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0 毫秒
1.
为了弄清某猪场猪腹泻的病原,试验采用染色与形态观察、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比对等方法进行细菌鉴定,构建16S rRNA系统发育树,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细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从腹泻猪的十二指肠中分离到1株细菌,分离细菌的染色与形态特征、菌落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征与大肠杆菌基本符合,16S rRNA基因序列与猪肉源(CP025318株)、犬源(CP023359株、CP010134株)、人源(CP022407株、CP018948株、CP023349株)的同源性均高达99.8%,确定该分离菌株为大肠杆菌。该株大肠杆菌与猪大肠杆菌CP025753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对所测试的21种抗生素均耐药。说明临床中猪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愈发严重。  相似文献   

2.
无菌采集病死红腹锦鸡肝脏、脾脏和心血,接种多种培养基分离细菌。以生化试验和小鼠攻毒试验,鉴定分离细菌及其致病性。采用PCR方法扩增分离细菌16S rRNA,测定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大肠杆菌相应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细菌为大肠杆菌,可以致小鼠死亡。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大肠杆菌相应基因同源性超过99%。由此证明,该红腹锦鸡死于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辽西地区致病性鸡大肠杆菌(E.coli)的流行情况,以明确该地区大肠杆菌16S核糖体核苷酸(ribosomal RNA,rRNA)基因序列变异特点,试验采用细菌分离纯化培养技术、生化鉴定技术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从辽西地区不同规模养鸡场采集的12份病料中分离出的10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分离出的阴性小杆菌被初步判定为大肠杆菌,这10株采集自不同鸡场的大肠杆菌16S rRNA核苷酸基因序列中有4株血清型为O_(78),余下6株中2株与O_(78)同源性最高,2株与O_2同源性最高,2株与O_(111)同源性最高,各株大肠杆菌碱基突变位点一致。说明辽西不同地域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近半数为O_(78),故O_(78)可能为主要流行株。  相似文献   

