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PCR技术检测猪伤寒沙门氏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猪伤寒沙门氏菌,对从病猪的血液中分离培养的伤寒沙门氏菌进行检测,均能检出阳性,试验说明PCR技术对检测猪伤寒沙门氏菌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快速等特点,适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猪伤寒沙门氏菌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探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在饲料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利用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和亚硒酸盐胱氨酸培养液增菌后,利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对60份饲料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测。传统检测方法确定,饲料中沙门氏菌阳性份数为2(3.3%),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和亚硒酸盐胱氨酸培养液-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检测的阳性率与传统方法相当。经过PCR扩增阳性样品的fim Y基因测序鉴定,两例阳性样品均为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用于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具有菌落形态典型、易于分辨的特点,适用于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食品及动物性饲料沙门氏菌的PCR快速检验方法,设计出一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对鸡白痢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以及多种非沙门氏菌的肠道病原菌进行了PCR扩增。结果,沙门氏菌出现300 bp的条带,其他非沙门氏菌无条带,证明该对引物特异性良好。利用人为污染沙门氏菌的方法,对鱼罐头、蛋制品、鱼粉、肉骨粉进行不同程度地沙门氏菌人为污染,对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后进行PCR检测。结果,鱼罐头、鱼粉、蛋制品、肉骨粉均能达到理想检测效果,敏感性为10~100 CFU/50 L。利用该方法对商品鱼罐头、蛋制品、鱼粉、肉骨粉进行检测,具有检测速度快、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PCR方法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月霞  赵会杰  赵一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435-11436
对目前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食品中沙门氏菌的PCR检测方法做一综述,由此可以得出,目前开发出的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PCR方法正逐渐以多种PCR方法相结合、多重PCR技术以及食品样品预处理方法等为主,以开发出更快速、灵敏、简便、实时、低廉的食源性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畜产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热裂解法快速提取DNA模板,应用PCR技术检测沙门氏菌,22种沙门氏菌的基因均获得特异性扩增(496bp),5种非沙门氏菌检测结果为阴性。试验结果表明,PCR是一种快速、敏感和高度特异性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值得在畜产品沙门氏菌的检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文献提供的PCR引物是否可用作肠炎沙门氏菌常规检测,选取上海市超市零售品牌盒装鸡蛋和农贸市场在售散装鸡蛋共282枚,通过PCR法快速检测鸡蛋内沙门氏菌阳性率。结果表明:超市品牌盒装鸡蛋中沙门氏菌阳性率为0.42%,散装鸡蛋沙门氏菌检出率为4.76%。研究证明PCR法是一种快速、灵敏和高度特异性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可在畜产品沙门氏菌的检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3类食品中沙门氏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3类食品中沙门氏菌快速、敏感、特异的PCR快速检测方法。选取inv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1对引物,在沙门氏菌中能扩增出198 bp的预期片段,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表现出极好的沙门氏菌种特异性。通过对沙门氏菌标准菌种纯培养液PCR方法灵敏性的检测,发现纯培养的检测极限为72个细菌。用该方法对3类共计56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传统分离鉴定方法完全相符,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为检测不同饲料及饲料原料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对饲料品质管理提供依据。试验利用PCR技术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植物源性饲料产品、微生态制剂以及酶制剂等共计207批样品进行了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表明,沙门氏菌阳性菌株8株,其中动物源性饲料检出率为11.4%,微生态制剂原料检出率为11.1%,微生态制剂检出率为10%,酶制剂检出率为8.3%,配合饲料检出率为1.25%,植物源性饲料和饲料粉尘检出率为0。沙门氏菌在饲料产品及饲料原料中均有一定的存在,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饲料品质。  相似文献   

9.
沙门氏菌是动物性食品中的重要食源性致病菌,建立其快速检测方法对动物性食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沙门氏菌16srDNA、dT fermentation等基因或DNA功能区序列设计PCR引物,通过比较3种不同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提取待检样品总DNA,进行多基因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且灵敏度高,在动物食品中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 cfu/g,整个检测时间在10h以内.说明该方法对检测动物中沙门氏菌具有特异性高且灵敏、快速等特点,适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动物中沙门氏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食源性沙门氏菌实时定量PCR检测体系,实现快速检测。根据GenBank数据库鼠伤寒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序列(AE008832)设计引物,建立沙门氏菌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通过标准曲线的建立和对40份牛奶和40份生肉进行检测评估检测体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检出底限约8个细菌/反应。40份牛奶和40份生肉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5%和5%,与传统细菌分离检测结果完全相符。实时定量PCR检测沙门氏菌具快速、灵敏的优点,适宜于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的调查及监测。  相似文献   

11.
