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2批琼扩抗原,以紫外吸收法测定总蛋白台量;以SDS-PAGE技术(以SDS-7为标)结合Cs-930凝胶扫描测定每批样品的蛋白组分数、各组分的分子量和相对百分含量;以琼扩试验测定抗原效价。结果,总蛋白含量在30.76~85.8mg/ml之间;有11~20种组分,主要是分子量为15、24、28、34~38、51~53、58~60、64、70、96Kd和大于100Kd的10种组分;糖蛋白主要成分是53Kd;抗原滴度,P抗原为1:16~32,gP抗原为1:4~32。抗原活性火小与P~(24)和gP~(51)含量有关。冻干,对P抗原无影响,可使gP~(51)含量降低。与美国抗原对比分析证明,我所制造的琼扩抗原在产品质量上有的接近,有的超过。  相似文献   

2.
国产硝酸-醋酸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简称混合膜)与西德进口硝酸纤维素酯滤膜(简称硝酸膜)在吸附蛋白质性能上无明显差异,在染色效果上,混合膜条带的清晰度及膜面的光泽都优于硝酸膜。以混合膜作印渍介质选择了应用酶联免疫电转移印渍技术(EITB)分析马传贫病毒抗原的最适条件。用健康马血清及其他类症病马血清的交叉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人工感染牛白血病病毒(BLV)的绵羊血清IgG与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4B偶联,制成免疫吸附柱Ⅰ:用兔抗牛血清IgG与之偶联,制成免疫吸附柱Ⅱ.将BLV粗提抗原经柱Ⅰ和柱Ⅱ亲和层析后获得无色透明抗原。该抗经AGID试验表明具有gp和P抗原活性,回收率分别为38.8%和51.8%;经SDS-PAGE分析表明,含有5种蛋白组分,分子量分别为15、24、64、70和80K道尔顿;经薄层扫描,测得5种组成的百分含量之和为72.08。将提纯抗原同提纯各阶段不同纯度的抗原同时进行ELISA测定,结果以提纯抗原最理想,本底很浅,工作浓度仅为5μg/ml。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抗艾滋病病毒药物3′-叠氮3-脱氧胸腺嘧啶核苷及三氮唑核苷在马传贫病毒(EIAV)-驴胎皮肤细胞培养系统中对EIAV的抑制作用。通过细胞病变观察及培养物病毒抗原活性的测定表明,上述两种药物对EIA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传贫病毒是逆转病毒(Retrovirus)科中的一种,是由特殊多肽所组成。目前检查驴白细胞或驴胎二倍体细胞培养物中马传贫病毒抗原,常用的方法有补体结合反应和琼脂扩散反应等,但只适用于高浓度抗原。免疫荧光技术虽可用于细胞培养物中病毒抗原定位,但不能对病毒定量,  相似文献   

6.
用驴胚肺二倍体细胞(DELDC)培养马传贫病毒(EIAV),以BA-细胞ELISA检测药物抗EIAV抗原的方法,对30余种中药制剂进行筛选,发现小柴胡汤、甘草浸液、黄芩汤和黄芩甙对马传贫病毒抗原有较明显抑制作用,其ED_(50)分别为717μg/mL、202μg/mL、1089ug/mL、6.6μg/mL.  相似文献   

7.
利用基因搭桥技术,在Klenow DNA聚合酶作用下,分别合成猪瘟病毒E2蛋白的3个抗原表位基因,并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3X进行连接、转化和筛选鉴定,构建了3个重组质粒pGEX-C、pGEX-D和pGEX-E。在IPTG的诱导下.实现了可溶性蛋白的融合表达(GST-C、GSTD、GST-E),以GST亲和层析柱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应用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证实:E抗原表位基因表达的融合蛋白GST-E具有免疫学活性,而C和D的抗原表位基因虽然都表达了融合蛋白GST-C和GSTD,但未检测到免疫学活性。免疫攻毒保护试验表明:融合蛋白GST-E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功能,为多表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了爱滋病毒的P24抗原,并且运用于马传贫病毒的血清学检查,与传统方法所制备的马传贫抗原对照检测军马2524匹以及本实验室保留的各种马传贫阳性血清224份。结果显示马传贫血清能够免疫沉淀爱滋病毒(HIV)的P24,表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抗原决定簇,且P24检测法检测率高,检测周期仅3~4h,明显优于传统法,可用于马传贫的快迅检测。  相似文献   

