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 gE、gI基因的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对PRV NP株的gE、gI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回收、克隆、测序,测序结果与预期的PRV gE、gI基因片段相符。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PRV NP株gE、gI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分离的PRV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5.7%~99.8%、89.9%~99.5%。遗传进化树分析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发现PRV NP株的gE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的位点与2012年国内分离到的PRV流行株相同,从而推测NP株为PRV变异毒株,本研究为PRV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奠定了基础,也为开发科学、有效的新型猪伪狂犬病(PR)疫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多个省份使用Bartha-K61疫苗(gE/gI双缺失)免疫的猪场陆续出现了母猪繁殖障碍、仔猪神经症状及死亡、伪狂犬gE抗体阴性猪群突然转阳的问题。同时有的猪场内出现犬、猫、鼠等死亡的现象,经检测都是由变异伪狂犬病病毒(vPRV)引起。为了解山东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RV)近期流行特征,本试验对2017年上半年来自山东省不同地区的12份伪狂犬疑似病料进行了PRV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的gE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及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到9株PRV,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5%~99.4%和97.2%~99.1%,与参考毒株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5%~99.8%和96.8%~99.2%,并且9株分离株与国内报道的PRV变异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高于欧美毒株。gE基因的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本试验中9株分离株相互之间遗传距离较近,与国内PRV变异株处在同一分支,而与欧美毒株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近年来贵州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流行株的分子流行特征和遗传变异情况,收集了贵州不同地区的4株PRV分离株,即Guizhou-DY株、GZ-Z1株、GZ-TH株和GZ-TD株,对其gE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Guizhou-DY株和GZ-Z1株与2012年以前国内外的传统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8.3%~99.4%及96.7%~98.4%,而近期分离的GZ-TD株和GZ-TH株与2012年以来国内不同省份分离的PRV变异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8.7%~99.9%及98.1%~99.5%。Guizhou-DY株和GZZ1株的gE氨基酸第48位和第496位均没有天冬氨酸(D)的插入,但近期分离的GZ-TD株和GZ-TH株的gE氨基酸第48位和第496位均有D的插入,与2012年以来发现的PRV新毒株氨基酸变异位点相同。Guizhou-DY株和GZ-Z1株与传统PRV分离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而GZ-TD株和GZ-TH株与2012年之后的PRV变异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结果表明:猪伪狂犬病病毒贵州流行毒株的gE基因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诊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感染,探讨目前广西猪群中流行的PRVgE基因的变异特征,为更好地防控猪伪狂犬病(PR)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集了广西陆川某猪场保育猪群发生呼吸道症状的肺脏组织,并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应用PCR方法对分离株的gE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证实分离到1个PRV毒株,命名为GXLC1。分离株在Vero细胞上增殖,细胞出现典型的病变;GXLC1株gE基因与GenBank上20株国内外具有代表性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1%~99.4%,氨基酸同源性为94.3%~99.6%;gE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GXLC1株与2012年的国内流行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与欧美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GXLC1株gE蛋白主要抗原表位区较之国内经典强毒株有3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可能导致gE抗原性发生改变。本研究将分离到的1个PRV毒株进行了gE基因的分析,发现GXLC1株为近年来流行的变异株,gE蛋白在抗原表位区上有3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这是否会影响GXLC1株毒力和抗原性的变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gE基因变异特征的分析和病毒的分离为进一步丰富广西PRV的分子流行病学和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和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esudorabies virus,PRV)gB和gE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化情况,本研究针对PRV FS-2015野毒株,应用"蚀斑法"对组织病料中病毒进行三轮纯化,应用全长扩增引物对FS-2015株gB和gE基因进行全基因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RV FS-2015株的gB、gE基因与国内外PRV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0%~100.0%和97.5%~99.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4%~100.0%和95.3%~99.7%。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表明,FS-2015株的gB和gE基因均有位点突变和缺失。遗传进化分析表明,FS-2015株与国内近几年分离的PRV变异株GY、ZJ01、HB1201、HN1201、JS2012、BJ-YT和BP属于同一分支,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与PRV经典株Kaplan、Becker、NIA3、Kolchis、Bartha和Yangsan株属于不同分支,同源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从PRV FS-2015毒株与国内外经典毒株和当前国内流行的变异毒株的分析结果可知,PRV FS-2015毒株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属于当前国内流行变异毒株。