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种因素对大豆粗蛋白含量测定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优化的试验条件。[方法]利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比较不同称样量、催化剂比例、硫酸用量、消化时间、消化温度条件下测定的大豆粗蛋白含量。[结果]当只改变某一种试验条件的水平时,大豆粗蛋白含量测定结果之间差异较大,有的甚至达到极显著水平。针对大豆样本,较优化的试验条件是称样量0.5 g、催化剂用量比例K_2SO_4/CuSO_4·5H_2O为6/0.2(g/g)、硫酸用量为8 mL、消化时间105 min、消化温度420℃。仪器测定硫酸铵的回收率为100.26%,符合定量的要求。[结论]该研究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测定野生竹红菌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通过干灰化法制备了从云南山区采集的野生竹红菌样品,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其中Mn、Cd、Cr、Zn、Cu等9种元素的含量。[结果]竹红菌对各金属元素的集累(富集)能力存在差异,对Fe、Se和Hg的集累(富集)能力相对要强,对Cd、Cr、Pb等几种主要的重金属的集累(富集)能力相对较弱,测定的微量元素含量顺序是Fe>Se>Hg>Mn>Zn>Pb>Cu>Cr>Cd。原子吸收的回收率为98.7%~116.4%,RSD值为0.07%~1.67%,都在实验要求的范围内。[结论]竹红菌中的硒元素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竹红菌中微量元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改进凯氏定氮法的消化方式,探讨甲醛法测定玉米粗蛋白的可行性,分别用常规凯氏定氮浓硫酸消化法和过氧化氢浓硫酸消化法,以锥形瓶取代凯氏瓶,对玉米、玉米蛋白粉及玉米渣皮进行消化,消化后的样品分别以常规凯氏定氮法和甲醛法测定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浓硫酸混合液消化法,消化时间为15min,比常规方法(1h)缩短了45min,两种方法测定的粗蛋白变异系数分别为0.248%和0.378%,经t检验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因此,甲醛法是一种简便、省时可靠的粗蛋白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高脂植物样品氮含量的消化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大豆、花生和麻疯树籽饼等多种高脂肪含量的消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消化时间为1.5 h,最佳浓硫酸用量为8 ml,K2SO4与CuSO4最佳质量比为5∶1,而最佳消化温度根据样品不同而略有差异,当消化大豆、花生样品时,最佳消化温度为420℃,而消化麻疯树籽饼时,最佳消化温度为38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一种同时快速测定烟草中总氮和钾的方法,以提高烟草中总氮的消化速度,避免有毒氧化汞的使用。[方法]对连续流动法测定总氮的消解方法进行改进,选用5∶2(V∶V)的硫酸-过氧化氢混合液消解烟草样品,然后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同时测定总氮和钾,并与相关文献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数据比对。[结果]选用5∶2(V∶V)的硫酸-过氧化氢混合液消解烟草样品,改进后此方法的消化时间相比原方法缩短约2 h,且可同时测定钾元素;方法的RSD小于3%,总氮和钾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2%、98.7%。[结论]采用改进的方法消解烟草样品,可减少消化时间,且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烟草中总氮和钾的快速批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金银花中主要内含物最佳浸提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盈峰  王登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761-7762
[目的]为了确定金银花的最适浸提条件,为加工金银花饮料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花水比、温度、时间三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测定水浸出物、氨基酸、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并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金银花中水浸出物的最适浸提条件为:花水比1∶40,温度80℃,时间20 min,水浸出物含量为45.96%;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最适浸提条件为:花水比1∶40,温度80℃,时间15 min,绿原酸含量为4.09%;金银花中氨基酸的最适浸提条件为:花水比1∶30,温度70℃,时间10 min,氨基酸含量为2.02%;金银花中黄酮的最适浸提条件为:花水比1∶40,温度80℃,时间15 min,黄酮含量为0.826 2%。[结论]金银花的最适浸提条件是花水比1∶30~1∶40,温度70~80℃,时间10~15min。  相似文献   