9.
为表达狂犬病病毒(RV)糖蛋白(G),本研究通过RT-PCR方法克隆RV Flury LEP病毒株G基因,将其克隆至质粒pFastBacHTα中,重组质粒pFastBac-RV-G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同源重组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Bacmid-RV-G,将其转染昆虫细胞sf21获得含有G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及抗原性分析,以重组G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的ELISA检测36份犬血清样品.结果表明,在Bac-to-bac杆状病毒系统中表达的RV G蛋白能与his-tag单克隆抗体及R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其相对分子量为60 ku;与以RV为包被抗原的商品化ELISA试剂盒相比,以重组RV G蛋白为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80%、81.8%和80.6%,表明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RV G蛋白是检测RV抗体的理想抗原蛋白,作为一种亚单位疫苗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猪细小病毒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细小病毒(Porcina Parvovirus,PPV)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病原之一。该病普遍发生于世界各地的猪群中,以流产、木乃伊和死胎为特征。而后备及空怀母猪财缺乏可见的外部症状。病原猪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Cartwright和Huck(1967)首先从猪流产的死胎脏器中分离到该病毒。我国学者侯世宽等(1983)、潘雪珠等(1983)、邬捷等(1987)已分离出PPV。病原学研究表明,已鉴定的PPV都属于同一血清型。成熟的病毒粒子外观呈六角形或圆形,无囊膜,直径22±1μm,二十面体等轴对称,有2或3种衣壳蛋白,分子量为5.3×10~(?)道尔顿,G+C含量为48%。病毒的基因组为单股线状DNA,分子量1.4×10~6道尔顿。该病毒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37~  相似文献   

11.
马传贫已逐渐趋向于隐性感染。本文主要叙述马传贫病毒(EIAV)及其自然媒介传播、马传贫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马传贫传播的防制等内容。病毒由于EIAV在体外细胞培养上的增殖明显受限(马白细胞培养例外),所以难以在实验室开展EIAV工作。病毒增殖技术的困难迫使应用马匹进行马传贫琼脂扩散(AGID)试验抗元的生产和为了验证马传贫感染进行的马匹接种试验。近年来,通过在马成纤维细胞培养上的持续增  相似文献   

12.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是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禽腮腺炎病毒属的成员之一,也是家禽的主要病原之一.NDV病毒粒子自然状态下呈多形性,大小150 nm~400 nm;病毒粒子内有长1 000 nm螺旋状的核衣壳结构,直径为17 nm~18 nm;囊膜上覆盖有直径8 nm~12nm 的糖蛋白纤突.NDV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分子量5.2×106~5.7×106道尔顿.NDV基因组包括6个基因(31-NP-P-M-F-HN-L-51)编码至少8种蛋白(6种结构蛋白,和由P蛋白基因经RNA编辑,从移码了的阅读框翻译出2种非结构蛋白V和W蛋白).  相似文献   

