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太湖鹅、四川白鹅、豁眼鹅、皖西白鹅等4个我国主要白鹅品种,组成包括纯繁在内的15个组合,测定了60、70日龄仔鹅活重的杂种优势,纯繁效应,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正反交效应和母体效应。60日龄活重的一般合力、母体效应、正反交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70龄活重仅母体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60日龄活重的一般配合力,皖西白鹅为197.8克,四川白鹅为108.6克,豁眼鹅为311.  相似文献   

2.
分别测定了4、8、12周龄时菜籽鹅(莱菌鹅♂×籽鹅♀)和北方白鹅(东北白鹅♂×籽鹅♀)17种血清生化指标的正常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品种鹅各时期血清生化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4周龄莱籽鹩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北方白鹅(P〈0.05);8、12周龄2品种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12周龄菜籽鹅磷(P)含量极显著高于北方白鹅(P〈0.01),而北方白鹅甘油三酯(TO)含量显著高于莱籽鹅(P〈0.05);2品种鹅钙(Ca)、乳酸脱氢酶(LDH—L)及碱性磷酸酶(ALP)都有随周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其中Ca含量各时期差异极显著(P〈0.01);而TG、蛋白胆固醇(H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肌酐含量都随周龄显著升高(P〈0.05),ALP、镁(Mg)、γ-谷氨酸酰基转移酶(7GT)、LDHL含量趋于稳定(P〉0.05)。  相似文献   

3.
对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浙东白鹅(♂)×太湖鹅(♀)、皖西白鹅(♂)×太湖鹅(♀)、四川白鹅(♂)×太湖鹅(♀)、豁眼鹅(♂)×太湖鹅(♀)的杂交后代母鹅与纯种太湖母鹅进行了繁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合杂种母鹅在产蛋性能上差异显著,其中川太杂种母鹅在产蛋量上不仅高于其它杂种母鹅,而且高于纯种太湖母鹅。在蛋重上也以川太组最高。从对各组合蛋形指数的测定及就巢性的检查结果看.川太杂母鹅所产蛋的横径和长径值高于其它杂交组及太湖纯繁组蛋的横、长径值。在产蛋期间,川太、皖太杂母鹅无明显就巢行为出现,而浙太、豁太组部分杂母鹅表现出明显就巢性。  相似文献   

4.
5个地方鹅品种肉品质测定与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太湖鹅、四川白鹅、皖西白鹅、五龙鹅、三花鹅进行肉品质研究,测定了鹅胸肌肉主要成分、常规肌肉品质、肌肉物理组织学特性、风味物质含量,分析比较不同鹅种的肉品质情况.太湖鹅与四川白鹅水分含量差异显著,脂肪含量皖西白鹅与太湖鹅、四川白鹅差异显著.剪切力、肉色、系水力、pH值、蛋白含量各品种间差异都不显著.肌纤维密度各品种间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肌纤维直径皖西白鹅与太湖鹅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25),皖西白鹅与四川白鹅差异不显著(P=0.399),其余各品种间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5个鹅种中必须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皖西白鹅最高(17.15%、18.23%),太湖鹅较低(7.77%、7.88%),游离氨基酸含量为0.246 ~0.372 g/100 g,肌苷酸含量为2.09~4.81 mg/g.总体来看皖西白鹅肉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只要把饲养管理工作搞好了;家禽就可以少发病。少发病就可以少用药,少用药了,效益就有了。一关于翦的品种市场上鹅品种较多,有太湖鹅、四川白鹅、浙东白鹅、豁嘴鹅、扬州鹅等,如太湖鹅可长到5.6斤。四川白鹅可长到8.9斤。鹅要选种,但很多企业做不到这点,大多为经济效益考虑,没有正确规划,导致鹅的个体和品种不一致。目前市场上浙东白鹅、皖西白鹅一般作为父本,多为近亲,没有做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6.