7.
产酱香芽孢杆菌几种发酵产物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思齐  谢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363-4364
[目的]测定产酱香芽孢杆菌发酵产物中总酸、氨基酸态氮、粗蛋白的含量。[方法]采用滴定法及凯氏定氮法对芽孢杆菌发酵产物中总酸、氨基酸态氮、粗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经发酵后样品总酸含量在发酵中期明显增加,后期缓慢下降;氨基酸态氮含量持续增加;粗蛋白含量逐渐减少。[结论]采用滴定法及凯氏定氮法可快速对产酱香芽孢杆菌代谢产物含量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8.
周根来  殷洁鑫  刘柱  茆羽  周明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041-7042,7058
[目的]为鱼粉粗蛋白含量提供一种快速、低廉、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方法]以国内常见鱼粉为材料,使用InfraXact Lab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测定鱼粉的近红外光谱值,并采用常规凯氏定氮法测定鱼粉样品中粗蛋白含量,建立鱼粉粗蛋白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对模型测定结果进行预测准确性评价。[结果]鱼粉粗蛋白含量定标方程的SECV值为0.515,1-VR值为0.865,粗蛋白含量的验证参数SEC值为0.302,RSQ值为0.925,说明定标方程的预测能力较好,可用来进行鱼粉粗蛋白含量的测定。[结论]建立的鱼粉粗蛋白含量近红外分析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用于鱼粉常规养分分析的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龙胆生品、酒炙、姜炙、甘草炙、炒炭等不同炮制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并利用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其炮制工艺,探讨提高龙胆苦苷含量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分别对龙胆药材进行不同的炮制处理,采用超声法进行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其含量,选择龙胆苦苷含量最高的样品进行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炮制工艺。[结果]龙胆不同炮制品中酒炙龙胆的含量高于其他炮制品。当炮制温度为100℃,闷润时间为1 h,龙胆与黄酒用量比例为5∶1时,龙胆苦苷含量最高。[结论]酒炙法是适用于龙胆的炮制方法,且最适宜的炮制条件为炮制温度100℃、闷润时间1 h、龙胆与黄酒用量比例5∶1。  相似文献   

10.
根据粗蛋白测定过程中的各个步骤研究了饲料中粗蛋白测定中消化炉的温度、消化炉消化的时间、催化剂用量、硼酸吸收液加碱量、蒸馏时间以及盐酸浓度等影响因素,并确定一些常规饲料中蛋白质测定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消化温度为420℃时效果最佳,消化时间最好控制在2 h以上,催化剂用量以6.4 g最为准确,硼酸吸收液是否加碱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小,蒸馏时间在5 min之后蒸馏完全,盐酸的浓度选择则需要根据试样的大体粗蛋白含量进行选择,因此影响消化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消化温度、消化时间、催化剂用量。  相似文献   

11.
东北小油菜叶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主要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小油菜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小油菜叶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东北小油菜叶(干物)作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凯式定氮法、索式抽提法和直接干燥法测定油菜叶中叶蛋白、粗脂肪和水分含量,研究不同pH值、提取温度、时间及料液比对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在pH值9,温度45℃,固液比1∶30,浸提时间1 h时,蛋白质提取率达88.20%。[结论]该研究确定了小油菜叶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当地小油菜天然叶蛋白生产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农业部门土壤硒资源调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从样品处理中的混酸比例、冷消解时间、低温消解温度和超声波超声时间4个影响因素比较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土壤中硒含量的效果。[结果]用混酸比(硝酸+高氯酸)为(2∶3)对样品冷处理硒的提取效果最好;土壤样品冷消解48 h后,高温160℃处理的样品中硒的提取率最高;加混酸冷处理32 h以后硒的提取率较高;土样加混酸后通过超声20 min直接低温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样品的处理效率。[结论]样品称量后直接加混酸经20.00 min超声,在160℃的砂浴上加热,硒的提取效果很好,是一种很好的适合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壤中硒含量的土样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青梅果超氧化物歧化酶粗酶的提取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建平  罗安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26-9127
[目的]测定青梅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筛选青梅果SOD粗酶提取最有效的方法。[方法]以重庆綦江青梅果为原料,采取不同料液比提取青梅SOD粗酶,以Sevage法除去杂蛋白,硫酸铵分级沉淀。同时对各步骤所得S0D粗酶活性、蛋白量、比活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3P04缓冲液的用量对SOD粗酶的提取有直接影响。当H3PO4缓冲液与梅果的比例为3:1时,测得酶的比活最高,为25.34U/mg蛋白;粗酶液按3:1体积比加入的氯仿-乙醇混合液除去杂蛋白效果明显;粗酶液添加(NH4)2SO4至90%饱和度沉淀SOD效果好,比活较提取液上升51.43U/mg蛋白。[结论]青梅果SOD粗酶提取的最佳条件:H3PO4缓冲液与青梅比例为3:1,温度为25~30℃,pH值为7.8,Sevage法除去杂蛋白,(NH4)2SO4盐析从35%添加至90%饱和度沉淀SOD。该条件下,总蛋白为215.13mg,酶总活力为5415.74U/mg蛋白,比活为25.34U/mg蛋白。  相似文献   

