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2008年11月在广西北海市侨港镇码头采获银鲈科Gerreidae、银鲈属Gerres鱼类标本两尾,经鉴定为大棘银鲈Gerres macracanthus Bleeker,1854,系我国南海鱼类一新记录。其主要特征为:体长卵圆形,侧扁,体长为体高的2.2~2.3倍;体背腹缘均呈弧状隆起,体高以背鳍起点处最高。口小,能活动,伸出时略向下倾斜。体被薄圆鳞,易脱落;侧线鳞41~43枚。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背鳍IX-10,第2鳍棘延长呈丝状,压倒时末端伸达尾柄;臀鳍Ⅲ-7,以第3鳍棘最长;胸鳍长,末端可达臀鳍起点上方;尾鳍叉形。新鲜标本体背部银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7~10条青灰色横带;背鳍灰白色,第2鳍棘黑色;臀鳍、胸鳍和腹鳍淡黄色;尾鳍灰黄色,上、下叶内缘暗色,下叶外缘白色。  相似文献   

2.
绿鳍马面鲀     
<正> 绿鳍马面鲀属鲀形目、革鲀科、马面鲀属。俗称橡皮鱼、剥皮鱼(上海和江苏、浙江、福建)或猪鱼、皮匠鱼等(辽宁、河北、山东)。外形较特殊,体颇侧扁,口小,牙门齿状。鳞小,呈绒毛状。第一背鳍有1粗大鳍棘,第二背鳍具34~41鳍条。臀鳍具32~38鳍条。两腹鳍退化成1不能活动的短棘,体呈蓝灰色,第二背鳍、臀鳍和胸鳍均呈绿  相似文献   

3.
鲫鱼     
名称鲫鱼,学名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属鲤形目,鲤科,鲫属。上海地区叫河鲫鱼,东北称鲫瓜子,湖北省叫它喜头;古名叫鰿、鲋鱼、寒鲋、(鱼脊)等。形态特征鲫鱼体较高,侧扁,腹部圆。头小,眼大,口端位,无须,背鳍和臀鳍的最后一根硬刺后缘均具锯齿,背鳍鳍条4,15~19,臀鳍鳍条3,5~6,咽喉齿4/4。侧线鳞27~31。鳃耙数的变异范围较大,幼鱼和成鱼之间又有不同,幼鱼的鳃耙外侧一般为29~47,内侧为36~51;成鱼的鳃耙外侧为41~54,内侧为45~62。整个身体呈银灰  相似文献   

4.
珍珠鱼别名马甲鱼、马山克鱼、彩石线鳍鱼;属攀鲈科毛腹鱼属;产于泰国、马来西亚、苏门达腊等地。 1形态特征 成鱼体长 12 cm左右,呈长椭圆形,侧扁,尤其在腹侧更扁。背鳍高而短,有 5~ 7根鳍棘, 8~ 10根鳍条;臀鳍很长,始于胸部,终止于近尾鳍处,有 12~ 14根鳍棘, 25~ 30根鳍条;胸鳍圆扇形,有 9根鳍条;腹鳍的鳍棘变成一根细长的丝,它能前后转动,有触觉功能;尾鳍后缘稍向内凹。侧线鳞 30~ 37片。 体呈灰蓝色,胸部稍缀黄,在全侧中部自吻通过眼至尾鳍基部有一条黑色纵纹,尾柄基部有一黑色圆斑,体侧密布银色的圆珠形…  相似文献   

5.
1.美国银斑的生物学特性 美国银斑又称斑点鲈,学名为黑莓鲈(Pomoxisnigromacufastus),分类上属鲈形目,日鲈科,莓鲈属.该鱼盛产于北美地区,自然分布广,东西跨越整个美国.该鱼体形侧扁,体型近似广东鲂,但鱼体短一些,体较高,头短小,口小,口上位,眼大,眼中部有一垂直黑色条纹,侧线完全明显,尾柄稍长低位,背鳍、尾鳍、胸鳍、腹鳍、臀鳍发达,背鳍鳍棘6枚,臀鳍鳍棘5枚,尾鳍呈扇形末端稍凹,头背部为橄榄色或灰绿色,两侧腹部多为银灰白色,鳞片光鲜发亮,在头部和体侧有不规则的黑斑,体色鲜艳明亮.  相似文献   

