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原虫是寄生于鸟的一类常见寄生虫,不仅危害鸟的生长发育,还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威胁。为了解我国鸟类原虫种类与感染状况,作者查阅了近几十年我国在鸟类原虫调查方面的文献。经归类整理,在我国鸟类中共发现原虫70种,隶属于3门、4纲、5目、9科、12属。其中,顶器复合门(Apicomplexa)、孢子虫纲(Sporozoa)、真球虫目(Eucoccidiorida)的原虫有26种,包括艾美耳科(Eimeiridae)的艾美耳球虫属(Eimeria)20种和等孢球虫属(Isospora)2种、隐孢子虫科(Cryptosporidiidae)的隐孢子虫属(Cryptosporidium)3种、住肉孢子虫科(Sarcocystidae)的弓形虫属(Toxoplasma)1种;孢子虫纲、血孢子虫目(Haemospororida)的原虫39种,包括疟原虫科(Plasmodiidae)的疟原虫属(Plasmodium)23种和血变虫属(Haemoproteus)1种、住白细胞虫科(Leucocystozoidae)的住白细胞虫属(Leucocytozoon)15种;肉足鞭毛门(Sarcomastigophora)、动物鞭毛虫纲(Zoomastigophora)、毛滴虫目(Trichomonadorida)的原虫2种,包括单尾滴虫科(Monocercomonadidae)的组织滴虫属(Histomonas)1种、毛滴虫科(Trichomonadidae)的毛滴虫属(Trichomonas)1种;肉足鞭毛门、叶足纲(Lobosasida)、阿米巴目(Amoebida)、内阿米巴科(Entamoebidae)的原虫2种,即内阿米巴属(Entamoeba)1种和内蜒阿米巴属(Endolimax)1种;芽囊原虫新亚门(Blastocysta)、芽囊原虫纲(Blastocystidea)、芽囊原虫目(Blastocystida)、芽囊原虫科(Blastocystidae)的芽囊原虫属(Blastocystis)1种。球虫、疟原虫、隐孢子虫是鸟类中的常见原虫,球虫、疟原虫、血变虫、毛滴虫在鸟中的感染率较高,隐孢子虫、弓形虫、阿米巴、芽囊原虫等为可感染人类的原虫。了解我国鸟类的原虫种类与感染状况,对做好鸟类原虫病的防控和保护鸟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早熟株合适的免疫剂量,设立7个早熟株免疫攻虫组、7个母株免疫攻虫组、1个不免疫攻虫组和1个不免疫不攻虫组,7个早熟株/母株免疫组的免疫剂量为孢子化卵囊100、200、400、600、800、1 000、2 000个/羽,经嗉囊感染,7日龄首次免疫,14日龄以同等剂量进行第二次免疫,21日龄以1.5×105个/羽的同源母株进行攻虫,28日龄结束试验,以增重、肠道病变记分和卵囊减少率为试验指标。并对早熟株中免疫保护效果较好的2个免疫剂量进行重复试验,免疫方法、试验周期、试验指标同第一批试验,攻虫剂量为2×105个/羽的同源母株。结果显示,免疫期间,各免疫组的增重与不免疫组差异不显著(P>0.05);攻虫期间,早熟株400、600、800、1 000个/羽和母株600、800、1 000个/羽免疫组的相对增重与不免疫不攻虫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病变记分,除2 000免疫组明显低于不免疫攻虫组(P<0.05)外,其余各免疫组虽低于不免疫攻虫组,但与其差异不显著(P>0.05);卵囊减少率,早熟株和母株400~2 000个/羽免疫组均达90%以上,其中600、800个/羽免疫组达97%以上。用早熟株600、800个/羽进行免疫重复试验,两个免疫组攻虫期间的相对增重和肠道病变记分均与不免疫不攻虫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不免疫攻虫组差异显著(P<0.05),其卵囊减少率均在8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不同免疫剂量均能诱发鸡产生免疫保护力,其中以600、800个/羽的免疫效果更好,可考虑以600个/羽作为该早熟株在疫苗制备中的推荐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13.
以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12年生西南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长过程和生物生产力特征。结果表明:西南桦在桂西北具有较强的生长适应性,12年生平均胸径(去皮)、平均树高和平均蓄积量分别达到15.6 cm,16.8 m,170.10 m3/hm2;西南桦树高和胸径生长均以前5 a最快,随后随林龄的增长而下降;材积生长在8年生时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但仍然保持较高的年生长量。12年生西南桦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为130.86 t/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依次为122.38,2.35,1.87和4.26 t/hm2,分别占93.52%,1.80%,1.43%和3.26%。林分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10.20 t/(hm2·a),不同器官净生产力大小次序为树干、树叶、树枝、树根、树皮。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秃杉人工林对林边土壤的影响,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对广西西北部的南丹县、凤山县和天峨县的秃杉人工林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秃杉引种区具有相似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0~40 cm)密度为0.89~1.16 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43.68%~ 53.65%,土壤最大持水量为46.36% ~ 74.61%;土壤pH为4.30 ~4.88,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7.78~68.30g/kg;土壤全氮和水解氮含量分别为0.82~3.37 g/kg和81.5~347.6 mg/kg;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为0.24~0.41 g/kg和0.40 ~ 2.87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为28.3~136.2 mg/kg.表明桂西北秃杉引种栽培区林地土壤较疏松、通气、透水性能良好,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养分含量高.随着林龄增加,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均呈增大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也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但土壤密度呈下降趋势.表明秃杉人工林能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状况,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毕氏肠微孢子虫在云南部分地区荷斯坦牛中的感染以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本实验从云南大理、昆明、曲靖和楚雄等牛养殖集中地区总共9个养殖场采集荷斯坦牛粪便样品547份,采用套式PCR结合测序检测并分析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结果显示,毕氏肠微孢子虫总感染率为4.57%(25/547);各地区的感染率为0~10.53%,其中昆明地区养殖场感染率最高,不同地区间感染率差异显著(P=0.025<0.05)。断奶前犊牛感染率为6.32%(23/364),高于其他月龄牛的感染率,但各月龄牛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2>0.05)。公牛感染率为7.84%(8/102)高于母牛3.82%(17/445),性别间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79>0.05)。进一步通过对样品扩增产物测序分析后鉴定其基因型,结果显示本研究共鉴定出5个基因型,I、J、BEB4为3个已知的基因型和YNY1、YNY2 2个新拟定的基因型,其中BEB4为优势基因型。在不同地区中,大理检出4种基因型(BEB4、I、YNN1、YNN2),昆明仅检出基因型BEB4,曲靖仅检出基因型J,大理地区基因型分布较为多样;在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