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夏季的到来,猪场的饲养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做好防暑工作,要点就是如何减少高温给猪造成的不良影响,也就是如何降低热应激造成的危害。1.猪舍屋顶喷水。在屋顶加装喷水装置,定时喷水喷淋屋顶。2.遮阳网。防止阳光直接照射到猪身上或猪舍内。3.猪舍屋顶刷白,可用白水泥加石灰或用建筑用白色隔热涂料将猪舍屋顶刷白,用此法可降低舍内温度2~4℃。  相似文献   

2.
防暑科学选址和合理布局猪场,以有利于通风降温为原则.猪场选址一般坐北向南,猪舍最好呈阶梯式排列,间距在8m以上,有利于通风降温.构建猪场环境绿化带,改善场区小气候,减少水泥地面所占比例,降低砂石比热,可以降低地面温度3~4℃,并减少热辐射80%左右.改善猪舍环境.尽可能打开所有门窗和散气孔通风,采用电扇、抽风机加强舍内空气流动;利用通风设施结合凉水喷施降低猪舍舍温,注意将多余水分吹干,避免造成高温高湿.  相似文献   

3.
杨燕  徐鹏  王一学  刘林  魏义清 《猪业科学》2010,27(11):75-76
针对中小型规模化猪场存在的猪舍设计、环保问题,设计全漏粪地板地下沼气池式猪舍,将粪便污水在猪舍内直接排入沼气池,加以发酵后再利用.不仅实现"零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还实现节地、节水、节工等,是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低碳养殖的有力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北方冬季气温寒冷,造成全封闭式猪舍供暖成本上升,而建造阳光猪舍,可以通过利用太阳能,提升猪舍的温度,降低供暖成本,降低猪的发病率,提高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阳光猪舍的优势有: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能使透光性更好,能使养猪环境更优化。建造阳光猪舍时应注意阳光猪舍的入射角、太阳高度角、屋面角、投射角。  相似文献   

5.
随着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封闭密集饲养环境下猪对疾病抵抗力降低,使猪病易发.因此,重视生猪饲养环境重要.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模式是利用塑料大棚(采光板)建设猪舍,舍内设置天窗、地窗、电地热、增效料槽、高效饮水器、正通风、喷啉设施等.通过以上设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猪的抗病力,减少兽药使用量,生产出安全优质猪肉.对于阳光猪舍的建筑,需要结合传统猪舍设计的优秀成果,但不要用传统思维模式来限制我们的设计思路,要在创造性的思维指导下不断创新猪舍设计.  相似文献   

6.
1防暑降温1.1加强猪场植被绿化,改善猪场小环境猪舍周围种植高大乔木遮阳以降低环境及猪舍温度。半封闭式猪舍可搭临时凉棚、遮阳网遮阴,也可在猪舍周围种藤蔓植物,形成凉棚。封闭式猪舍可以在  相似文献   

7.
一、降温防暑 1.遮阳降温。在猪舍运动场上搭建凉棚,猪舍周围栽种树木,以减少阳光照射,降低猪舍内温度。  相似文献   

8.
一、降温防暑 1.遮阳降温。在猪舍运动场上搭建凉棚,猪舍周围栽种树木,以减少阳光照射,降低猪舍内温度。  相似文献   

9.
(一)改善环境条件 1.适宜的舍温:低温会增加商品猪耗料量和降低猪只增重.在严寒的冬季到来之前,应该对猪舍进行全面地检修和维护,封堵窗子及多余的通风口,在北方地区开放式猪舍应该搭建塑料保温棚.在猪舍的保温和加温上可采取生火炉、烧火墙、暖风炉、烧地炕等措施(严防一氧化碳中毒),还可以以合理的饲养密度来保温.  相似文献   

10.
试验使用生物除臭剂对猪舍进行喷洒,检测喷洒前后猪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舍内有害菌数量的变化以研究除臭剂对猪舍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猪舍内使用除臭剂后氨气(NH_3)、硫化氢(H_2S)、臭味浓度均较使用前有明显下降;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好氧菌总数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在猪舍内喷洒生物除臭剂后,能够有效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和减少有害菌数量,改善猪舍内空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1.
黄缨  杨丹 《猪业科学》2014,(8):90-91
近年来,天津市一些种猪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养猪模式,利用计算机实时监控猪场的整体生产过程,实现猪舍的视频监控功能、种猪舍与仔猪舍自动温度调节功能和信息化管理功能;改善猪舍环境,提高仔猪成活率,有效地降低饲料消耗和能源消耗,节省劳动力,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不科学的猪舍设计是造成猪群病死率高、 环境污染严重和劳动效率低下这三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环保健康型育肥猪舍则是从猪舍设计的角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即:为猪群提供优良的室内环境,减低环境应激的危害,从而降低猪群的病死率;以污水源头减量的途径来解决环保问题;通过自动化设备的运用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一)改善环境条件 1.适宜的舍温:低温会增加商品猪耗料量和降低猪只增重.在严寒的冬季到来之前,应该对猪舍进行全面地检修和维护,封堵窗子及多余的通风口,在北方地区开放式猪舍应该搭建塑料保温棚.在猪舍的保温和加温上可采取生火炉、烧火墙、暖风炉、烧地炕等措施(严防一氧化碳中毒),还可以以合理的饲养密度来保温.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于2007年春、冬两季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内及校外实习种猪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类型育肥猪舍,对其主要内环境指标进行测定比较,为本场以及辽宁地区猪舍设计提供依据.测定结果表明:春季封闭猪舍内平均温度为17.52 ℃,日光温室猪舍内平均温度为15.13 ℃;冬季封闭猪舍内平均温度为15.40 ℃,日光温室猪舍内平均温度为12.00 ℃.春季封闭猪舍内相对湿度为58.16%,日光温室猪舍内相对湿度为53.05%;冬季封闭猪舍内相对湿度为71.77%,日光温室猪舍内相对湿度为65.22%.封闭猪舍和日光温室猪舍的氨气浓度都在环境标准的允许范围内,但日光温室猪舍内氨气浓度高于封闭猪舍.  相似文献   

