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野生虎斑乌贼不同组织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对野生虎斑乌贼5种组织(肌肉、肝脏、卵巢、缠卵腺、副缠卵腺)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旨在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估。随机选取雌、雄野生虎斑乌贼[雌性个体平均体长(31.37±0.32)cm,平均体重(2 173.33±141.10)g;雄性个体平均体长(30.97±0.74)cm,平均体重(2 476.33±117.54)g]各10尾,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其肌肉、肝脏、卵巢、缠卵腺、副缠卵腺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以及氨基酸、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每个组织测定3个平行。结果表明:野生虎斑乌贼5种组织中,水分含量为60.12%~78.33%,各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质含量为31.47%~77.93%,表现为肌肉(77.93%)>卵巢(62.39%)>副缠卵腺(58.62%)>缠卵腺(57.64%)>肝脏(31.47%),各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粗灰分含量为1.26%~3.18%,除肌肉与缠卵腺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以副缠卵腺最高,肝脏最低;粗脂肪含量为2.46%~12.82%,表现为肝脏(12.82%)>缠卵腺(4.80%)>副缠卵腺(3.42%)>肌肉(3.14%)>卵巢(2.46%),除肌肉与副缠卵腺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野生虎斑乌贼5种组织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总氨基酸(TAA)含量为27.68%~77.87%,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为13.60%~31.80%;共检出26种脂肪酸,包括12种饱和脂肪酸(SFA),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其中PUFA含量为27.48%~54.15%,以肝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织(P<0.05),具体为缠卵腺(54.15%)>肌肉(47.74%)>卵巢(45.50%)>副缠卵腺(41.49%)>肝脏(27.48%);C20∶5n-3(EPA)含量为6.72%~16.03%,C22∶6n-3(DHA)含量为12.79%~32.20%。由此得出,野生虎斑乌贼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氨基酸含量高且种类齐全、PUFA含量丰富(尤其是富含EPA和DHA)、营养价值较高的头足类。  相似文献   

2.
选用200头哺乳仔猪和160头断乳仔猪各分为对照组和壳寡糖组(含200 mg/kg壳寡糖),每组10个重复,各重复仔猪数相等,基础日粮相同。研究探讨了壳寡糖对仔猪生产性能及肌组织、器官和血清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组35日龄和70日龄仔猪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8.0%和14.2%;同时增加了背最长肌中Cu(P<0.05)、心肌中Zn(P<0.05)以及脾脏中Mn(P<0.01)的含量;降低了脾脏、胃和肾组织中Ca和Mg的含量(P<0.01);血清中Cu、Zn、Mn和Ca的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3种壳色花纹文蛤常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红壳、黑斑、白壳3种壳色花纹文蛤的常规营养成分进行了检测,旨在分析和评价不同壳色花纹文蛤在营养价值上的差异。解剖取软体部,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组织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以及氨基酸、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文蛤软体部鲜样中水分含量为81.15%~81.89%,粗蛋白质含量为9.23%~9.71%,粗脂肪含量为1.31%~1.91%,其上述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在3种文蛤中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10)。采用酸水解法,在3种文蛤软体部干样中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总氨基酸(TAA)含量为42.95%~48.45%,鲜味氨基酸(DAA)含量为17.44%~20.88%,且DAA含量红壳文蛤有高于白壳文蛤的趋势(P<0.10);3种文蛤软体部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在3种文蛤软体部干样中检测到22~23种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36.07%~39.55%,C20∶5(n-3)(EPA)含量为11.37%~12.87%,C22∶6(n-3)(DHA)含量为9.82%~12.44%,其中EPA含量红壳文蛤有高于白壳文蛤的趋势(P<0.10),DHA含量红壳文蛤有高于白壳文蛤和黑斑文蛤的趋势(P<0.10)。由此可见,本试验检测的3种文蛤营养价值均较高,其中以红壳文蛤最高,且其鲜味度最优。