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就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对珊珀湖采样进行水质分析和浮游生物的调查。珊珀湖通过施肥,N、P的含量明显提高,经过多年的施肥培水珊珀湖的浮游生物数量比1986年增加了十多倍,其平均生物量可达3819.0万个/L(浮游植物)、10407个/L(浮游动物)。而且其种群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浮游植物中蓝藻门所占的比例上升,从36.9%上升到74.5%,浮游动物则以轮虫为主,所占的比例从20.0%上升到79.2%,其它营养盐类和微量元素也都明显增加,使珊珀湖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富营养型湖泊。  相似文献   

2.
珊泊湖全湖面积为2.1万亩,高水位期平均水深为2.2米。1986年4月到1987年3月对该湖浮游生物的季节分布作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报告摘要呈下: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经初步调查,珊珀湖的浮游植物共有七大门,62属,其中蓝藻门11属、绿藻门28属、隐藻门3属,裸藻门3属、硅藻门12属、甲藻门3属、金藻门2属。珊珀湖浮游动物的种类是:原生动物14属,轮虫21属,枝角类10属,挠足类3属。  相似文献   

3.
2008年对柴河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其渔产力进行了研究。包括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及其多样性等。结果表明,柴河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135种,组成上以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主;浮游植物密度平均为11.58×106个/L,生物量平均为6.25mg/L,以小球藻(Chlorella sp.)、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钝脆杆藻Fragilaria capucina为优势种;共检出浮游动物42种,种类组成以轮虫和原生动物为主;浮游动物密度平均为358个/L,生物量平均为3.49mg/L,以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为优势种。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年均为4.27和3.15 ,浮游生物垂直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双凤水库浮游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报道了1993年5、7、9月,1997年9月双凤水库浮游生物调查研究结果。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10.472mg/L,兰藻54.9%;浮游动物量平均6.945mg/L,轮虫占52.7%,同时讨论了浮游生物与银鲫生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1991-1994年对蛤蟆通水库浮游生物进行了调查。浮游植物8门96种属,浮游动物86种属;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为4.624mg/l,浮游动物生物量年平均为2.631mg/l;浮游植物生物量中以硅藻为主,占48.30%,浮游动物生物量中轮虫类最高,占67.0%;鱼类生长期(5-9月)浮游植物生物量10.992mg/l,浮游动物生物量为3.315mg/l;冰封期冰下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等明显与越冬池冰下游浮植不同。浮游生物可提供的鱼产潜力为540.9吨。  相似文献   

6.
浮游生物种群结构是评价水质差异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解江西省抚河流域的水质状况,在抚河设置了9个监测断面,并于2021年9月到2022年8月对各点位的浮游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群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抚河流域共鉴定有浮游植物304种,浮游动物共有158种;浮游植物的密度波动范围为1.29~49.86×105 cell/L;浮游动物的密度波动范围为50.00~4950.00 ind/L;在浮游植物功能群中,C、D、G、H1、M、MP、W1、X2和Y为优势功能群,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95.63%;浮游动物功能群中,功能群RC的生物量最大,占浮游动物总生物量的48.81%。  相似文献   

