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袋料栽培黑木耳与段木栽培黑木耳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测试了代料栽培黑木耳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核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氨基酸总量为10.02%,其中必需氨基酸占的氨基酸总量的42.47%;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总量为9.5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31%。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96%、12.38%和0.903%,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23%、12.49%和1.03%。碳水化合物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为66.92%,而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则为69.19%。VB1、VB2、P、Zn和核酸的含量二者比较接近,而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Fe、Ca含量均明显高于段木栽培黑木耳。  相似文献   

2.
钟雪美  黄录焕 《食用菌》1992,14(4):20-20
黑木耳生产历来是用段木栽培,每年要消耗大量木材,而且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因此,近年来多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代料栽培,但用代料栽培的黑木耳营养价值如何?这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选用稻草、玉米芯和木屑为主料栽培黑木耳,与段木栽培的黑木耳进行营养比较,试图为解决林耳矛盾,开拓黑木耳代料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是我县的品牌产品,具有质量好,销路广的优势。为充分利用资源,从段木栽培黑木耳转向推广代料黑木耳是发展高效农业的必然趋势。代料黑木耳栽培与代料香菇相比,更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三大优势,该项目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代料栽培与段木栽培相比,具有原料丰富、节省木材、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快的优势,但在黑木耳代料栽培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单产低、生物转化率低、杂菌污染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栽培者没有掌握栽培技术的要点,生产管理不当。现将黑木耳代料栽培中的几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的代料栽培,常会遇到这样几个问题:能用段木栽培的菌种作代料栽培吗?用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代料栽培中霉菌污染问题?代料生产的木耳商品性状是否比段木生产的差?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作了下列试验。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传统上为段木栽培,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功开展代料栽培后,代料栽培成为黑木耳的主要栽培方式。尤其是21世纪初创新的露地全日光代料栽培技术,颠覆了食用菌必须遮光栽培的传统,使黑木耳栽培在各地得到迅速推广。截止2010年,我国黑木耳产量已经达到120万吨以上,成为继平菇、香菇之后的第三大食用菌。  相似文献   

7.
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又称黑木耳,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我国最主要的食(药)用菌之一,有素中之荤的美誉。黑木耳传统上为段木栽培,1989年代料地栽黑木耳获得成功后,代料栽培成为黑木耳栽培的主要方式。代料地栽黑木耳具有原料来源广泛、资源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管理方便、产量高、质量好、效益高等优点。代料地栽黑木耳需要划口才能出耳,  相似文献   

8.
徐代贵  姜建新  陈华 《食用菌》2011,33(3):52-52
传统的代料栽培黑木耳由于需要搭建菇棚、覆盖薄膜,大大增加了栽培成本和管理难度,制约了生产发展。黑木耳仿野生栽培采用段木生产的露天出耳方式,不仅节省了大棚和薄膜投资,而且结合微喷技术,模仿自然环境更适合黑木耳生长,产量更高,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9.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是我国主要食用菌之一,长期以来都是采用段木栽培,成本高,生产周期长(3年左右)单产低,每100公斤木材只产干耳1.5公斤左右时间,经济效益不高。且目前耳林资源不足,使黑木耳生产发展受到限制。近年来,改用木屑、棉籽壳、稻草、玉米芯、甘蔗渣等代料栽培,为广泛发展黑木耳生产开避了新的途径。代料栽培从接种到出菇只需2个月左右,生产周期只4个月左右,比传统栽培缩短很多,一年可进行春、秋两季种植。每100  相似文献   

10.
代料花菇与段木花菇的品质分析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木屑代料和段木栽培花菇的可溶性蛋白组分、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核酸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在木屑花菇中的含量为6.09%,电泳图谱显示有11条谱带;在段木花菇中含量为5.75%,有10条谱带。氨基酸总量在木屑花菇中为18.56%,其中必需氨基酸占34.16%;而在段木花菇中二者分别为14.51%和32.59%。核酸含量在木屑花菇中为3.92%;在段木花菇中为3.61%。粗纤维在木屑花菇中的含量为13.13%;而在段木花菇中仅为7.82%。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木屑花菇中分别为1.12%和42.77%;在段木花菇中为4.53%和62.01%。维生素B_1、B_2、尼克酸、麦角甾醇及微量元素铁(Fe)、磷(P)、钙(Ca)、锌(Zn)等在木屑花菇中的含量也均高于段木花菇。  相似文献   

11.
刘文贺  苏玲  王琦 《北方园艺》2020,(5):121-128
以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湖北、新疆、浙江、江西、西藏9个不同产地的黑木耳为试材,采用国标规定方法分析黑木耳中常规营养物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黑木耳中氨基酸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矿物质含量,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脂肪酸含量。以期为研究不同产地黑木耳中营养成分的差异、调节饮食结构、开发黑木耳新产品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黑木耳常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江西黑木耳灰分、粗脂肪,吉林黑木耳膳食纤维,浙江黑木耳粗蛋白、总糖,辽宁黑木耳粗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辽宁和浙江的黑木耳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达到41.89、39.20 g·kg-1,占总氨基酸数的45.52%、38.02%;浙江黑木耳中味觉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江西黑木耳中铁、钙、锌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8个地区(P<0.05);共检测23种脂肪酸,其中9种饱和脂肪酸和14种不饱和脂肪酸。对营养成分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发现,灰分、膳食纤维、粗脂肪、粗蛋白、总糖、粗多糖为主要的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发现西藏、湖北、吉林黑木耳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2.
综述皱木耳Auricularia delicata新品种"鹿肚耳"的形态特征和食用特点,测定其与黑木耳、毛木耳、毛木耳白色变种"玉木耳"人工栽培子实体的基本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含量和氨基酸组成,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鹿肚耳热量235 kJ/100g、蛋白质7.21 g/100g、脂肪1.5 g/100g、碳水化合物48.4 g/100g、总膳食纤维29.3g/100g,含有5种常量元素、5种必需微量元素,其中,硒元素含量是黑木耳的4.6倍;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化学评分(CS)和氨基酸评分(ASS)分别为12和18.86,色氨酸为其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综合评价低于其他3种木耳。  相似文献   

