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棕点石斑鱼池塘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杨  冯永勤  梁盛  刘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43-9044
[目的]利用对虾养殖高位池进行棕点石斑鱼人工育苗试验,探索棕点石斑鱼大水体育苗技术,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并培育出健壮苗种,缓解当前棕点石斑鱼养殖苗种匮乏问题。[方法]先利用微生物在池中建立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然后进行棕点石斑鱼受精卵的孵化和鱼苗培育。[结果]2007和2008年2年中共进行5批育苗试验,共购买棕点石斑鱼受精卵5 kg,其中每批购受精卵量均为1 kg,平均孵化率为91.5%,5批共孵出仔鱼593.5万尾。5批孵化的仔鱼育苗均取得成功,共培育出体长2.0~3.5 cm的鱼苗82.3万尾,仔鱼平均育苗成活率为13.9%。[结论]利用对虾养殖高位池进行棕点石斑鱼仔、稚鱼培育能有效提高鱼卵的孵化率、育苗的成活率和减少互相残食,因此该育苗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237-238
从基础设施、养殖过程和模式关键点控制等方面介绍棕点石斑鱼深水网箱养殖技术,以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3种人工养殖石斑鱼肌肉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3种人工养殖石斑鱼肌肉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石斑鱼的营养价值。[方法]对人工养殖并投喂配合饲料的3种石斑鱼(褐点石斑鱼、东星斑、斜带石斑鱼)肌肉氨基酸的组成和营养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褐点石斑鱼、东星斑和斜带石斑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9.24%、19.78%和21.17%。褐点石斑鱼、东星斑、斜带石斑鱼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分别为:76.53%、27.66%、32.44%,76.88%、24.55%、34.77%和77.61%、26.29%、33.48%。3种石斑鱼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比较接近。3种石斑鱼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鱼类,营养价值基本接近,但其鲜美程度以东星斑最佳。[结论]该研究为石斑鱼必需氨基酸需求研究和配合饲料的研发与优化提供了基础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4.
邱勇  严峰  骆剑  陈国华  陈焕智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8):148-150,154
近年来,养殖水体水质不断恶化,造成病害经常发生.为了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利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与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混养,改善养殖水质和利用生物防病原理减少病害发生,增加养殖经济效益.分别研究了凡纳滨对虾为主混养点带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为主混养凡纳滨对虾两种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以凡纳滨对虾为主混养点带石斑鱼模式下,混养点带石斑鱼密度为每667 m2 584.5尾时,经济效益最好;在以带石斑鱼为主混养凡纳滨对虾模式下,混养凡纳滨对虾密度为每667 m2 7.15万尾时,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5.
石斑鱼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石斑鱼网箱养殖发展迅速,经济效益较高。但是在兴化湾海域,因风大浪急,难以发展网箱养殖。2010年,黄岐村  相似文献   

6.
严峰  邱勇  陈焕智  骆剑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30-17631
[目的]提高凡纳滨对虾的产量.[方法]利用生物防病原理,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混养点带石斑鱼,研究其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当凡纳滨对虾中混养点带石斑鱼密度为3000 尾/hm2左右时,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和产量均达到最高,比单一养殖凡纳滨对虾存活率提高11.49%,平均产量提高3149.O kg/hm2.[结论]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混养点带石斑鱼,能起到减少病害发生和降低养殖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邹伟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267-267,269
对斑点叉尾鮰进行水库网箱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龙河口水库开展高密度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获得成功,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对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鱼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小体积网箱在淡水中养殖斑点叉尾鮰是可行的,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对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鱼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小体积网箱在淡水中养殖斑点叉尾鮰是可行的,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习宏斌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2):137-137,147
对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鱼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小体积网箱在淡水中养殖斑点叉尾是可行的,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豆丹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豆丹的高产养殖技术。[方法]以老熟豆天蛾幼虫为豆丹种,利用大棚培养豆丹种,用网罩及分批种植大豆的方法进行豆丹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大棚培养有助于豆天蛾的提前化蛹及羽化,首次羽化即第1个成虫飞出的时间比常规方法提早2个多月,而且出现2个羽化高峰。采用网罩及分批种植大豆方法养殖豆丹,可多批次收获青豆丹,豆丹产量是常规方法的4倍多,达3000 kg/hm2以上。利用大棚育种,网罩及分批种植大豆养殖豆丹的粗利润是常规方法的8倍以上,经济效益在290000元/hm2以上。[结论]利用大棚培养豆丹种,用网罩及分批种植大豆方法养殖豆丹,产量是常规方法的4倍多,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2.
配合饲料搭配浮萍培育草鱼种高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庆红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493-7494
[目的]探索以提高鱼种成活率为前提的草鱼种高产高效养殖模式。[方法]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搭配投喂浮萍的养殖方式,在2668 m2的土质池塘投放体长3.3 cm的夏花鱼种36000尾进行草鱼种培育。[结果]经过150 d的养殖,收获体重100 g的大规格草鱼种3240 kg,成活率90%,获利润30184元,投入产出比1.0∶2.7,经济效益可观。[结论]配合饲料搭配浮萍培育草鱼种技术降低了饲养成本,培育出的草鱼种成活率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降低半夏组织培养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法]从培养基的组成、培养器皿的选择以及培养条件几方面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还研究确定了适宜半夏增殖的温度和光照条件。[结果]试验得出,采用食用白糖代替蔗糖、软化处理的自来水代替蒸馏水以及果酱瓶代替兰花瓶等措施进行半夏的组织培养,在生产中对半夏的生长无显著的影响,组织培养效果相似。[结论]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半夏组培苗时,采用效果相同但价格较低的替代材料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摄食行为、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工厂化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工厂化条件下,设60、100和140尾/m~3 3种养殖密度,养殖周期50 d,记录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摄食行为,并测定其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在摄食行为方面,随养殖时间的延长和养殖密度的增加,珍珠龙胆石斑幼鱼摄食形态基本遵循圆锥形—碗形—团形—平铺形的变化规律;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珍珠龙胆石斑鱼分布在上层摄食比例逐渐降低,对应的平均摄食比例分别为80.0%、72.0%和66.7%,其在摄食等级1所占比例也逐渐降低,分别为82.7%、73.3%和64.0%。在生长性能方面,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平均增重、日增重、饵料转化率和生长效率等4项指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饵料系数则随养殖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组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体长、全长、增重率、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等6项指标受养殖密度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珍珠龙胆石斑鱼白细胞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而葡萄糖含量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均不显著。综合各项指标,以养殖密度为100尾/m~3的效果最佳。【结论】养殖密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工厂化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的适宜密度为100尾/m~3,既能保障其健康生长,降低生产成本,又可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江明珠  颜辉  闻燕  李向梅  祁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38-9539,9563
[目的]为家蚕蛹虫草大米培养基的应用和提高养蚕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对家蚕蛹虫草子实体及其大米培养基残基进行脱脂、热水浸提、脱蛋白、醇沉、干燥后得到粗多糖,用同种方法提取、纯化,并比较提取、纯化结果。[结果]家蚕蛹虫草子实体提取粗多糖得率为25.75%,培养基为12.85%。家蚕蛹虫草子实体和培养基粗多糖经DEAE-纤维素柱纯化,得到相似单一峰;家蚕蛹虫草子实体多糖的洗脱峰部分多糖含量占上样多糖总量的82%;培养基多糖的洗脱峰部分多糖含量占上样多糖总量的74%。两者所含多糖类似,大米培养基粗多糖得率较低,可不提取,有直接作为添加剂等生产应用价值。[结论]家蚕蛹虫草大米培养基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添加剂加入饲料或调味品酿制原料中。  相似文献   