本研究结果为广东省伪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伪狂犬病的防控和疫苗株挑选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当前山西省猪伪狂犬病(PR)的流行特点及遗传变异情况,对山西分离的3株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分离株(SXQX株、SXTG株和SXYP株)的gE全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已被GenBank收录)。并将gE全基因序列和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流行株进行了遗传变异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3株PRV分离株的gE全基因序列之间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7%~100.0%和99.5%~100.%,与34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PRV参考株之间同源性分别为97.1%~100.0%和94.6%~100.0%,与欧美分离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7.1%~97.6%和94.6%~95.7%,与2012年以来我国不同省份分离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8.8%~100.0%和98.1%~100.0%,与2012年以前分离的经典毒株同源性分别为98.4%~99.7%和97.2%~99.3%。PRV gE全基因组序列的进化分析表明,3株PRV分离株属于亚洲基因群中2012年以来国内不同地区相继分离的PRV变异株群,而与2012年前分离的经典强毒株群亲缘关系较远,与欧美基因群亲缘关系最远。进一步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分析发现,3株PRV分离株的gE基因均有一些位点发生了突变。本试验为近年来山西地区PRV的流行特点和PRV变异情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探讨广西地区近期流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基因的变异规律,以及与国内外毒株的基因差异性,为制定有效的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广西不同地区流行的PRV gE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与国内外PRV毒株的gE基因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构建遗传进化树。广西地区流行的PRV与广东Fa株、湖北HD株的gE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与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8%和99.7%;广西地区流行毒株间gE基因同源性达99.5%~99.8%,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8%~99.7%,广西地区近期流行PRV毒株的变异不明显。4株PRV毒株与近年国内分离的毒株ZK、NY、QBA、HNXX、MZ1处于同一分支上,遗传关系较近;而与国内经典株Ea、GDSH遗传关系稍远,与国外分离株Yangsan、NiA3、Becker、Rice处于不同的遗传分支,保持较远的亲缘关系。4株PRV gE基因的48位点氨基酸和其中的GXNN1、GXBH1的496位点氨基酸增加1个天冬氨酸的插入,具有变异株的特征。广西地区流行的PRV毒株属于目前我国主要流行的变异株,其氨基酸的插入将对变异株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伪狂犬病病毒FS-2015株gE和gB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esudorabies virus,PRV)gB和gE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化情况,本研究针对PRV FS-2015野毒株,应用"蚀斑法"对组织病料中病毒进行三轮纯化,应用全长扩增引物对FS-2015株gB和gE基因进行全基因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RV FS-2015株的gB、gE基因与国内外PRV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0%~100.0%和97.5%~99.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4%~100.0%和95.3%~99.7%。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表明,FS-2015株的gB和gE基因均有位点突变和缺失。遗传进化分析表明,FS-2015株与国内近几年分离的PRV变异株GY、ZJ01、HB1201、HN1201、JS2012、BJ-YT和BP属于同一分支,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与PRV经典株Kaplan、Becker、NIA3、Kolchis、Bartha和Yangsan株属于不同分支,同源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从PRV FS-2015毒株与国内外经典毒株和当前国内流行的变异毒株的分析结果可知,PRV FS-2015毒株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属于当前国内流行变异毒株。本研究结果为广东省伪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伪狂犬病的防控和疫苗株挑选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变异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和gB基因遗传变异特性,本研究对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变异株PRV GD的一步生长曲线和病毒对小鼠的毒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PRVGD毒株对KM小鼠的LD50为102.32TCID50。此外,对PRVGD株的gB基因进行了全长扩增,并对gB基因进行了测序和序列分析。研究结果显示,PRVGD株的gB基因与国内外PRV参考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3%~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6.8%~99.9%。与经典毒株相比,PRV GD株的gB基因有位点插入、突变和缺失。基于gB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PRV GD株与国内近几年分离鉴定的PRV流行变异毒株如ZJ01、TJ、HeN1和JS-2012株位于同一分支上,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与国内外经典毒株均处于不同进化树分支,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PRV流行变异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及针对变异毒株的控制和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2012年从北京地区约克夏犬体内分离得到的伪狂犬病病毒(PRV)BJ/YT株主要毒力基因gE和TK的分子特征和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J/YT株gE基因与参考序列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9%~100.0%和98.3%~100.0%;TK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2%~99.9%和99.0%~100.0%。