6.
镰鱼     
镰鱼Zanclus cornutus(Linnaeus)是一种十分美丽的热带礁盘鱼类。隶属于鲈形目,刺尾鱼亚目,镰鱼科。体短而高,甚侧扁,略显圆形;吻向前伸出,几呈圆锥状;口小,前位;两颌具细小刚毛状齿;背鳍第三鳍棘延长呈丝状;  相似文献   

7.
黄唇鱼     
黄唇鱼是一种大型的食用海鱼,其分布仅限于我国东南沿海,故为我国的特有种。属鲈形目,石首鱼科。外形与(鱼免)鱼相似,故福建有金钱(鱼免)之称。其主要鉴别特征是背鳍只有8鳍棘,是石首鱼类中数目最少的,背鳍鳍条也偏少,臀鳍第二鳍棘粗长,约为头长之半,颏孔仅2个,且不明显。鳔的形态独特,圆筒形鳔的前端两侧向后延长  相似文献   

8.
王辑 《内陆水产》2001,26(9):42-42
二十六玻璃拉拉鱼别名印度玻璃鱼,属双边鱼科阔嘴鱼属鱼类,产地:印度、孟加拉、缅甸等地。1形态特征身长5厘米,身体较宽,且侧扁略呈椭圆形,头小,吻圆,眼睛较大。背鳍2个,第一背鳍较高,略似三角形,由7根鳍棘组成,第2背鳍紧接第1背鳍,由1根鳍棘和12~15根软鳍条组成;尾鳍叉形臀鳍较长,起点约在腹部的中央,终止点约与第2背鳍终点相对,由3根鳍棘和13~15根鳍条组成;腹鳍位于胸部,稍后于胸鳍的下方,有1根鳍棘及5根锯条;胸鳍长圆形,有9~10根锯条。侧线鳞60~70片。整个身体呈透明状,在灯…  相似文献   

9.
铜鱼     
名称铜鱼Coreius heterodon (Bleeker),属鲤形目、鲤科、鮈亚科、铜鱼属。地方名:尖头、尖头棒、尖头水鼻子特征体细长,前部圆棒形,后部稍侧扁。头较小,呈锥形。吻长而尖,向前突出。口小,下位,呈马蹄形,上唇较发达。颌须1对,末端可达前鳃盖骨后缘。眼小,位于头侧上方。背鳍条Ⅲ,7;臀鳍条Ⅲ,6;侧线平直,  相似文献   

10.
金钱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物学特性   金钱鱼,俗名金鼓,属鲈形目、鲈亚目、金钱鱼科、金钱鱼属.体侧扁略呈椭圆形,口小眼大体褐色,腹淡银白色,皮坚韧,被细小栉鳞.各鳍浅黄色,背鳍和臀鳍间膜上有暗色云纹,尾鳍有不明显的垂直暗带,背鳍、腹鳍及臀鳍前端有坚硬的鳍棘,内有毒腺,人被刺伤后患处会有疼痛及红肿.为广盐、暖水性中小型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及我国的南海和东海南部,尤以广东沿海分布较广,栖息于近岸岩礁,红树林及海藻丛生的咸、海水水域.稚幼鱼能集群生活于河口近岸的表层水域,幼成鱼逐渐迁移至离岸较远、较深、具岩礁的水域,不喜结群,常进入淡水水域.   ……  相似文献   

11.
1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川陕哲罗鲑(Hucho bleekeriK imura)在分类学上属鲑形目、鲑科、哲罗鲑属,是我国仅有的3种哲罗鲑属鱼类之一。川陕哲罗鲑体延长,稍侧扁。头长较大,头顶部较平坦。口端位,口裂大,舌骨有齿。鳞小背鳍后具一脂鳍,与臀鳍相对。体背部苍青色,腹部银白,头部及体侧  相似文献   

12.
优良新品种—金鲈和银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产澳大利亚的金鲈和银鲈,象一对孪生姐妹,是我国淡水名贵鱼——鳜鱼的近亲,同属鲈形目。它们的外形很象鳜鱼,背鳍前部为鳍棘,后部为鳍条,背鳍和臀鳍都有尖锐的硬棘。都具有细栉鳞。一、形态特征金鲈体侧扁,头小,吻尖,口裂大,尾鳍圆。背部深棕色或青铜色,腹部变淡呈黄白色,鳍黄色或淡红色。体长可达76厘米,体重达23公斤,但一般小于5公斤;银鲈头小,眼  相似文献   

