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云南省安宁市‘彩云红’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贮藏条件下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期2(盛花后165 d)果实着色较好,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和固酸比相对较高,果实酸度低,品质较佳。因此,云南安宁地区‘彩云红’梨适宜采期为8月20日前后,即果实生长发育期约为165 d左右采收为宜,其采收成熟度指标为:果皮底色为黄绿色,果实硬度不低于5.0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低于13.00%。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常规与有机‘脐红’猕猴桃,从刚采收的鲜果(可溶性固形物>6.5)在常温条件下贮存到腐烂,每间隔7天测定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固酸比和Vc含量,分析‘脐红’猕猴桃在后熟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动态,有利于指导人们在果实营养品质最佳时食用。结果显示,猕猴桃果实在从采收成熟度向生理成熟度过渡时,果实硬度和总酸都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Vc含量先升高再降低;有机栽培果实的营养品质和贮藏品质都优于常规栽培。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对‘红地球’葡萄采后品质的影响,为葡萄保鲜技术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以‘红地球’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μmol/L(ck)、50μmol/L(T1)、100μmol/L(T2)、200μmol/L(T3)、400μmol/L(T4)的外源褪黑素浸泡‘红地球’葡萄果实0.5 h,常温贮藏,测定果实的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PPO、POD、MD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到第16 d时,ck组霉变严重,失重率达到35.4%,而外源褪黑素处理组均只有轻微霉点,失重率为23.8%~33.2%,且可溶性糖、MDA、PPO、POD含量均显著低于ck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等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说明外源褪黑素延缓‘红地球’葡萄在贮藏过程中因氧化而引起的果实霉变,维持葡萄果实储藏期间的品质,保持果实良好的口感,其中,以浓度为100 μmol/L的外源褪黑素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2017年引入早熟油桃品种紫金红1号,通过连续3年观察和分析物候期、植物学特性、生长结果习性、果实品质等,结果表明,该品种在重庆地区6月上旬成熟,果实深红色,近圆形,不裂果,平均单果重135.6g,栽后第3年平均株产量27.6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3%,可滴定酸含量0.31%,硬度8.0kg/cm2,表现出早熟、丰产、品质优良、不裂果、耐贮运等特点,适合在重庆推广种植。本文总结了紫金红1号油桃在重庆地区种植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红美人’果实品质特征,从其果实自身形态特征着手,研究了果实大小形态、着生方位、挂果时间及低温贮藏等因素对果实内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糖酸比超过20、SSC超过14%的优质果实多分布在果重为150-240 g、果形指数小于1.0的区间。单个果实不同纬度的品质差异较大,从果梗到果顶部位,果皮厚度呈逐渐变薄的趋势, SSC依次升高,而TA 的含量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树冠方位的果实品质均无显著差异。在果实的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由初熟期的13.65%增长至完熟期的15.29%。可滴定酸含量(TA)则呈现一个降低再升高的过程。5+0.5℃的低温贮藏60 d,果实SSC和TA均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在贮藏初期下降速率显著,后期的变化则较为平缓。  相似文献   

6.
为贵州‘玛瑙红’樱桃果实分级提供参考,对贵州省6个主要产区‘玛瑙红’樱桃进行随机采样,测定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对果实质量分级评价标准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玛瑙红’樱桃果实质量的主要范围为2.2-3.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分布在11-15 %之间,单果重与可溶性固形物呈负相关关系,避雨栽培和‘开心形’树形能提高果实品质。建议‘玛瑙红’樱桃的果实单果重≥3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 %为一等果,单果重≥2.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 %为二等果。  相似文献   

