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霉菌毒素对养殖鱼类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建斌 《饲料工业》1993,14(9):27-28
<正> 我们对三类霉菌最了解:曲霉属、青霉属、镰孢霉属。这些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适宜的条件下就会生长,产生毒素。这些条件包括: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含水量高于14%,相对湿度大于70%,适宜的温度范围和足量的氧。由这几种霉菌产生的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毒素是黄曲霉毒素、棕曲霉毒素和镰刀酶毒素。但是其它一些毒素(比如环匹阿尼酸)的重要性也正开始表现出来。一、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菌株产生的。鱼类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状通常为:生长差,贫血,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是某些种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国外科技人员早就发现各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和根霉菌属(Rnizopus)霉菌污染的饲料。含这些霉菌的日粮对猪、鸭、兔、豚鼠有毒害。但是,黄曲霉毒素中毒症和其他真菌毒素中毒症,在养禽生产中一直被忽视,直至1960年英国发现火鸡“X”病,才引起重视。研究表明,火鸡“X”病的共同因素是  相似文献   

3.
《北方牧业》2006,(3):8-8
<正> 1.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常见的产毒素霉菌主要有:曲霉属中的黄曲霉、赭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寄生曲霉和烟曲霉等。青霉属中的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红色青霉、扩展青霉、圆弧青霉、纯绿青霉和斜卧青霉等。镰孢菌属中的禾谷镰孢菌、三隔镰孢菌、玉米赤霉菌、梨孢镰孢菌、尖孢镰孢菌、雪腐镰孢菌、串珠镰孢菌、拟枝孢镰孢菌、木贼镰孢菌、茄病镰孢菌、粉红镰孢菌等。另外,麦角菌属、鹅膏菌属、马鞍菌属和链格孢菌属等也是较为常见的产毒霉菌。各种霉菌可以产生多达数百种霉菌毒素,但目前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十几种对人类危害特别大且污染频率高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 A,杂色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展青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串珠镰刀菌素,三硝基丙酸及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包括 T-2毒素,脱氧雪  相似文献   

4.
青贮饲料是反刍动物日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青贮饲料在收获前、发酵期间及青贮完成后都会受到多种霉菌毒素污染。反刍动物摄入霉菌毒素后会对其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并对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构成威胁。青贮饲料中优势霉菌包括镰刀菌属(Fusarium)、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所产生的主要霉菌毒素包括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蓝酪霉菌毒素、霉酚酸和麦角生物碱等。本文将对上述毒素在青贮饲料中的产生、影响、预防和脱毒的方法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生产优质青贮饲料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各种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广泛存在,当畜禽食人含有毒素的饲料或霉菌便会发生霉菌毒素中毒。霉菌及霉菌毒素的种类很多,其毒性大小不一,其中对畜禽危害较大的有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赤霉菌毒素、青霉毒素等。以霉变玉米引起多种毒素中毒最为常见,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现就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制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Gbodi  TA  包鸿俊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3):48-50
家畜霉菌中毒是自古就存在的问题。现已知霉菌代谢物可引起动物的多种疾病,例如:赭曲霉毒素能引起猪肾病;黄曲霉毒素能导致鳟鱼的肝细胞瘤;葚孢霉素会使绵羊产生面部湿疹;牛采食霉菌污染的豆科牧草后,能引起流涎;玉米赤霉烯酮引起猪和家禽生殖上的问题;T-2毒素使牛死亡;镰刀菌毒素导致农畜死亡;家禽饲喂黄曲霉毒素导致急性中毒和死亡;马、绵羊和山羊的葡萄穗霉中毒以及猪的青霉酸中毒等(Messeltine,1978)。本文综述世界各地报道的家畜霉菌中毒情况,并阐明此问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7.
赭曲霉毒素A(OTA)是赭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分布最广且危害最大的真菌毒素.是曲霉属和青霉属等产毒菌株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的有毒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饲料及其他农副产品中,导致大量的饲料原料受到污染,对畜禽养殖构成威胁,甚至引起畜禽死亡.如果用赭曲霉毒素A含量较高的玉米饲喂鸡只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引起鸡肾脏肿胀、花斑肾,与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变化相似而易误诊,造成鸡只的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宜宾某养殖户乌骨鸡发生赭曲霉毒素A中毒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中毒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曲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引起的以消化机能紊乱、全身浆膜出血、肝脏黄染肿大为特征的一种中毒性疾病。曲霉广泛分布于自  相似文献   

