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是由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排白色稀便,法氏囊肿大,浆膜下有胶冻样水肿液。鸡感染后法氏囊受到严重侵害,发生可逆和不可逆的免疫抑制,导致多种疫苗免疫失败,并使鸡只对许多疾病抵抗力降低,给养鸡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肿胀、充血、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导致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的发生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  相似文献   

3.
<正>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而导致。该病特点是急性发病,病程持续时间短,且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病鸡主要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发生腹泻,且由于损伤法氏囊内B淋巴细胞而导致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给肉鸡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于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而引起,且只有雏鸡和火鸡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从病鸡或者带毒鸡体内分离的病毒只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型疫苗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12周龄的雏鸡与青年鸡,破坏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从而使病鸡增加对并发和继发性病毒和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幼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IBDV属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病毒。IBDV倾向于侵袭活跃的分离细胞,在鸡体内,主要侵害中枢免疫器官一法氏囊中的前体B细胞,使其发生凋亡和坏死,进而使成熟B细胞减少,导致免疫抑制,从而降低机体对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受到人们普遍地关注,该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它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极易导致鸡只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半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该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它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极易导致鸡只死亡,给养鸡生产造成了极大地损失。笔者现将一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疗介绍于后,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亦称作传染性囊病、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法氏囊一旦受损,将引起鸡的免疫抑制或免疫失败,导致鸡群出现多种病原合并感染,增加了病死淘汰率,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能引起机体发生原发感染、发病甚至死亡外,更严重的是致使被感染鸡的免疫功能受到损害,产生免疫抑制,结果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致使鸡并发或继发多种疾病后,造成更大的损失。现将我县某鸡场发生的一起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主要见于3-12周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和携带IgM的早期分化的B淋巴细胞,使鸡体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细胞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疫苗接种后机体免疫应答功能低下或不发生免疫应答,因而常继发多种疫病,如鸡的大肠杆菌病、坏疽性皮炎、细菌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贫血、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等。  相似文献   

11.
一、IBD流行病学特性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主要见于3~12周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一法氏囊和携带IgM的早期分化的B淋巴细胞,使鸡体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细胞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疫苗接种后机体免疫应答功能低下或不发生免疫应答,因而常继发多种疫病,如鸡的大肠杆菌病、坏疽性皮炎、细菌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贫血、新城疫病、马立克氏病、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等.  相似文献   

12.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囊病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是鸡的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一旦受疫毒伤害,造成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从而影响鸡的免疫应答和抗病力的产生,使病鸡对腺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  相似文献   

13.
一、IBD流行病学特性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主要见于3~12周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和携带IgM的早期分化的B淋巴细胞,使鸡体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细胞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疫苗接种后机体免疫应答功能低下或不发生免疫应答,因而常继发多种疫病,如鸡的大肠杆菌病、坏疽性皮炎、细菌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贫血、新城疫病、马立克氏病、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严重危害养刃业发展,受到人们普遍地关注。该病又称鸡传染性胫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萎触传染性疾病。它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握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极易导致鸡只死亡,给养鸡生产造成了极大地损失。那么,在生产中如何控制该病呢?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特征.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免疫抑制性疫病.一方面是由于该病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免疫器官,使机体自身免疫机能下降,导致患病鸡对多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致使鸡只死亡率、淘汰率上升,影响增重;另一方面免疫抑制,使接种了多种有效疫苗的鸡只免疫应答反应下降或无免疫应答,特别是对烈性传染病,如新城疫(ND)的免疫影响非常大.然而,在生产实践中感染鸡传染性氏囊病的鸡群,尤其是蛋雏鸡群用药治愈后,应采取何种方式免疫新城疫效果才好,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7.
导致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主要有五种 :传染性因素、药物因素、营养因素、毒物因素、应激因素。1 传染性因素1 1 鸡马立克氏病 (MD) 马立克病毒 (MDV)主要侵害机体免疫器官的T、B淋巴细胞 ,导致法氏囊和胸腺严重萎缩 ,从而抑制体液和细胞介导免疫 ,因此 ,MDV感染可造成机体免疫抑制 ,使多种疫苗(如鸡新城疫等 )的免疫失败。1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主要侵害法氏囊造成法氏囊永久性损伤 ,从而降低机体体液免疫应答 ,降低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1 3 鸡传染性贫血因子 (CIA) 鸡传染性贫血因子病毒 …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它发病急,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导致各种免疫不能产生正常应答,增加了对其他病毒、致病细菌和球虫等病原体的易感性,使雏鸡发生混合感染,给养殖户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以接诊的部分病例为例,结合该病在发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谈谈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制体会,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又名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由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12周龄的雏鸡与青年鸡,破坏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更易感其它致病因子,且对某些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1].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为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传播地区广泛,且发病时间连续不断,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4月市某养鸡场20日龄鸡发生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症的传染病,造成1 000多只鸡发病,已经死亡鸡200多只。对剩余800只感染发病鸡进行治疗,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