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6.83±0.01) g虎斑乌贼幼体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采取周期性饥饿1 d再投喂6 d(S1F6组)、周期性饥饿2 d再投喂5 d(S2F5组)、周期性饥饿3 d再投喂4 d(S3F4组)和持续投喂(对照组) 4种投喂模式,进行为期14 d的投喂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饥饿时间对增重率、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上述3个指标S3F4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1F6组、S2F5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肌肉水分、粗脂肪以及粗蛋白质的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不同饥饿时间对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S2F5组达到最大值;不同饥饿时间对肝脏丙二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不同饥饿时间对肝脏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肝脏淀粉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在S1F6组有最小值,肝脏脂肪酶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在S2F5组有最小值。5)在虎斑乌贼幼体的肌肉组织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10种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TEAA/TAA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6)肝脏和肌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C20∶5n-3(EPA)、C22∶5n-3(DPA)、C22∶6n-3(DHA)以及肝脏DPA、DHA含量在各组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但S3F4组肝脏EPA、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S1F6组与S2F5组的虎斑乌贼幼体均出现了补偿生长,且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从节约成本、减少污染以及补充生长等方面综合来看,建议在虎斑乌贼幼体的养殖过程中采用周期性饥饿2 d再投喂5 d的投喂模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沈阳某地区稻壳粉与玉米芯进行元素分析,二者均含有Ca、P、Na、Mg、Se、Zn、Mn、K、Cu、Fe等微量元素,方法回收率在90.4%~108%之间。将稻壳粉和玉米芯中部分微量元素与瘦肉型生长育肥猪饲料国家标准进行对比发现,稻壳粉及玉米芯中均含有瘦肉型生长育肥猪饲料所需微量元素,但Ca、P、Na、Mg、Se、Zn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稻壳粉中,K、Fe含量略低,Cu含量达标,但Mn元素含量远远高出国家标准,摄入过多会导致中毒现象发生;玉米芯中,K、Cu、Fe、Mn元素含量均可达到国家标准。因此,在进行饲养瘦肉型生长育肥猪时,应选用玉米芯来进行喂养,同时可添加含有Ca、P、Na、Mg、Se、Zn元素的营养物质进行辅助喂养。  相似文献   

6.
野生拟目乌贼不同组织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通过对野生拟目乌贼4种组织(胴体肌肉、腕、卵巢、缠卵腺)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旨在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随机选取雌雄野生拟目乌贼各3尾,分离胴体肌肉、腕、卵巢、缠卵腺,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各组织中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多糖、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4种组织中水分含量为67.95%~79.41%,粗脂肪含量为0.17%~0.27%,均以腕中最高;灰分含量为1.38%~2.09%,以缠卵腺中最高;粗蛋白质含量为13.39%~24.18%,多糖含量为0.20%~0.68%,均以卵巢中最高。在4种组织中均检测出钾(K)、钠(Na)、钙(Ca)、镁(Mg)、铁(Fe)、锌(Zn)矿物元素,在卵巢和缠卵腺中还检测出锰(Mn)和铜(Cu)。4种组织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TAA)含量为145.74~205.14 mg/g,鲜味氨基酸(DAA)含量为52.38~66.11 mg/g,均是卵巢、缠卵腺含量较高(P>0.05),与依次降低的腕、胴体肌肉差异显著(P<0.05);4种组织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4种组织中共检测出21种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52.14%~58.48%,表现为卵巢>缠卵腺>胴体肌肉>腕,卵巢中PUFA含量与缠卵腺相近(P>0.05),与腕、胴体肌肉差异显著(P<0.05);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为7.72%~8.65%,4种组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为27.14%~28.66%,4种组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野生拟目乌贼的营养价值较高,尤以卵巢、缠卵腺为佳。  相似文献   

7.