7.
柘林湖浮游生物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7月和2007年7月,课题组对江西武宁县柘林湖的浮游生物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柘林湖在7月份浮游植物生物量为66.88×10^-2mg/L,浮游动物生物量为1.33mg/L。浮游生物优势种群为腔球藻、微囊藻、飞燕角甲藻、角星鼓藻、螺形龟甲轮虫、桡足类的无节幼体、象鼻潘、剑水蚤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新疆巴里坤盐湖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演化机制,于2020年10月、2021年5月和8月调查了巴里坤盐湖的浮游生物,依据形态学特征鉴定浮游生物属或种,统计分析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Pielous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结果显示,巴里坤盐湖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62属,平均密度为9.34×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1.97 mg/L,以硅藻门、蓝藻门和绿藻门为主;浮游动物(除卤虫外)3门30属,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平均密度为146.45 ind./L,平均生物量为0.51 mg/L。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822~3.509,浮游动物为0~2.919。巴里坤盐湖浮游生物物种组成、密度和生物量呈明显的水期变化和分布差异;较1990s浮游生物物种数目增加28属,密度显著降低(P<0.05),生物量有所增加(P>0.05),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巴里坤盐湖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盐度和水温变化可能是造成浮游生...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循环水对池塘中氮、磷含量、浮游生物种群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循环塘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93种,隶属6门47属;非循环塘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00种,隶属6门48属,循环塘与非循环塘均以绿藻门种类最多,分别占各塘种类总数的40.86%、42%。两塘中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循环塘为247.68~1133.31(×104ind/L)和3.07~10.83 mg/L;非循环塘为511.68~1773.3(×104ind/L)和4.48~17.34 mg/L。循环塘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比非循环塘要低,且差异性显著(P<0.05)。循环水鱼塘中共检出浮游动物33属42种,非循环水池塘68属88种,在试验期间两塘中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主要是由原生动物和轮虫组成,其种数变化顺序为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循环塘中原生动物和轮虫分别占浮游动物总种类数的52.38%、33.34%;而非循环塘中原生动物和轮虫分别占浮游动物总种类数的42.05%、48.86%。其中循环塘72~708.11 ind/L和0.41~1.69 mg/L;非循环塘152.9~208.20 ind/L和0.26~0.46 mg/L。循环塘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非循环塘(P<0.05)。循环塘与非循环塘中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介于1.39~1.62和1.16~1.48之间,两塘中浮游动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介于0.50~1.95和1.08~1.45之间。结果表明:循环水对养鱼池塘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出现率、丰度和生物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于2021年秋季,对济南大明湖开展了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调查。结果表明,共采集到浮游植物5门49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占总种类数的48.98%;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26.31×106cells/L和28.964 mg/L。浮游动物4类10种,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数最多,占浮游动物总种类数的40.00%;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3.80 ind./L和0.018 mg/L。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554和1.935。多样性指数水质评价表明,湖区水质整体处于中污染状态,污染程度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1.
赵金奎  刘喜梅 《河北渔业》2007,(2):20-21,53
2005-2006年对陡河水库进行了浮游生物的四季调查,测定了藻类的叶绿素a含量。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78属129种,浮游动物151种。浮游植物的年均数量和生物量分别为537万个/L和3.98mg/L,生物量以硅藻和蓝藻为主,秋季硅藻达到最高值,夏季蓝藻达到最高值,夏季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的年均数量和生物量分别为10 423个/L和4.76mg/L,生物量以轮虫和枝角类为主。藻类的叶绿素a年均值为12.1μg/L。鲢鱼和鳙鱼年生产潜力约为25 000kg和60 000kg。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7月 2 2日对太平湖的浮游生物现状进行了研究。太平湖浮游生物种类共计61个种 (属 ) ,浮游植物有 39属 ,浮游动物为 2 2个种属。太平湖浮游生物量的特点是浮游植物高而浮游动物低。浮游植物量为 33 91mg/l,优势种群为硅藻门、绿藻门和裸藻门 ,从分布上看中、上游浮游植物量明显高于下游 ,上层高于底层 ;浮游动物量为0 45mg/l,优势种群为轮虫 ,其分布规律是上游高于中、下游 ,底层高于上层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为 1 2 66g/m2 ·d ,水柱日毛产量为 2 0 91gO2 /m2 ·d ,浮游生物可提供的鲢、鳙鱼产力为 2 1 1 63kg/hm2 。太平湖为超富营养型。  相似文献   

13.
石头河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水生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石头河水库的浮游生物,评价水库水生态状况,为进一步保护水库水质、优化水源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4月在石头河水库设置6个采样点,调查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利用浮游生物完整性(P-IBI)评价水生态健康状况,从水生生境、人类活动影响2方面评价生境状况。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59种(属)(其中硅藻门16属37种),平均密度20.86×10~4个/L、平均生物量0.936 mg/L,膝曲裸藻在6个样点均为优势种;共采集到浮游动物34属42种(其中原生动物18种、轮虫16种),平均密度5 107个/L、平均生物量162.56μg/L。6个采样点的P-IBI均大于4.34,水生态健康等级均为优;水生生境、人类活动影响评价等级均为优,生境状况优。石头河水库浮游生物优势种过于单一,建议加强水生生物监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质现状,于2016年1月、4月、7月、10月对高邮湖后生浮游动物进行定量调查,测定各项水质理化参数,并基于全湖和各生态功能分区,采用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后生浮游动物优势种群组成、B/T指数对高邮湖营养状况进行多指标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此次调查高邮湖后生浮游动物有17科、27属、47种;其中轮虫7科、14属、28种,占总种类的59.6%;枝角类5科、7属、10种,占总种类的21.3%;桡足类5科、6属、9种,占总种类的19.1%,小型后生浮游动物(轮虫)的生物密度和种类所占比例较高,而大型后生浮游动物(甲壳动物)占比较低。后生浮游动物年均密度为1 434.7个/L,年均生物量为3.2070 mg/L。高邮湖水质总氮、总磷均为超标项目,全湖和各生态功能区的水质指标与后生浮游动物评价结果相吻合,表明高邮湖已经为富营养型湖泊,处于轻度富营养化阶段。  相似文献   

