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经济动物学报》2021,25(1):20-25
比较分析HSL和PPARγ基因在湘西黄牛不同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以探讨HSL和PPARγ基因与湘西黄牛脂肪酸代谢的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SL和PPARγ基因在6,18,30月龄湘西黄牛的肝脏、肌肉组织(背最长肌)、脂肪组织(皮下脂肪和腹腔脂肪)中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HSL基因在湘西黄牛肝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和腹腔脂肪的4个部位中的表达量随月龄增长依次极显著减少(P0.01),而PPARγ基因正好相反。6月龄时,肝脏中HSL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织(P0.05),PPARγ基因皮下脂肪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P0.05); 18月龄时,HSL基因在4个组织中的表达量按大小关系依次为肝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腹腔脂肪; PPARγ基因在4个组织中的表达量按大小关系依次为皮下脂肪肝脏≈腹腔脂肪背最长肌; 30月龄时,HSL基因在4个组织中的表达量按大小关系依次为肝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腹腔脂肪; PPARγ基因在4个组织间的表达呈现两两差异显著(P0.05),其表达量依次为肝脏皮下脂肪腹腔脂肪背最长肌。30月龄的粗脂肪(EE)含量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高于6月龄和18月龄的(P0.05),18月龄和30月龄湘西黄牛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6月龄的(P0.05); 30月龄时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较高,但显著低于18月龄的(P0.05)。由此可见,HSL和PPARγ基因在湘西黄牛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随月龄与部位的不同表达不同,存在月龄和组织差异性,且二者的表达规律呈负相关。在动物生产应用中,建议湘西黄牛在30月龄左右再屠宰食用,口感及营养价值更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基因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9(SLC12A9)、G蛋白Y2亚基(GNG2)在正常番鸭(不具有啄羽行为)表达量最高的组织及是否与番鸭啄羽行为相关,本研究共选取27只番鸭,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其中选取正常番鸭3组,采集心、肝、脾、肺、肾、胰、肌胃、腺胃、大脑、小脑、视丘11个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在各组织表达量差异性。结果显示:在mRNA表达量数值上,SLC12A9基因在番鸭心脏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肌胃中的mRNA表达量最低(P<0.01);GNG2基因在番鸭小脑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视丘,小脑与视丘组织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肌胃中的mRNA表达量最低(P<0.01)。另外选取啄羽与正常番鸭各3组采集大脑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基因SLC12A9、GNG2在正常番鸭与啄羽番鸭大脑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表示:SLC12A9、GNG2基因在正常番鸭与啄羽番鸭的大脑组织均有表达,在mRNA表达量数值上,SLC12A9基因在正常番鸭的第3组mRNA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GNG2基因在啄羽第3组具有最高mRN...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藏猪背最长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PARGC1A)基因mRNA表达量在2、4、6月龄和8月龄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藏猪背最长肌中PPARGC1A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2月龄时最低,至4月龄时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0.01),6月龄时表达量逐渐下降,但较4月龄差异不显著(P0.05),至8月龄时表达量又极显著上升到最高水平(P0.01)。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藏猪PPARGC1A基因的发育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PPARGC1A基因对猪肉质性状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α)基因在不同脂肪型猪肝脏组织中的发育表达规律,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马身猪和大白猪0、1、2、3、4、5和6月龄个体肝脏内PPARα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马身猪和大白猪肝脏组织PPARα基因mRNA发育性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大白猪PPARα 基因表达量呈现出前、后期高中期低的变化趋势,0月龄时表达量最高,3月龄时表达量最低,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而马身猪表达量呈现前期高后期低的变化趋势,0月龄和1月龄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月龄(P<0.01)。上述结果揭示猪PPARα可能是肝脏脂质代谢的调控因子,为猪脂肪沉积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旨在探究ADIPOQ基因在贵州黑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和在不同月龄脂肪组织中的表达规律。采用qRT-PCR检测了贵州黑山羊8个组织样(心、肝、脾、肺、肾、胃、背最长肌和脂肪组织)及5个不同时期(1、3、6、9、12月龄)脂肪组织中ADIPOQ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ADIPOQ基因在黑山羊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脂肪组织的表达量最高,肾脏中表达量最低;时序表达结果表明ADIPOQ基因总体表达趋势为先增加再减少,其中在6月龄表达量最高,在12月龄表达量最低。