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解河南省病死猪常见病原分布规律,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7年河南省病死猪常见病原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以病死猪聚集地——无害化处理厂为采样单元,按病死猪体重进行分层抽样,采集不同阶段病死猪的扁桃体、淋巴结、肺脏、肝脏、脾脏、肾脏等样品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口蹄疫病毒(FMD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副猪嗜血杆菌(HPS)和弓形虫(TP)的病原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样品526份,未检出FMDV、TGEV和PEDV,其他7种病原的检出率在0.76%~58.17%之间;春夏季节检出的病原种类较多,检出率也较高,秋冬季较少;不同区域病原种类分布情况差异较大,豫西检出病原种类最少,豫中检出病原种类最多,不同区域内各病原检出率差异较大;不同体重猪群的病原种类数量有差异,体重越小,检出病原种类越多。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常见猪病病原复杂,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的病原流行情况并不一致,需通过加强监测,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南省猪群中常见猪病病原隐性感染情况,2018年以屠宰场猪群为研究对象,每个季度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开展常见猪病病原携带情况调查。采集猪扁桃体、淋巴结组织样品,对同一头猪的不同组织进行混样处理,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口蹄疫病毒(FMD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以及副猪嗜血杆菌(HPS)和弓形虫(TP)的病原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时间和空间分布分析。本调查在全省5个区域,共检测样品972份,除未检出CSFV和FMDV外,其他9种病原均有检出,检出率在0.21%~64.81%之间;PPV、PCV2、PCV3、HPS等4种病原一年四季均有检出,且地域分布较广,检出率较高,需重点加强防控;PRRSV、PRV、TEGV、PEDV、TP等5种病原呈现一定季节性和区域性分布特征,需针对不同季节和不同区域,制定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集无害化处理厂不同季节病死猪样品,并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口蹄疫病毒(FMD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副猪嗜血杆菌(HPS)、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塞尼卡谷以及猪弓形虫(TP)的病原学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除FMDV、TP和SVV未检出外,CSFV、PRRSV、PRV、PCV2、HPS和PEDV等6种病原均有检出;从时间分布上看,春秋季节发病较高,冬季相对较低,4、5、8、9月明显高于其他月份。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了解河池市屠宰猪群主要疫病感染情况,于2019—2022年采集屠宰猪群组织混合样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口蹄疫病毒(FMDV)、猪塞内卡病毒(SVA),应用荧光PCR检测圆环病毒2型(PCV2)、圆环病毒3型(PCV3)、伪狂犬病毒(PRV)。结果显示,检测的1 745份样品中,除FMDV和PRV没有检出外,其余5种病原均有检出,样品总体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42.87%(PCV2)、11.63%(PCV3)、8.48%(PRRSV)、0.80%(CSFV)、0.80%(SVA);县区检出率依次为100.00%(PCV2)、100.00%(PRRSV)、90.91%(PCV3)、54.55%(CSFV)、27.27%(SVA);5种病原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研究表明,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在河池市及其周边地区猪群中流行普遍,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和做好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贵阳地区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流行情况,从贵阳市6个区(市、县)30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病死猪组织共154份,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PRV和PCV2检出率分别为10.39%(16/154)和18.83%(29/154),PRV和PCV2混合感染率为5.19%(8/154)。结果表明,贵阳地区规模化猪场存在PRV和PCV2感染情况,且PCV2感染阳性率高于PRV,且存在混合感染。本次调查为今后贵阳市规模化猪场PRV和PCV2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应用PCR技术,结合,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对福建省不同地区断乳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发病猪群采集的病料进行多重病原检测与分离。结果表明50份病料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阳性率分别为40%、26%、4%、0,不同地区各病原检出率差别不大。病毒性混合感染以PCV2和PRRSV为主,感染率为22%;PCV2与CFSV混合感染率为4%;PRRSV与CFSV混合感染率为4%;PCV2、CFSV、PRRSV三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4%。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大部分地区猪群PMWS的发生是PCV2、PRRSV、CSFV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结果,其主要病原为PCV2,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地域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中国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相关病原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采自江苏、安徽及浙江等地猪场的125份健康猪样品和261份发病猪样品分别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输血性传播病毒(TTV)和类猪圆环病毒P1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PCV2、PRRSV、PPV、TTV1、TTV2和P1的阳性率分别为39.38%、21.76%、3.11%、15.80%、16.32%和10.10%,其中混合感染主要存在于PMWS的发病猪群,以PCV2与TTV2 (15.32%)和PCV2与PRRSV (11.87%)的混合感染为主。结果表明,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场普遍存在PMWS相关病原的混合感染现象,加大了PMWS相关病原的防控难度。  相似文献   

8.