13.
黑木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我国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和国家天然林保护力度的加大,木屑原料的供应问题日益严重。农作物秸秆来源广、产量大、种类多,并且价格低廉、营养丰富,是栽培食用菌的理想原料。目前,利用秸秆栽培黑木耳已成为相关部门研究的热点。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秸秆栽培黑木耳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家食品标准,通过测定人工栽培的裂褶菌菌株(LZJ-1、LZJ-5)子实体与野生裂褶菌(SM-1)子实体的蛋白质、灰分、粗脂肪、矿物质、氨基酸等的含量及组成,评价其营养效价。结果表明:3种裂褶菌子实体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脂肪含量低,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类食品;氨基酸配比最为合理的是人工栽培菌株LZJ-5(34.2%、55.7%),比较接近FAO/WHO规定值,为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比值系数LZJ-1的SRC值为77.7%,明显高于SM-1(75.5%)和LZJ-5(75.3%);鲜味氨基酸中特征氨基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的为LZJ-1,分别达到1.36%、2.14%,明显高于野生种SM-1(0.72、0.97)。综合结果,LZJ-1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葡萄木屑代替常用配方木屑栽培香菇(Lentinus edodes),通过比较不同配方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产量、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矿物质含量、重金属Cr含量及经济效益,筛选出葡萄木屑栽培香菇高效配方D1。结果表明,该配方D1(木屑79%、麦麸20%、石膏1%,含水量63%)香菇菌丝生长速度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为3.03 mm·d^-1,菌丝洁白、浓密,满袋时间、转色时间及原基形成时间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子实体农艺性状优于对照,营养品质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子实体Ca、K、Mg、Cu、B、Mn、Zn含量均显著性高于对照,Fe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重金属Cr含量为0.67%,显著低于对照;平均每袋净产值比对照低0.45元/袋。但配方D1转色及采收时间比对照晚2 d左右;产量为656 g/袋,生物学效率达65.60%,显著低于对照。试验还发现,随着葡萄木屑添加量的增加,香菇菌丝漆酶活性呈逐渐降低趋势,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酸性蛋白酶活性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由于食(药)用菌富含多糖等带负电荷的高分子物质,对重金属有吸附能力,所以其重金属含量是农产品安全的热点问题。采用实地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安徽省东至县采集当地大规模栽培的灵芝(Ganoderma lingzhi)、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和香菇(Lentinula edodes)样品共62个,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铅(Pb)、砷(As)、镉(Cd)和硒(Se)含量,采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汞(Hg)含量。结果表明,砷、镉、铅和汞含量全部检测数据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限量;硒有效检出率为37.1%,最高含量为0.797 mg·kg-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种类、食(药)用菌种类两因素对于重金属含量影响呈显著相关,且两者间存在交互作用;灵芝与香菇对砷、镉、铅和汞的吸附特性非常一致,而黑木耳表现出显著差异,尤其对铅有相对高的吸附特征。安徽省东至县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适宜食(药)用菌的大规模栽培,食(药)用菌产业可以安全、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泰宁和顺昌产地菌草栽培的竹荪为试材,以竹屑栽培的竹荪为对照(CK),采用国际通用方法,研究了菌草竹荪的营养成分,并对其子实体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泰宁和顺昌菌草竹荪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2.79%、24.01%,均高于竹屑竹荪18.53%、19.47%;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88%及2.01%,均低于竹屑竹荪2.23%及2.38%;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5.44、16.27 g·(100g)^-1,均高于竹屑竹荪10.83、11.38 g·(100g)^-1。对2个产地菌草竹荪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发现其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低于竹屑竹荪,但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与竹屑竹荪相一致,均为蛋氨酸+胱氨酸;其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营养指数(NI)及氨基酸相对比值(EAARR)均高于竹屑竹荪;泰宁产菌草竹荪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高于竹屑竹荪,但顺昌产菌草竹荪与之相反。通过模糊识别法得出,菌草竹荪与全鸡蛋白贴近度分别为0.82、0.80,高于竹屑竹荪的0.79、0.78。菌草栽培竹荪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多种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荞麦芽菜营养成分分析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甜荞(FagoFyrum esculentum)‘榆荞1号’和苦荞(F.tanaricum)‘榆6-21’籽粒萌发过程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及荞麦芽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荞麦籽粒氨基酸均衡,但籽粒中含有大量胰蛋白酶抑制剂。萌发10 d后,荞麦芽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消失或仅存痕量。利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评价显示荞麦芽菜的氨基酸较籽粒更为均衡。芽苗中芦丁含量较籽粒增加4~6倍,芽苗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有机酸。萌发可提高荞麦的营养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