通过微量浓度(0.05mg/L)辛硫磷在5龄家蚕的添毒处理,测定处理后家蚕血液中部分生命元素K、Na、Ca、Mg、Fe、Mn、Cu、Zn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正常5龄家蚕血液中大量元素K、Na、Ca、Mg的含量是CaNaMgK,经过微量辛硫磷处理后Ca、Na含量降低,Mg、K含量升高;正常5龄家蚕血液中微量元素Fe、Mn、Cu、Zn的含量是FeCuZnMn,经过处理后Fe、Cu含量升高,Mn、Zn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2~10日龄鸽乳中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随机选取2、4、6、8和10日龄(每日龄6羽)刚被亲鸽哺喂过的乳鸽,采集鸽乳,分别测定其氨基酸、脂肪酸、类表皮生长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结果表明:2~10日龄鸽乳中含有必需氨基酸12种,Met、Cys和His含量较低;非必需氨基酸5种,Asp和Glu含量高,各氨基酸含量随日龄增加而降低;脂肪酸14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油酸42.89%~43.44%。随泌乳时间推移,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缓慢升高,棕榈油酸、硬脂酸和油酸逐渐降低;类表皮生长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受日龄影响显著(P0.05),各指标随日龄增加均线性降低。结果提示2~10日龄鸽乳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约为55∶45~59∶41;不饱和脂肪酸73.04%~73.70%,油酸42.89%~43.44%;EGF为0.61~4.8 pg/mg PM,Ig A为0.81~2.36 ng/mg PM,Ig G为1.59~6.97 ng/mg PM及Ig M为8.29~46.29 ng/mg PM。  相似文献   

9.
枣树为我国栽培面积最大干果树种,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研究发现,外源Ca(OH)2能有效抑制 “枣黑顶病”的发病率从而减少枣农损失。为提高壶瓶枣果实营养成分和改善口感,寻找Ca(OH)2最佳喷施浓度。以壶瓶枣为研究对象,分别喷施不同浓度梯度的Ca(OH)2,枣果成熟后测定果肉中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Ca(OH)2处理条件下,壶瓶枣果肉中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均随Ca(OH)2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糖酸比随Ca(OH)2处理浓度的增大,有下降趋势;2.外源Ca(OH)2能显著提高壶瓶枣果肉中Ca、Mg元素的含量且Ca(OH)2饱和溶液稀释150倍浓度提升效果最明显;3.喷施Ca(OH)2溶液对壶瓶枣体内K元素含量有明显抑制作用;4.喷施外源Ca(OH)2溶液能有效提高壶瓶枣果肉中Fe、Mn、Cu、Zn元素含量, Ca(OH)2饱和溶液稀释150倍浓度效果最好。综合以上结果外源Ca(OH)2饱和溶液稀释150-200倍浓度为最佳喷施浓度。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建立黄羽肉鸡22~42日龄和43~63日龄氨基酸平衡模型,为低蛋白质饲粮配制技术提供科学依据。2个阶段的饲养试验分别选用22和43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大型黄羽肉鸡公鸡各168只,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正常对照(SD)组为标准组,低蛋白质(LP)组的粗蛋白质水平降低3%,其氨基酸含量与SD组相同,低蛋白质低赖氨酸(LP-Lys)、低蛋白质低蛋氨酸(LP-Met)、低蛋白质低色氨酸(LP-Trp)、低蛋白质苏氨酸(LP-Thr)和低蛋白质低异亮氨酸(LP-Ile)组分别在LP组的基础上,将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水平降低20%,其他氨基酸水平不变。采用饲养试验和氮平衡试验,2个阶段饲养试验的试验期均为21 d。结果表明:1)低蛋白质饲粮氨基酸平衡模型显著影响2个饲养阶段黄羽肉鸡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22~42日龄时,LP组的末重显著低于除LP-Ile组外的其他5个试验组(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除LP-Met和LP-Ile组外的其他4个试验组(P0.05);SD组的料重比最低,显著低于除LP-Met、LP-Thr和LP-Trp组外的其他3个试验组(P0.05)。43~63日龄时,LP-Met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LP、LP-Lys和LP-Trp组(P0.05)。2)LP-Met组黄羽肉鸡的胸肌率最高,显著高于LPThr和LP-Ile组(P0.05)。3)低蛋白质饲粮氨基酸平衡模型对63日龄黄羽肉鸡的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4) 22~42日龄时,LP-Lys组黄羽肉鸡的氮存留率最高,显著高于SD、LPThr、LP-Trp和LP-Ile组(P0.05);43~63日龄时,SD组的氮存留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和氮存留率指标得出,22~42日龄时,快大型黄羽肉鸡饲粮氨基酸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100.0∶55.6∶97.2∶25.0∶95.8;43~63日龄时,综合考虑生长性能、胸肌率和氮存留率各项指标得出,适宜氨基酸平衡比例为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100.0∶37.3∶85.3∶22.7∶85.3,相应的粗蛋白质水平可降低至13%。  相似文献   

11.
