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藏羊肺脏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2α,HIF-2α)的表达分布。方法:取藏羊肺脏组织作为试验样本,制成石蜡切片,通过HE染色法观察藏羊肺脏组织的形态结构,之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藏羊肺脏组织的形态,并分析HIF-2α在藏羊肺脏器官中的表达分布结果。结果:HIF-2α表达为强阳性的是藏羊肺脏中的肺泡导管、末端细支气管和肺泡Ⅱ细胞部位。结论:此次试验通过研究HIF-2α在藏羊肺脏中的表达结果的分布,表明藏羊肺脏在肌细胞等结构的表达程度远低于肺泡导管、终末支气管上皮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的表达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牦牛肺脏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方法:选取1岁牦牛肺脏组织样本,制成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牦牛肺脏组织的形态并检测VEGF在肺脏器官中的分布。结果:肺脏各级支气管上皮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的表达为强阳性。结论:通过分析VEGF于牦牛肺脏组织不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得出VEGF对其肺脏血管网的构建有着促进功能,进而推测VEGF因子对牦牛适应高原低氧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藏羊肺脏中缺氧诱导因子1 (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表达特性,揭示藏羊高原适应性,试验选取不同海拔生活的藏羊肺脏组织,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脏中HIF-1α的表达。结果表明,较高海拔藏羊肺脏被膜厚度和肺泡平均大小与较低海拔藏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被膜中弹性纤维占比、单位面积内肺泡数量、肺泡隔中毛细血管含量、肺泡隔厚度显著高于较低海拔藏羊(P0.05);HIF-1α在较高海拔藏羊肺脏中,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较低海拔地区藏羊(P0.05)。研究表明,藏羊肺脏结构出现适应性改变,且肺脏中HIF-1α蛋白表达与其生存海拔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比较HIF-1α和IL-17在不同牛睾丸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进一步探究HIF-1α与IL-17在牛睾丸组织中发挥调控功能的关联性。以成年牦牛、犏牛和黄牛的睾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F-1α及IL-17蛋白和基因在3种牛睾丸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3种牛睾丸组织中HIF-1α与IL-17基因和蛋白表达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犏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牦牛和黄牛(P0.01);此外,牦牛HIF-1α与IL-17蛋白水平表达显著高于黄牛(P0.05,P0.01),而牦牛IL-17基因水平表达与黄牛差异不显著(P0.05)。HIF-1α和IL-17基因和蛋白在不同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说明其具有种属特异性;而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显著性高表达提示HIF-1α和IL-17对适应低氧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比较HIF-1α和IL-17在不同牛睾丸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进一步探究HIF-1α与IL-17在牛睾丸组织中发挥调控功能的关联性。以成年牦牛、犏牛和黄牛的睾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F-1α及IL-17蛋白和基因在3种牛睾丸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3种牛睾丸组织中HIF-1α与IL-17基因和蛋白表达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犏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牦牛和黄牛(P<0.01);此外,牦牛HIF-1α与IL-17蛋白水平表达显著高于黄牛(P<0.05,P<0.01),而牦牛IL-17基因水平表达与黄牛差异不显著(P>0.05)。HIF-1α和IL-17基因和蛋白在不同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说明其具有种属特异性;而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显著性高表达提示HIF-1α和IL-17对适应低氧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的分布情况,及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不同部位皮肤上的定位及相对表达量,探究牦牛皮肤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采用HE、Masson’s三色和Verhoeff VG染色法,对成年牦牛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对HIF-1α的mRNA和蛋白在成年牦牛皮肤组织中表达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颈部血管与神经密度最高,前臂部和小腿部次之,跖部最低,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HIF-1α主要表达在表皮层、毛囊的上皮根鞘、皮脂腺、汗腺、血管、神经;颈部、前臂部和小腿部强阳性表达,跖部阳性表达。HIF-1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跖部明显低于其他部位(P<0.05),其他三个部位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颈部最高,跖部最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成年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不同血管和神经形态结构相似,密度从颈部到前肢再到后肢差异显著。