13.
大头鲤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亚属鱼类。地方名称大头鱼、碌鱼(澄江府志)。是云南省特产鱼类,是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鱼类。形态鱼体延长,侧扁,头后背部隆起,鳃盖后线上方为体最高点,尾柄长而低。头大且宽,头长较体高或背鳍基为长,因而得此名。口大,端位,呈弧形。上下颌等长;下颌倾斜,口裂顶端与眼球中心在同一水平线。唇薄、紧贴于上下颌外面。一般无须,偶在口角有一对微细的须。背鳍4,15~18;臀鳍3,5。背精、臀鳍未根不分枝鳍条均为后线具细齿的硬刺。侧线鳞;第一鳃弓鳃耙数外侧45~53,内侧51~62。下咽齿3行,其齿为主行呈…  相似文献   

14.
采用观察、测量、解剖和拍照的方法,对狼鳗(Anarrhichthys ocellatus)的外部形态、可数可量性状及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进行研究,并描述了狼鳗的相关特征。结果显示,狼鳗体型为鳗形,整体呈黑色或灰黑色,头部、背部及背鳍鳍条上有若干似眼睛的黑色圆斑,体表无鳞。背鳍鳍条数为232~267,胸鳍鳍条数为15~22,臀鳍鳍条数为189~220,无腹鳍,背鳍和臀鳍因与尾鳍相连而无明显区分界限,侧线左右各2条,均不完整,雄性侧线点明显,而雌性侧线点不明显。上排侧线点数为18~25,下排侧线点数为76~85。上鳃耙数为49~70,下鳃耙数为55~73,脊椎骨数为232~271。全长/体长线性相关性最好,雌、雄差异很小,稳定性最好。头长/吻长、头长/眼径、体长/肠长的变化范围较大,雌、雄间差异较大,线性相关性差,可以作为区分狼鳗雌、雄的重要特征;狼鳗体重与体长关系:W=0.0337S12.4798(R2=0.9992),雌性:W=0.0326Si2.4864(R2=0.9990),雄性:W=0.0359Si2.4672(R2=0.9995)。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口咽腔大,具颌齿,无腭齿、犁齿,咽喉齿发达;胃大,呈"Ⅰ"型,无幽门盲囊;肠短粗,比肠长为0.45;相关性状及特征显示狼鳗为肉食性鱼类。雌雄异体,卵巢(Ⅲ~Ⅳ)呈椭圆形,粉红色,左右对称,精巢(Ⅲ~Ⅳ)呈黄白色,"Y"形。  相似文献   

15.
淡水石斑鱼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属慈鲷科鱼类。淡水石斑鱼的体型特征是躯干两侧各有8条黑条纹,垂直的黑条纹中央有较黑的色素块,胸鳍淡黄色,腹鳍、背鳍、臀鳍皆具有黑色条纹,尾鳍黑色条纹与身体垂直。除黑白条纹外,成鱼体略带黄色,体色随外界水环境呈适应性变化。淡水石斑鱼具有抗病力强、个体较大、鱼体美观、肉质细嫩、刺少肉多等优点,经济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正>公子小丑鱼是小丑鱼中的一个分类,在学术上,大家亲切地叫他amphiprion ocellaris,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海、菲律宾、西太平洋的礁岩海域的浅水区,深水区几乎见不到他的踪迹……公子小丑鱼是小丑鱼中的一个分类.在学术上.大家亲切地叫他amphiprion ocellaris.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海.菲律宾.西太平洋的礁岩海域的浅水区.深水区几乎见不到他的踪迹.公子小丑鱼体长可以达到10~12厘米.在广阔的海洋中基本属于小型鱼。他的体型呈椭圆形.体色橘红偏暗,体侧有三条亮白色环带.分别位于身体的眼睛后.背鳍中央.尾柄处.其中背鳍中央的白带在体侧形成三角形.各鳍橘红色有黑色边缘,在我看  相似文献   

17.
西非黄鱼     
我国俗称西非黄鱼。体延长,稍侧扁。眼略大。其直径大于眼间距。头长为眼径的4.1~6倍。口裂大而斜,下颌稍突出。上颌骨延伸达眼半后下方。牙绒毛状,列成狭带。上颌的外行牙扩大而尖锐,其前方有一对犬牙。下颌内行有几个扩大而尖端向内的牙。颏部无须,但有6个孔。吻突有5个小孔。鳃耙细长,在鳃弧急弯处鳃耙长于鳃丝,第一鳃弧有16~18鳃耙。前鳃盖骨边缘成锯齿状,在突出处常有锐棘。背鳍前部有10鳍棘,后部有1鳍棘和25~27鳍条。胸鳍短,为体长的18~20%。臀鳍有2鳍棘和7鳍条,其第二鳍棘短而尖强。尾鳍呈不对称的“S”形。气鳔的前端有一附属物其前方分出一簇短的分枝并有超过10个很细长的盲道向后延伸至鳔的背后上方。耳石卵圆形,厚大,绕纵轴捻转结构,其外表面  相似文献   