试验对病死猪肉高温无害化处理的产物肉骨渣进行了常规营养成分检测,分析了粗蛋白、氨基酸、粗灰分、钙及总磷的含量。检测发现:粗蛋白含量为63.59%~73.35%,15种氨基酸总含量为48.1%~59.2%,粗灰分含量为11.2%~16.2%,钙含量为2.49%~4.49%,总磷含量为2.00%~2.95%,不同季度的肉骨渣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病死猪肉高温无害化处理后的产物肉骨渣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含量稳定,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富硒苜蓿草粉对家兔幼兔骨骼肌中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60只40日龄断奶新西兰大白幼兔,将其分为5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5%~20%的富硒紫花苜蓿草粉,研究与常规饲喂方式相比,富硒苜蓿草粉对幼兔骨骼肌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及矿物质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富硒牧草添加量的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0.81%~0.86%)呈现出"高-低"的趋势,脂肪含量(0.82%~1.26%)呈现出"高-低-高"的趋势,蛋白质含量(22.92%~23.91%)相对稳定,总氨基酸含量呈现出"低-高-低"的趋势。在家兔日粮中添加5%~15%富硒苜蓿草粉能使兔骨骼肌中必需氨基酸(EAA)含量提高8.85%,但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添加20%富硒苜蓿草粉对骨骼肌中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脂肪含量提高了23.53%,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了5.81%。添加5%富硒草粉能使钙、铜和硒的含量分别提高0.45%、23.33%、15.38%,添加15%富硒苜蓿草粉能使锌的含量提高17.03%。说明在大白幼兔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富硒紫花苜蓿草粉可调节兔肉营养成分,不但可行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日粮中小肽螯合铜锌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和粪便中铜锌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将152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28日龄长大断奶仔公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9头仔猪。试验分36~90日龄、91日龄~出栏两阶段进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将基础日粮中的硫酸铜(Cu SO4)和硫酸锌(Zn SO4)以小肽螯合铜和小肽螯合锌替代。36~90日龄阶段,对照组和试验组Cu含量分别为174.42 mg/kg和75.56 mg/kg,Zn含量分别为2 412.14 mg/kg和522.91 mg/kg;91日龄~出栏阶段,对照组和试验组Cu含量分别为134.43 mg/kg和26.08 mg/kg,Zn含量分别为1 156.53 mg/kg和207.08 mg/kg。结果表明:36~90日龄和91日龄~出栏两阶段,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期初体重、期末体重、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肉比(F/G)、出栏重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36~90日龄阶段,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铜蓝蛋白(CP)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 Zn-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蛋白质羰基浓度显著降低(P0.05)。36~90日龄阶段,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总蛋白质(TP)、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但TP浓度有升高趋势(P=0.06),AKP活性有降低趋势(P=0.05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的血清总氨基酸浓度高于对照组,特别是赖氨酸(Lys)、甲硫氨酸(Met)、苏氨酸(Thr)等限制性氨基酸的浓度有所升高。36~90日龄阶段,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粪便中铜锌元素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分别减少32.21%和65.83%;91日龄~出栏阶段,试验组粪便中Cu元素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Zn元素含量有降低趋势(P=0.28),分别减少63.27%和26.87%。说明以低剂量的小肽螯合铜和小肽螯合锌替代高剂量的硫酸盐源铜锌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无不良影响,但能显著降低粪便中铜锌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4.