说明ADIPOQ基因对贵州黑山羊脂肪代谢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或可作为研究黑山羊肉质品质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断奶后2~6月龄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及小肠组织中与氨基酸转运吸收相关的SLC7A7、SLC3A1和SLC15A1 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健康、日龄((60±1.60) d)和体重((10.73±1.03) kg)相近的雌性陕北白绒山羊羔羊3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4种试验日粮,其消化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标准日粮的85%、100%、115%和130%。标准日粮营养水平参考肉羊饲养标准NY/T816—2004,依据生长阶段(10~19 kg、15~27 kg)和目标增重设置。试验期间,分别于120和180日龄称重,于180日龄,每个重复屠宰1只试验羊,采集十二指肠中上部、空肠中段、回肠末端组织样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LC7A7、SLC3A1和SLC15A1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第一阶段(60~120 d)115%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第二阶段(121~180 d)115%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85%和100%水平组(P0.05),与130%水平组无明显差异。两阶段115%水平组羔羊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两阶段料重比115%水平组显著低于85%、100%水平组(P0.05)。2)相同营养水平下,SLC7A7和SLC15A1 mRNA的表达丰度顺序均为回肠空肠十二指肠;3)随日粮营养水平的增加,SLC7A7、SLC3A1和SLC15A1 mRNA在小肠各段的相对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115%水平组表达量最高。115%水平组SLC7A7和SLC15A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15%水平组SLC3A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85%和130%水平组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与其他营养水平组相比,115%水平组陕北白绒山羊羔羊在2~6月龄生长性能最佳,SLC7A7、SLC3A1和SLC15A1 mRNA在小肠各段的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在断奶仔猪不同组织的分布情况。选择12头杜×长×大断奶仔猪,屠宰,取脾脏、胸腺、肠道淋巴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肝脏、腓肠肌、皮下脂肪、空肠和回肠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包括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IL-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各组织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在所检测的11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组织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总体看来,主要在免疫组织(脾脏、胸腺、淋巴结)表达量较高,在皮下脂肪和肠道(空肠、回肠)表达量居中,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较低。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较大,可能与仔猪各组织对病原的识别和抵抗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炎症反应中东北白鹅Toll样受体15(TLR15)的免疫功能及其组织表达特征,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LPS诱导下的东北白鹅TLR15及相关免疫因子在不同组织的转录水平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TLR15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LPS诱导下东北白鹅TLR15及其相关免疫因子(IFN-α、IFN-γ、IL-1β和IL-6)的转录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TLR15、IFN-α和IFN-γ在法氏囊组织转录水平最高(p0.01),IL-6在胸腺中转录水平最高,表明在炎症反应中TLR15及其免疫因子在不同组织的转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TLR15在法氏囊、脾脏和肝脏中的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在肺组织和肾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表明在LPS诱导下,鹅TLR15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一致。本研究为东北白鹅TLR15在炎症反应中的免疫功能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探索MSTN(生长抑制素)基因在脂肪组织中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差异,为哈萨克羔羊的良种选育提供遗传学资料。采用荧光定量1~6月龄哈萨克羔羊脂肪组织中MST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2-ΔΔCt处理不同月龄相对表达量数据,SPSS 17.0软件分析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MSTN基因在1~6月龄哈萨克羔羊尾脂中的相对表达量6月龄最高,1、2、3、4各月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5月龄最低。说明MSTN基因在脂肪中的表达量在生长发育的前期差异不显著(P0.05),在5月龄显著降到最低点,随后在6月龄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6,(4):661-664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MP2和BMP4基因在草原红牛1,12,18,30月龄4个发育阶段睾丸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旨在探讨该基因在草原红牛睾丸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BMP2和BMP4基因在所检测的肉牛4个发育阶段睾丸组织中均有表达。BMP4基因1月龄表达量显著低于12,18,30月龄(P0.05),12月龄表达量最高,随着月龄增加,表达量减少。而BMP2基因在出生阶段表达量最低,但是与其他3个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基因表达趋势也是12月龄表达量最高,然后随着月龄增加,表达量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比较分析肉碱脂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CPT-1)基因在湘西黄牛不同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以探讨CPT-1基因与肉牛脂肪代谢的关系。