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初步了解云南新引进红色沙梨品种彩云红在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及其推广潜力,本研究采收4年生的彩云红果实,并以同园中的美人酥和满天红为对照,测定货架期30天内三个红梨品种的呼吸强度、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彩云红果实同美人酥和满天红一样耐贮藏,货架30天仍能保持较好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彩云红果实的酸度低,固酸比达到本园中美人酥和满天红的3.25与2.94倍,并且着色更好,VC含量相对较高。基于初步的贮藏特性及品质比较,确定彩云红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附红细胞体病病原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附红细胞体病是近几年来才引起医学和畜牧兽医工作者注意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文章从附红细胞体的分类、种类、形态、染色特性、结构、在机体的分布及增殖方式、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致病性、培养方法及实验室诊断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综  相似文献   

3.
红隼     
  相似文献   

4.
草鱼出血病是在草鱼鱼种阶段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流行广,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较高。1草鱼出血病可分为三种类型1.1红肌肉型病鱼体色暗黑而微红,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现象或是轻微出血,肌肉充血明显,往往全身的肌肉都呈红色。10cm以下的病鱼,对着阳光或灯光观察,可见皮下充血;10cm以上的病鱼,剥去皮肤后,肌肉有点状或斑块状瘀血。病重者,全身的肌肉充血,呈鲜红色,鳃部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病重者有“白鳃”现象。此类型在较小的草鱼种中较常见。1.2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及各鳍基部有明显的出血,有的鳞片下也有出血…  相似文献   

5.
东北鸟类新纪录—红腹红尾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0月 30日,在嫩江高峰鸟f环志站(49°06‘N,125°15’E)鸟类环志过程中,网捕一只红腹红尾鸲(Phoenicurus erythrogaster)雄性个体。量度为:体长173毫米、尾长80毫米、翼长102毫米、跗 25毫米、嘴峰10毫米、体重20.9克。该鸟额基、眼先。眼周、颊、耳羽、颈侧、颏、喉、胸、背和翼上覆羽均为黑色。顶、枕灰白。腰、尾上覆羽、腹、胁和尾下覆羽红褐色。肛周羽色较淡。尾羽亦红褐色,但较暗。飞羽黑褐色。除第一枚初级飞羽及最后一枚三级飞羽外,其它飞羽基部内外…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的东、南、北疆及乌市等地区的人畜附红细胞体病首次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共检查人、牛、羊、猪、马、骆驼和鸡的血液样本1164份。结果表明,其感染率分别为:45.0%、32.0%、57.5%、66.8%、31.3%、41.6%和66.6%,显示出人畜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因地区不同,感染率有一定差别。人群感染率的高低与职业无相关性,但与区域内畜间感染率的高低,养殖业的规模、方式及卫生状况等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将人工感染附红细胞体小白鼠50只分为附红清治疗高、中、低剂量组和三氮脒治疗对照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给药,1次/d,连用3 d,连续6 d采血观察红细胞感染率。结果附红清高、中剂量组与三氮脒对照组疗效接近。  相似文献   

8.
猪和兔附红细胞体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RPMI1640和小牛血清按不同比例混合作为体外培养猪和兔附红细胞体的基础培养基,同时以去掉红细胞上自然感染的附红细胞体后的红细胞泥作为培养附红细胞体的寄生载体,进行猪和兔附红细胞体的体外培养。培养结果表明,以RPMI1640与小牛血清按6:4比例混合,同时选用兔红细胞泥作为载体的培养效果最佳,接种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的猪、兔阳性红细胞后24h生长达到高峰,感染率分别为40.2%和31.0%,而采用猪红细胞泥作为培养载体时红细胞感染率无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
附红细胞体人畜感染及传播途径的调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附红细胞体人畜感染及传播途径的调查刘兴发田红侯顺利孙朝霞臧荣鑫李秋瑾赵卫平杨卫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兰州730020)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附红体)是人畜共患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附红...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文从病原体、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同其他七种猪病的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了简单介绍,旨在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及更好地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哈式红肠系指哈尔滨红肠,是我国目前所生产的灌肠品种之一。该肠是用猪的瘦肉、肥肉和牛肉等,经绞碎或剁碎后加入白胡椒粉、淀粉等配料制成馅,灌入肠衣,先经短时间的烘干,再经煮熟和烟熏而成的一种风味熟制品。成品外观红色,内部肉质乳白,食之鲜嫩细腻,味香可口,并具有一种特殊的大蒜味,因此是一种方便风味制品。鉴于我省是一个即待开发的旅游风景区,加工生产此类制品,定会赢得旅游者的青睐,因而就具有广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曹谨玲  陈剑杰 《猪业科学》2003,20(10):64-66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本文综述了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情况、病原、传播途径、流行特点、发病机理、临床症状以及剖检变化,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猪附红细胞体对家兔的感染及治疗性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试验选健康兔 9只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耳静脉注射患附红细胞体的猪全血 ,并用感染兔的全血接种对照组兔 ,且混笼饲养。试验组兔感染后 ,分别用血虫净、配尼霉素、磺胺 5 甲氧嘧啶等治疗。结果表明 ,猪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家兔 ,兔感染后 ,也可以再感染同种动物。耳静脉注射是直接的传播途径 ,接触也可以传播 ,临床上应用血虫净和 5 甲氧嘧啶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的一种以红细胞压积降低、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白细胞增多、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兽共患病。1928年Schilling首次报道了鼠的附红细胞体(E.coccoides)。我国晋希民于1981年最先报道兔附红细胞体病,随后相继在山羊、牛、猪、马、绵羊、鼠、犬、蓝狐、鸡等多种动物和人类的血液中也发现了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17.
猪附红细胞体病血液学变化及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急性附红细胞体病猪血液学和机体免疫功能进行研究,结果感染附红细胞体的病猪红细胞总数减少,红细胞压积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白细胞总数增加;RBC-CR1花环率显著下降,RBC-IC花环率变化不明显;外周血ANAE^ T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结果表明:附红细胞体侵袭红细胞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同时.破坏了红细胞膜表面的C3b受体,影响了T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使红细胞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8.
附红细胞体及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寄生于血液内的原核生物——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以溶血性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病。临床上该病又被称为“黄疸性贫血病”、“类兽体病”、“猪红皮病”等。附红细胞体病在国外的流行报道较少,但该病对我国的畜牧生产及人民健康都已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局部地区已呈暴发流行的趋势。从目前的流行病学来看,人、各种动物和鱼以及禽类都可有附红细胞体病原感染或寄生。大多数动物感染后呈慢性带菌,临床上以贫血为主要症状。近年来,该病在我国有不断扩大流行的趋势,从各种家畜到人都有大量感染的报道。在某些局部地区已成为家畜(尤其是仔猪和犊牛)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对感染人的病原还没有准确定位,但由于该病主要常见于动物养殖业者,因此附红细胞体病很可能是一类尚未引起人类重视,但具有潜在威胁的新发人兽共患病。目前,国内外对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尚不深入,尤其在国内,对该病的认识还一直停留在临床诊断方面。为了制定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减少危害,有必要开展对附红细胞体病及病原的更为深入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9.
‘红绵蜜柚’和‘三红蜜柚’是分别由‘琯溪蜜柚’的芽变一代和芽变二代单株选育成功的柚子新品种。该文概要介绍了品种的主要园艺性状,并对作者研究团队近10多年来,在丰产、优质栽培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广大种植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高锌对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兽医科技》2004,34(11):66-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