断奶羔羊4种必需氨基酸限制性顺序和需要量模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采用氨基酸部分扣除法研究断奶羔羊的4种必需氨基酸的限制性顺序和需要模型。选取50日龄断奶湖羊公羊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为氨基酸平衡(PC)组,饲喂氨基酸平衡的开食料,4个试验组开食料在PC组的基础上分别扣除赖氨酸(PD-Lys组)、蛋氨酸(PD-Met组)、苏氨酸(PD-Thr组)和色氨酸(PD-Trp组),其余氨基酸含量保持一致。预试期为10 d,正试期为60 d。于羔羊60、90和120日龄称量体重,在120日龄每组随机选取6只羔羊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60~120日龄和90~120日龄,PD-M et组羔羊平均日增重(ADG)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转化率(F/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20日龄时,PD-Met组宰前活重、空体重、胴体重、眼肌面积、头重、蹄重及皮毛重均显著低于PC、PD-Thr和PD-Trp组(P0.05),但是5组间屠宰率(DP)、GR值和血液重差异不显著(P0.05)。2)以最佳ADG和F/G为评价指标时,60~90日龄和90~120日龄氨基酸限制性顺序为Met、Lys、Thr和Trp;而以最佳DP为评价指标时,120日龄氨基酸的限制性顺序为Trp、Thr、Lys、Met。3)以最佳ADG作为评价指标时,60~90日龄和90~120日龄Lys、M et、Thr和Trp的适宜比例分别为100∶44∶44∶8和100∶42∶38∶12;以最佳F/G作为评价指标时,60~90日龄和90~120日龄Lys、M et、Thr和Trp的适宜比例分别为100∶54∶45∶7和100∶47∶39∶12;以最佳DP为评价指标时,60~120日龄Lys、M et、Thr和Trp的适宜比例为100∶34∶38∶8。总之,饲粮必需氨基酸(Lys、Met、Thr和Trp)缺乏严重影响湖羊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特别是Met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Lys,Thr和Trp影响较弱;不同评价指标(ADG、F/G和DP)和不同生长阶段得出的Lys、M et、Thr和Trp的限制性顺序和需要模型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时期蛋鸡回肠内锌(Zn)、铁(Fe)、镁(Mg)、钙(Ca)、锰(Mn)、磷(P)和钾(K)的变化特点。试验选取不同时期蛋鸡(青春期-15周龄、产蛋高峰期-30周龄和高峰后期-45周龄)的回肠组织,借助ICP检测其中Zn、Fe、Mg、Ca、Mn、P和K的含量,利用软件SPSS22进行多重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5周龄和30周龄蛋鸡回肠内K元素极显著高于45周龄(P0.01);30周龄时P、Zn和Mn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2个时期(P0.05);45周龄时,Mg和Fe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15周龄和30周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蛋鸡回肠中Mn、P、Zn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P与K呈正相关(P0.05),且二者均与Mg呈负相关(P0.05),此外K与Fe元素也呈负相关(P0.05),Mg与Fe呈正相关(P0.05)。因此,不同时期蛋鸡回肠各种元素的量不同,可据此调整饲粮中必需元素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不同日龄略阳乌鸡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为确定最佳上市日龄以及科学养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试验以同日出雏的1 200只略阳乌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300只。所有鸡42日龄脱温后进行网上笼养,90日龄后为离地网上平养,各阶段的基础饲粮均使用家禽专用饲料,全程自由采食、饮水。记录每周体重,采用Gompertz模型拟合生长曲线;90、120、150日龄时,随机选取体况相近的公、母各8只,采用颈部放血法进行屠宰,采集胸肌,检测不同生长时期胸肌pH、剪切力、水分、干物质、氨基酸、脂肪、蛋白质、肌苷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 略阳乌鸡在1~4周体重增长缓慢,4周后进入急速生长期,到17周后体重增长趋势逐渐减缓;Gompertz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略阳乌鸡体重生长曲线,母鸡、公鸡的拟合度均>0.99,拐点体重分别为760.75和940.52 g,拐点周龄分别为8.19和8.49周。