随机抽查百色市2009—2012年468份饲料进行沙门氏菌的检测,通过预增菌、选择性增菌和分离培养鉴定,检出阳性样品7份,阳性率1.5%。其中猪浓缩饲料样品检出5份,鸡配合饲料样品检出1份,自配大鸡混合饲料检出1份。检测发现猪浓缩饲料检出的几率较高,鸭、鱼、兔配合料未检出阳性样品,饲料中沙门氏菌污染主要来源于添加的动物蛋白质原料,添加动物蛋白质原料比例越高,检出的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监测广西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中的牛羊源性成分,掌握动物饲料安全情况,农业部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于2005~2009年,应用实时荧光PCR和PCR对广西南宁、柳州、防城港、北海、钦州、桂林等市974批反刍动物饲料及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进行牛羊源性成分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2005~2006年共有12批产品被检出含有牛羊源性成分,其涉及所有抽检产品类别和饲料生产、经营、使用3个环节;2007—2009年的抽检合格率均达100%。说明广西的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的牛羊源性成分呈现下降趋势,反刍动物饲料逐步转向安全生产及使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PCR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市饮食行业健康人群的1 426份人粪便样品进行沙门氏菌检测,并与国家标准方法对比,直接ELIS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100%和97.2%,PCR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确定的沙门氏菌快速检测优化程序为对大量样品采用直接ELISA筛检,去除阴性样品,阳性样品采用PCR法作进一步鉴定;需要定型时则用国家标准方法.此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快速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新疆焉耆地区4种动物(牛、鸡、猪、羊)源沙门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和管家基因invA的PCR检测,分离、鉴定沙门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在分离株中用PCR的方法检测14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共分离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191株,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牛源(62.0%)、鸡源(28.3%)、猪源(9.0%)和羊源(8.5%);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对被检抗菌药物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鸡源、羊源、猪源、牛源的耐药严重程度依次降低,鸡源沙门菌耐药谱宽,多药耐药在0~3、5~7耐有分布,对四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率在70.0%以上,羊源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88.2%)高于其他动物源的,多药耐药以7耐(23.5%)为主,牛源沙门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66.1%)高于其他动物源的,多药耐药以4耐(38.7%)为主,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均对磷霉素、亚胺培南和多粘菌素敏感,耐药谱型多样化;不同动物源沙门菌中除qnrS和mcr–1基因未检出外,其余被检耐药基因均有检出,blaCMY–2和tetA基因仅在猪源沙门菌中被检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均以同时携带blaTEM、blaOXA、tetB、oqxA、oqxB、aadA2、ant(3")–Ia、aac(6'')–Ib–cr、floR耐药基因为主,牛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在35%以上,羊源与猪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在20%左右,鸡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不到10%。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新疆焉耆县不同动物源沙门氏菌(Salmonella)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和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以及不同动物源耐药沙门氏菌之间的亲缘关系,从新疆焉耆县几个规模化养殖场分别采集鸡、牛、猪及羊肛拭子样;对样品中分离出的沙门氏菌运用琼脂稀释法进行13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并对耐药菌株通过PCR方法进行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采用MLST方法分析不同动物源耐药沙门氏菌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①分离鸡源沙门氏菌110株(27.5%;110/400),牛源沙门氏菌63株(64.9%;63/97),猪源沙门氏菌40株(10.0%;40/400),羊源沙门氏菌17株(6.8%;17/250)。②牛源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卡那霉素以及氟苯尼考这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0%以上,以7耐(33.3%)为主;猪源沙门氏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高于本地区其他动物源菌,多药耐药结果显示在0耐~7耐均有分布。③牛源沙门氏菌和羊源沙门氏菌中blaTEM、blaOXA、oqxA、oqxB、aac(6′)-Ib-cr、ant(3″)-Ia、aadA2和tetB基因的携带率高于鸡源和猪源沙门氏菌的携带率,但blaCMY-2、qnrB、qnrS和tetA这4种耐药基因仅在猪源沙门氏菌中检出。④筛选出8株多药耐药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的沙门氏菌,MLST分析发现8株菌的ST型均为ST34,进化树分析显示它们之间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焉耆县被检养殖场的动物粪便中均分离出沙门氏菌,且对13种不同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存在多种耐药基因共存的情况,不同动物源耐药沙门氏菌间存在克隆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设计饲料配方程序,将可利用氨基酸饲料配方技术与电脑编程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进行线性规划算法改进和功能创新,使这项技术更具实用性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17.
EM作为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为了使人们对EM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生产出更多绿色健康的畜禽产品,对EM在预防动物肠道疾病、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畜产品肉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机理、使用技术、使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简要阐述了EM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利用Agilent 2100 Bioanalyzer检测食源致病性沙门氏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Agilent 2100 Bioanalyzer芯片分析系统在检测食源致病性沙门氏菌的应用.根据致病性沙门氏菌的致病基因invA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出致病性沙门氏菌特异性序列,然后分别用常规的琼脂糖电泳技术和Bioanalyzer对PCR产物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度、重复性和灵敏度.Bioanalyzer的准确度和重复性比琼脂糖凝胶电泳高,Bioanalyzer的准确度在95%以上,琼脂糖凝胶电泳仅为85%;Bioanalyzer的检测灵敏度也比琼脂糖凝胶电泳高.Bioanalyzer芯片分析系统结合PCR方法可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特异、准确、稳定、灵敏的检测和鉴定,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β-葡聚糖是以β-1,3和β-1,4混合糖苷键连接形成的D-葡萄糖聚合物,主要存在于单子叶禾本科谷实中.有些微生物会产生降解β-葡聚糖的β-1,3-1,4-葡聚糖酶.将β-葡聚糖酶基因在食品级宿主菌中表达对动物饲料工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实验以地衣芽孢杆菌为材料,提取其总DNA,扩增其β-1,3-1,4葡聚糖酶基因序列,将该片段克隆到pMD 19-T载体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发现其与GenBank中的两段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20.
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PCR-SSCP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细菌的16S rDNA保守区引物作为通用引物,对常见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ogenic Escherichia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进行PCR扩增,产物及其XmnI酶切后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试验结果显示,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PCR产物经XmnI酶切后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可以相互区别。因此,PCR-SSCP技术可以方便地用于检测食源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