7.
‘瑞香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优质晚熟苹果新品种,近年来广受好评。为探讨该品种的适宜栽培区域,本研究从全国范围内选取了五个不同产地的盛果期果园进行采样,对果实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瑞香红’果实品质差异较大,但各产地果实的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均可达到1.02左右,均表现该品种的高桩特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白水和云南红河两产地的‘瑞香红’综合品质较好,主要表现为果个大,单果质量重,硬度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固酸比高;而山西临猗产地的果实综合品质较差,主要表现为果个小,单果质量轻,酸度大,固酸比小。本研究可为相似条件下引种‘瑞香红’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6年以高接换种方式引进了柑橘良种‘红美人’杂柑,2017-2019年连续对其在广东粤西地区的生长适应性、物候期及果实品质等进行观测与分析。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果实较大,扁球形,平均单果质量209.3 g,单果种子数1.84粒。果肉风味浓,柔软多汁,极化渣,可溶性固形物13.5 %,总酸含量0.89 %,可食率82.6 %。综合认为,‘红美人’在广东粤西地区表现出适应性强、早结丰产、早上市、综合性状好等优点,可在广东适当发展种植。  相似文献   

9.
正"元富红"是苹果品种"烟富3"芽变新品种。2016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平均单果质量267 g。果实长圆形,果形端正,果形指数0.91。果面光洁,光洁度指数为92.2。着宝石红色,片红,上色特别快,全红果比率在98%以上,且长时间保持艳丽。果肉淡黄色,爽脆多汁,酸甜爽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6%,果实硬度8.5 kg/cm~2,品质上。  相似文献   

10.
摘要:选择11个梨品种作为早酥梨的授粉品种,研究对早酥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的11个梨品种处理的座果率均高于69.90%,可满足早酥生产的要求。并通过测定单果重、果实偏斜、果实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Vc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以及果皮强度、果皮韧性、果肉脆性、果肉硬度、果肉细度等果实质地等指标,综合分析,认为丰水、库尔勒香梨、秋白梨和红香酥可作为早酥的适宜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11.
比较研究福建省2个主栽西番莲品种‘黄金’和‘紫香’果实的耐贮性差异,为福建西番莲果实采后保鲜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将采后‘黄金’和‘紫香’西番莲果实置于常温(25±1)℃、相对湿度70%条件下贮藏18 d,每3 d 取样测定果实商品率、失重率、皱缩指数、果皮色泽及果实pH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等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紫香’西番莲果实相比,‘黄金’西番莲果实的pH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高于‘紫香’并在采后常温贮藏期间维持较高水平;但‘黄金’西番莲果实的商品率在贮藏9 d后显著低于‘紫香’,果实失重率和皱缩指数显著高于‘紫香’。据此认为,采后‘黄金’西番莲果实比‘紫香’的营养品质更高,但较‘紫香’更易发生果皮皱缩,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12.
“平原红”是红阳猕猴桃自然授粉的实生后代。2020年通过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皖S-SV-AC-002-2020)。“平原红”果实卵圆形,果脐凹陷,果肉黄色,内果皮着辐射状红色。在夏季连续高温和低海拔地区仍能稳定着色。平均单果重80.24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9%,糖含量14.60%,维生素C含量274.6 mg/100 g,酸含量0.41%。果实较耐贮藏,常温下可贮藏1~2个月,低温下可贮藏3个月以上;货架期较长,常温下15~20天,低温下30~40天。  相似文献   

