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5年生的卷荚相思树干为解析材料研究了卷荚相思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探索了卷荚相思平均生长和连年生长的规律。结果表明:卷荚相思的胸径、树高生长为早期速生型,胸径在第2年,树高在第4年其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材积生长在15年生时尚未达到数量成熟。在卷荚相思的经营中,可结合早期除草松土及时进行施肥,以提高林木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2.
应用解析木方法,对尾巨桉(3229)与厚荚相思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测定其凋落物持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尾巨桉与厚荚相思的生长过程、凋落物持水能力均存在显著差异。5年生的尾巨桉树高和材积总生长量稍高于厚荚相恩,但胸径总生长量却稍低于厚荚相思。厚荚相思的绝对持水率、绝对持水量、含水率均比尾巨桉高。  相似文献   

3.
闽粤栲人工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树干解析计算分析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22年生闽粤栲人工林的生长量、生物量及生产力特征.结果表明:闽粤栲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分别达到16.5 m,19.5 cm和0.27 m3,期间分别出现3次、5次和2次生长高峰,其中,树高和胸径生长高峰出现年份一致,材积生长高峰出现相对滞后;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出现多次相交,材积各生长量曲线基本不相交且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将闽粤栲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与林龄进行回归方程拟合,拟合效果理想;闽粤栲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干>枝>根>叶,各器官含水率表现为根>干>枝>叶,单株平均含水率为48.05%;闽粤栲种群生物量为295 261 kg/hm2,种群净生产力为13 420.95 kg/(hm2 ·a).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山地造林的速生黑木相思和卷荚相思无性系,在长泰岩溪国有林场开展了9个黑木相思无性系、5个卷荚相思无性系造林试验,9年生时进行了生长量测定对比。结果表明:速生黑木相思无性系有M6、M1、M7,这3个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比群体均值分别增加了3.3%~23.5%、2.0%~8.1%和9.4%~59.1%,不同黑木相思无性系之间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速生卷荚相思无性系有J1、J3、J5,这3个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与群体均值相比分别增加了3.1%~17.3%、3.0%~11.8%和12.0%~55.7%。  相似文献   

5.
对7年生鲁山杨中成林进行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1年后,施有机肥1 kg/株的处理胸径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和蓄积生长量均为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43%、31%和31%;施肥2年后,施有机肥2kg/株的处理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31%和44%,施1 kg/株的处理单株材积生长量、蓄积生长量最大,均比对照提高42%,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从成本效益方面看,施有机肥1 kg/株的处理投入最低,利润最高,投入-产出比最高。因此,从追肥后杨树生长量和成本效益综合考虑,杨树中成林施有机肥1 kg/株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饶平县4年生不同种植密度的卷荚相思的生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卷荚相思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单株材积无显著影响;因不同种植密度的平均每亩种植株数差异较大,因此平均每亩材积差异极显著。结果表明:卷荚相思是一个适宜各种种植密度的速生树种,其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受环境的影响较小,所能适应的立地条件和环境条件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7.
卷荚相思在福建五台山林场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五台山林场引种卷荚相思3年试验结果表明,卷荚相思能适应林场的立地和气候条件,生长快且好,胸径和树高年生长量分别为3 cm,2.5 m;不同坡向,坡位,立地条件下卷荚相思生长差异显著,试验结果表明,五台山地区比较适合种植卷荚相思,尽管在冬季有严重的霜冻,但试验林未出现严重寒害。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华北落叶松近熟林生长量对密度控制的响应,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38a生的华北落叶松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间伐强度的试验,分析其树高、胸径及材积的生长量、总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对密度控制的响应,结果表明:间伐后的胸径、材积总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均大于对照;且以林分密度达到225株/hm2时,6a胸径和材积生长量最高,分别达到了3.89cm和0.154 60m3,连年生长量均高于同期其他间伐区的生长量;高度与密度关联性不强,但是密度达到300株/hm2时,显著促进了高生长。因此,对于塞罕坝机械林场来说,华北落叶松纯林在达到近熟龄时生长量依然对密度控制有一定的反应,且密度为225~300株/hm2时最适宜生长。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退耕还林6种典型配置模式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退耕还林6种典型配置模式凋落物持水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的累积年限越长和植物群落的生长量越大,累积量越大,累积年限最长的油松群落凋落物达到11.2 t/hm2,生长量最大的杨树-沙打旺群落凋落物累积量为8.4 t/hm2;凋落物的分解程度越强其持水率越高,杨树-沙打旺群落半分解层凋落物持水率最高达到340.4%;凋落物的分解强度越强,在吸水初期吸水量越多,大部分凋落物在吸水中后期表现为分解强度大而吸水量少;凋落物对降雨的有效拦蓄与凋落物的累积量和最大持水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有效拦蓄量最高的杨树-沙打旺群落达到20.7 t/hm2,最低的柠条锦鸡儿-沙打旺群落仅为8.3 t/hm2。  相似文献   

10.
竹柳在珠海沿海区的生长及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随机抽样调查法,比较研究了珠海市不同林龄竹柳(Salix hybrid)的树高、胸径生长、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果表明,竹柳1.5~3.5 a 生扦插苗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2.93~3.42 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1.51~2.58 cm,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为0.0028~0.0196 m3;3.5 a 生扦插竹柳林分生物量为30.25 t /hm2,林分净生产力为10.08~15.90 t/(hm2· a)。竹柳的早期胸径、树高、材积、生物量生长和生产力均低于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和巨尾桉(E. grandis × E. urophylla),但高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竹柳能适应珠海沿海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生长良好,但病虫害对其规模化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福建省平和天马国有林场3种相思人工林凋落物的数量及其组成进行为期1a的定位监测,同时分析凋落物不同组分含碳率,估算出凋落物碳的年归还量及其季节动态。结果表明,黑木相思林的年凋落物量最大,约为7338.28kg·hm-2,其次为卷荚相思林和马占相思林;凋落叶在凋落物中占绝对优势,分别占总凋落物的65.32%、83.71%和68.10%。3种相思人工林凋落物的月变化均呈双峰型季节变化。卷荚相思林、黑木相思林和马占相思林凋落物碳年归还量分别为2875.79、3641.37和2964.91kg·hm-2,卷荚相思林凋落物碳归还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黑木相思林表现为春、夏和秋3个季节较大,冬季较小;马占相思林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  相似文献   

