫,可溶性蛋白含量虽有提升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贮藏5年自然老化的草地早熟禾(Poa p ratensis)'午夜'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KNO3(0%,1.0%,2.0% 和4.0%)和抗坏血酸(0,0.5,1.0和1.5mmol·L-1)引发0,1和2d后,回干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活力指数、平均发芽天数、芽长、芽鲜重、根长和根鲜重等指标,探究其对...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0.1~2.0 mmol/LSA对高羊茅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它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势;3.0 mmol/L的SA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 mmol/L左右浓度的SA处理显著的提高回干高羊茅种子的发芽势(P<0.01);0.5 mmol/L的SA在40℃温度下浸种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回干后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在干湿交替情况下,SA浸种处理明显提高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0.5 mmol/L的SA浸种处理效果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7.
水杨酸浸种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0.1 ̄2.0mmol/LSA对高羊茅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它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势;3.0mmol/L的SA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mmol/L左右浓度的SA处理显著的提高回干高羊茅种子的发芽势(P<0.01);0.5mmol/L的SA在40温度下浸种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回干后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在干湿交替情况下,SA浸种处理明显提高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0.5mmol/L的SA浸种处理效果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采集自山西省浑源县的野生草地早熟禾为材料,通过利用0、1.0%、2.0%和4.0%的KNO_3和Ca(NO_3)_2分别对种子浸种0d、1d和2d并回干1d,探究其对野生草地早熟禾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15d后,检测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各梯度KNO_3处理后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天数较对照显著提高,随着KNO_3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而发芽势和平均发芽天数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各梯度Ca(NO_3)_2对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有显著提升效果,浸种1d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Ca(NO_3)_2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在浸种2d时呈现下降趋势;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得出,2.0%KNO_3浸种1d在各处理中效果最优,发芽势和活力指数较对照分别提高167.52%和82.36%,平均发芽天数较对照缩短2.62 d。  相似文献   

9.
2014年9月采用纸上发芽法(TP),研究盐胁迫下硝普钠浸种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硝普钠浓度的升高,草地早熟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和胚根长、幼苗鲜重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硝普钠对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萌发具有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的双重效应,在盐胁迫下SNP溶液浸种浓度为0.25mmol/L时抗盐效果最佳,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为44.7%,25.3%和12.2%,活力指数为0.224 7、0.938 5,胚芽和胚根长为1.12cm、1.08cm,幼苗鲜重为0.020 8g。  相似文献   

10.
8个野生早熟禾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NaC1和Na2 SO4这2种单盐溶液处理8个野生早熟禾(PoaL.)种子,通过种子萌发特性的变化,研究其萌发时的耐盐能力,以期为耐盐早熟禾种质材料的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50 mmol·L-1 NaC1促进波伐早熟禾(P.poophagorum)种子的萌发和草地早熟禾(兴隆山)(P.pratensis)、草地早熟禾(天祝)、硬质早熟禾(P.sphondylodes)胚芽的生长;25 mmol.L-1 Na2SO4促进草地早熟禾(兴隆山)、草地早熟禾(天祝)、小药早熟禾(Poa micrandra)、硬质早熟禾、波伐早熟禾、草地早熟禾(甘南)种子的萌发,及小药早熟禾胚芽的生长.2种盐胁迫均抑制胚根的生长,且对胚根生长的影响大于胚芽;NaC1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大于Na2 SO4.6个指标中,胚根长的平均耐盐临界值和耐盐极限值最小,作为8个野生早熟禾种子萌发期耐盐临界值和耐盐极限值比较可靠.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强弱依次为:小药早熟禾>波伐早熟禾>硬质早熟禾>草地早熟禾(兴隆山>草地早熟禾(肃南)>草地早熟禾(天祝)>草地早熟禾(甘南)>草地早熟禾(渭源).  相似文献   

11.
以3种冷季型草坪草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种子为材料,研究了6个NaCl浓度(0%、0.2%、0.4%、0.6%、0.8%、1.0%)处理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3种冷季型草坪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盐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3种冷季型草坪草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与盐浓度均呈抛物线趋势。黑麦草、高羊茅和早熟禾的临界耐盐浓度分别为1.09%,1.11%和1.10%。高羊茅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最好,其次,早熟禾和黑麦草。早熟禾幼苗生物量的下降幅度较小,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幅度较大,幼苗耐盐性表现为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综合分析,3种草坪草中高羊茅的耐盐性较好,可用于盐渍土草坪建植,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耐盐和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盐旱胁迫对花花柴种子萌发与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种子萌发和幼苗对盐旱胁迫的耐受性,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和NaCl溶液模拟盐旱胁迫,研究盐旱胁迫对花花柴种子萌发及幼苗保护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花花柴种子最终萌发率随着NaCl和PEG胁迫程度的升高而降低,低浓度胁迫下的种子最终萌发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当PEG质量分数大于20%、NaCl溶液浓度大于100mmol·L-1时,各处理下的种子最终萌发率差异显著(P0.05)。2)NaCl浓度为200~300mmol·L-1和PEG质量分数为5%~15%胁迫下的花花柴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胁迫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当幼苗在400~500mmol·L-1 NaCl和25%的PEG胁迫下时,叶片MDA含量随着胁迫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OD、SOD和CAT活性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可见,花花柴对逆境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25%的PEG为其耐旱临界值,300mol·L-1 NaCl为其耐盐临界值。  相似文献   

