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考察北京市奶牛场环境调控能力与奶牛福利状态,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来自密云、大兴、昌平、延庆、顺义、房山6个区的62家存栏量在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数据。本文分析了卧床地面类型、卧床垫料类型、运动场地面类型、运动空间大小配置及其与牛场年平均产奶量的关系和随牛场规模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1)64.5%的调研牛场配有卧床,在100~499头规模牛场中,有卧床的牛场平均产乳量显著大于无卧床的牛场(P0.05);(2)育成牛、青年牛、泌乳牛拥有运动场的牛场均在90%以上;(3)运动空间的实际需要以每头泌乳牛10~20m~2空间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2.
卧床垫料与奶牛舒适度密切相关,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场效益。本文对几种不同卧床垫料进行对比,以为牛场选择合适的卧床垫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牛皮蝇幼虫的寄生及成蝇的骚扰,严重地影响牛只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对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了解牛皮蝇对青海牦牛(包括犏牛)造成的危害及经济损失,我们于1982年在大通牛场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大通牛场现有各类牛14,510头,牛皮蝇幼虫的平均感染率为69.86%,各类牛的感染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用弓形虫的重组蛋白P30作为ELISA诊断抗原,用于青海省大通牛场牦牛群中T.gondii抗体的检测。经过对898份血清样品的检测,检出T.gondii抗体阳性血清21份,阳性率为2.34%,结果初步说明大通牛场的牦牛群中存在T.gondii感染。  相似文献   

5.
大通牛场牛皮蝇生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牛皮蝇的生活史,国内外已有人做过不少研究工作,但在饲养牦牛的高寒地区,有关牛皮蝇生态学特性的研究,尚未见到详细报导。为了观察这一条件下牛皮蝇的生活特异性,给确定牛皮蝇病的适宜防治时间和方法提供依据,我们于一九八二年三月起在大通牛场进行了一年时间的牛皮蝇生态学特性观察,初步结果综述如下。一、大通牛场自然概况大通牛场在大通县西北部,海拔3000—3800米;年平均气温2.4℃(-30℃至24℃);风力一般2—4级,最大8级;年降水量460—030毫米,全场草山约50万亩,属灌丛草甸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中国西南地区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来自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的47家存栏量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数据,分析了牛场福利设施的配备情况及其相关泌乳牛产奶量、肢蹄病数据。结果得出:(1)配备牛体刷的牛场占比为14.9%,其年平均产奶量比没有配备牛体刷的牛场高17.6%;配备防滑道、橡胶过道、蹄浴池的牛场占比分别为89.4%、68.1%、70.2%,相比没有配备防滑道、橡胶过道、蹄浴池的牛场年平均产奶量分别高3.3%、12.5%、18.8%,奶牛肢蹄病发病率在5%以上的牛场占比分别低44.8、44.8、50.0个百分点。(2)配有卧床的牛场占70.2%,其泌乳牛年平均产奶量比没有配备卧床的牛场高13.1%。(3)配有运动场的牛场占36.2%,与没有配备运动场的牛场相比泌乳牛年平均产奶量高13.6%。运动场占有面积平均每头牛少于5m~2、5~10m~2、大于10m2的牛场分别占23.5%、47.1%、29.4%,随着每头牛占有的运动场面积的增加,牛场泌乳牛年平均产奶量逐渐提高。综上,牛场配备牛体刷、防滑道、橡胶过道、蹄浴池、卧床和运动场均有利于提高奶牛产奶量或肢蹄健康,应重视这些配置的投入,特别是牛体刷和运动场配置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7.
《湖北畜牧兽医》2009,(5):45-45
2009年4月9日,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大通综合实验站在青海省的大通牛场挂牌成立,标志着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在青海全面启动。“此举对进一步提升我省畜牧科技创新能力,增强青海肉牛业的竞争力,使青海肉牛产业中的当家品种大通牦牛早日走向全国搭建了平台。”青海省首席兽医师焦小鹿在挂牌仪式上说。  相似文献   

8.