为挖掘和利用太湖鹅遗传资源,利用太湖保种场核心群对太湖鹅的繁殖性能进行测定,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比较太湖鹅与四川白鹅、皖西白鹅、豁眼鹅、扬州鹅的肉质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太湖鹅3%开产日龄188d,66周入舍母鹅产蛋76.3个,52周龄蛋重142.7g,种蛋受精率91.2%,受精蛋孵化率90.1%;太湖鹅胸肌肉水分含量与四川白鹅差异显著(P<0.05),与其它品种差异不显著,太湖鹅胸肌剪切力、肉色、系水力、pH值、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与其它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太湖鹅肌纤维密度显著大于四川白鹅、豁眼鹅和扬州鹅(P<0.05),但显著小于皖西白鹅(P<0.05);太湖鹅肌纤维直径显著小于其它品种(P<0.05)。研究表明,太湖鹅经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作为优质肉鹅配套系的理想母本。  相似文献   

7.
运用微卫星标记辅助培育苏牧白鹅新品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和饲养者的需求,研究利用我国优良鹅的地方品种和外来品种培育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系)。鉴于此,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基地饲养的扬州鹅、四川白鹅、太湖鹅、莱茵白鹅、莱扬白鹅、莱莱扬白鹅6个鹅种作为试验材料,用微卫星标记方法对这些鹅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了解这些杂交后代与纯种关系的远近,为快速培育出新鹅种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5个白鹅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进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微卫星标记对我国5个白鹅品种资源群体(太湖鹅、四川白鹅、织金白鹅、伊犁鹅、皖西白鹅)的遗传结构和进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个白鹅群体的平均杂合度都较高,反映了各鹅种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较大,各鹅种的适应性较强;(2)通过计算DS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发现5个白鹅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5个白鹅群体分别独自为一类,聚类结果反映了5个鹅品种的进化与它们的选育历史及地理分布关系密切。应加强对我国现有鹅种资源的保护力度和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IGF-I、MSTN对鹅骨骼肌生长的影响。以太湖鹅和皖西白鹅为研究素材,采用多重荧光竞争性PCR和酶联免疫方法,测定鹅70日龄胸肌中IGF-I、MSTN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与屠宰性能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实,70日龄时太湖鹅体重、胸肌重极显著小于皖西白鹅,但是胸肌率没有差异,并且品种间在体重和胸肌重上存在性别差异;胸肌IGF-I和MSTN的mRNA、蛋白表达均无品种差异,并且在品种间也不存在性别差异;同一品种的公母鹅相比较,太湖鹅公鹅胸肌IGF-I mRNA表达显著高于母鹅;除了胸肌IGF-I的含量与MSTN的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胸肌IGF-I、MSTN的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相互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鹅胸肌IGF-I mRNA表达量和胸肌率、胸肌重、体重呈显著负相关,皖西白鹅胸肌中MSTN的表达与体重呈强的负相关。结果提示,70日龄时鹅胸肌生长正负调节基因IGF-I与MSTN的表达无品种特异性,二者表达水平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之中,特别参与了70日龄皖西白鹅的生长调控。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鹅品种肠道发育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选取28日龄四川白鹅、浙东白鹅、扬州鹅和霍尔多巴吉鹅各10只为研究对象,圈养全程舍饲精料与黑麦草,于70日龄屠宰进行肠道发育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四个品种鹅中浙东白鹅对牧草采食量最大,四川白鹅对牧草的转化利用率最高。扬州鹅肠道表观形态发育和组织形态发育显著优于其他三个品种鹅(P<0.05)。门水平上四个品种鹅的优势菌属相同,都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α多样性比较,霍尔多巴吉鹅的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品种鹅(P<0.05),β多样性分析发现四个品种鹅的菌落结构差异不显著。根据Venn图筛选各品种鹅的盲肠特有菌,从门水平比较,霍尔多巴吉鹅的盲肠内微生物物种最丰富,其次为浙东白鹅>扬州鹅>四川白鹅,四个品种鹅都具有数量不等的分解消化纤维功能特有菌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而扬州鹅盲肠特有菌还含有分解纤维菌放线菌门。进一步使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特有菌群数量与饲草转化率等相关性,发现梭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与饲草分解消化利用率极强相关(Px,y>...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五龙鹅与四川白鹅、皖西白鹅、太湖鹅四个主要白鹅品种,设计包括纯繁在内的15个交配组合,测定了70日龄鹅肝脏重和腹脂重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正反交效应,纯繁效应和母体效应.70日龄肝重最小二乘均数为五龙鹅63.0 g,四川白鹅82.9 g,皖西白鹅76.5 g,太湖鹅65.1 g.五龙鹅×皖白西鹅的杂交类型在肝重性状上具有2.3 g的特殊配合力,相应的杂种优势率为2.7%.腹脂重性状在六个杂交类型中都没有表现出正向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2.