HIF-1α的差异性表达进一步说明皮肤在牦牛适应低氧环境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原低氧适应性研究对于了解高原土著动物的遗传进化和高原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HIF(hypoxia inducible factor)是氧信号转导系统的重要转录因子,在细胞的低氧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实验旨在研究HIF-1α和HIF-2α基因表达特征在藏绵羊低氧适应中的意义。采用RT-q PCR技术对藏绵羊HIF-1a和HIF-2a基因进行了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HIF-1α和HIF-2α基因在藏绵羊的8种组织(心、肝、脾、肺、肾、大脑、小脑和脑干)中均有表达。HIF-1α基因在肺和小脑中有高水平表达,其他依次是肾、脑干、大脑、心、脾和肝。HIF-2α基因在肺中表达水平最高,其他依次是脑干、心、肾、小脑、大脑和肝。结论:该研究首次证实,HIF-1α和HIF-2α基因在藏绵羊脾、大脑、小脑和脑干中均有表达,且HIF-1α在小脑中的表达水平较高。HIF-1α和HIF-2α基因在藏绵羊上呈表达广泛性和组织差异性,与其他高原土著动物有着类似的表达特征。这种个别组织HIF-1α和HIF-2α表达水平的提高提示,其正是维持低氧环境下生物体功能活动正常运转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8.
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是存在于脊椎动物神经系统中的两种关键性神经保护因子,在低氧适应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为探究牦牛(Bos grunniens)脑组织中对机体运动、呼吸、感觉等生理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的后脑在适应低氧过程中NGB和HIF-1α的表达与分布关系,本研究利用RT-q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NGB和HIF-1α在牦牛后脑不同区域的表达与定位特征进行了研究。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牦牛后脑中,NGBHIF-1α基因与蛋白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在小脑蚓前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并显著高于延髓、脑桥及小脑其他部位(P<0.05),小脑半球皮质次之(P<0.05),蚓小叶表达量最低,其他不同区域间两种因子的表达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GB和HIF-1α阳性产物分布特征相似,且HIF-1α蛋白免疫阳性反应的整体强度高于NGB蛋白。各区域NGB和HIF-1α主要散在表达于特定层次的神经元胞质中,如延髓、脑桥神经元,小脑半球、蚓部皮质分子层、浦肯野细胞层及颗粒层神经元等。小脑半球髓质区的神经胶质细胞内也见有少量NGB和HIF-1α阳性表达,阴性对照均无表达。上述结果提示,牦牛后脑不同区域NGB和HIF-1α的表达在长期适应低氧环境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差异,蚓前叶对缺氧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小脑半球皮质次之,蚓小叶的缺氧耐受性最弱,这种差异的产生可能与后脑相关区域承担的特定功能有关联,但其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探讨。各区域低氧适应性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其特定的神经元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高山放牧和昆明市东郊小哨示范牧场圈养育肥1.5年以上的成年中甸牦牛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饲养条件下组织器官中HIF-1α基因mRNA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HIF-1α基因在不同饲养条件下中甸牦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结果表明:中甸牦牛不同器官组织HIF-1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在不同饲养条件下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高山放牧显著高于异地圈养育肥(P0.05);在高山放牧的中甸牦牛肝脏中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圈养育肥的(P0.05)。[结论]中甸牦牛不同组织器官中HIF-1α基因广泛表达且具有组织特异性,在不同海拔饲养的相对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为牦牛的耐低氧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究LRP6和VEGFR2在不同年龄段牦牛肺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以及两者对牦牛肺低氧适应性结构形成和可能的调控作用。选取新生(1~7日龄)、半岁(5~6月龄)、成年(3~6岁)和老年(7~10岁)健康牦牛肺组织样品各5头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年龄的牦牛肺组织中LRP6和VEGFR2的表达量和准确分布位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LRP6和VEGFR2在初生和半岁牦牛组之间的表达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半岁与老年组牦牛的表达量均差异显著(P0.05),成年和老年牦牛组之间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LRP6主要分布于肺内支气管和其分支的上皮细胞以及肺泡Ⅱ型细胞,其表达较强;少量分布在肺血管内皮细胞和管壁平滑肌细胞,表达较弱;VEGFR2主要分布于肺内支气管及其分支的上皮细胞、管壁平滑肌细胞和肺泡隔细胞以及肺泡Ⅰ型细胞中,其表达较强;在肺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内也有分布,但表达较弱。