应用布氏杆菌MB32号菌苗在大通牛场、兴海县大群免疫牦牛两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而且效果较好。为了扩大使用范围,我们于1984年和1985年在贵南县塔秀乡和黑羊场牦牛中连续两年应用本菌苗进行免疫,1986年作了有关观察,现将应用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省和大通牛场牦牛牛群结构现状的调查研究,编制出不同母牛比例的牛群结构及周转表。在四年的试验期内,采取压缩驮牛、育成牛比例和保护适龄母牛的措施,使大通牛场的生产母牛比例由45.06%提高到52.71%后,繁殖成活率,总增率,奶、肉产量,总产值分别达到63.60%,23.53%,5000ks,1460kS,111.21万元,和1985年相比,分别提高12.9%,5.4%,11.94%,38.33%,14.67%,死亡率降低到1.81%。实践证明提出的方案是可行的,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随着规模化牛场规范化对软件(牛场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软件)、硬件(卧床、颈枷、锅炉)的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牛场长期以来大投入小产出的不良局面。从而使国外的荷斯坦奶牛真正在我国新疆地区(冬季低温干冷、夏季高温干热)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生产性能,彻底打消了“外牛不过如此的尴尬”局面.只因我们综合措施管理不到位所致!因此,牛场软、硬件的投入是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讨封闭式蛋鸡舍育雏期间环境参数监测及对其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期间每周测定舍内前、中、后部不同位置的温度和氨气浓度,并随机选取每个监测点伊莎褐蛋鸡50只,测量其体重、胫长、龙骨长、胸宽等生长指标,试验期为1~63日龄。结果表明:试验期间舍内环境参数均在标准范围内,氨气浓度在育雏前期和后期鸡舍中间和后部显著高于前部(P<0.05),中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温度在雏鸡28、35和63日龄均为鸡舍后部的显著高于前部的(P<0.05),其他日龄无显著差异(P>0.05)。鸡舍内环境因素对各位点体重和胫长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胸宽在雏鸡42和49日龄差异显著(P<0.05),龙骨长在14、28和42日龄差异显著(P<0.05),其他日龄差异均不显著(P>0.05)。鸡群生长指标均匀度较好。由此可见,舍内环境控制较好且均匀度较高的状态下,育雏期间鸡群整体生长发育和均匀度较好。  相似文献   

12.
2018年以来,某进口品种肉种鸡发生疑似禽白血病病例,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为确定该次疫情的病原,本研究从辽宁、山东等地发病鸡场采集55份疑似禽白血病病料样品。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显示,病料样品肝脏和脾脏均有髓细胞样肿瘤细胞增生。针对禽白血病病毒(ALV)、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特异性PCR检测结果显示,55份病料样品中ALV阳性样品12份(21.8%),MDV阳性样品1份(1.82%),REV均为阴性。将12份ALV阳性病料样品经处理后接种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ELISA检测结果显示有8份ALV群特异性抗原阳性。ALV多重PCR检测结果表明,8个分离株均为J亚群ALV(ALV-J),测序结果显示,8个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5%~100%,与A、B、C、D、E亚群ALV的同源性仅为56.5%~58.8%,与ALV-J的同源性为90.7%~96.6%,进一步表明所有分离株均为ALV-J。上述结果表明,引起该次进口白羽父母代肉种鸡发生禽白血病的病原主要以ALV-J为主,该研究结果为疫情的溯源和有效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AIV)冷适应疫苗可以弥补灭活疫苗临床保护效果的不足。为明确宿主对冷适应疫苗的免疫应答效应,本研究将H9N2AIV(A/chicken/Shandong/903/2013,CK/903/2013)接种10日龄SPF鸡胚连续降温传代,获得在25℃能够稳定复制的冷适应株Ca30。实验结果显示:Ca30株具备冷适应性和温度敏感性,在传代过程中病毒HA蛋白出现多个位点的氨基酸突变,在25℃传代20次后已经获得稳定的氨基酸突变。动物感染试验结果显示,以106.0EID50的剂量鼻腔感染1周龄SPF鸡,Ca30株仅在喉气管中低水平复制,病毒接种后第3周SPF鸡血清针对Ca30株、异源病毒株1167的血凝抑制效价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2log2和5.8log2,接种后第4周针对母本病毒CK/903/2013的血凝抑制效价达到最高值7.6log2。qPCR检测结果显示,Ca30在25℃时能够在鸡胚肺脏、肝脏和心脏中复制,对肺脏的亲和力最强。利用qPCR检测冷适应株Ca30接种鸡胚后各脏器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Ca30株感染鸡胚后,引起鸡胚肺脏中IL-1β、IL-6、IL-12、IL-8、OAS和MDA5转录水平上调,上调4.18~16.47倍;感染后8h引起鸡胚心脏中IL-1β、IL-6、IL-12、IL-8、OAS和MDA5的转录水平上调,之后降低甚至下调;72h时引起鸡胚肝脏中IL-1β、IL-6、IL-8和OAS转录水平上调,上调4.28~6.53倍;在鸡胚脑组织中,各类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本研究培育了一株H9N2AIV冷适应毒株Ca30,为深入研究冷适应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14.