用太湖鹅、四川白鹅、豁眼鹅、皖西白鹅等4个我国主要白鹅品种,组成包括纯繁在内的15个组合,测定了60、70日龄仔鹅活重的杂种优势、纯繁效应、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正反交效应和母体效应。60日龄活重的一般配合力、母体效应、正反交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70日龄活重仅母体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60日龄活重的一般配合力,皖西白鹅为197.8克,四川白鹅为108.6克,豁眼鹅为311.1克,太湖鹅为-617.4克。70日龄活重的一般配合力,皖西白鹅为213.8克,四川白鹅为183.3克,豁眼鹅为21.9克,太湖鹅为-419.0克。60日龄活重这个性状四川白鹅(公)×豁眼鹅(母)组合具有最高的特殊配合力278.6克。以豁眼鹅为母本的3个杂交组合都具有正向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相同环境下3种东北鹅血液生物活性成分及营养素的种质差异,随机抽取成年同日龄健康狮白鹅、霍尔多巴吉鹅和三花鹅3个品种鹅各10只,分别对3种东北鹅血液微量元素、血清生化指标、血液氨基酸组成及其营养价值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胸腺肽、转铁蛋白含量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狮白鹅血液中微量元素镁、锌、铁含量与霍尔多巴吉鹅和三花鹅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个品种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种东北鹅血液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且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色氨酸和异亮氨酸,狮白鹅血液中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高于其他2个品种鹅;狮白鹅血清免疫球蛋白、胸腺肽、转铁蛋白含量与霍尔多巴吉鹅和三花鹅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得出3种东北鹅血液中均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其中狮白鹅血液中营养素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前言浙东白鹅、太湖鹅、豁眼鹅是我国地方优良鹅种。浙东白鹅生长快,肉质优,而太湖鹅、豁眼鹅以产蛋高而著称,在我国养鹅业中占相当重要地位。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这些优良鹅种经济效益,进行鹅种的综合开发,是我们今后研究探索方向。本试验通过对这三个品种鹅的产毛性能测定,明确鹅活体拔毛技术应用效果,为今后选育及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本试验在乔司种鹅场进行。随机选择浙东白鹅、太湖鹅、豁眼鹅的成年鹅各15只(5公10母)共计45只。2、采用鹅活体拔毛。拔毛前12小时停食不停水。翅膀、尾部、头颈部、腿部羽毛留下不拔。3、测定项目为体重、产毛量、含绒率、干朵绒重、绒朵长度、经济效益等指标。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小型鹅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我国13个小型家鹅群体(莲花白鹅、永康灰鹅、太湖鹅、闽北白鹅、长乐鹅、乌棕鹅、阳江鹅、酃县白鹅、右江鹅、籽鹅、百子鹅、豁眼鹅、伊犁鹅)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个品种的平均杂合度都较高,平均杂合度最高的为太湖鹅,最低的为豁眼鹅,杂合度范围为0.5041~0.7145,13个鹅种资源群体平的均杂合度为0.6132,反映了各鹅种的杂合度都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计算DA遗传距离发现各群体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NJ聚类结果将13个中型鹅种聚为三大类,NJ的聚类结果分析与几个鹅品种的地域分布和经济用途的关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我国13个小型家鹅群体(莲花白鹅、永康灰鹅、太湖鹅、闽北白鹅、长乐鹅、乌棕鹅、阳江鹅、酃县白鹅、右江鹅、籽鹅、百子鹅、豁眼鹅、伊犁鹅)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个品种的平均杂合度都较高,平均杂合度最高的为太湖鹅,最低的为豁眼鹅,杂合度范围为0.5041~0.7145,13个鹅种资源群体平的均杂合度为0.6132,反映了各鹅种的杂合度都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计算DA遗传距离发现各群体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NJ聚类结果将13个中型鹅种聚为三大类,NJ的聚类结果分析与几个鹅品种的地域分布和经济用途的关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17.