[方法]试验选取湖南德农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保种场不同月龄(6月龄、18月龄和30月龄)湘西黄牛各4头,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背最长肌、皮下和腹腔脂肪组织C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结果表明,(1)CPT-1基因在湘西黄牛肝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和腹腔脂肪的4个部位中的表达量随月龄增加依次极显著降低(P<0.01)。(2)在6月龄、30月龄时,CPT-1基因在湘西黄牛肝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和腹腔脂肪的4个部位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3)在18月龄时,CPT-1基因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P<0.05),肝脏与腹腔脂肪中CPT-1基因的表达量与其他3个组织中CPT-1基因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说明CPT-1基因对湘西黄牛机体脂肪代谢具有重要作用,CPT-1基因在湘西黄牛主要脂肪代谢部位(肝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和腹腔脂肪)均有表达,且CPT-1基因的表达量随月龄与部位的不同,存在月龄间差异性和组织间相似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比较分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基因在湘西黄牛不同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以探讨SREBP-1基因与肉牛脂肪代谢的关系。选取湖南德农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保种场不同月龄(6月龄、18月龄、30月龄)湘西黄牛各4头,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背最长肌、皮下和腹腔脂肪组织SREB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①SREBP-1基因在湘西黄牛肝脏、背最长肌、皮下和腹腔脂肪的4个部位中的表达量随月龄增加依次显著增加(P0.01);②在6月龄时,皮下脂肪SREBP-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与腹腔脂肪(P0.05);③18月龄时,SREBP-1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与腹腔脂肪(P0.05);④30月龄时,SREBP-1基因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织(P0.05),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与腹腔脂肪(P0.05)。由此可见,SREBP-1基因在湘西黄牛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随月龄与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存在月龄和部位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检测TLR4基因mRNA在猪各个组织的分布以及在F18大肠杆菌抗性型和敏感型群体间差异表达水平,为探讨该基因在免疫识别和F18大肠杆菌抗性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运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定量测定。首先,各取8头35日龄F18大肠杆菌抗性型和敏感型苏太仔猪组织样,包括心脏、肝脏、脾脏等11个组织,提取总RNA,以GAPDH基因为内参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TLR4基因mR-NA进行均一化处理,利用荧光阈值(Ct值)计算TLR4基因mRNA在各个组织以及F18大肠杆菌抗性型和敏感型群体间表达量。结果显示,TLR4 mRNA在猪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肺、淋巴结、肾脏和脾脏等免疫器官中表达量较高,F18大肠杆菌敏感型的TLR4基因表达量普遍高于抗性型个体的表达量,在各个组织中(除胃外)TLR4表达量差异倍数从1.083到2.980不等;在肺、淋巴结、肾脏和胸腺组织中,F18大肠杆菌敏感型的TLR4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抗性型个体的表达量(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TLR4基因通过天然免疫识别机制对猪F18大肠杆菌病等革兰氏阴性疾病有一定的影响,TLR4基因表达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肉牛CREB转录激活因子2(CRTC2)基因在肌肉组织中不同品种和月龄的表达情况,探讨CRTC2基因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利用qRT-PCR技术检测CRTC2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不同月龄的表达规律;运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对CRTC2蛋白进行定量定位分析,探讨CRTC2蛋白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布莱凯特黑牛胰脏中CRTC2基因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睾丸中CRTC2基因mRNA的表达量最低;CRTC2基因在不同时期随着月龄的增加表达量逐渐降低,其中2和6月龄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10和18月龄(P0.01),18月龄表达量最低;4个月龄布莱凯特黑牛的CRTC2表达量均高于鲁西黄牛,且2和6月龄品种间差异极限著(P0.01);CRTC2蛋白随着月龄的增加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2月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月龄(P0.01),18月龄相对表达量最低;4个月龄布莱凯特黑牛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鲁西黄牛(P0.01)。提示:CRTC2基因主要在肌肉组织的肌原纤维中表达,可能参与动物的早期分化和生长相关过程,对调控肌肉生长发育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牦牛Toll样受体8和9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牦牛Toll样受体8(TLR8)和9(TLR9)蛋白的结构特征及其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丰富牦牛TLRs基因研究的理论数据,应用RT-PCR方法克隆牦牛TLR8、TLR9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构建组织表达谱。