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为了探讨改进的小鼠表面张力辅助去核法(STA)的可靠性,本试验用改进的表面张力辅助去核法与表面张力辅助去核法对小鼠卵母细胞进行去核操作,比较其去核操作效率。结果发现,改进的表面张力辅助去核法能显著减少去核操作时间,去核率与表面张力去核法无显著差异。改进的小鼠表面张力辅助去核法是一种适用于小鼠卵母细胞操作的快速、简单、实用的去核方法。  相似文献   

2.
兔卵母细胞去核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观察了兔卵母细胞的纺锤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并对不同去核方法的去核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卵母细胞去核时应用piezo-driven操作系统,能有效减少去核对卵母细胞的机械挤压损伤,使卵母细胞去核后存活率达98%。卵母细胞中极体与核的相对距离随着卵龄的增加而加大,卵龄16h的卵母细胞只有70.4%的核位于极体附近,当卵龄增加到19h时,这一比例下降到60.5%。用spindle view系统能有效提高去核效率,使去核率从盲吸法的83.8%提高到98.4%,且发现在注射hCG后19h左右去核较为合适。纺锤体对环境变化敏感,适宜的温度为36~37℃,温度不适容易使纺锤体解聚。  相似文献   

3.
延边黄牛卵母细胞去核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改进的Willaden去核法与McGrath-Solter去核方法对延边黄牛卵母细胞进行去核操作,比较其去核操作效率。结果表明,本实验改进的willaden去核法——挤压去核法,无论在去核操作时间(1.0 min/枚,P<0.05)上,还是在去核效率(94%,P<0.01)上都显著地高于McGrath-Solter去核法(1.4 min/枚、72%)。表明改进的Willaden去核方法是一种适用于延边黄牛卵母细胞操作的快速、简单、实用的去核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猪体细胞克隆技术中关键步骤之一的去核方法作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由本实验室改进的Willadsen去核法——二步挤压去核法,无论在去核操作成功率(73.9%)上还是在去核效率(81.2%)上都明显好于McGrath-Solter去核法(42.5%、67.4%,P〈0.05);同时,本试验还发现,卵母细胞成熟培养36h后去核组去核效率(89.1%)显著地高于成熟培养44h后去核组(55.8%,P〈0.05),而核移植重构胚的发育率2个组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受体卵母细胞去核是核移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几种去核方法已在核移植技术中得到应用。为了达到完全去核的目的,荧光染料和紫外光被应用在去核方法中,但同时也带给母源胞质负面影响。末期和化学辅助去核也得到应用,但不同的方法对受体卵母细胞的影响不同,导致不同的后期胚胎发育结果和不同的克隆效率。作者综述了不同的卵母细胞去核方法在动物克隆中的效率及它们各自的优势和缺陷。  相似文献   

6.
细胞松弛素B浓度对小鼠卵母细胞去核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细胞松弛素 B浓度对小鼠卵母细胞去核效果的影响。方法 常规超排 KM小鼠获卵母细胞 ,将有明显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放入含有 5× 10 - 3、1× 10 - 2 、2× 10 - 2 g/ L CB的成熟培养液中孵育 15 min,采用盲吸法去核 ,去核后的卵母细胞放入含 5× 10 - 3g/ L Hoechst33342的成熟培养液中染色 15 min,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去核的效率。结果  CB组去核率可达 88.2 % ,而对照组去核成功率仅达 2 9.7% ,两者的去核效果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同时 CB的浓度过高会影响去核的效果 ,使卵母细胞的破溃率升高。结论  CB有利于去核 ,同时卵胞膜可以借助磷脂双层的游动性而很快得到修复 ;高浓度的 CB对卵胞膜作用过于强烈 ,细胞骨架严重破坏 ,磷脂双层结构的弹性和粘性减弱 ,修复能力降低 ,影响胚胎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小鼠卵母细胞化学去核及手工构建核移植胚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优化脱羰秋水仙碱(DC)诱导去核程序,研究以DC去核卵母细胞为核受体的、无透明带体细胞核移植方法在小鼠体细胞核移植中的应用,试验比较了乙醇、SrCl2两种激活方法及脱羰秋水仙碱处理开始时间对小鼠MⅡ期卵母细胞去核效率的影响;将DC诱导去核成功的卵母细胞去除透明带,与胎儿成纤维细胞粘合、电融合和SrCl2激活后,体外培养重构胚。结果显示,7%乙醇激活后0 min起始DC处理可得到最高的诱导去核率(66.4%);而在8 mmol/L SrCl2中激活15 min后用DC处理可得到最高的诱导去核率(64.3%);目前重构胚可以体外发育到8-细胞。试验结果首次证明了SrCl2在小鼠卵母细胞DC诱导去核中的作用效果与乙醇相当,初步证明了将DC诱导去核技术与无透明带技术相结合手工克隆生产小鼠重构胚的可能性,它的成功将大大简化核移植程序。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探讨秋水仙碱化学去核在山羊卵母细胞去核中的应用及其对卵丘细胞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秋水仙碱处理山羊体外成熟19h的卵母细胞,可使其核区形成胞质突起,以此为指示进行显微操作去核率可达100%,且用0.8μg/mL秋水仙碱处理30min的山羊卵母细胞突起率可达91.27%,显著高于对照组及0.4μg/mL处理组(P<0.05),与1.6μg/mL处理组的突起率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比较盲吸去核法与秋水仙碱化学去核法构建的山羊卵丘细胞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发现,秋水仙碱化学去核法构建的重构胚体外发育能力较高,桑椹胚发育率显著高于盲吸去核法(P<0.05)。  相似文献   