12.
在东山县低山丘陵马尾松林采伐迹地上开展木麻黄与尾巨桉8∶2不规则混交林、木麻黄与厚荚相思2∶3行状混交林和木麻黄纯林对比试验,以此比较马尾松林迹地更新木麻黄不同造林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中木麻黄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与木麻黄纯林相比分别提高了10.0%、11.1%和32.7%;木麻黄纯林与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中木麻黄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9.1%、12.5%和34.6%。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大,容重最小;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小,容重最大。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肥力最高,木麻黄纯林土壤肥力其次,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肥力最低。东山县低山丘陵区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造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在东山县低山丘陵马尾松林采伐迹地上开展木麻黄与尾巨桉8∶2不规则混交林、木麻黄与厚荚相思2∶3行状混交林和木麻黄纯林对比试验,以此比较马尾松林迹地更新木麻黄不同造林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中木麻黄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与木麻黄纯林相比分别提高了10.0%、11.1%和32.7%;木麻黄纯林与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中木麻黄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9.1%、12.5%和34.6%。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大,容重最小;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小,容重最大。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肥力最高,木麻黄纯林土壤肥力其次,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肥力最低。东山县低山丘陵区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造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广西农业和林业上常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厚荚相思进行施肥的研究,为厚荚相思造林追肥提供合理的数据来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厚荚相思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生长先增加后趋于平衡,当施肥量达到1.25kg时,树高和胸径都增加最大,单株材积平均值也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5.
对5年生的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卷英相思的生长过程应用树干解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卷荚相思在造林前期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均较慢,从造林第3年起逐渐加快,相比之下,厚荚相思较其余的两种相思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较适宜在滨海沙地造林.  相似文献   

16.
对福州长乐市沿海木麻黄迹地引种的6种相思树种的适应性、抗逆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纹荚相思、肯氏相思、卷荚相思和厚荚相思的适应性较强,其中厚荚相思生长最好,8年生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达9.53 m、10.48cm、0.0476 m3,分别比同龄的木麻黄提高4.15%、40.11%、126.67%;纹荚相思、肯氏相思、卷荚相思的生长情况也相对较好,8年生平均树高、胸径达6.5~7.0 m和6.3~6.6 cm。同时厚荚相思、纹荚相思、肯氏相思、卷荚相思的抗寒、抗风以及抗病虫害能力较强,林分保存率较高,适合作为沿海木麻黄防护林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算杉木实生林与无性系林的生长因子数值,建立测树因子与林龄的回归模型,选取不同生长因子的最优生长模型,采用分层切割法及树干解析法对广西省苍梧县天洪岭林场23年生实生杉木林和21年生无性系杉木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人工林的胸径、树高及材积总生长量都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2种杉木人工林胸径、树高及材积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呈现出波动式生长,从2种生长量曲线的走势上看,实生林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曲线波动幅度较大,但无性系林的生长趋势要强于实生林。可见,杉木无性系的生长量比实生林更具优势,具有更高的生长稳定性和生长潜力,更符合杉木人工林"速生、丰产、优质"的培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以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12年生西南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长过程和生物生产力特征。结果表明:西南桦在桂西北具有较强的生长适应性,12年生平均胸径(去皮)、平均树高和平均蓄积量分别达到15.6 cm,16.8 m,170.10 m3/hm2;西南桦树高和胸径生长均以前5 a最快,随后随林龄的增长而下降;材积生长在8年生时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但仍然保持较高的年生长量。12年生西南桦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为130.86 t/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依次为122.38,2.35,1.87和4.26 t/hm2,分别占93.52%,1.80%,1.43%和3.26%。林分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10.20 t/(hm2·a),不同器官净生产力大小次序为树干、树叶、树枝、树根、树皮。  相似文献   

19.
海南短周期工业用材树种造林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发之 《热带林业》2002,30(4):32-34
通过造林对比试验及调查表明,厚荚相思和尾叶桉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较其他树种的生长量都有极显著性差异,其每亩年蓄积量分别为2.3m^3与2.0m^3。而木麻黄的材性基本密度最大与抗风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9个尾叶桉、巨尾桉、尾巨桉无性系0.5~2.5年生试验林生长率、差异性及林分直径结构分析,发现林龄0.5~1.5 a是无性系树高生长高峰期,此时树高生长率达79.20%~96.27%,是林龄1.5~2.5 a树高生长率的3~4倍;林龄1.5~2.5 a时,各无性系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率分别为19.66%~25.67%、18.58%~27.96%、52.57%~62.54%,生长率最大的是E7号无性系(胸径、单株材积)和E6号无性系(树高);秩次相关分析表明:各无性系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在不同林龄时排序变动不大,而无性系树高生长量排序在不同林龄时变动较大;差异性分析表明: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差异显著,但随林龄增加有差异减小趋势;林龄2.5年生时,E5号无性系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最大,分别达11.39 cm、0.0736 m3;各无性系林分树木径阶范围为6~14 cm或8~14 cm,以10 cm或12 cm径阶树木占最大比例,除E8号无性系外,其余8个无性系树木径阶分布总体上近似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