母鸡、公鸡的剪切力均随着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150日龄均极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1);母鸡胸肌干物质在150日龄极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1)。母鸡胸肌的呈味氨基酸中,谷氨酸(Glu)、丙氨酸(Ala)、天门冬氨酸(Asp)含量在150日龄极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1),而酪氨酸(Tyr)的含量在150日龄极显著低于90和120日龄(P<0.05);苏氨酸(Thr)、丝氨酸(Ser)、蛋氨酸(Met)、亮氨酸(Leu)、赖氨酸(Lys)和总氨基酸的含量在150日龄均显著高于90日龄(P<0.05)。公鸡胸肌的呈味氨基酸中,谷氨酸(Glu)、丙氨酸(Ala)、苯丙氨酸(Phe)、胱氨酸(Cys)、脯氨酸(Pro)含量120日龄极显著高于90日龄(P<0.01),酪氨酸(Tyr)、胱氨酸(Cys)、脯氨酸(Pro)和苯丙氨酸(Phe)含量120日龄极显著高于150日龄(P<0.01);组氨酸(His)含量在120日龄最低。120日龄母鸡胸肌的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150日龄(P<0.01),120日龄母鸡胸肌的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150日龄(P<0.05)。母鸡胸肌中亚油酸和肉豆蔻酸含量在150日龄极显著高于120日龄(P<0.01),棕榈油酸含量在150日龄极显著低于120日龄(P<0.01)。公鸡胸肌的肌苷酸、棕榈酸(C16:0)含量120日龄显著高于150日龄(P<0.05),而亚油酸含量150日龄显著高于120日龄(P<0.05)。【结论】 随着日龄的增加,略阳乌鸡母鸡营养物质含量逐渐增加;120日龄公鸡胸肌营养物质含量最高,120日龄后随着日龄增加营养物质含量逐渐降低。因此,建议母鸡在120~150日龄之间上市,公鸡在120日龄上市。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北京油鸡腿肌中长链脂肪酸变化规律,试验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150、300、450日龄北京油鸡腿肌的中长链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北京油鸡腿肌共鉴定出33种中长链脂肪酸,其组成不随日龄的变化而变化;油酸(C18∶1 n-9c)、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 n-6c)、硬脂酸(C18∶0)、花生四烯酸(C20∶4 n-6)和棕榈油酸(C16∶1)等脂肪酸为北京油鸡腿肌中的主要脂肪酸,其含量占总脂肪酸的95.52%;除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外,饱和脂肪酸(SFAs)、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不饱和脂肪酸(UFAs)、必需脂肪酸(EFAs)和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比例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450日龄绝对含量极显著地高于150和300日龄(P0.01);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 n-3,DHA)、α-亚麻酸(C18∶3 n-3,ALA)和花生四烯酸(C20∶4 n-6,ARA)、亚油酸(C18∶2 n-6c,LA)分别是北京油鸡腿肌中主要的n-3系列和n-6系列PUFAs,北京油鸡腿肌n-6/n-3 PUFAs比例在21.18~24.39∶1范围内,且450日龄显著高于150和300日龄。研究结果提示日龄对北京油鸡腿肌脂肪酸分类的绝对含量影响程度高于对相对比例的影响,且基于脂肪酸绝对含量,北京油鸡150和450日龄的腿肌在营养及风味上要优于300日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小鳄龟含肉率和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组成小鳄龟机体的各部分中肌肉所占比例最高(40%)。肌肉(鲜肉)中,粗蛋白质16.70%、脂肪1.48%、水分79.23%、粗灰分0.80%、无氮浸出物1.79%。在小鳄龟肌肉中有18种氨基酸,占鲜肉总量的14.93%。其中,必须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4.13%、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须氨基酸比值为0.80。EAAI、AAS、CS三项指标分别为80.44、85.00和48.00,Met+Cys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肌肉脂肪酸中以C16∶0、C18∶1为主,其次为C18∶0、C22∶6,其饱和脂肪酸含量偏高。同时,在小鳄龟肌肉中,矿物元素含量也十分丰富,特别是Ca、Zn的含量为养殖动物之最。  相似文献   

19.