14.
张强  徐升运  任平  阮祥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97-13998
[目的]提高沙棘果渣的蛋白质含量。[方法]以沙棘果渣为原料,采用酿酒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无机盐的用量及发酵工艺条件。[结果]当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为1∶6,添加3%硫酸铵、0.2%磷酸二氢钾及0.05%硫酸镁,原料含水率65%,接种量10%,初始pH 6.0,30℃发酵48 h,得到的产品经烘干、粉碎后测得粗蛋白含量23.5%,且具有浓烈的醇香味。[结论]该研究为沙棘果渣饲料化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大孔树脂对黔产野生水芹(简称水芹)水溶性总黄酮的纯化条件。[方法]测定AB-8、DM-130和HP-20 3种大孔树脂对水芹总黄酮的吸附量及解吸率,筛选树脂型号;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HP-20树脂纯化工艺。[结果]HP-20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水芹总黄酮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0(g∶mL),静置吸附时间为6 h,解吸液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0%,pH为3,解吸温度为40℃,经HP-20处理后的水芹总黄酮纯度较高(提高了9.4倍)。[结论]HP-20树脂较适于分离纯化黔产野生水芹水溶性总黄酮,为水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采用纤维素酶酶解的方法从玉米(Zea mays)须中提取总黄酮.设计单因素试验分析了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等6个因素对玉米须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总黄酮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法提取玉米须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每5.0 g干燥的玉米须粉末中加入3.0 g纤维素酶、酶解温度45.00℃、酶解时间149.1 min、pH4.49、体积分数30%的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0(m∶V,g/mL),此条件下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0.837%.  相似文献   

17.
明红梅  霍丹群  周健  刘军  李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39-10742
[目的]探讨丢糟蛋白饲料的发酵工艺。[方法]以白酒丢糟为主要原料,黑曲霉、绿色木霉、热带假丝酵母为发酵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丢糟混菌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原辅料配比为粉碎至20目的丢糟75%、麸皮20%、玉米粉5%,黑曲霉∶绿色木霉∶热带假丝酵母的接种比例为1∶1∶1,总接种量为12%,初始pH值为5.0,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6d。[结论]经混菌发酵后的白酒丢糟不但含有大量的有益活菌体及微生物酶类等生物活性物质,而且粗蛋白含量为31.32%(干样),比较原料丢糟增长78.97%;真蛋白含量为24.60%(干样),比较原料丢糟增长56.29%;粗纤维含量为16.58%(干样),粗纤维降解率达到31.60%。  相似文献   

18.
白雪松  杜鹃  刘新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108-7109,7298
[目的]探索超声波提取黄花菜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粗提物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超声波法提取黄花菜根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花菜根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影响总黄酮得率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15(g/ml),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50 min;在此条件下,黄花菜根中总黄酮含量为6.984 mg/g。[结论]该方法优选了黄花菜根中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黄花菜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野生食用菌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比较,为生产企业对多糖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消费者选择购买食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几种常见野生食用菌为材料,采用水提醇析法进行多糖提取。选择料液比1∶25(g∶m L),时间2 h,在温度60℃下提取3次。4℃醇析24 h后,经4 000 r/min离心20 min,去上清,将沉淀溶于水作为待测液。利用苯酚-硫酸法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从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看,松茸菌最高,为7.70 mg/g;小美牛肝菌第二,为7.58 mg/g;而鸡枞菌和青头菌多糖含量差别不大。从该研究看,多糖含量高的野生菌在口感味道上更受人们喜爱,如小美牛肝菌、松茸,但同时价格也很高。说明多糖含量高低与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野生菌的选择、野生菌的价格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多糖含量对野生食用菌口感和鲜美味道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罗登  左福元  曾兵  王保全  伍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62-16164
[目的]筛选出适合渝西地区的最佳种草模式。[方法]测定皇竹草、甜高粱、扁穗牛鞭草的株高、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并计算不同种植面积比例下各组合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干鲜比和粗蛋白产量。[结果]当3种牧草种植面积比例为3∶1∶1时,牧草鲜草总产量、干草总产量和粗蛋白产量较高,分别达到100 302.642、20 366.092和1 677.739 kg/hm2。[结论]当皇竹草∶甜高粱∶扁穗牛鞭草种植面积比例为3∶1∶1时,能获得较高的牧草总产量和粗蛋白产量。由此提出了"31110"草畜配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