15.
猪舍温度在生猪的生长过程中影响重大,夏天猪舍温度高会严重影响生猪的生长,同时会诱发生猪疫病的发生。目前大中型规模猪场都使用了湿帘降温系统,很好地控制了猪舍内的温度,而广大散养户和小型规模猪场都是开放性猪舍,猪舍设施简陋,不具备很好控制猪舍温度的条件,并且很多养殖户也没有想办法去采取措施降低猪舍内的温度,  相似文献   

16.
文内研究了高温环境条件时标准化猪舍仔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60头仔猪分为两组,分别饲养于标准化猪舍与普通猪舍中,于第1、2、4、7、10、15天14:00点采血,分别对CK(磷酸肌酸激酶)、LDH(乳酸脱氢酶)、ALP(碱性磷酸酶)、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T3(3,5,3’-三碘甲酰原氨酸)、T4(3,5,3’,5’-四碘甲酰原氨酸)、INS(胰岛素)、COR(皮质醇)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标准化猪舍仔猪和普通猪舍仔猪血液ALT、AST、ALP、LDH均有升高趋势,但标准化猪舍组显著低于普通猪舍组;标准化猪舍组CK明显低于普通猪舍组;普通猪舍组仔猪血液中Ca2+、P在第15天有下降趋势,k+第2天有下降趋势,但在整个试验期与标准化猪舍组比较都无显著差异;Mg2+、C1在整个试验过程变化未出现变化规律;普通猪舍猪血液中T4在第10天和第15天与标准化组差异极显著;普通猪舍组中仔猪血液中COR有明显变化,第1天普通猪舍组与标准化猪舍组相比试验猪血浆中COR有上升趋势,以后逐步下降并低于标准化猪舍组.标准化猪舍组与普通猪舍组相比日采食量提高10.2%,但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提高38.1%(P<0.01),料重比下降20.2%(P<0.01).与普通猪舍相比,标准化猪舍能减轻高温环境对肌肉,肝细胞的损伤;普通猪舍中仔猪血液中Ca2+,P有下降趋势,K+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标准化猪舍减轻高温对肾上腺皮质的损伤;标准化猪舍组提高了饲料转化率,说明标准化猪舍与普通猪舍相比可以减少高温环境对猪的负面影响,提高猪的生产性能,降低料重比,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冬季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猪舍环境及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对猪舍环境、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为两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对照组为传统的水泥地面猪舍养殖模式,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10%杆菌肽锌20mg/kg与10%硫酸粘杆茵素20mg/kg;试验组为发酵床猪舍养殖,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O.1%日本酵素.测试指标为猪舍温度、相对湿度、悬浮颗粒浓度、氨气浓度、猪料肉比、平均日增重及血清IgA、IgM、IgG浓度.试验时间106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提高了猪舍温度(P<0.05),极显著降低了猪舍氨气和悬浮颗粒浓度(P<0.01),对猪舍相对湿度无显著影响;试验组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血清IgA、IgG浓度(P<0.05),对血清IgM浓度无显著影响.试验表明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可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与免疫性能,优于水泥地面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讨微生态制剂对猪舍氨气的去除效果及其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在选取1栋猪舍(NO.1)开展验证试验的基础上,另选用1栋猪舍(NO.2)的育肥猪作为试验组,猪只基础日粮中添加5‰的益唯康和2.5%的瑞尔康,同时,采用喷洒和泼洒的方式,利用瑞尔加喷洒液对猪只体表和猪舍内各区域进行除臭,试验周期60 d;对照组猪舍(NO.3)中的育肥猪饲喂基础日粮,猪粪及猪舍内区域不用除臭剂进行处理,试验周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3天试验组猪舍的氨气浓度降至5.6 mg/kg,去除率达到70.05%;试验期间试验组猪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3.79%,日耗料量增加了4.45%,存活率高于对照组2个百分点,但料肉比降低了15.83%。综上提示,饲喂和喷洒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去除猪舍氨气,并能提高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4个地方选择8个猪舍,每个地方选择一个玻璃钢保温板(试验组)和砖石结构(对照组)猪舍,进行为期90天的饲养试验,每天监测猪舍的温度,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对每头猪进行称重,对每个猪舍在试验期间的耗料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与砖石结构猪舍相比,玻璃钢保温板猪舍舍内温度可提高约5℃,整个试验期所饲养猪个体增重提高5.3kg,平均日增重提高约8.75%。耗料量增加约4kg/头,料肉比降低约6%。增重产值的增加和饲料成本的减少使每头产值增加近49.1元。可见,玻璃钢保温板猪舍在改善养猪环境和降低养猪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等方面比传统砖石结构猪舍都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1猪舍外部环境做好猪场的绿化工作可通过在猪场道路两旁和猪舍之间种植高大乔木,如速生桉、杨树等,以降低夏季热辐射60%~80%,降低猪舍环境温度3~4℃。同时,场区种植牧草,减少水泥地面所占的比例,以调节并改善场区的小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