综上表明,LRP6和VEGFR2不仅在不同年龄段的牦牛肺组织中表达量具有差异性,而且它们对高原环境下牦牛肺适应低氧适应性的结构形成和维持可能的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旨在检测低氧诱导因子2α基因(Hypoxia inducible factor-2α,HIF-2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14胚龄藏鸡不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及两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低氧条件下孵化藏鸡种蛋至14胚龄时,取鸡胚肝脏、胸肌、腿肌、卵黄膜、尿囊膜、下丘脑6个组织;使用试剂盒从上述组织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后对各组织中HIF-2α基因、VEGF基因及内标β-actin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利用统计软件分析HIF-2α和VEGF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是否有差异及两基因相对表达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显示,HIF-2α基因在尿囊膜中表达最高,肝脏次之,其余四个组织中HIF-2α基因表达量较低且彼此间无显著差异。肝脏中出现VEGF基因特异性高表达,其余组织中VEGF基因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腿肌、胸肌、尿囊膜、卵黄膜、下丘脑。尿囊膜组织中HIF-2α基因与VEGF基因表达量呈负相关,其他组织中两基因表达均不相关。研究发现尿囊膜和肝脏中HIF-2α基因高表达以及VEGF基因在肝脏中的高表达可能是藏鸡早期发育过程中应答低氧环境的重要机制之一。HIF-2α基因与VEGF基因在尿囊膜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是藏鸡适应低氧环境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以及后续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在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TNF-α(最终浓度分别为0、10、25、50 ng·mL^-1),牦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es,COCs)培养成熟后,统计其卵母细胞成熟率及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的发育率,采用RT-PCR扩增牦牛 HIF-1α、 HSP 70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R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HIF-1α、HSP70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1)成熟液中加入TNF-α,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提高,且随着TNF-α浓度的升高,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卵裂率和囊胚率逐渐升高,当TNF-α浓度为 25 ng·mL^-1 时,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卵裂率达到最高,分别为84.98%和66.85%,而囊胚率也达到了21.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2)随着TNF-α浓度的升高, HIF-1α的表达量逐渐降低,对照组 HIF-1α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1),50 ng·mL^-1 TNF-α组 HIF-1α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 <0.01),HIF-1α在卵丘细胞和卵母细胞上均有表达;3)25 ng·mL^-1 TNF-α组的HSP 70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1),而当TNF-α达到50 ng·mL^-1 时,HSP 70的表达量最低。综上表明,在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TNF-α明显提高了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同时还诱导了HSP 70的表达,抑制了HIF-1α的表达,为今后探讨TNF-α、 HIF-1α和HSP70在牦牛生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阐明高原牦牛肺血管随海拔升高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的结构学特点及发育学特点,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日龄、30日龄、180日龄、成年牦牛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EGF大量分布于导气部上皮的Clara细胞胞质和伴行肺动脉内皮细胞胞质内,在导气部上皮的纤毛细胞、管壁平滑肌内也有分布,VEGF在肺动脉平滑肌中的分布随着管径的减小而减少;在呼吸部上皮内没有VEGF分布,仅在肺泡壁有散在分布。而大通牦牛肺组织VEGF的灰度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为先降低再升高,山东黄牛肺组织VEGF的灰度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为逐渐升高,而相同发育阶段大通牦牛肺组织VEGF灰度值极显著高于山东黄牛肺组织VEGF灰度值。表明低氧能刺激大通牦牛肺导气部和肺动脉内的VEGF含量增加,从而对牦牛肺脏新生微血管的形成产生影响,这可能是牦牛肺脏能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牦牛肺脏各支气管中的表达差异性,本试验以高原牦牛肺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牦牛肺脏各支气管中EPO的分布与表达差异进行研究。H&E染色结果表明牦牛肺脏组织结构正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EPO在各支气管均有表达且黏膜皱襞为强阳性表达,平滑肌层、黏膜下层和外膜呈弱阳性表达。