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7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木麻黄自身他感作用影响因素及缓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木麻黄不同无性系对木麻黄苗木的他感作用、木麻黄不同无性系苗木对木麻黄他感作用的反应、不同密度林分木麻黄他感作用、木麻黄伴生树种对木麻黄生长的影响及施肥对木麻黄自身他感作用影响等的研究,结果表明:(1)木麻黄不同无性系自身他感作用和对木麻黄自身他感作用物的抵抗力存在差别。粤601和粤701自身他感作用较弱,自毒能力较小。粤501、粤701和惠1对木麻黄他感作用物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抵抗力。选择木麻黄无性系粤501、粤601、粤701和惠1进行木麻黄二代更新造林能减轻自毒影响。(2)林分密度影响木麻黄他感物质的分泌。高密度使木麻黄自身他感作用物质分泌增强、光合作用减弱、净光合速率降低、木麻黄生长抑制加剧。通过低密度造林或及时调整林分密度能有效缓解木麻黄自我生长抑制。(3)湿地松、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叶浸液促进木麻黄苗木生长,用这3种树种作为木麻黄伴生树种进行造林能提高木麻黄生产力,减轻木麻黄自我生长抑制;而柠檬桉与木麻黄混交却抑制木麻黄生长。(4)木麻黄苗木在木麻黄自身他感作用下,施加Ca(H2PO4)2和KC l后,苗根重量和根系活力均增加,施磷、钾肥有利于缓解木麻黄自身生长抑制,提高其更新生产力。  相似文献   
62.
整地方式对杉木生长进程和土壤肥力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不同整地方式对杉木生长进程和土壤肥力影响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整地方式对杉木幼林生长有显著影响,4~14年生影响较大,14年生后生长差别减小以至消失。不同整地方式在整地初期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作用表现为全垦>带垦>穴垦,整地后一年土壤理化性状指标较整地初期下降,并呈现穴垦>带垦>全垦的态势,至成林阶段土壤肥力受整地方式的影响已不显著。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解析东亚地区柳杉属树种的遗传变异格局与种群分化,模拟其种群历史动态,为东亚植物区系演化研究和柳杉遗传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4个核基因组微卫星标记(nSSR),检测来自中国和日本共18个天然(或古树)种群的遗传变异,分析其遗传分化水平和模式,利用DIY ABC模拟其种群进化历史。【结果】柳杉属表现中等程度的遗传多样性(Ho=0.472,He=0.488),种群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分化(FST =0.136)。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的个体间,种群内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86.37%(P<0.001)。与地理来源一致,STRUCTURE与DAPC分析将柳杉属树种分为柳杉和日本柳杉2个地理种群,以及中国东南部、中国庐山、日本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4个谱系。柳杉的遗传多样性(Na =4.571,Ho =0.442)低于日本柳杉(Na =4.634,Ho =0.510),但种群间存在较高的遗...  相似文献   
64.
木麻黄林防护成熟期指由初始防护成熟至终止防护成熟这段时期。初始防护成熟龄以树高生长加速度的极小值来确定,终止防护成熟龄以单位面积蓄积连年生长量下降的年限确定。木麻黄林防护成熟期为15~35年,这是林分更新期确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5.
华中五味子是重要的中药材。为给野生华中五味子的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电镜扫描技术、纤维素酶法、TTC法、琼脂固体培养法、授粉比较等试验手段,对河南省伏牛山地区华中五味子两个不同野生雄株的花粉形态、花粉量、花粉生活力、花粉离体萌发特征、授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中五味子两个不同野生雄株的花粉均呈辐射对称状,其外壁均具网状雕纹,与雄株B花粉相比,雄株A花粉的萌发沟长、网眼小而网脊宽;雄株A的单药花粉量高于雄株B;两个雄株的花粉均在散粉24 h后失去活性,且其失去活性的趋势相似,但雄株A的花粉活力在其失活前始终强于雄株B的花粉活力;蔗糖浓度、硼酸浓度对华中五味子两个野生雄株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花粉萌发率,雄株A低于雄株B;雄株A花粉的最适萌发培养基为1%琼脂+0.015%硼酸+10%蔗糖,雄株B花粉的最适萌发培养基为1%琼脂+0.020%硼酸+15%蔗糖;雄株A、雄株B人工授粉的花朵结实率、心皮结实率均高于其自然授粉的结实率;花朵结实率,雄株A高于雄株B;而心皮结实率,雄株A低于雄株B。  相似文献   
66.
木麻黄人工林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生长级木麻黄叶部养分含量的观测表明,多数元素呈现劣势木>平均木>优势木的趋势。易于移动的营养元素含量从树冠上层至下层不断减小,难以移动的元素含量则逐渐增加。树叶中养分积累量占木麻黄全树中的比例最大。木麻黄各器官中的营养元素积累量、养分元素在林分中的总积累量和养分利用效率均随林分生长发育而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67.
不同生育阶段木麻黄林地土壤的肥力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不同生育阶段木麻黄林地土壤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质差异不大,土壤中多数微生物的数量和总菌数随林龄增长而增加,放线菌数量和pH值随林龄而减少。土壤各层有效氮、铁、锰、锌含量及贮量随林龄而增多,其余元素有效含量及贮量呈相反趋势,土壤矿质元素全量及其贮量不随林分生长发育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68.
与驱动单元和车体刚性连接的传统结构及拖车结构不同,潜入牵引式自动导引车的驱动单元置于车体底部与车体柔性连接。针对车体的运动轨迹问题,建立了车体与所跟踪路径的位姿关系模型,根据车体的几何尺寸及所跟踪圆弧路径的圆心角和半径,推导出车体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姿状态及保证纯滚动运动的最小转弯半径。针对车体负载运行的行驶性能问题,建立车体的动力学模型,求出忽略侧向力影响的条件,推导出车体的角加速度。车体位姿实验证明了所建车体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动力特性实验表明,该种结构的自动导引车行驶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9.
通过石泥堆类型裸露山体植物绿化研究,结果表明,以巨尾按、台湾相思、马占相思和东南爬山虎容器苗为种植材料,在石泥堆中采用挖穴整地、下客土并拌少量过磷酸钙的造林措施,雨天在石泥堆中“见缝插针”栽种,3年生各种植物保存率达85%以上,高生长量达4.8~7.3m;土壤理化性质得到较大改善;土壤侵蚀量下降了72.53%~88.15%,提高了保持水土的功能。石泥堆选用巨尾桉、台湾相思、马占相思和东南爬山虎植物绿化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山体植被和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0.
水分胁迫对木麻黄细胞膜稳定性和细胞保护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干旱胁迫下4种木麻黄小枝膜质过氧化和细胞膜保护酶活性变化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木麻黄SOD和CAT活性下降,细胞膜保护系统受损,导致膜质过氧化加剧和质膜透性增大。轻度胁迫下复水能使细胞膜系统恢复结构,强度胁迫则使细胞膜功能难以恢复正常。抗旱性强的树种细胞膜的稳定性高,以木麻黄抗旱力最强,细枝、粗枝木麻黄居次,山地木麻黄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