扩增口蹄疫病毒(FMDV) 3C蛋白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 3C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并将该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应用于3C的检测。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3C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256 000; IFA结果显示,该抗体能够检测到3C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多克隆抗体能够检测到在细胞中过表达的3C蛋白。本研究制备的FMDV 3C蛋白多克隆抗体为FMDV及其3C蛋白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单宁作为植物源的天然物质,其抗菌、无残留、环保、不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等特性,决定了其在动物饲料添加剂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推广利用价值。本文主要对单宁的来源、分类、结构、性质、活性特点和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的利用单宁类物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引起我国部分地区进口白羽肉种鸡发生禽白血病疫情的病毒来源及其变异趋势,本研究对从进口白羽肉种鸡分离的8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分析。8株ALV-Jgp85氨基酸遗传演化分析显示,其与ALV-J肉鸡分离株(包括ALV-J原型病毒株HPRS-103、美国肉鸡ALV-J分离株、国内肉鸡分离株)及蛋鸡分离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低于92.5%,而与国内2014年父母代白羽肉种鸡ALV-J分离株GD14J2同源性较高,为93.5%~95.1%,处于同一分支。8株ALV-J的3'非编码区(3'UTR)在rTM区缺失203bp,DR-1区缺失7bp,E元件位置缺失125bp,仅保留了22个碱基,这一缺失特征与GD14J2一致。8株ALV-J的3'LTRU3区序列与ALV-J肉鸡分离株及蛋鸡分离株的相应基因序列同源性均低于91.5%,而与GD14J2病毒株的同源性较高,为94.3%~96.3%。序列分析发现U3区存在连续11bp缺失和164位碱基突变(C/T),该突变形成2个新的转录调控元件AIBREP1、AIBREP2。综合gp85、3'UTR和U3区序列特征,推测引起本次进口白羽肉种鸡禽白血病的ALV-J与国内2014年父母代白羽肉种鸡ALV-J分离株GD14J2为同一来源。但本次分离到的ALV-J病毒株也有新的变异趋势,这些变异是否与ALV-J致病性相关,还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为ALV-J有效防控和净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6种反刍动物常用粗饲料(玉米秸秆、水稻秸秆、花生秧、大豆秸秆、甘蔗渣、甘蔗梢)在肉牛瘤胃中的降解规律,为其在肉牛生产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4头30月龄、体重[(415±20) kg]相近、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利鲁牛阉牛(利木赞牛×鲁西黄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技术评定其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1)花生秧的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花生秧的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甘蔗渣的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甘蔗渣的N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2) DM有效降解率大小顺序依次为花生秧>大豆秸秆>甘蔗梢>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甘蔗渣,除玉米秸秆和甘蔗梢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粗饲料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花生秧的OM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甘蔗渣的OM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不同粗饲料的CP有效降解率均差异显著(P<0.05),大小顺序依次为花生秧>玉米秸秆>大豆秸秆>甘蔗梢>水稻秸秆>甘蔗渣。大豆秸秆的N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甘蔗渣的NDF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花生秧和大豆秸秆的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 <0.05),甘蔗渣的ADF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由此可见,6种反刍动物常用粗饲料营养成分含量和瘤胃降解规律各异,其中,花生秧的可利用价值最高,甘蔗梢也是一种优质的粗饲料资源,甘蔗渣可利用价值很低,不适合单独饲喂肉牛。  相似文献   

18.
脂质体作为药物递送系统,能够定向地将药物送至靶位,并能保持药物的活性避免其被降解;作为免疫调节剂,可以同时增强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能显著增强疫苗效果。论文通过总结近几年的有关文献,对脂质体作为药物递送系统和免疫调节剂在疾病治疗中的关键作用进行分析,对其作用机制及应用现状加以归纳总结,并探讨了现存问题以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收获期对全株玉米青贮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试验抽样采集山东省44个区县130个养殖场130份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样品,按照收获时玉米籽粒的乳线位置,共分为1/2乳线、2/3乳线和3/4乳线3个时期,样品数量分别为40、60和30份,测定其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全株玉米青贮的干物质(DM)含量显著增加(P<0.05),粗灰分(Ash)含量显著降低(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显著高于2/3乳线期和3/4乳线期(P<0.05)。2)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全株玉米青贮的淀粉(CB1)含量显著增加(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总碳水化合物(CHO)、可溶性糖(CA)含量显著低于3/4乳线期(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不可利用纤维(CC)和可利用中性洗涤纤维(CB3)含量显著高于2/3乳线期和3/4乳线期(P<0.05)。3)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系数和费氏评分显著增加(P<0.05)。1/2乳线期和2/3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3/4乳线期(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的丙酸含量显著高于2/3乳线期和3/4乳线期(P<0.05)。4)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全株玉米青贮的总可消化养分含量及消化能、代谢能均显著增加(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维持净能、增重净能和泌乳净能显著低于2/3乳线期和3/4乳线期(P<0.05)。5)1/2乳线期和2/3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24和48h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低于3/4乳线期(P<0.05)。综上所述,收获期为3/4乳线期时,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饲粮碘添加水平对獭兔氮代谢、血液成分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3月龄獭兔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兔),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0.4、0.8、1.6 mg/kg碘(碘的添加形式为碘化钾)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饲粮不同碘水平对獭兔的沉积氮(RN)有显著影响(P < 0.05),并且添加水平为0.8 mg/kg时达到最大值。饲粮碘的添加水平对獭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SH)、四碘甲腺原氨酸(T4)、游离态的四碘甲腺原氨酸(F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有显著的影响(P < 0.05),并分别在添加水平为0.4、0.8、0.8 mg/kg和0.8 mg/kg时达到最大值。另外,饲粮不同碘水平对獭兔的内脏器官发育和脂肪沉积无显著影响(P> 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3~5月龄生长獭兔饲粮适宜的碘添加水平为0.8 mg/kg(饲粮中碘的实测值为0.92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