利用已测得的鹅Myostatin基因3′-调控区核苷酸序列设计5对PCR-SSCP引物,对扬州鹅、皖西白鹅以及五龙鹅3品种家鹅该区域内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检测到A→G(88位)和G→T(353位)2个单碱基突变位点。88位处,E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具有EE、EF两种基因型,以扬州鹅杂合子频率最高(0.550),皖西白鹅30个个体仅有一例EF型;353位处,G为优势等位基因,具有GG、GH和HH 3种基因型,3品种均具有较高的GG基因型频率、较低的HH基因型频率。屠体性能分析发现,EF基因型家鹅具有更高的屠体性能;扬州鹅、皖西白鹅GG型个体的腿肌重和腿肌率显著高于HH型个体(P〈0.05),五龙鹅腿肌重、腿肌率具有GG型(GH型(HH型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办法,对四川白鹅血浆运钦蛋白(Tf)、前白蛋白(Pra)、淀粉酶(Amy)和脂酶(Es)的多态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Tf只有一种表型BB;全部鹅的Pra只有两条带,泳动快的谱带染色较浅;Es有三条明带和数条弱带;Amy电泳图谱可出现三个区域Amy-1、Amy-2、Amy-3,三个区域都有多态现象:Amy-3有二条带型(++)、一条带型(+)和无带型(一);Amy-2有一条带型(+)和无带型(-).鹅的Amy-1的分型参照鸡血浆Amy-1的标准分型,四川白鹅有BC、AD、BD、BB、CC、AC六种表型,其中基因C的发生频率最高,达到46.81%,基因D频率最低,仅有3.19%.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品种鹅种蛋特性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试验收集卡洛斯鹅、皖西白鹅及籽鹅三个品种母鹅所产种蛋共841枚作为试验材料,并对蛋形指数及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品种、产蛋率、蛋重、受精率对孵化率等指标均有影响,其中籽鹅的产蛋率、受精率以及孵化率显著高于卡洛斯鹅和皖西白鹅(P0.05);卡洛斯鹅的平均蛋重及出雏体重均显著高于皖西白鹅与籽鹅(P0.05);三个品种鹅种蛋蛋形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多态性丰富的15个微卫星标记对列入国家级畜禽保护名录的10个鹅品种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个鹅群体总近交系数(Fit)为-0.044,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为-0.408,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Fst)为0.257,3个固定指数只有Fst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鹅群体内近交系数(Fis)均为负值。各个鹅群体间,豁眼鹅与伊犁鹅的基因流值最小(Nm=0.416),四川白鹅与伊犁鹅间基因流值最大(Nm=1.430)。结合基因流和STRUCTURE分析结果,10个地方鹅品种可划分为四类:兴国灰鹅、豁眼鹅和太湖鹅为一类,四川白鹅、狮头鹅和乌鬃鹅为一类,酃县白鹅和皖西白鹅为一类,雁鹅和伊犁鹅为一类,这种聚类结果与各个品种的选育历史和地理分布等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