13.
用NaCl和NaNO3处理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种子,以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深度播种研究其萌发率、萌发指数、相对盐害率、胚根和胚轴生长及解除胁迫后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苦豆子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胚根、胚轴生长均呈下降趋势。低浓度NaCl和NaNO3(25~150 mmol·L-1)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不明显;高浓度的NaCl和NaNO3(>200 mmol·L-1)显著抑制种子萌发。盐胁迫解除后,萌发率随着原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不同播种深度及土壤类型以1~3 cm沙土中生长较好,黑钙土、栗钙土次之,大于等于7 cm时则抑制其出苗。在同一深度条件下,出苗率表现为沙土>黑钙土>栗钙土。  相似文献   

14.
李丽群  陶莲  周禾 《草地学报》2012,20(1):63-69
为探索外源物质对草坪草耐荫性的作用效果及其最佳浓度,在57%遮荫胁迫下,选用脱落酸(ABA)(0,0.02,0.06和0.10mmol·L-1)、蔗糖(0,600,800和1000mg·L-1)和硅酸钠(0,0.50,1.00和1.50mmol·L-1)对盆栽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草地早熟禾(Poa pretensis)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各浓度ABA对提高2种草坪草耐荫性没有效果,反而加重胁迫,明显抑制植株的生长,严重影响草坪外观质量;适宜浓度的蔗糖和硅酸钠能不同程度的促进2种草坪草的生长,提高其耐荫性;800mg·L-1蔗糖和0.50mmol·L-1硅酸钠对高羊茅处理效果最佳,600mg·L-1蔗糖和1.50mmol·L-1硅酸钠对草地早熟禾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李翠霞  李志忠  张继 《草业科学》2012,29(9):1390-1395
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NO3-/NH4+、丙氨酸、谷氨酸和丙酮酸处理百里香(Thymus vulgaris)再生植株30 d后,测定其对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影响。另外,培养百里香20、30和 40 d 后分别用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和壳聚糖等外源因子对百里香进行处理,在不同的处理时间下测定LOX活性,探讨外源因素对增殖百里香中LO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源调控30 d百里香,蔗糖浓度为4%、NO3-/NH4+比例为2∶1时最高;前体调控添加0.6 mmol·L-1苯丙氨酸和0.4 mmol·L-1谷氨酸诱导LOX活性达到最大值,丙酮酸对LOX酶活几乎无影响;20 d百里香经1.0 mmol·L-1 MeJA喷施诱导48 h后LOX活性为对照的655.4%,经150 mg·L-1 SA诱导12 h后LOX活性为对照的503.8%,经200 mg·L-1壳聚糖诱导24 h后LOX的活性为对照的429.1%。30 d百里香经0.5 mmol·L-1 MeJA诱导48 h后LOX的活性为对照的688.1%,经150 mg·L-1 SA诱导12 h后LOX的活性为对照的383.8%,经200 mg·L-1壳聚糖诱导24 h后LOX的活性为对照的360.8%。40 d百里香在外源处理因素作用下对LOX活性作用不明显。可见,在不同时期用不同处理因素对百里香再生植株进行处理能显著调节LOX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鲜靖苹  王勇  马晖玲 《草地学报》2019,27(6):1467-1476
为揭示外源一氧化氮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镉(Cadmium,Cd)胁迫缓解机制,本试验采用高通量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研究了草地早熟禾根施1 000 μmol·L-1氯化镉和叶面喷施50 μmol·L-1 NO供体硝普钠24 h后转录组基因的差异表达。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个处理组共有22 730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5 332个上调基因和7 398个下调基因。通过富集分析发现外源NO主要通过调控与信号转导、碳水化合物转运与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及苯丙烷生物合成等途径相关的基因缓解镉胁迫。此外,本研究对Cd处理与Cd+NO处理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和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筛选出了一系列由NO信号介导的草地早熟禾响应镉胁迫关键基因,并将其列为NO缓解草地早熟禾镉胁迫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为挖掘草地早熟禾耐镉相关调控基因和功能基因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破除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休眠的方法,采用浓度为0.01~0.17 mmol·L-1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200~600 μL·L-1乙烯利(Ethephon,ETH)、20~60 mg·L-1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分别对赖草种子浸种处理12 h,24 h,36 h,通过测定分析4个种子发芽指标,探究这3种物质对破除赖草种子休眠的影响,为赖草种子的人工繁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ETH和IAA浸种处理均能有效打破赖草种子休眠,用0.05 mmol·L-1 SA浸种12 h后种子发芽率最高为64%,是对照的2倍;用20 mg·L-1 IAA浸种24 h时,种子发芽势达到最大为33%,高于SA,ETH处理;其次用50 mg·L-1 IAA浸种36 h和200 μL·L-1 ETH浸种12 h时,种子发芽率分别为51%和48%,均显著高于对照。然而与IAA处理不同,高浓度的SA,ETH会抑制种子发芽。因此,浓度为0.05 mmol·L-1 SA浸种处理12 h破除赖草种子休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信号途径参与草地早熟禾耐镉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靖苹  王勇  马晖玲 《草地学报》2019,27(6):1577-1586
为探究信号分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镉(Cadmium,Cd)胁迫下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的调控机理,揭示草地早熟禾耐镉机理,本试验采取根施1000 μmol·L-1氯化镉(Cadmium chloride hemidihydrate,CdCl2·2.5H2O)及叶面喷施NO合成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硝酸还原酶抑制剂(钨酸钠(Tungstate))、NO清除剂(4-羧基苯-4,4,5,5-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cPTIO))处理草地早熟禾叶片,研究不同处理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叶片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光合色素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游离脯氨酸、内源NO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镉胁迫下草地早熟禾内源NO含量增加,添加一氧化氮清除剂、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硝酸还原酶抑制剂可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丙二醛含量,降低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RWC)和干物质量(Dry matter content)。结果表明,一氧化氮合酶途径可能是早熟禾合成NO的主要途径,内源NO可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光合色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等途径缓解镉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