BJ/YT株与同期河北猪源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近,各毒株之间同源性高,并且存在一致的核苷酸突变位点;与其他参考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BJ/YT株主要毒力基因存在变异位点,但这些位点均不在已知的主要功能区和抗原表位区内。因此,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来看,BJ/YT毒株是近年北京及其周边地区PRV流行毒株,但gE和TK基因的变异对流行毒株的毒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国吉林省某地区猪伪狂犬病毒流行株JL1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对PRV JL1株TK、gI、gD、gE和gB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上发表的国内外毒株进行序列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JL1株TK、gI、gD、gE和gB基因与国内外其他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6%~100%,96.4%~99.9%,98.8%~99.9%,98.1%~99.9%,98.4%~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9.4%~100%,94.3%~99.7%,97.3%~99.8%,95.7%~99.5%,97%~99.7%。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发现,PRV JL1株gE基因第48位和496位各插入一个天冬氨酸(D),与流行变异株的基因特征一致;同时gD基因、gI基因和gB基因分别有不同数量的氨基酸的插入和缺失。遗传进化分析表明,JL1株与国内近年来分离的流行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尤其与JS-2012流行毒株亲缘关系相对最近,而与国外分离的经典毒株亲缘关系较远。通过对PRV JL1流行毒株的重要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进一步了解PRV变异情况,可为当前流行的猪伪狂犬病防控以及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广东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株的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化的情况,本试验对广东佛山疑似暴发伪狂犬病的猪场采集的病料(脑、肺脏、扁桃体、肝脏、脾脏)进行了PCR鉴定,初步鉴定为PRV毒株后,将阳性病料接种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进行毒株传代培养,对分离毒株进行PCR检测及小鼠感染试验,证实该病毒为PRV,并命名为PRV FS-2015株;并对该毒株进行细胞病变观察、病毒TCID50测定、毒株gC和TK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RV FS-2015株TCID50为10-7.5/0.1 mL。PRV FS-2015株的gC和TK基因序列与国内外PRV参考毒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8%~100.0%和99.4%~100.0%,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3%~100.0%和98.7%~100.0%。遗传进化分析表明,PRV FS-2015株与国内近几年分离的PRV变异株GY、ZJ01、HB1201、HN1201、JS2012、BJ/YT和BP属于同一分支,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更近;但与PRV经典株Kaplan、Becker、NIA3、Kolchis、Bartha、Yangsan、Min-A、SS和SL株的同源性较低,基因变异较大,表明PRV FS-2015毒株属于近几年流行的变异株。本研究结果可为广东省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和疫苗株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20,(1):90-97
河北省某猪场猪群已免疫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gE基因缺失苗,但仍发生了伪狂犬病疫情。本研究经PCR检测、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病毒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等,从疑似PR病料中分离鉴定了1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并对该病毒进行gE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gE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由1 740 bp组成,编码580个氨基酸。该病毒gE基因与23株PRV参考毒株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7.5%~99.9%和95.3%~99.7%,与HLJMDJ2013、HeBLP2014、AHSZ-16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均为99.9%。与2012年以来分离的变异株(Fa株除外)的gE基因存在相同的独特分子变异特征。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病毒与其他亚洲毒株同属第1群。动物试验表明该株病毒对兔具有很强的致病性,攻毒组兔全部发生死亡,并能引起兔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病神经症状。本研究为河北省生猪健康养殖与疾病防疫提供了数据基础和警示预警。  相似文献   

14.
一株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广东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株的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化的情况,本试验对广东佛山疑似暴发伪狂犬病的猪场采集的病料(脑、肺脏、扁桃体、肝脏、脾脏)进行了PCR鉴定,初步鉴定为PRV毒株后,将阳性病料接种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进行毒株传代培养,对分离毒株进行PCR检测及小鼠感染试验,证实该病毒为PRV,并命名为PRV FS-2015株;并对该毒株进行细胞病变观察、病毒TCID50测定、毒株gC和TK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RV FS-2015株TCID50为10-7.5/0.1mL。PRV FS-2015株的gC和TK基因序列与国内外PRV参考毒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8%~100.0%和99.4%~100.0%,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3%~100.0%和98.7%~100.0%。遗传进化分析表明,PRV FS-2015株与国内近几年分离的PRV变异株GY、ZJ01、HB1201、HN1201、JS2012、BJ/YT和BP属于同一分支,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更近;但与PRV经典株Kaplan、Becker、NIA3、Kolchis、Bartha、Yangsan、Min-A、SS和SL株的同源性较低,基因变异较大,表明PRV FS-2015毒株属于近几年流行的变异株。