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79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31篇
  79篇
综合类   388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108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216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2007—2008年我们对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资源圃内的55份野生苹果资源及18份砧木进行了苹果轮纹病菌的抗性鉴定。根据抗性评价标准鉴定出高抗苹果轮纹病砧木3份(134-10、MM106、LS3),高抗苹果轮纹病野生资源7份(海棠花、扎矮、锅金海棠、楸子、小叶子、兴山湖北海棠、塞威氏苹果)。  相似文献   
5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蛋氨酸水平对繁殖期蓝狐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雌性初产蓝狐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蓝狐,均为单笼饲养。Ⅰ、Ⅱ、Ⅲ、Ⅳ和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0.45%、0.70%、0.95%和1.20%蛋氨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014年2月10日至2014年5月31日。结果表明:Ⅱ、Ⅲ和Ⅳ组蓝狐最先开始发情,也最早结束,Ⅰ和Ⅴ组蓝狐发情时间稍晚。受配率、受胎率均以Ⅱ组最高,Ⅱ组受配率分别比Ⅰ、Ⅲ、Ⅳ和Ⅴ组高出17%、3%、10%及14%。窝产仔数和初生个体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窝重随着饲粮蛋氨酸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Ⅰ和Ⅱ组显著高于Ⅴ组(P0.05);Ⅱ组初生成活率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0.45%蛋氨酸,即饲粮中蛋氨酸水平为0.98%时,可满足繁殖期蓝狐对蛋氨酸的需要。  相似文献   
53.
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 Guenée是危害团花树的重要害虫。采用室内饲养与林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形态,明确了团花绢野螟卵、各龄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的形态。室内卵集中产在养虫笼壁上,孵化率达98.3%,卵期约4~5 d。幼虫共5龄,低龄幼虫群集取食,食量较小,3龄以后幼虫开始分散危害,食量大增。老熟幼虫于叶片内结蛹室化蛹,蛹期7~9 d。雄成虫翅展略小于雌成虫。成虫羽化多集中于夜间,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羽化第2天便可交尾,持续时间50~180 min,交尾翌日即产卵。  相似文献   
54.
以东北云冷杉天然次生林为对象,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设立面积为1 hm2(100 m×100 m)的样地12块,在每个样地安装面积为0.64 m2(0.8 m×0.8 m)的种子收集器5个.自2018年7月末开始收集种子,每月收集1次,至11月末结束.在实验室将收集的种子分成完整种子、干瘪或霉烂种子、被取食种子3类,分析种子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整个种子雨阶段,共收集177561粒种子,平均种子雨密度为1257.42粒·m-2.完整种子占种子雨总量的比例较高(99.43%),其中水曲柳种子完整率为98.20%,高于其他树种;冷杉种子完整率为89.79%;未收集到鱼鳞云杉种子.研究区大部分树种种子在10月份达到成熟高峰,整个群落及各树种种子雨在不同时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种子空间变异系数为1.35,水曲柳变异系数最大(7.02).该地区种子雨产量丰富、种子完整度高、天然更新潜力大、种子空间变异程度大、种子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正反单对杂交子一代幼虫进行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分析了双亲位点在杂交子一代中的传递分离方式。从2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引物807和834进行扩增,正交家系和反交家系均统计了70条清晰稳定的扩增带。正交家系中双亲和F_1共有位点占总位点数的38.6%,仅由母本或父本传递给F_1的位点分别占总位点数的27.1%和21.4%。反交家系中双亲和F_1共有位点占总位点数的34.3%,仅由母本或父本传递给F_1的位点分别占总位点数的25.7%和22.9%,表明双亲的遗传物质皆传递给了F_1代,证实属间杂交成功。实验结果表明,两家系中F_1均偏向各自的母本。另外,在F_1中还出现了较高比例的非孟德尔分离位点和非亲位点。  相似文献   
56.