9.
研究用细胞质内注射法构建重组胚,比较了离子霉素和乙醇预激活供体细胞和去核卵母细胞对重组胚卵裂和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相比,离子霉素预激活供体细胞对重组胚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有所提高;而供体细胞和去核卵母细胞同时用离子霉素预激活,重组胚的卵裂率无明显提高,囊胚发育率下降;用离子霉素或乙醇预激活去核卵母细胞,对重组胚的卵裂和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2h后,分别用盲吸法、点击法和纺锤体成像系统(Spindle—View System)去核。结果,三者的去核率分别为65.1%、81.8%和95.0%,差异极显著(P〈0.01)。以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为供体,通过核移植构建的重构胚的融合率、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在上述3种方法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认为点击法是一种较为简单、实用和有效的去核方法。  相似文献   

11.
特种保健茶—虫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虫茶既是一种传统饮料又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多种保健功能作用。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虫茶的药理保健作用和生产方法,还介绍了产虫茶的昆虫和植物原料。针对当前的研究利用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蒙荣  金花 《内蒙古草业》2001,13(4):46-50
通过分析草地生态系统及其相关因素,阐述了草地生态系统工程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和重点,指出草地生态系统工程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用睾丸组织切片和细胞悬浮液制备的减数分裂与联会复合体标本,观察研究了公牛扁牛减数分裂及精子发生过程。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的是,发现有些公牛扁牛的部分精母细胞能够完成减数分裂的全过程,直至出现精子。但在整个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异常,破坏了精子生成的机能。  相似文献   