4.
猪粪便中致病性病原菌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猪粪便中的致病微生物并分析其耐药性,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16S rRNA PCR检测与测序、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从镇江地区不同养猪场采集的100份粪便样品进行病原菌鉴定,采用K-B药敏纸片法测定致病性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从100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得到大肠杆菌25株、沙门氏菌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20株,致病性沙门氏菌15株,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分离菌16S rRNA PCR扩增得到大小约为1 492 bp的目的条带;57株分离株的PCR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参考株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于97.0%;致病性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等12种药物的耐药率在65.0%~95.0%之间,致病性沙门氏菌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庆大霉素等12种药物的耐药率在46.7%~100%之间,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等9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0.0%~100%之间,且存在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何芳  周望平  邱美珍  杨俊 《养猪》2015,(3):108-109
从湖南某猪场病猪组织中分离出6株细菌,通过培养形态、菌落特征、细菌染色特性、镜检、16S rRNA基因扩增及序列BLAST分析等系统鉴定,确定为猪链球菌,6株分离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收录菌株同源性为99%以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细菌对头孢喹肟、先锋霉素、青霉素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7,(6):174-178
从奶牛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细菌,经过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初步判定为芽孢杆菌属;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同源性分析结果,证实分离得到的Y4菌株是枯草芽孢杆菌,与GenBank上的枯草芽孢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6%。对此菌株进行抑菌试验,发现该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该研究为将来研制益生菌制剂防治奶牛生殖道疾病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离鉴定引起水貂出血性肺炎的大肠杆菌,并对其致病性、血清型和毒力基因进行鉴定.本研究主要通过细菌分离鉴定试验对具有典型肺炎症状的死亡水貂的病原体进行分离,利用16S rRNA对进行细菌鉴定,并通过PCR方法对分离细菌的血清型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分离菌对动物的致病性.结果显示:28例水貂肺炎病例中分离出8株大肠杆...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某獭兔养殖场獭兔发病的主要病原菌,分析该病原菌的耐药性,本试验对青岛市某獭兔养殖场送检的病死兔进行病理剖检,并从肺脏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随后进行分离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该株分离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博检革兰阴性细菌鉴定系统的生化鉴定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经同源性比较,与铜绿假单胞菌同源性为10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分离菌对多种头孢类、喹诺酮类药物高度敏感。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用药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一种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本试验通过无菌采集疑似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鸡的心、肝、脾、肾作为病料,经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致病力试验,利用大肠杆菌16S rRNA通用引物对3株致病菌进行PCR扩增,均得到了特异性扩增产物。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酸测序和BLAST比对。结果显示,分离得到3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DZMG、DGCG1、DGCP3),扩增出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提示该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高和简单快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调查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腹泻的原因并确定病原,无菌采集15份腹泻犊牛粪样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采用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血清学和致病性分析等方法鉴定分离菌株,利用大肠杆菌16S rRNA通用引物进行基因序列扩增并测序,使用DNAStar软件将分离菌株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其他菌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采用Mega 6.0软件依据16S rRNA序列构建分离株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分析,同时对分离菌株的黏附性基因进行鉴定。结果从15份样品中分离获得2株分离菌株;试验显示,分离株均发酵葡萄糖,MR试验、吲哚和甲基红试验呈阳性,硫化氢、氧化酶、DNA酶、VP试验呈阴性。2株分离菌株血清型均为O78,且均具有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均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磺胺甲唑、头孢哌酮、壮观霉素、多黏菌素B、呋喃妥因敏感。分离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大肠杆菌菌株NF738(GenBank登录号:MT649856)同源性为≥99.7%,且处于同一大分支。经PCR鉴定,分离菌株具有K88黏附性基因。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引起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原为致病性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河南地区AmpC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在产16S rRNA甲基化酶鸡大肠杆菌的流行与分布,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2005—2008年在河南地区病鸡的病料中分离保存的158株16S rRNA甲基化酶阳性鸡大肠杆菌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检测结果显示,在158株产16S rRNA甲基化酶鸡大肠杆菌中,CMY-2和DHA-1检出率分别为34.8%和36.1%。提示AmpC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在河南地区产16S rRNA甲基化酶鸡大肠杆菌中普遍存在。 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以减毒胞内侵袭菌介导的黏膜免疫对宿主动物胃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本试验以白色瘤胃球菌、黄化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3种主要瘤胃纤维分解菌16S rRNA分别设计引物,以山羊瘤胃液提取细菌总DNA,分别扩增3种纤维分解菌目的DNA片段,并连接至pMD-18 T Vector上,经PCR和测序鉴定后,以不同稀释度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结果显示,扩增得到的3种瘤胃纤维分解菌目的片段与已知菌种相应片段的同源性大于99%;以不同稀释度重组pMD-18 T为模板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差异明显,绘制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接近1,熔解曲线均呈单一峰值。因此,本试验成功建立了3种瘤胃主要纤维分解菌的实时定量PCR方法,为减毒胞内侵袭菌介导的黏膜免疫研究奠定了基础。瘤胃纤维分解菌;Real-time PCR;标准曲线;  相似文献   