15.
太泊湖浮游生物初步调查及鲢鳙鱼产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5、7、9和11月,对太泊湖浮游生物和水体状况开展了调查,评估了鲢鳙鱼产力。总碱度变化范围为62.92~89.09 mg/L;总氮、总磷及氨氮含量均严重超过地标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标准限值。共监测到浮游植物7门51属,平均密度1 593×104个/L,平均生物量20.166 mg/L;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以及裸藻门为优势种群,生物量分别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24.3%、8.9%、16.2%和25.84%。共采集到浮游动物25种,其中原生动物5种、轮虫13种、枝角类5种、桡足类2种。浮游动物平均数量1 771.85个/L,平均生物量2.508 mg/L;枝角类、轮虫、原生动物、桡足类的生物量分别占总生物量的15.9%、78.7%、0.1%和35.2%,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为0.36~0.46,均匀度指数为0.34~0.41。综合判断太泊湖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太泊湖鲢鱼产力151.2 kg/hm2,全湖约322 t;鳙鱼产力56.4 kg/hm2,全湖约120 t。  相似文献   

16.
太湖湖鲚渔获量及年龄结构变化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恩生  鲍传和  万全 《水产学报》2008,32(2):229-235
在太湖,随着鱼类总渔获量的不断增加和鱼类种类的不断减少,湖鲚(Coilia ectenestaihuensis Yen et Lin),一种小型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已成为绝对优势种.根据1952-2004年的统计数据和2003-2005年对湖鲚年龄结构和食物组成的调查,研究了湖鲚快速增加的原因以及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如下:(1)在1952到2004年期间,湖鲚渔获量从1952年的640.5 t、占总渔获量的15.8%上升到2004年的21 221 t、占63.8%.尤其是1994年后湖鲚渔获量以每年1280.5 t的速度增加;(2)湖鲚种群年龄结构低龄个体呈现不断增加趋势.1979和1980年0 个体仅占33%和34%,而2003和2004年0 个体分别上升到99.04%和99.08%;(3)0 湖鲚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按照个数组成比例计算,枝角类平均占89.77%±13.69%、桡足类占7.84%±11.53%、轮虫仅占2.39%±4.95%.分析认为:江湖阻隔、过度捕捞、富营养化不断加重等人类活动以及太湖特有的鱼类生态学特点是导致湖鲚渔获量不断增加、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随着湖鲚数量的快速增加,在湖鲚生长期间太湖浮游动物现存量呈现相应下降趋势,这可能使太湖浮游植物更易暴发.  相似文献   

17.
将“天辰水产专用液体肥”定量施放在池塘养殖水体中后,定时检测水体中浮游生物量和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池Ⅰ、Ⅲ和Ⅴ号浮游植物的量为0.1mg/L ̄0.2mg/L,浮游动物的量为0.1mg/L ̄0.2mg/L;而试验池塘中经过2次施放肥料后,浮游植物的量上升为0.1mg/L ̄0.3mg/L,浮游动物的量为0.2mg/L ̄0.3mg/L。浮游植物中蓝藻和绿藻数量虽然在施肥后数量有所上升,但没有硅藻明显。3个试验池塘中浮游动物的数量也有明显的上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海水越冬池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对四口海水越冬池的主要理化因子及浮游生物状况进行了监测。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7种(属),其中常见或形成优势种群者主要有蛋白核小球藻、椭圆小球藻、布氏棕鞭藻、小环藻、前沟藻、海洋原甲藻、多甲藻、裸甲藻、光甲藻以及绿裸藻10种(属)。浮游植物总平均生物量为149.96mg/L,绿藻门所占比例最多,达97.87%,其分布状况是中、下层明显大于表层。原生动物和轮虫种类较少,前者主要为侠盗虫,平均数量为2737.3个/L,后者主要是喜冷疣毛轮虫和喜盐疣毛轮虫,平均数量为583个/L,分布特点均表层明显多于中、下层。桡足类种类主要有指状许水蚤、细巧华哲水蚤和近亲真宽水蚤等,数量上呈典型的下多上少的梯形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浮游生物种、量及其分布状况是影响海水越冬池溶氧状况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对云龙湖水库的水生生物进行了监测。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25属、浮游动物29属、底栖动物16属。浮游植物数量225.3×104个/L,生物量0.772mg/L,春季以硅藻为主,占67.2%,夏季以隐藻为主,占56.8%;浮游动物数量40650.4个/L,生物量3.362mg/L,春季以轮虫为主,占81.6%,夏季以原生动物为主,占67.3%;底栖动物数量683.0个/m2,生物量6.763g/m2,水栖寡毛类占59.1%,水生昆虫占29.3%。云龙湖水库为浮游植物响应型中—富营养型水体。滤食性鱼类鲢、鳙的放养对水库水质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6年7~9月对江西省永修县境内柘林湖水库网箱养殖区内的水质和浮游生物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凋查显示网箱养殖区内水质偏酸性,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4.05×106个/L,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450个/L.结果表明柘林湖浮游生物种类较多,生态稳定,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