用钼蓝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栉孔扇贝(Chlamys farrPri)两种颜色的卵子及其早期胚胎中磷脂含量和核酸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橘红色卵子的RNA含量较浅黄色的略高,而两种颜色卵子的DNA含量却非常相似;在2细胞期,高受精率的受精卵其RNA量迅速增加,DNA和磷脂含量变化不大,但低受精率的受精卵相对未受精卵而言,其DNA、RNA和磷脂含量略有降低;在32~64细胞期,受精率高的胚胎中DNA和磷脂含量增加幅度大,RNA基本保持恒定。磷脂含量与卵子或胚胎的颜色可能有关,核酸、磷脂含量的变化与受精率高低有关。本实验旨为鉴定扇贝卵子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以苹果品种华红和寒富及其杂交F1代种苗为试验材料,研究苹果在秋季的光合性能杂种优势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Pn)午间表现正向杂种优势,17:00表现出急剧上升。蒸腾速率(Tr)全天除17:00外,其他时间表现负向杂种优势。水分利用效率(WUE)全天表现正向杂种优势。气孔导度(Gs)9:00-11:00及15:00-17:00为正优势。胞间CO2摩尔分数(Ci)在11:00前为正优势。从日均值来看,在水分利用的能力上杂交F1代强于亲本,消耗等量的水分,杂交F1代比双亲能固定更多数量的CO2,能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8.
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杂交子代的GISH鉴定及其免疫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s et Preston)](♀)和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杂交子代担轮幼虫为材料,分别用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基因组作探针,采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的方法,对杂交后代杂交子的确切身份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子代分别继承了双亲各一套染色体(n=19),为真正的杂交种。为了解杂交扇贝的免疫学特性,在自然海域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情况下,分别对杂交扇贝及其亲本3个扇贝群体血细胞的胞内活性氧含量(ROIs)、血清凝集素效价(HA)、溶菌酶活力(LSZ)、抑菌活力、酚氧化酶活性(P0)、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等9种非特异性免疫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栉孔扇贝除ROIs、SOD、ACP等3个指标显著低于虾夷扇贝外(P〈0.01),其他6种指标均高于虾夷扇贝,且除血清凝集素效价外均达显著水平(P〈0.05)。在杂交子代中,上述免疫指标除SOD活性低于低值亲本外(P〉0.6),其余8种免疫指标均介于双亲之间。杂交子代在9种免疫指标中有8种与母本无显著性差异,而子代与父本之间9种免疫指标中有7种达显著差异(P〈0.05)。这些结果说明,杂交扇贝在非特异性免疫上存在明显的偏母性特征,这点与子代在外形特征上的偏母性相吻合。因此杂交扇贝相对于其母本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的一定程度的抗逆优势可能与非特异性免疫无明显关系。[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597—602]  相似文献   
59.
正辽宁是水果生产大省,正在稳步向果业强省迈进,无论是水果栽培面积、产量,还是水果出口量在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近年实施全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和部省级标准果园创建项目之后,果业经济的发展更是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果业经济是辽宁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在至2020年更是辽宁加快发展现代果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带着推进辽宁果业经济发展从哪里选择突破口,今后辽宁果业发展重点和存在哪些薄弱环节等  相似文献   
60.
紫外辐射对栉孔扇贝精子遗传失活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报道了紫外辐射对栉孔扇贝精子遗传失活及形态结构的影响。采用光照强度为800μW/cm2·s的紫外线辐射40~50s的栉孔扇贝精子,与正常的卵子受精可以得到雌核发育的单倍体胚胎。随着辐射时间的增加,受精率明显下降,且受精卵极少发育到D形幼虫。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辐射后部分精子的顶体膜破裂,顶体丝伸出,辐射时间越长顶体受到的破坏越严重,证明紫外辐射可以诱导精子的顶体反应;精子的鞭毛在紫外辐射过程中也会受到破坏,随着辐射时间的增加鞭毛脱落的比例也逐渐增加。推测紫外辐射导致精子结构的破坏是受精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