13.
为了直观有效地评价黑莓果实硬度性状,本研究对17份黑莓品种开展了果实硬度、花性状和果实外观品质性状的调查,继而选用高、低硬度品种进行不同着色期果实形态性状、营养品质性状、抗氧化物质含量变化评价比较,将各性状与成熟果实硬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黑莓品种以“10-5n-2”果实硬度值最高,“早黑”品种果实硬度值最低。低硬度黑莓品种花瓣以白色为主且均为单瓣型,高硬度品种包含多种花色且有重瓣类型,花瓣数目和每花序花数量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外型较小的果实较硬,较大的果实较软,果实中种子百粒重与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高硬度品种可溶性糖含量从转色期到成熟期的上升幅度及成熟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均高于低硬度品种,可滴定酸含量在不同硬度品种中均以红果期含量较高。除可滴定酸外,各营养物质含量均与成熟果实硬度呈正相关。此外,高硬度黑莓品种在转色期总多酚含量、各时期总黄酮含量、成熟期花色苷含量整体高于低硬度黑莓品种,而低硬度品种成熟期抗坏血酸含量整体上高于高硬度品种,整体上花色苷含量与果实硬度呈显著正相关。不同黑莓花和果实性状与果实硬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为果实硬度评价和高硬度品种筛选培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分析湖北秭归地区引进的夏橙优良品种的品质,以密耐、康倍尔、红夏橙、无籽和斯加哥斯等5个夏橙品种为试验材料,从果实外观品质、果实经济性状以及对果实品质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斯加哥斯夏橙果实大,且硬度最大,耐贮性极好,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出汁率偏低;密耐夏橙的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含量的比值较高,口感好,果实硬度适中;不同夏橙品种果实的硬度、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夏橙果实各个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或者极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为寻求利于西番莲采后果实贮运和保鲜的包装材料,本研究于常温下探讨了纸箱、泡沫箱、HDPE膜(高密度聚乙烯)、LDPE膜(低密度聚乙烯)、铝箔和PVDC膜(聚偏二氯乙烯)6种不同材料包装对紫果西番莲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12 d期间,以HDPE膜包装的西番莲贮藏效果最好,HDPE膜包装保持了较高的西番莲果实硬度、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保持了较好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6.
"玛瑙红"是在贵州省纳雍县东关乡发现的本地酸樱桃变异新品种。2011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重4.3g,最大果重6.8g。果皮鲜红色。果肉酸甜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75%,可溶性糖含量11.88%,可滴定酸含量0.50%,维生素C含量225.78mg/kg。  相似文献   

17.
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城办事处马庙村日光温室栽培的五月火、早红珠、丹墨、曙光、早红2号、早红宝石油桃为试材,测定了果实的单果重、着色面积、果实干重的含糖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以及可溶性蛋白等品质指标,并对不同品种的果实综合品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3个中国樱桃形态特征和品质特征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为浙江地区中国樱桃优良品种栽培提供依据。以葛家坞、大果短柄、短柄、南早红、朱砂红、朱红、红妃、云雾红、红缨一号、红绣珠、黑皮、黑珍珠、巴丹早红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中国樱桃主栽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单果重、可食率、果形指数、果实色泽等特性,并进行果实风味、品质等方面的鉴定。研究发现品种风味、品质较好的品种,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较高,可滴定酸含量在1%以下。通过综合评价发现黑皮、朱红、红樱一号、巴丹早红、红妃等在13个品种中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浙江地区推广种植,其他品种可以有选择性的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采收期对中熟苹果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采收期,为生产上适时采收苹果提供理论依据。以中熟品种‘乔纳金’、‘金冠’和‘华红’苹果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成熟期间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心大小、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及糖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并对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综合性评价。随着果实不断成熟,各品种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均呈现增加的趋势;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不断降低,采收时期对果形指数和果心大小并无明显影响;‘乔纳金’、‘华红’在第三采收期总糖含量达到最高,总酸含量最低,而‘金冠’在第二采收期总糖含量达到最高,总酸含量最低。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采收期与‘乔纳金’、‘金冠’、‘华红’果实的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性,表明随着采摘期的增加,果实品质发生一系列变化,但对不同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后期采摘苹果应按照品种特性,决定适宜采摘期。综合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含量等指标,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而确定‘乔纳金’、‘华红’苹果最佳采收期为9月30日左右,‘金冠’采收期为9月18~24日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的桑果其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固酸比、氨基态氮含量存在差异 ,可作为评价桑果品质的重要参考指标.经测试 :龙椹2号和龙椹3号可溶性固形物的百分含量高出对照品种4个百分点 ;总酸的百分含量远低于对照品种 ;固酸比远大于对照品种 ;氨基态氮的含量小于对照品种.初步认为龙椹2号和龙椹3号桑果品质优于野生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