13.
分析藏鸡大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耐药性的关系。采用CLSI推荐的方法检测了临床分离的4株藏鸡大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情况,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8种抗菌药对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临床分离的4株鸡大肠杆菌中,有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2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对多种药物耐药,4株临床分离鸡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耐药率均达10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鸡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之一,这对指导西藏地区鸡大肠杆菌病防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根据布鲁菌属特异性基因BCSP31和布鲁菌种间特异性标志IS711插入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引物,以牛种布鲁菌544A、104M和羊种布鲁菌16M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可同时检测布鲁菌属、牛种布鲁菌和羊种布鲁菌的多重PCR方法。牛种布鲁菌可扩增出301和114 bp 2条带,羊种布鲁菌可扩增出301和253 bp 2条带,该方法对牛种布鲁菌544A和羊种布鲁菌16M混合DNA模板的最小检出量为100 pg,对大肠杆菌O157∶H7、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15种参照菌的核酸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该方法对吉林省某牛场的106份粪便进行检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作对照,结果PCR检测9份为阳性,且全为牛种布鲁菌阳性,对应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也为阳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布鲁菌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分子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15.
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山东省诸城地区6个集约化养鸡场采集50只病死鸡病料,从中分离鉴定得到32株大肠杆菌,对其进行了12种常规药敏试验,发现分离的菌株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14株优势血清型菌株进行了质粒DNA提取分析,然后用Hind Ⅲ限制性内切酶对质粒进行了酶切。结果表明,质粒的得率为100%,来源相同的菌株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质粒图谱,也就是说它们有共同的起源;来源不同的菌株的质粒图谱一般不同,即有不同的起源。将血清型和质粒图谱比较,结果发现,同一血清型可以有不同的质粒图谱,不同血清型可以有相似的质粒图谱,血清型与质粒图谱没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NCBI中已报道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6S rD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两株来源于猪“高热病”病料中的疑似嗜麦芽窄食单胞菌PSM-5、PSM-6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上,并转化到DH5α中。抽取质粒模板,进行PCR和双酶切鉴定并测序,从分子水平上予以鉴定。两株菌的16S rDNA基因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GQ267816和GQ267817)与已经报道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株的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均在96.78%以上,最高达99.93%。本试验对通过16S rDNA鉴定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提供一定参考,同时对猪“高热病”的诊断治疗奠定细菌学方面的基础,对其发病机制的探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LMT的方法对新疆8个奶牛场采集的1020份奶样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并对阳性样品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从不同牛场分离菌株中挑选8株用家兔制备免疫血清,用试管凝集对从乳房炎奶样分离出的其它21株大肠杆菌进行共同性抗原的筛选。结果显示,免疫血清效价达1∶2560~1∶5120,85.7%的待检菌株与其中3种血清凝集反应呈阳性。对制备血清的8株菌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菌体蛋白图谱显示在20~84 ku处存在大量相同或相似的蛋白条带;用制备的免疫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分析,与8株菌的菌体蛋白在70 ku处呈现明显的抗原抗体反应。说明这些菌株存在共同性抗原。  相似文献   

18.
鸡粪发酵后作为再生饲料或有机肥已广泛使用,其中病原微生物检测尤显重要,为此本研究对发酵前后的鸡粪样品中主要病原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鸡粪样品中大肠杆菌CFU(菌落形成单位)由发酵前3.67×107个/g减少至6.33×105个/g,经发酵处理的鸡粪样品均未检出沙门氏菌,两者与发酵前样品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所建立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9.
为调查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存在情况,利用PCR对20株临床分离的耐氟苯尼考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floR分子检测,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全部菌株floR基因阳性;对其中2株大肠杆菌的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鸭源大肠杆菌floR基因片段的克隆测序结果与预期所得片段结果相符,长度为753 bp,2株鸭源大肠杆菌floR基因的同源性为99.6%,与牛源、鸡源等floR基因的同源性为84.8%~99.9%。系统发育分析发现,2株鸭源大肠杆菌floR基因不在同一支上,亲缘关系较远,表明floR基因的亲缘关系与该基因的来源动物无关。  相似文献   

20.
对从试验小鼠体内分离的蛲虫样品PMZ1-5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cox1)的部分基因(pcox1)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网上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其线粒体pcox1基因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获得pcox1有效序列373 bp,经序列比对分析,发现5个蛲虫样品之间的变异很小,只有1个碱基的差异,序列相似性为99.73%~100%,BLAST分析结果表明为隐藏管状线虫,与同属的Syphacia montana序列差异性为5.24%~5.68%。结果表明,隐藏管状线虫的pcox1序列种内变异很小,种间差异明显,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蛲虫的群体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