结果显示,两个基因cDNA全长分别为3 102bp和3 090bp。牦牛TLR8和TLR9基因与野牦牛、黄牛和绵羊之间的同源性都很高,均在95%以上。牦牛TLR8和TLR9蛋白都具有胞外LRRs功能域、胞内区TIR结构域、低复杂度区;另外,TLR8还具有1个C端富集亮氨酸重复序列(LRRCT)和跨膜结构域。两个基因在10个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肾脏中表达量最高,而在大肠中表达量最低。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牦牛TLR8和TLR9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并揭示了它们在各组织器官的表达规律,为进一步研究TLRs在牦牛体内的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研究延边黄牛不同生长阶段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factor 1,SREBP1)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 Co A desaturease 1,SCD1)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与IMF含量的相关性以及这两个基因表达水平的关联性。试验选取12月龄的延边黄牛公牛(去势)8头,利用微量微创活体采样枪(韩国忠北大学提供),分别在12月龄,16月龄,20月龄,采集肌肉组织(臀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SREBP1和SCD1基因在延边黄牛不同生长阶段肌肉组织中的m RNA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1延边黄牛SREBP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在12、16、20月龄具有极其显著差异(P0.01),其中20月龄时SREBP1基因表达量相对最高;SCD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在12、16、20月龄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20月龄时SCD1基因表达量相对最高。2肌肉组织中SREBP1基因的表达量在12~20月龄期间与IMF含量具有正向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10(P0.05);SCD1基因的表达量在12~20月龄期间与IMF含量具有正向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34(P0.05)。结果表明,SREBP1和SCD1基因在延边黄牛不同生长阶段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SREBP1和SCD1基因的协同表达对延边黄牛不同生长阶段肌内脂肪的沉积有一定的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明云南高原乌金猪与约大乌猪低氧适应差异。采集60日龄乌金猪与约大乌猪各30头(公母各半)血样,检测乌金猪和约大乌猪血液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数目(RBC)、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氧饱和度生理表征参数。屠宰60日龄乌金猪与约大乌猪各12头(公母各半),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心、肝、肺、肾、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皮肤、肌肉、胰腺、睾丸或卵巢12种组织中HIF-1α、VEGF、EPO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乌金猪HGB和RBC极显著(P0.01)高于约大乌猪,而HCT和MCH低于约大乌猪,乌金猪氧饱和度高于约大乌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乌金猪与约大乌猪的各个组织中均检测到HIF-1α、VEGF、EPO基因mRNA的表达;在低氧适应基因中,HIF-1α基因在肝、肺、胰腺、肾和皮肤组织表达量最高,VEGF基因在肝、肺和胰腺表达量最高,EPO基因在肾和肝表达量最高;HIF-1α、VEGF、EPO基因在两猪种中的表达量趋势一致,约大乌猪组织中的总体表达量高于乌金猪的表达量;母猪低氧适应基因的总体表达量显著高于公猪。乌金猪低氧适应生理表征参数明显高于约大乌猪,在多数组织约大乌猪低氧适应基因的表达高于乌金猪。但对其高原低氧适应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也木勒白羊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在不同生长时期(0~6月龄)的表达量,采用2-ΔΔCt分析不同生长阶段表达量的差异,旨在掌握也木勒白羊不同生长时期MSTN基因的表达规律,为也木勒白羊肌肉生长性状的选育提供遗传学资料.结果发现,MSTN基因在3月龄也木勒白羊肌肉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月龄(P<0.05),其余各月龄差异不显著(P>0.05);MSTN在脂肪中的表达量0月龄相对较低,随月龄增长,表达量升高,在5月龄达到最高,后随月龄增长表达量降低.MSTN基因在肌肉和脂肪中的表达量随着月龄增长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表达规律可为也木勒白羊肉用性能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HMBi)对哺乳期母羊和羔羊绒毛品质以及哺乳羔羊体内含硫氨基酸转运载体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选取27对年龄、体重、分娩日期相近且均产单羔的哺乳初期陕北白绒山羊母羊及其初生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对母子),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和4%的HMBi。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母羊绒毛和粗毛长度随HMBi添加水平提高有增加趋势,其中4%组母羊绒毛长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各组试验羔羊绒毛、粗毛长度及绒毛细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母羊饲喂不同水平HMBi对其哺乳羔羊皮肤内SLC3A2基因的表达量和空肠内SLC1A5基因的表达量有显著影响(P0.05),SLC38A2和SLC6A19基因的表达量在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在不同组织中,4种基因的肝脏表达量最高,皮肤表达量最低;在小肠不同区段,SLC3A2基因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SLC38A2、SLC1A5和SLC6A19基因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综上,哺乳期绒山羊饲粮中添加HMBi可提高母羊绒毛生长速度,但对其哺乳羔羊绒毛品质无明显影响;根据4种氨基酸转运载体相关基因表达量的表达规律,可以推测出:肝脏是氨基酸代谢较为活跃的场所;小肠中的十二指肠和空肠可能是肠道游离氨基酸被吸收的主要部位,而在回肠的吸收量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