9.
同真菌竞争、提高日粮的氨基酸含量、动物体获得抗性是控制饲料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关键。来自美国的最新研究表明,通过控制产生黄曲霉毒素的2种真菌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eus)的遗传密码,可以阻止黄曲霉毒素的  相似文献   

10.
家禽黄曲霉毒素中毒是指家禽摄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或其它食物而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高毒性毒素,由黄曲霉、寄生曲霉和软毛青霉所产生。这些真菌都可在所有家禽饲料和配料中生长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黄曲霉毒素,特别是在潮湿温暖环境条件中更易生长产生毒素。黄曲霉毒素主要侵害肝脏,其次为胆囊、造血器官、免疫系统等,造成家禽贫血、肝脏肿大、黄疸、消化功能障碍及免疫抑制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现已查明自然界存在的真菌毒素在200种以上,畜禽真菌病及真菌毒素中毒报道日益增多。它们给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就几种较常见危害性大的真菌毒素作简单介绍。一、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A.parasiticus)代谢产生一类结构相似含多环不饱和香豆素的化合物,已分离出17种(Who,1979),其中4种(B_1、B_2、G_1、G_2)已完全弄清其特性并从毒物学方  相似文献   

12.
正在生物界中,存在着许多霉菌,常寄生于各类饲料原料中。如果环境温度湿度适宜(温度28℃,湿度80%以上),氧气含量充足,霉菌就会大量生长繁殖,导致饲料发霉变质。有些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毒素。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有100多种以上,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和赤霉毒素以及棕曲霉毒素、黄绿青霉素、黑穗病、麦角病、锈病等。这些霉菌毒素都可能引起猪中毒。生产中,当猪食入霉变饲料中毒后,临床上仅根据外部表现很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霉菌毒素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主要产毒霉菌现在已明确能产生对人体毒害作用的霉菌有300多种,主要是曲霉菌属(aspergillus)、青霉菌属(pe nicilli-um)和镰刀菌属(fusarium)的霉菌产生。1.1曲霉菌属包括黄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棕曲毒、寄生曲霉、棒曲霉等。表面一般是绒毛状,开始为灰白色或白色,长出孢子后因菌种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它们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赫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等多种毒菌毒素。1.2镰刀菌属包括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孢镰刀菌、梨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前病镰刀菌、粉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等。一般呈白色绒…  相似文献   

14.
5.桔青霉素(Citrinin);产生桔青霉素的菌种有牵连青霉(P.implicatum)、暗兰青霉(P.lividum)、瘿青霉(P.fellutanum)、詹森青霉(P.Jensenii)、扩展青霉(P.expansum)、点青霉(P.nototum)、变灰青霉(P.cascens),及某些曲霉如亮自曲霉(A.candidus)、土曲霉(A.terreus)、雪曲霉(A.niveus)等都可产生。桔青霉可使大米变黄,成为黄变米。粮食与饲料在贮  相似文献   

