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篇
  18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对羟基苯甲酸与三七黑斑病“病害三角”之间的互作影响,分析对羟基苯甲酸对病原真菌及其寄主植物在生理功能、抗病性和病原菌致病性上的影响。[方法]以三七一年生幼苗及三七黑斑病菌(Altemaria panax Whetzel)为试材,借助酶学分析技术,分别探讨4个不同浓度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三七-土壤-病原菌致病性生态因素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对三七幼苗及病原菌的化感作用受到浓度效应的影响。在2.5~5.0 mmol/L浓度下,三七根系抗性酶活性会有短期内的增加,后逐渐降低,而高浓度(10.0 mmol/L)的胁迫下则明显下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也有相同的趋势。三七黑斑病菌在2.5~5.0 mmol/L浓度下其果胶酶、纤维素酶均出现较高活性,说明在该浓度范围内病原菌生长情况及繁殖能力较好。[结论]对羟基苯甲酸与三七黑斑病发生的3个要素即寄主、土壤、病原菌三者之间存在化感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32.
<正>一、蚕桑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意义安徽省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为了进一步的配合国家发展部署,必须在产业调整力度上不断的增加,不能继续按照传统的手段来开展工作,否则很容易导致未来的进步出现较多的挑战和负面影响,甚至是产生严重损失。分析认为,蚕桑信息化平台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加快蚕桑信息化平台建设后,能够在相关的数据、信息分析过程中,按照正确的方法、手段来完成,潜在性的工作挑战也可以由此来较好的  相似文献   
33.
为了快速检测引起猪猝死的病原,本研究针对临床引起猪猝死症的4种疾病病原(猪尼帕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猪产气荚膜梭菌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分别设计特异性探针,建立了同时检测这4种病原的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探针之间没有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对不同病原核酸的最低检测限可以达到140拷贝μ/L~370拷贝μ/L,敏感性较高。应用该MLPA方法对129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100%,且该方法检测猪产气荚膜梭菌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达到100%,Kappa值均为1。该方法的检测结果与国家或行业标准PCR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且克服了后者无法同时进行多重检测的缺点,最多可以同时检测45种病原,对于复杂症候群的快速和高通量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该方法可推广到其它多重病原体的检测中,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正>(上接第22期)③从分娩、保育、到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做到  相似文献   
35.
通过在黑龙江泰来县嫩江沙地3年魔芋引种试验,初步表明,魔芋在该地能够生长,宜种植在中性偏酸沙质平缓坡地,每株施1kg马粪,覆地膜,果树玉米套种,无病虫害。  相似文献   
36.
鸡球虫苗对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凡养鸡的地方,几乎都有鸡球虫。集约化养鸡场则是球虫病爆发的最适宜场所,其发病率为50%~70%;死亡率20%~30%,严重时高达80%(孔繁瑶,1991)。在各种鸡病中,球虫病的发生率最高(Biggs,1982),占1/6~1/5(左仰贤,1991)。据Bhogal(1992)称,全世界每年因鸡球虫病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我国年养鸡量为30~60亿只,按每只0-2~0-3元(郁明发,1989)的抗球虫药支出计算,我国年支出抗球虫药费是6~18亿元人民币。截止今日,控制球虫病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化学…  相似文献   
37.
陕西不同产区苹果香气物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海拔对‘富士’苹果香气物质的影响,采用甲基叔丁基醚溶剂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陕西省不同海拔7个地区‘富士’苹果的香气物质组分进行测定,并对香气物质种类和质量分数的差异进行分析。同时对其香气值进行计算,由此得出‘富士’苹果的主要特征香气成分为1-丁醇、2-甲基乙酸丁酯、乙酸丁酯、乙酸己酯、2-甲基丁酸己酯、己醛和反式-2-己烯醛等,根据特征香气物质对不同海拔产区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将这7个地区分开。随着海拔的升高,挥发性物质总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其中榆林产区挥发性物质总量最高(42 778.65μg/kg),韩城产区最低(20 969.20μg/kg)。  相似文献   
38.
北京九龙山不同结构侧柏人工纯林降水的再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基于华北石质山区侧柏人工林2014年(3—10月)降水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探究其降水的再分配规律。[方法]采用野外定位研究方法,对不同结构(郁闭度、枝下高)侧柏人工林林冠层降水再分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2枝下高0.4、0.6、0.8郁闭度林内穿透雨总量分别为181.1、168.1、147.1 mm,穿透雨率分别为78.8%、73.1%、64.0%;树干径流总量分别为6.0、5.9、3.9 mm;总树干径流率分别为4.2%、2.6%、1.7%;林冠截留总量分别为39.5、56.1、79.1 mm;林冠截留率分别为17.2%、24.4%、34.4%。(2)1/3枝下高0.4、0.6、0.8郁闭度林内穿透雨总量分别为175.6、154.8、136.0 mm,穿透雨率分别为76.4%、67.3%和59.2%,树干径流总量分别为8.3、4.9、3.3 mm,总树干径流率分别为3.6%、2.1%和1.4%,林冠截留总量分别为46.3、70.4、90.7 mm,林冠截留率分别为20.1%、30.6%和39.5%。[结论](1)侧柏人工林同一枝下高不同郁闭度林分林内穿透雨量差异不显著。2种枝下高郁闭度为0.4和0.8之间的树干径流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郁闭度0.4和0.6以及0.6和0.8之间差异不显著。(2)郁闭度为0.4、0.6、0.8时,冠厚占树高2/3(即枝下高为1/3)的林分林冠截留量分别是1/2的1.17、1.25和1.14倍。(3)2种枝下高各自不同郁闭度间林冠截留量均存在显著差异。(4)同等降雨量情况下雨强越大,林冠截留量越小;2次降雨间隔时间越长,林冠层越干燥,林冠截留能力越强;枝下高越低(即冠层厚度越大),林冠截留量越大,且随着郁闭度的增加,林冠截留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9.
周彬 《北方牧业》2009,(21):17-17
<正>近年来,随着自繁自养猪场的增加,其中的弊端也展现出来,尤为明显的是母猪的管理,对孕产母猪的预防保健不当造成很多母猪受孕难,产仔少,仔猪成活率低,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现就孕产母猪保健方案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0.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边缘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实施间伐后4种保留密度下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缘植被进行调查,以正态分布、理查德、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5种曲线为基础,利用距林缘距离为自变量、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为因变量建立边缘效应模型,分析不同间伐方式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边缘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距林缘50 m内,密度为500株/hm2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未显示出边缘效应;在900和1 300株/hm2密度下,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在林缘附近表现平稳,随距林缘距离增加,表现出先急剧减小,后又变得稳定的变化趋势;在2 500株/hm2密度下,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随着距林缘距离的增加而急剧减小,超过5.92m后变得平稳,变化曲线为“钟形”的一部分。密度为2 500、1 300、900株/hm2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边缘效应距离分别是5.92、14.06、22.18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