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黄山紫荆Cercis chingii 1年生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形态变化和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黄山紫荆的叶片、嫩枝逐渐出现萎蔫、枯落;在干旱胁迫15 d时,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AD)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开始升高;持续干旱胁迫20 d时,抗氧化酶的活性如CAT...  相似文献   

2.
余孟杨 《福建林业》2019,(3):24-28,33
本文分析了干旱胁迫条件下,福建柏不同无性系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36d的干旱胁迫处理,不同无性系福建柏之间表现出不同的伤害程度,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伤害3类。在干旱胁迫的初期和中期,不同胁迫伤害程度的无性系叶片MDA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而在干旱胁迫末期,轻度伤害的无性系叶片MDA继续"升高",而伤害程度重和中的无性系却出现了"下降",不同无性系受到的膜脂过氧化作用的程度也不同,这可能是导致不同无性系之间出现了不同的伤害程度的原因之一。在干旱胁迫的初期和中期,不同胁迫伤害程度的无性系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而在干旱胁迫末期,轻度伤害的无性系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继续"升高",而伤害程度重和中的无性系却出现了"下降",不同无性系其叶片的渗透调节作用程度也不同,这也可能是导致不同无性系之间出现了不同的伤害程度的原因之一。在干旱胁迫的初期和中期,不同胁迫伤害程度的无性系叶片CAT和SOD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而在干旱胁迫末期,轻度伤害的无性系叶片CAT和SOD继续"升高",而伤害程度重和中的无性系却出现了"下降",不同无性系其叶片的酶保护调节作用程度也不同,不同无性系之间出现了不同的伤害程度也可能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人工模拟控水法干旱胁迫,探讨巴东木莲Manglietia patungensis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情况,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巴东木莲幼苗苗高、地径和生物量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升高,叶绿素含量在对照处理略高,在轻度胁迫处理和中度胁迫处理明显降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巴东木莲幼苗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先升后降再升,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保护酶SOD活性均呈先增加而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条件下,巴东木莲幼苗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保护酶系统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减轻干旱伤害,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抗旱耐旱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弄清木本蕨类植物桫椤对水分亏缺环境的适应性,选用3a生桫椤苗,通过盆栽控水进行持续干旱胁迫和复水处理,研究了干旱历时3,6,8d和复水历时3,6,9d时桫椤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持续干旱时间的延长,桫椤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干旱3d时达到最大值;桫椤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在干旱8d时达到最大值;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充分供水时活性最高。2)复水9d时,桫椤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POD活性和CAT活性已恢复并降低到充分供水时以下的水平;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高于充分供水时。可见,干旱胁迫时,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充分供水时相比一直呈增加趋势,其在桫椤抵御干旱胁迫中发挥了相对重要的作用;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快速响应干旱胁迫并增加,但干旱3d后即开始下降,说明桫椤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同时,复水后,各生理指标均迅速恢复到了充分供水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干旱是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严重影响植物的分布与生长发育。通过选取辽宁阜新章古台沙地1年生榆树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设置田间持水量80%、60%、40%和20%等4个水分处理梯度,研究干旱胁迫对榆树幼苗株高、基径及叶片、茎和根系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幼苗茎和根系的生物量逐渐降低;但轻度干旱胁迫增加了株高和基径的生长,提高了叶片生物量,以抵御干旱胁迫的影响。中度干旱胁迫下,增加了根系生物量分配的比例,从而更利于获取水分资源适应干旱环境;重度干旱胁迫下幼苗无法存活。在科尔沁沙地,栽植榆树幼苗保证存活生长的最低田间持水量为40%。  相似文献   