15.
徐运杰 《饲料工业》2012,(Z1):32-33
<正>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是非常危险的,除了直接影响动物机体的健康外,毒素还可以转移到奶、肉或其它动物副产品中,从而间接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等。赭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及青霉属中的某些菌种产生的一类结构相似的有毒次生代谢产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4,(10):96-99
用豆腐渣、酱渣、米酒糟、橙皮、茶叶渣等非常规饲料配制奶牛全混合日粮(TMR),藉UHPLC/UHPLC-MS/MS法检测其中的38种霉菌毒素。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G2(28.66±8.87)μg/kg,呕吐毒素(264.68±128.82)μg/kg,HT-2(37.80±21.15)μg/kg,伏马菌素B2(16.71±5.14)μg/kg,神经毒素C(0.47±0.13)μg/kg,青霉酸(56.80±5.20)μg/kg;麦角新素(麦角酯醇)2.57±0.84μg/kg,均未超出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其他31种霉菌毒素未检出,它们分别是:黄曲霉毒素类的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赭曲霉毒素类的赭曲霉毒素A、赭曲霉毒素B;单端孢霉烯毒素B类的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去氧瓜萎镰菌醇-3-葡萄糖苷、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酮-X;单端孢霉烯毒素A类的T-2毒素、二醋酸麃草镰刀菌烯醇(蛇形菌素)、Diacetoxyscirpenol、新茄病镰刀菌烯醇;伏马菌素类(烟曲霉毒素)的伏马菌素B1、伏马菌素B3;玉米赤霉烯酮类的玉米赤霉烯酮、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烯醇;青贮(青霉菌属)毒素类的展青霉毒素、霉酚酸、杂色曲霉毒素、胶粘毒素、渥曼青霉素、交链孢霉酚、疣孢漆斑菌;麦角碱毒素类的2-溴基-a-麦角新碱、麦角胺、麦角醇、甲基麦角新碱。用本日粮饲喂泌乳牛,在上海及江苏境内17个牧场采集牛奶样品109件,检测其中残留的黄曲霉毒素M1(AFM1)含量,结果显示,其平均值为(81.75±87.28)ng/kg,变动范围为0367.27 ng/kg,都低于国家标准500 ng/kg的上限,说明本试验配制的TMR所生产的牛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由于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可能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因此它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健康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常与肉用鸡自然爆发赭曲霉毒素中毒症时发生气囊炎密切相关。为了研究这种毒素对鸡免疫系统的影响,作者对出壳后的肉用仔鸡每天喂服2~4ppm的赭曲霉毒素,连续20天。试验结束时,进行尸体剖检,发现赭曲霉毒素引起所有淋巴器官中的含免疫球蛋白细胞(imm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本文中描述了实验饲喂棕曲霉大米培养产物后引起的猪霉菌毒素中毒病,首先他们对临床症状和大体病理学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查。给猪饲喂浓度为25%的棕曲霉大米培养产物出现的临床症状包括食欲减退、增重停止、体重减轻,精神沉郁、皮毛粗乱、皮肤干燥,在饲喂后第十天发现有腹部膨胀、呼吸困难、行步困难,至实验未,少数猪发生死亡,而大多数猪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19.
自1960年以来,由于饲料发霉引起奶牛的棒曲霉毒素中毒,相继在法国、保加利亚、德国、南非发生。关于毒素方面,除Bergel等(1943)获得的棒曲霉素(即展青霉素)  相似文献   

20.
浓缩饲料中霉菌总数及霉菌毒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拟饲料标准及高温、高湿贮存条件的方法,比较其霉菌总数、主要产毒菌的种类、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变化情况。将饲料在设定条件下存放8周,利用国标检测方法每周检测一次,结果表明:肥育猪用浓缩料在相对湿度<67%、温度(22±2)℃的标准贮存条件下,两个月内霉菌总数及毒素含量变化较小,饲料在相对湿度为(80±2)%、温度为(30±2)℃的高温、高湿条件下存放14d,霉菌总数为7.7×105cfu/g,超过国家饲料卫生标准1×105cfu/g,主要产毒菌种类有黄曲霉、寄生曲霉、绿青霉;饲料存放35d,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20.8μg/kg,超过浓缩料毒素限量标准20μg/kg;存放56d,赭曲霉毒素含量为52.1μg/kg,未超过标准限量100μg/kg;且赭曲霉增长速度比黄曲霉增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