13.
利用RT-PCR方法扩增猪流感病毒A/Swine/Henan/11/2005(H1N1)血凝素(HA)基因,克隆于pMD18-T载体进行测序。以pMD18-HA为模板、利用带酶切位点的引物再次扩增H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经双酶切、测序及PCR鉴定得到阳性重组表达质粒pET-HA,将质粒转化到表达宿主菌BL21(DE3)中,经终浓度为1 mmol/L的IPTG诱导,SDS-PAGE结果显示,HA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经Western-blot检测证实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在间接ELISA中的初步应用表明具有良好的抗原反应性。本研究为以重组HA蛋白为抗原建立H1亚型猪流感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免疫学活性的猪细小病毒(PPV)基因工程抗原,试验采用原核表达方法对猪细小病毒NS1蛋白进行了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大小为1 389 bp的NS1基因主要抗原区域,经IPTG诱导获得了大小为60 ku、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蛋白。利用6×His-Tagged Protein Purification Kit获得了高纯度的纯化蛋白,纯化蛋白能与PP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以纯化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与血凝抑制试验(HI)的符合率为97.92%。说明试验成功获得了体外表达的NS1重组蛋白,且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15.
马传染性贫血病(以下简称马传贫)弱毒疫苗的问世,为研究马传贫工作带来许多新的任务。尤其是免疫机制问题,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着深入的探索。我们为了解决马传贫病毒抗原定位和免疫发生,从病理形态学角度应用荧光抗体法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6.
以差异离心-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浓缩和纯化鸡成骨髓细胞增多症病毒(AMV)。纯化的病毒主要存在于35%蔗糖梯度内,经琼扩反应检测,其抗原效价为1:32。纯化的AMV经酚-SDS处理后,经SDS-PAGE分离,出现四条蛋白带(分子量为12,000~40,000)。应用SR-RSV抗血清,以SDS-PAGE-琼扩协同法检测,其中三条蛋白带(分子量约为12,000,24,000和30,000)具有共同性抗原活性。  相似文献   

17.
用狂犬病病毒BD06株脑毒免疫BALB/c小鼠,制备G蛋白单克隆抗体。将灭活的BD06脑毒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通过间接ELISA法和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法进行4轮筛选,获得6F12、1B12共2株具有中和活性的糖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和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获得一株针对狂犬病病毒糖蛋白构象表位的单抗6F12和一株针对糖蛋白线性表位的单抗1B12。小鼠中和试验结果显示,两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均具有狂犬病病毒中和活性。结果表明,获得了两株针对狂犬病病毒G蛋白不同抗原表位的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为狂犬病病毒特性研究和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将狂犬病病毒(RV)糖蛋白(G蛋白)中和抗原表位串联表达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建立了检测RV中和抗体的间接ELISA技术。结果表明,最佳抗原包被量为2μg/孔,被检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200。该方法与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的阳性符合率为88%,阴性符合率为96%。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抗原不与犬腺病毒I型、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犬副流感病毒和犬冠状病毒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板内和板间重复性试验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7%和4.2%,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为动物RV中和抗体检测提供了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自菌体细胞壁脱离后,在电子显微镜下形态呈开放的C状螺圈结构或不规则形。其化学组成含蛋白质55.5%±12;多糖4.75%± 1.5和磷脂质10.9%±2.5,并含少量的核酸及O-乙酰基。经氨基酸组成测定,含16种氨基酸。用SDS-聚丙烯酰铵圆盘电泳,测得分子量在2.5 ×10~4道尔顿以上。提取的荚膜物质在液状(半成品)时不太稳定,在0~-3℃存放1.5~2个月,蛋白质含量降解至30~50%,在100℃加热30分钟,其成份的抗原活性有所下降。冻干状态(成品)较稳定,在4~8℃存放一年,25~31℃放置15天,蛋白质含量降解极微,仍保持良好的抗原活性。初步试验表明,荚膜抗原对加有常规浓度的消毒药剂的甲醛(0.3%),石炭酸(0.3%)和硫柳汞(0.01%)中,以硫柳汞比较敏感,处理一周后荚膜抗原性下降。这些结果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抗原的提纯及亚单位苗的制备、保存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感染驴白细胞的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前病毒DNA中克隆了编码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TMIR)的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所表达的融合蛋白有一部分是可溶的,其氨基端带有6个组氨酸的标签,因此可以用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法在非变性条件下进行纯化。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试验中,重组的TMIR蛋白可与马传贫阳性血清样品发生反应,而与健康马血清无任何反应。这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马传贫弱毒疫苗株在体内外复制、接种马体内免疫应答及马传贫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