肺部感染引发的不同程度的肺脏病变在屠宰生猪的宰后检验中常有发现。本试验对某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屠宰生猪连续10周采集肺脏,每次取约300份肺脏,共3 000份肺脏进行健康评价,并每次选择8份病变肺脏(共80份)进行猪呼吸道疾病常见病原的核酸检测,通过分析可能引起屠宰生猪肺部感染的病原,以期为生猪的疾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评估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结果显示,3 000份肺脏中评估为健康的有1 822份,占60.7%(1 822/3 000);病变肺脏有1 178份,占39.3%(1 178/3 000);病变类型主要为炎症、肉变。80份病变肺脏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核酸阳性有16份,副猪嗜血杆菌(HPS)阳性有39份,猪链球菌(SS)阳性有36份,猪肺炎支原体(Mhp)阳性有4份;PCV2与Mhp、HPS、SS混合阳性率分别占到PCV2阳性数量的12.5%、56.25%、81.25%;未检测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流感病毒(SIV)、巴氏杆菌(Pm)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等病原。本次评估结果表明,屠宰生猪肺脏病变比例较高,引起肺脏发生病变的呼吸道病原主要为HPS、SS、Mhp和PCV2,且以和PCV2的混合感染居多。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近年来广西玉林市规模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的流行动态和免疫保护水平,分析疫情流行趋势和暴发风险,对2016—2019年采集自玉林市规模猪场284个场次的6954份血清样本,以及113个场次的1539份临床健康猪组织样本、249个场次自主送检的536份病死猪组织样本,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抗体和抗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时间和区间分析。结果显示:2016—2019年,规模化猪场CSFV、PCV2、PRV-gB场群平均抗体阳性率以及个体平均抗体阳性率均在70%以上;PRRSV抗体阳性率总体偏低,但2019年抗体阳性率超过90%。北流市CSFV场群及个体抗体阳性率最低,与其他地区有差异(P<0.05);北流市、福绵区、玉州区的PRRSV场群抗体阳性率未超过70%,低于其他地区(P<0.05);各地区间PCV2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福绵区PRV-gB抗体阳性率(<70%)与其他地区相比最低(P<0.05);在健康屠宰猪群及病死猪群组织样品中均检出上述4种病原,其中PRRSV、PCV2病原阳性检出率较高。结果表明,玉林市规模化猪场上述4种疫病的免疫抗体保护水平总体较高,但部分地区抗体水平偏低,且均存在猪群带毒现象,尤其是PRRSV、PCV2,存在疫病暴发风险。结果提示,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地养殖及疫病监测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加强综合防控与监测,防止上述猪群疫病的发生与流行。本研究调查了广西玉林市猪群主要病毒性疫病的免疫保护水平及其病原流行特点,为该地区此类疫病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2018年广西猪群重要疫病流行情况,试验采集广西各地的病死猪组织样品及病猪腹泻拭子,应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应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1型(PCV1)、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猪圆环病毒3型(PCV3),应用多重RT-PCR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PRoV)。结果显示,所检测的694份组织样品中,CSFV、PRRSV、HP-PRRSV、PRV、PCV1、PCV2、PCV3的阳性率分别为11.10%、18.88%、7.20%、5.19%、2.45%、67.00%和5.76%;2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41.21%,3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4.32%,其中PRRSV和PCV2混合感染率最高。所检测的792份肠内容物及拭子腹泻样品中,PEDV、PDCoV、TGEV、PRoV的阳性率分别为9.72%、5.81%、1.77%和6.31%;2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5.30%,其中PEDV和PRoV混合感染率最高。结果表明,当前多种重要病毒性疫病仍在广西猪群发生和流行,并且多重感染普遍存在,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