按照传统中药材中的微量元素初级形态(溶解态和非溶解态)分析程序对桑叶样品进行分级处理,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经分级处理后样品各个组分中Mg、K、Ca、Cr、Mn、Fe、Co、Ni、Cu、Zn、Cd、Pb等12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2种金属元素在原样中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Ca、K、Mg、Fe、Mn、Zn、Cu、Ni、Pb、Cr、Co、Cd,其中Ca的质量比高达17.59 mg/g,而有害重金属Cr、Cd、Pb的含量很低,质量比均0.3μg/g。对桑叶样品中微量元素初级形态的分析结果显示,K的总提取率(浸出率)高达71.54%,其次是Ni(57.69%),而有害重金属Cd、Pb的总提取率(浸出率)均低于30%。在测定的各元素残留率中,Ca、Cr、Mn、Fe、Cu、Zn、Cd、Pb的头煎残留率均在50%以上,而且Cr的颗粒吸附率最高(25.66%)。采用该方法获得的12种元素校正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加标回收率为84.00%~114.50%,相对标准偏差介于1.58%~9.45%之间,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可为桑叶药用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及各组分中金属元素成分分析提供可靠的方法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饲粮中添加液态复合酶制剂对肉鸭生长性能及胫骨和血清钙(Ca)、磷(P)代谢的影响。选择640只1日龄樱桃谷肉公鸭,随机分为5个处理,分别为正对照(PC)组、负对照1(NC1)组[在PC组基础上降低334.40 kJ/kg代谢能(ME)、2.00%可消化氨基酸(DAA)、0.15%有效磷(AP)和0.10%钙(Ca)]、负对照2(NC2)组(在PC组基础上降低418.00 kJ/kg ME、2.50%DAA、0.20%AP和0.15%Ca)以及在NC1和NC2组中分别添加液态复合酶制剂(0.2 mL/kg)的加酶(NC1+E、NC2+E)组,其中PC、NC1和NC1+E组为10个重复,NC2和NC2+E组为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鸭。试验分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35日龄)2个阶段饲养。结果表明:1)与PC组相比,NC1组肉鸭各期生长性能及胫骨粗灰分(Ash)、Ca和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1~35日龄死亡率极显著提高(P<0.01),7和21日龄血清Ca含量及35日龄血清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35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2)与PC组相比,NC2组肉鸭各期生长性能及胫骨Ash、Ca和P含量进一步极显著降低(P<0.01),7和21日龄血清Ca含量和21日龄血清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NC1组相比,NC2组肉鸭各期生长性能及胫骨Ash、Ca和P含量、21日龄血清P含量以及ALP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3)与NC1和NC2组相比,NC1+E和NC2+E组肉鸭体重(BW)、体增重(BWG)和采食量(FI)均极显著提高(P<0.01),NC1+E组胫骨Ash、Ca和P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NC1+E和NC2+E组死亡率极显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提示,以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为主的液态复合酶制剂可明显缓解饲粮低营养水平,尤其是AP水平降低对肉鸭生长性能及Ca、P代谢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