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4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9篇
  16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正> 杨树与柳树属间杂交、杨树与榆树科间杂交均属远缘杂交,由于亲本间的遗传和生理机制差异,造成生殖隔离,产生杂交不育现象。但这种不育的程度是不相同的,通常是杂合子不能形成健全的种子,半途天亡。表现在种子未成熟前整个果穗脱落,很难获得杂种苗木。国内曾有过青、黑杨派与柳属杂交获得苗木的先例,但对难成功的白杨派与柳属杂交,杨榆杂交迄今未见报道。为了改良杨树的生长与适应性,我们于1978—1979年先后开展了银白杨×旱柳、银白杨×白榆、旱柳×钻天杨、旱柳×美洲黑杨的杨与柳、榆的远缘杂交试  相似文献   
12.
林木根系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林木根系形态分布研究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一部分。根据近20年国内对林木根系形态分布研究的成果综述了立地条件、林龄、混交方式、土壤类型等因子对林木形态分布的影响。并提出了林木根土相互关系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认为林木根系数学模拟技术研究将是今后根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用气相色谱法和卡尔、费休法测定成品糠醛微量水分的研究。着重论述了两种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用甲苯蒸馏法作了对照。研究结果证明:这两种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用于测定糠醛微量水分是可行的。测定优级品糠醛水分范围的结果都比甲苯蒸馏法为高,测定一级品糠醛水分范围的结果都比甲苯蒸馏法为低的偏差规律。  相似文献   
14.
人工醇化上部烟叶重要中性致香物质与感官质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人工醇化条件下烟叶重要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间关系,利用诸城地区烟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醇化过程中重要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发生极显著变化,其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和其他类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别提升了82.67%、63.16%、276.74%和73.77%,叶绿素降解产物含量下降了32.33%,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无显著变化。美拉德反应产物与感官质量关系最为密切,且均为有利的影响;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对香气质和余味的作用是显著有利的;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对杂气、刺激性和总分的间接作用是显著有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1、0.576和0.344;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叶绿素降解产物对感官质量有着不利影响;其他类中性致香物质对烟叶感官质量作用较小。逐步回归表明:感官质量与致香物质间回归关系显著,决定系数均在0.80以上,预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辽西地区住宅小区绿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提高小区绿化面积的方法,提出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原则,阐述小区绿化中常用的植物,以为提高辽西地区住宅小区绿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处中越边境的凭祥市米七村村民王某在输伐树木为祖父造相时,被护林民兵鸣枪警告后吓得坠下山谷,落了个坠崖身残的可悲下场。半个多月前,王某从外地打工回到家,正赶上祖父的80大寿。王某把一些吃的、用的大包小包地堆在祖父面前。祖父见孙儿这般孝颀,笑得合不拢嘴。王某见古稀之年的祖父冠心病缠身,愈见衰老,按照农村风俗,到子孙为其置办棺木的时候了。听说樟树做棺材最好,王某便打起了村后的那片樟树林的主意。5月8日晚7时许,他腰别短锯,悄悄地爬到后山份银樟树。锯树声惊动了护林民兵,他们上山向王某鸣枪警告。相声吓得王某…  相似文献   
17.
阿魏菇兼食用、保健、药用价值,属高档名贵食用菌,由于生物转化率低于40%^[1],栽培效益低,制约了持续发展。新疆南疆地域早在lO年前曾有一定规模的栽培,粗放栽培下形状各异的菇形市场接受度低,逐渐冷落。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原产新疆的宝贵种质资源,提高栽培效益。笔者多年来不断总结经验,探索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使阿魏菇生物转化率提高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桃资源圃中的208份种质为对象,调查了黄斑蝽象危害果实的状况。从统计数据中分析得出:第一,不同品种类群的桃,按其受害程度(以虫害指数表示)可分为3类:即油桃、蟠桃、黄桃为高感类群;白桃,观赏桃为中感类群;寿星桃为抗虫类群。第二,同一品种类群内,不同品种的为害程度也异。  相似文献   
19.
王玉华  苏惠荣 《食用菌》2003,25(5):26-27
蘑菇的生长发育对温度要求非常敏感 ,较高的温度对蘑菇生长发育不利 ,因此 ,栽培蘑菇的适期一般是冬季和春季。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 ,近几年来有些地方都在偿试进行秋季栽培蘑菇 ,为此本文将秋季栽培蘑菇应注意的几个突出问题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与海拔 根据蘑菇的生物学特性 ,其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6~ 32℃ ,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是 7~2 5℃。因此 ,蘑菇栽培地区大多数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 ,然而世界最大的蘑菇场却建在热带印尼。印尼爪哇Diengdjaga公司在荷兰技术的合作下 ,是利用高海拔山区气温较低 ,于上世纪 90年代 ,在位于…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东地区退耕还林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引导和帮助广大退耕农户发展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保护好农民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积极性。2005年3—4月,呼伦贝尔市林业局林政科、林业工作站组织人员深入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鄂伦春旗等地,对退耕还林工程进展、政策兑现、管护措施、后续产业发展、确权发证和林权流转等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采取走访农户、现地查看、调阅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