以上结果表明,牦牛肺脏各级支气管中EPO表达程度表现为黏膜上皮细胞强于平滑肌细胞、黏膜下层细胞与外膜细胞;且EPO在各级支气管均有表达,说明EPO对牦牛肺脏低氧适应性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首先对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培养鉴定,并选取第三代细胞对其分别进行药物处理(DMOG组)和不做药物处理(对照组),检测EMT相关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使用Ⅰ+Ⅱ型胶原酶可以更好地获得肾小管上皮细胞;免疫荧光结果细胞CK18表达呈阳性,Vimentin和CD31呈阴性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DMOG组中的HIF-1α,TGF-β1,α-SMA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增加(P0.01),而E-cadherin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经药物干预后,细胞形态由铺路石样转变为长梭形,经鉴定长梭形细胞为间质细胞。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并发现HIF-1α表达上调可以促进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阐明高原牦牛肺脏组织iNOS基因表达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及特点,试验以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和成年四个发育阶段的高原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q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牦牛肺脏组织iNOS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出生至成年,高原牦牛肺脏组织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这可能是高原牦牛肺脏组织在生长过程中为适应高原低氧环境而形成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7.
作为调控氧稳态的主要转录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维持机体氧平衡和适应低氧环境具有关键作用。常氧环境条件下,HIF-1α蛋白持续合成并被不断降解;低氧环境条件下,HIF-1α蛋白降解受阻并与HIF-1β转录因子二聚化形成HIF-1作用于其靶基因发挥低氧调节作用,维持机体在低氧条件下的生存。世代生活在高原低氧环境中的藏鸡,形成了完整的适应低氧环境遗传机制。作者将系统介绍HIF-1α基因结构、编码产物特征及其低氧适应作用机理,并探讨藏鸡HIF-1α基因参与其低氧适应的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究幼年牦牛皮肤毛囊的组织学结构和TGF-β2及HIF-1α对幼年牦牛皮肤毛囊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10头健康幼年牦牛,采集其颈部、背部、胸部、腹部、小腿部、腋下及阴囊皮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后,采用HE和Sacpic染色,对各部位皮肤组织中毛囊进行观察和计数,并筛选出多毛及少毛部位。利用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TGF-β2和HIF-1α在幼年牦牛多毛皮肤和少毛皮肤进行定位与定量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幼年牦牛皮肤的毛囊分布于真皮层,常与汗腺及皮脂腺伴行,毛髓质及内根鞘结构不完整。Sacpic染色可见毛囊内根鞘为红色,外根鞘为苍绿色,结缔组织鞘为蓝绿色。腹部皮肤的毛囊数量最多[(2 085±15)个·cm-2],阴囊数量最少[(158±15)个·cm-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GF-β2及HIF-1α主要表达在表皮层、毛囊外根鞘、皮脂腺及汗腺。TGF-β2在阴囊和腋下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腹部和背部。HIF-1α在腹部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三个部位。幼年牦牛的毛囊处于退行期,在腹部数量最多,背部次之,阴囊最少;TGF-β2和HIF-1α在不同部位皮肤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研究TGF-β2和HIF-1α对牦牛皮肤毛囊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不同浓度的红景天苷对低氧培养的鸡胚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的影响,将原代培养的PMVECs分为5组:对照组、低氧组、低氧处理+40mg/L红景天苷(SDS)组,低氧处理+80mg/L SDS组,低氧处理+120mg/L SDS组,通过比色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PMVECs上清液中MDA的含量明显上升(P0.05),PMVECs HIF-1α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低氧组相比,PMVECs经不同浓度SDS处理后上清液中MDA的合成量显著下降(P0.05),PMVECs HIF-1α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果表明,SDS能有效抑制低氧处理的鸡胚PMVECs 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MDA的合成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首先对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培养鉴定,并选取第三代细胞对其分别进行药物处理(DMOG组)和不做药物处理(对照组),检测EMT相关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使用Ⅰ+Ⅱ型胶原酶可以更好地获得肾小管上皮细胞;免疫荧光结果细胞CK18表达呈阳性,Vimentin和CD31呈阴性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DMOG组中的HIF-1α,TGF-β1,α-SMA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增加(P<0.01),而E-cadherin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经药物干预后,细胞形态由铺路石样转变为长梭形,经鉴定长梭形细胞为间质细胞。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并发现HIF-1α表达上调可以促进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