14.
饲用左旋咪唑对肉仔鸡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用刚出壳的AA 商品代肉用公雏 378 只,随机分成 3 组,每组 126 只分成 9 个重复。以玉米 豆粕型日粮为基础日粮,喂给三种日粮即无药组(1 组或对照组)、添加左咪唑(levam isole,LEV)10(2 组)和30m g/kg 饲料(3 组)。检测肉仔鸡每周体重、耗料量,4 和 6 周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重量及其免疫器官指数,以及外周血中 T 或B淋巴细胞对不同丝裂原的反应性。结果表明:(1)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 30m g/kg 的 LEV 可使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重量及其指数明显增加(P< 0.05);添加10m g/kg 的LEV 对免疫器官重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差异并不显著(P> 0.05)。试验证明LEV 对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42 日龄时3 组肉仔鸡外周血T 淋巴细胞对丝裂原 Con A刺激的反应性以及 B 淋巴细胞对丝裂原 LPS刺激的反应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添加30m g/kgLEV 会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3)随着日粮中 LEV 添加量的增加,肉仔鸡的增重速率和饲料转化率都有相应改善,添加 30m g/kgLEV 对二者的改善程度分别为 7.33% 和 5.15% ,?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180只肉仔鸡,进行饲养试验,研究黑麦日粮添加4种不同酶制剂,NQ、RM1、RM2和RM3,对肉仔鸡的生产性能以及肠道食糜及泄殖腔粪样粘度的影响。酶制剂NQ和RM1含有高的木聚糖酶活(7700IU/g,3450IU/g)能极显著改进(P<0.01)增重(8.4%,16.0%)和饲料转化率(15.4%,14.4%),RM2,含有相对低的木聚糖酶(60IU/g)和相对高的阿拉伯呋喃糖苷酶活(5.3IU/g),产生类似的效果(P<0.01):增重提高10.5%,饲料转化率提高11.8%,然而RM3,由于含木聚糖酶活较低(5IU/g)和较高的蛋白酶活(80IU/g),则对增重无效,但亦可改善饲料转化率(6.4%,P<0.05)。上述酶制剂在降低肠道食糜和泄殖腔粪样粘度方面与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有相同的趋势。一般说来,日粮中添加的酶量与食糜相应的粘度成倒数关系。这些结果证明:具有较高木聚糖酶活的酶制剂能明显降低肠道食糜和泄殖腔粪样的粘度,从而改善饲喂黑麦日粮肉仔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早期断奶仔猪(25±3日龄,平均体重6.78kg),用简单的玉米 豆粕 鱼粉型日粮饲喂,研究了不同蛋白质水平(18%,20%)和赖氨酸水平(1.0%,1.3%和1.6%)对仔猪胃肠道内容物消化酶活力、结肠蛋白质腐败作用和腹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较高时(20%),仔猪腹泻率提高,这与大肠腐败作用无关;高蛋白质水平导致了大肠细菌活动的加强和小肠液淀粉酶活力的下降;不同赖氨酸水平对以上观测指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粗饲料及肉牛日粮的降解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3只瘤胃瘘管山羊,以尼龙袋法对花生壳、麦秸和内牛日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降解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花生壳和麦秸的粗蛋白质降解效果差;干物质的降解效果好,麦秸优于花生壳;由花生壳和麦秸等原料所组成的日粮,其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降解率高且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8.
半胱胺对奶牛产奶量及血浆生长抑素、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选用10 头处于泌乳中期的荷斯坦牛进行自身对照试验。对照期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半胱胺。每隔5 天一次,剂量为100mg/kg 体重,共喂3 次。结果表明,试验期奶牛日产奶量比对照期提高7 .6 % ( 对照期14 .5 ±3 .9kg/ 头,试验期15 .6 ±4 .3kg/ 头P< 0 .05) ;奶牛采食量无明显变化,试验期饲料转化率比对照期明显提高( 对照期0 .32 ±0 .01 ,试验期0 .30 ±0 .02 ,P< 0 .01) ;与对照期相比,试验期奶牛血浆生长抑素(SS) 水平明显下降( 对照期1 .21 ±0 .34ng/ml,试验期0 .14 ±0 .05ng/ml,P( < 0 .01) ,生长激素含量显著提高( 对照期1 .33 ±0 .26ng/ml,试验期1 .77 ±0 .29ng/ml,P< 0 .05) ;半胱胺对牛乳脂率无明显影响( 对照期2 .16 ±0 .58 ,试验期2 .53 ±0 .06) 。以上结果表明,半胱胺能明显提高奶牛产奶量,而抑制体内生长抑素,提高内源性生长激素水平,可能为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种类酸化剂的效果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选用杂种仔猪(杜洛克×长白×大白)125头,于28±3日龄断奶,以玉米-豆粕-鱼粉型日粮饲喂,进行为期28天的饲养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柠檬酸(1%)、磷酸(0.3%)及复合酸(0.3%和0.5%)对仔猪生产性能、日粮蛋白质消化率、胃肠道消化酶活力及肠道大肠杆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各种酸化剂可提高仔猪日增重9-17%(P>0.05);日粮中添加柠檬酸和复合酸则可显著提高饲料转化效率11-15%(P<0.05);日粮中添加0.3%磷酸可提高饲料利用效率8%(P>0.05)。添加酸化剂对日粮蛋白质消化率无影响。柠檬酸和磷酸有降低胃肠道pH值、提高胰蛋白酶、淀粉酶活力及减少结肠中大肠杆菌数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不同处理玉米的有机物质瘤胃降解率及小肠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3头带瘤胃瘘管的杂种肉牛测定玉米、无机保护剂处理玉米、有机保护剂处理玉米、10%和30%鲜血处理玉米有机物质(OM)和非蛋白质有机物质(NPOM)的瘤胃动态降解率,OM分别为53.03%,43.91%,53.57%,35.73%和38.85%,NPOM分别为53.67%,48.06%,55.72%,39.24%和44.48%。用酶解法(牛小肠液冻干粉(BIF))测得玉米、无机保护剂处理玉米、有机保护剂处理玉米、10%和30%鲜血处理玉米12小时瘤胃非降解OM的消化率分别为74.39%,76.26%,75.54%,77.88%和77.43%,NPOM分别为63.92%,64.78%,64.43%,67.78%和6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