本研究结果可为广东省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和疫苗株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猪伪狂犬病病毒GXBB株的分离鉴定及gE基因的克隆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广西玉林博白某猪场采集的发病仔猪大脑和内脏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病毒接种家兔后引起典型的奇痒、神经症状,接种PK-15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病毒效价(TCID50)为10-7.22/0.1 ml。设计扩增PRV gE胞外区基因的引物,能扩增出约947 bp的特异性片段,将扩增出的目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并与国内外不同PRV毒株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该毒株与国内MinA株、Ea株、SH株、LA株、GXB株、GXW株核苷酸同源性在98.7%~99.4%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8.1%~99.1%之间,上述结果证实该分离毒株为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GXBB株。GXBB株与国内流行毒株同源性很高,说明目前广西PRV流行株变异不大。这为下一步广西伪狂犬病的预防和净化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5,(7):17-20
从福建省某猪场采集疑似猪伪狂犬病的病料接种PK-15细胞,通过PCR法、动物试验证实所分离的病毒为猪伪狂犬病毒(PRV),命名为FZ-2012,经测定该病毒株TCID50为10-9.40/0.1mL。根据Gen Bank已公布的PRV gE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将PCR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与国内外已发表的2012年以来15个新分离毒株、11个经典毒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FZ-2012株gE基因序列全长1740 bp,编码579个氨基酸,与新分离毒株gE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6%~99.3%,与经典毒株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0%~98.6%;遗传进化关系表明,FZ-2012毒株与新分离毒株同属一分支,而与经典毒株分属2个不同分支。本研究首次报道福建省存在PRV新流行毒株,为丰富福建省猪伪狂犬病的分子流行病学和开发猪伪狂犬病新型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福建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变异规律。本试验分离了2011-2013年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1株PRV,并对其gD、gE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地区被检测的规模化猪场均存在野毒感染,病料接种PK-15细胞均能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分离的毒株接种家兔能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PRVgD、gE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自2011年福建地区PRV同源性较高且处于一个独立的分支,表明福建地区流行的PRV可能存在一定的抗原变异。  相似文献   

18.
2015年山东省烟台市某免疫伪狂犬病疫苗Bartha-K61猪场暴发疑似伪狂犬病疫情,临床表现为妊娠母猪繁殖障碍,仔猪神经症状。脑组织病料样品接种BHK21细胞,分离获得1株伪狂犬病病毒(PRV),命名为PRV-YT株。该病毒株gE基因与JS-2012、HN1201和ZJ01株序列同源性为99.4%~99.8%,且位于同一遗传进化分支。选择70日龄PRV阴性健康猪接种PRV-YT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100%(5/5),均表现严重脑组织、肝脏与肺脏损伤,表明PRV-YT株为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强毒株。本研究为制定猪伪狂犬病防控方案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株的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变规律,本试验对福建福州疑似发生猪伪狂犬病的猪场病料,首先选用PCR技术、小鼠接种试验、细胞接种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等方法分离鉴定病原,再对病原进行毒价测定、TK和gE基因克隆及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病原为PRV野毒,命名为PRV-FJFZ株;PRV-FJFZ株TCID_(50)为10~(-7.2)/0.1 mL,LD_(50)为10~(-3.56)/0.1 mL,对比分析PRV-FJFZ与国外PRV参考毒株的TK和gE基因序列同源性发现,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5%~100.0%和99.8%~99.9%。TK和gE基因遗传进化树表明,PRV-FJFZ株与当前国内流行的变异PRV毒株在同一分支上,PRV-FJFZ株与国外PRV参考毒株在不同的分支上。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PRV的防控净化工作和疫苗株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7,(11):2048-2055
近年来,我国猪场内很多规模化猪场的伪狂犬病病毒野毒呈阳性,大部分中小规模猪场和小养殖场感染情况更为糟糕,使得伪狂犬病病毒的变异率增加,给该病的防控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为了深入了解本病的流行情况及研制新型疫苗用于该病的防治,本研究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从发生疑似伪狂犬病的2个猪场仔猪组织内各分离到1株PRV野毒株,分别命名为LY株和YSH株。参照已发表的PRV gE和gD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分别扩其全长的引物,使用高保真酶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得到的全长序列克隆到pEASY-Blunt载体中,并转化Trans1-T1感受态细胞,挑取阳性菌落的质粒进行酶切、测序鉴定,并与国内外其他毒株进行比较分析,构建遗传进化关系图。结果表明,2毒株与国内外其他毒株比较,gE、gD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7%~100.0%和99.0%~100.0%;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5.5%~100.0%和98.9%~100.0%,以gE、gD基因氨基酸序列建立的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近3~5年分离的PRVs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分支。经过同源性及进化分析,可知新分离的2株伪狂犬病病毒株与欧美株的亲缘关系远,与亚洲株内中国株的亲缘关系近,初步判定属于国内流行株,并可能存在一定的抗原变异,这为进一步研究山东省猪群伪狂犬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