18.
唐鱼的胚后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发育过程特征,胚后发育可以分为孵出期、胸鳍形成期、鳔一室期、卵黄消失期、尾鳍分化期、背鳍分化期、鳔二室期、背鳍形成期、臀鳍形成期、腹鳍形成期、稚鱼期、幼鱼期和成鱼期。在水温23.0~29.0℃条件下,初孵仔鱼体全长为(2.760±0.002)mm。孵出后3天,巡游模式建立,仔鱼开口摄食;5天仔鱼卵黄耗尽,完全依赖外源营养;9天尾鳍开始分化,12天尾脊索上弯;15~18天,背鳍褶突起明显,鳍条原基出现;18天第二鳔室出现,肌节开始向“W”过渡;臀鳍与背鳍分化;33天,20%的仔鱼可观察到腹鳍条;45天,57.1%仔鱼身体长出鳞片;50~55天,体全长(15.62±1.65)mm,腹膜闭合,身体透明特点消失,进入幼鱼期。77天,部分性成熟较早的个体开始进行繁殖。同时文中讨论了唐鱼胚后发育特点及其保护生物学  相似文献   

19.
1大银鱼的生物学特征1.1形态特征大银鱼身体呈长条形,前部扁平,后部侧扁,吻部尖细平扁,下颌长于上颌。颌骨有齿一列,左右口盖骨各有齿2列,下颌齿尖,2列,无犬齿,舌与腭骨上均有齿2列,腭骨齿稍扩大。活体腹面及两侧各有数行小黑点。体长为体高的8.2~12.3倍,体长为头长的4.3~6.2倍,头长为吻长的2.1~2.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6~2.7倍,背鳍条为2,15~17,臀鳍条为3,27~32,臀鳍起点在背鳍终点之后。胸鳍鳍条为24~27,有肌肉基,雄鱼上部数根鳍条延长,雌鱼不延长,呈扇形。腹鳍条为7根。胸鳍与臀…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胚后早期发育各阶段可观、可量和可数性状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3.0±1.0) ℃条件下,1 d出现胸鳍;4 d卵黄囊消失,鳔基和第1背鳍鳍基清晰可见;7 d油球消失,出现腹鳍;8 d第1背鳍鳍基和腹鳍出膜;9 d披透明圆形小鳞;12 d鳔和腹两侧后匙骨清晰可见;14 d出现第2背鳍支鳍骨和臀鳍支鳍骨;16 d披锥形小鳞,上、下颌出现锥形齿;19 d分化出第2背鳍鳍条和臀鳍鳍条;20 d尾柄下侧长出尾鳍鳍条;24 d时,第2背鳍、臀鳍和尾鳍的鳍条形态发育完全;27 d鳔大量充气。可量性状变化的曲线方程 R2 值均>0.90,第1背鳍鳍高,4~30 d呈指数递增;视囊0~11 和11~20 d为线性递增,0~11 d递增程度<11~20 d,21~30 d为指数递增;口裂4~13和22~30 d为线性递增,13~22 d为线性递减;全长、体长、体高和矢耳石直径等拐点前为线性递增,拐点后为指数递增,拐点集中在19~23 d。初孵仔鱼共27对肌节,头部6对,躯体21对;仔鱼末期,第2背鳍支鳍骨数为31~36根,臀鳍支鳍骨数为33~35根;稚鱼末期,第2背鳍和臀鳍鳍条数与支鳍骨数相对应,胸鳍鳍条数为15~18根,尾鳍鳍条数为12根;早期幼鱼45 d时,鳍条分节明显,第2背鳍鳍条2节,臀鳍鳍条3节,尾鳍鳍条为7~10节,50 d躯体4~5条黑色条带。研究较详尽地描述了绿鳍马面鲀胚后早期发育各阶段的形态特征,丰富了绿鳍马面鲀胚后早期发育基础资料,可为其苗种繁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