16.
稻鳅共作对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推广应用稻鳅共作种养模式。[方法]开展大棚盆栽试验,观察稻鳅共作和水稻单作2种处理对稻田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相比于水稻单作,稻鳅共作可使土壤的pH趋于中性,减缓土壤有机质的下降,增加碱解氮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对于磷、钾元素的吸收,使水稻长势变好。稻鳅共作显著影响水稻生长,水稻分蘖率明显提高,水稻产量涨幅很大。[结论]稻鳅共作种养模式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北热带岩溶区优势树种蚬木幼苗的光合与蒸腾特性。[方法]利用野外生长正常的1~2年生蚬木实生苗,经盆栽和控水试验,研究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正常供水和长期干旱处理的幼苗,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极显著差异,长期干旱将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结论]蚬木具有光合、蒸腾速率较低,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抗旱性较强的生态特性。  相似文献   

18.
王庆利  宋光同  汪翔  陈静  丁凤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90-12091,12093
[目的]研究稻田鳖、鱼、虾混养技术模式,克服高密度单养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疾病频发、风味下降等问题。[方法]选择3块水源、排灌设施等条件良好的稻田作为试验田,进行鳖、鱼、虾混养试验,分析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果]经过10个月饲养,共收获商品鳖6 904.3 kg、商品虾1 428 kg、商品鱼3 744 kg、收割稻谷24 625 kg,其中日本鳖、青虾饵料系数分别为1.8、1.6,实现总产值81.3万元,纯利润43.2万元,平均利润127 065元/hm2,投入产出比1∶2.13。[结论]该混养模式经济、生态效益显著,值得在安徽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金志民  杨春文  刘铸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41-13642
[目的]了解牡丹江城市鸟类所携带的人体病原微生物,避免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方法]采用网捕法或巢捕法在各个区内捕获样品,通过培养基培养试验和生理生化试验研究了分离自捕获样品的病原微生物。[结果]从捕获的麻雀、喜鹊、大山雀、金翅雀、家燕、红尾伯劳、鸽子等鸟类中分离出了巴氏杆菌、沙门氏菌、革兰氏肠杆菌、葡萄球菌、细小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不同鸟类所感染细菌的种类大致相同,但其不同器官感染细菌的情况不同。分别用大肠杆菌培养基、巴氏杆菌培养基和沙门氏菌培养基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体外培养试验,培养一段时间后,来自肠道的病原菌在3种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最明显。[结论]该研究为构建牡丹江市公共卫生安全预警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利用TR人工鱼礁养殖刺参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方法]于2016年10月从山东烟台采购一批体长为6~9 cm,平均体重为42.5 g的刺参幼苗,在温州石坪海洋牧场基地进行养殖试验,采用在一定范围内放养的方式进行饲养,历时101 d。[结果]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平均体长分别为10.33和9.87 cm,平均体重分别为68.5和63.5 g,成活率分别为95.2%和92.9%,因此初步认定利用TR鲍参人工鱼礁剩余空间对刺参养殖产生经济效益的方案是可行的。该次养殖试验过程中,将羊栖菜、石莼2种藻类栽培在TR人工鱼礁场周围敷设的延绳浮筏上,模拟自然藻类生长环境,滋生海洋微生物,聚集海洋生物,从而达到为刺参提供天然饵料的目的,不但有效地减少了潜水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刺参养殖的投入成本,也使得刺参食用天然饵料,实现自然状态下的生长,避免了营养过剩引发的病害问题等。[结论]该研究可为TR鲍参人工鱼礁养殖刺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