6.
以1a生金叶复叶槭幼苗为对象,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金叶复叶槭在干旱胁迫下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金叶复叶槭幼苗株高、地径和总生物量逐渐降低,且都低于对照;金叶复叶槭叶片MDA含量逐渐上升,SOD活性表现为M型的变化趋势,CAT表现为N型的变化趋势,Pro含量变化范围较小,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下降幅度较小;在干旱胁迫下金叶复叶槭具有一定的抗逆能力,可以抵御不良环境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小叶红叶石楠光合及其他生理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小叶红叶石楠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定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光响应等生理指标,以分析其生理响应。结果表明:(1)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之间无显著(P0.05)差异,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下降,仅为对照的47.16%;MDA含量快速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脯氨酸含量则急剧上升,极显著高于对照;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加剧,小叶红叶石楠光合速率、光饱和点以及表观量子效应均呈下降趋势;(3)综合分析各生理指标,认为小叶红叶石楠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减少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渗透调节物质,降低光合速率等生理响应,来抵御干旱胁迫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对普陀樟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普陀樟2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测定普陀樟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表明:淹水和干旱胁迫下,普陀樟的高生长、生物量积累和叶绿素含量都降低;植物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5 d的胁迫解除后,各处理的恢复能力表现为轻旱>冠淹>重旱>根淹,根淹处理不能恢复,逐渐枯亡,而冠淹处理因为植株干部皮孔增大反而比根淹的表现好,与干旱胁迫相比,普陀樟对水淹胁迫的反应更敏感,且耐受时间更持久,表现出较强的耐涝性.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对槐树幼苗生长和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盆栽当年生槐树幼苗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槐树幼苗生长和若干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槐树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逐渐下降,水分利用效率和脯氨酸含量则显著上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先减小后增大,而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量无显著变化;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的下降是由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双重作用造成的,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迪下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重度干旱胁迫下非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以科尔沁沙地1年生榆树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设置适宜条件、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等4个水分处理梯度,研究干旱胁迫对榆树幼苗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片面积、比叶面积和比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幼苗叶片含水量逐渐降低,茎含水量先升高后降低,根系含水量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大于适宜条件;叶片面积在适宜条件和轻度胁迫下显著增加,在中度胁迫下下降;比根长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而增加;重度干旱胁迫下幼苗无法存活。在科尔沁沙地,栽植榆树幼苗保证存活生长的最低土壤含水量为7.15%。  相似文献   

11.
桑树为桑科桑属植物。我国是桑树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桑叶的主产地之一。桑树在我国已有4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数千年来,桑树在我国丝绸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桑树资源极为丰富,品种繁多k,主要有:家桑或白桑(Morus alba)、鸡桑(M. australis)、华桑(M. cathayana)、蒙桑(M. mongolic)、山桑(M. diabolica )等10多个种和变种。桑叶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成为食品科技界和医药界关注的热点。目前,日本已有部分桑叶保健品面市,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桑叶制品将越来越得…  相似文献   

12.
通过2002~2004年花卉苗木立枯病的基本调查,初步掌握了大连地区花卉苗木立枯病的发病原因及其发生规律;研究了立枯病的流行动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针对主要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原,提出了具体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广西速丰桉的主要病害8种,害虫11种,发生面积大,病、虫单独或混合发生。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种植人工纯林、存在明显的病虫种群优势。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4.
贵州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从贵州古树名木现状、古树生长发育规律及环境条件对古树影响出发,分析古树名木衰老原因及其复壮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贵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无刺丰"与"深秋红"沙棘品种的选育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铨  赵勇 《沙棘》2004,17(4):7-9
1990年从芬兰和俄罗斯引入沙棘优树或品种沙棘种子45份,于1991年在阜新县育苗,1992年造林,1995年和1999年在阜新市郊区经两次易地移栽,2001年取其分生株,植于内蒙古库伦,经14年的多次被动迁移过程,最终以实生选种法选育出两个沙棘无性系品种。“无刺丰”全株无刺,树冠披散形,采果容易,单株产果量可达20kg,宜作经济型林木栽培。“深秋红”为无刺或少刺的主干型灌木或亚乔木,果实密集、色红、鲜亮,并经冬不落,为我国北方理想的秋冬景观型品种。  相似文献   

16.
辽宁杨树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辽宁省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发展中经常遇到的病虫害进行了介绍,并重点阐述了发生在杨树上的主要种类蒙古象甲、黑绒金龟、白杨透翅蛾、杨干象、青杨天牛、光肩星天牛、杨树溃疡病、杨树腐烂病、杨树黑斑病的形态识别、危害部位和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陈祖建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2):113-115,122
提出了竹木家具的概念,并分析我国今后家具发展趋势和制约我国家具发展的原因,阐述了竹木家具的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阿伦河上中游典型地段之甘南县山湾村按生态经济学原理构建一个村级规模的流域治理开发模式:人工建造植被67.3hm2,封育天然灌丛60hm2;建造防洪大堤7000延长米,丁坝一座2200延长米,疏通淤积河道5000延长米,并对其将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生态、景观效益,对嫩江中上游流域各支流的治理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分析表明:兰州市园林绿化用土紧缺,绿地土壤存在密实度高、有机质含量低、污染严重、土源短缺、养护管理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必须提高土壤改良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确保兰州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调查分析了1998年广德县板栗枝干病害突发流行的原因主要是板栗干腐病和板栗溃疡病等病原菌的小种上升为优势种,导致板栗持久抗病性丧失,以及1998年春季出现春寒、寡日照多湿天气和营林措施不当等。提出了板栗枝干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