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5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5 毫秒
41.
【目的】分析CSFV3′-UTR一级序列和二级结构,为研究其对病毒复制、增殖和毒力的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利用RT-PCR技术扩增CSFV Thiverval株、HCLV株和Shimen株的3′-UTR并测序,使用DNAstar、Sequencher和RNAstructure软件进行CSFV3′-UTR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分析和二级结构模拟。【结果】Thiverval株3′-UTR最长可达259个碱基,与母源株Alfort相比,含有32nt的插入,最短只有233个碱基,含有6nt的插入。HCLV株最长有244个碱基,含有17nt的插入;最短有233个碱基,含有8nt的插入。同时,疫苗株的插入片段导致3′-UTR空间构型和自由能发生改变,自由能随着插入片段的增加而升高。【结论】(1)CSFV3′-UTR存在两个高度变异的区域。(2)CSFV疫苗株Thiverval株和HCLV株3′-UTR同一样品不同克隆株中插入片段呈现明显的不均一。(3)疫苗株的插入片段影响3′-UTR二级结构的稳定性,可能是导致疫苗株毒力减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2.
采用Biolog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分离自北京动物园的8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进行了鉴定。菌株经纯化培养,用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8株菌株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菌株经纯化培养,采用菌落PCR方法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进行测序。序列经人工校对后用ClustalX1.83软件进行比对分析,最后用Mega3.1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8株菌株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DSM10303的同源性达到了99.9%,并在同一个分支内。  相似文献   
43.
国外疫苗佐剂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疫苗在疫病的防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佐剂包括铝胶、矿物油、灭活细菌和化学合成物质等,其研究已逐渐成为国际生物制品行业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外人医和兽医中一些著名的佐剂及其安全性、毒理试验和作用机理,同时对我国兽用疫苗佐剂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
将 2 0头 9月龄左右猪瘟、伪狂犬、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抗原、抗体阴性猪分成 6组 ,分别利用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 (PRV)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 (PRRSV)单独或混合感染。 7d后连同对照猪 4头 ,免疫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HCL V) ,13d后连同 4头阴性对照猪一起攻击猪瘟石门强毒。整个试验期间分别每天测温 ,观察临床症状 ,每周采集扁桃体和血样做各种病毒抗原及抗体检测。结果表明 ,非猪瘟病毒感染 7d后 ,所有各组猪均从体内检测到了相应感染的病原 ,表明 3种非猪瘟病毒感染成功。在攻击猪瘟石门强毒后 2周 ,感染了非猪瘟病毒后接种 HCL V疫苗的 4个免疫组 12头猪除 1头外 ,11头全为猪瘟病毒 (HCV)抗原检测阳性 ,且多呈强阳性 ;而单一 HCL V疫苗免疫组在猪瘟强毒攻击后检测不到 HCV;所有 HCL V疫苗免疫猪均存活 ,而非免疫对照组 4头猪全部在攻毒 16 d内死亡。  相似文献   
45.
腺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志红  谢磊  赵耘 《中国兽药杂志》2007,41(2):36-39,52
腺病毒在人和动物中广泛存在,是迄今在形态结构、基因组成和复制机理等生物学特性方面研究得最为详尽的病毒之一。就应用而言,对腺病毒载体进行的各种研究均是目前兽医学、医学和生物学的热门课题。本文就腺病毒生物学特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6.
猪瘟病毒FJFQ-39株的毒力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一种相对客观、稳定的方法鉴定猪瘟病毒(CSFV)FJFQ-39株的毒力.本研究采用2×103TCID50的FJFQ-39株分别肌肉接种6头敏感猪,通过RT-nPCR 检测扁桃体和血液监测动物感染情况,对动物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系统评分,结合体温分析,判定病毒毒力.同时用相同剂量的石门株接种4头敏感猪作对照.FJFQ-39和石门接种猪的扁桃体和血液均检测到CSFV核酸;FJFQ-39接种猪的最大临床症状评分(CS)平均值为3.53.5±1.0、病理评分(PS)平均值为3.3±0.9(低于5),平均最高体温为39.3±0.2℃(低于40℃);石门接种猪的最大CS平均值为25.5±2.1、PS平均值为29.5±2.4(大于15),平均最高体温为41.8±0.2℃(高于41.0℃).实验结果表明:猪瘟病毒FJFQ-39株和石门株均成功感染了动物;评分系统结合体温测定评价CSFV毒力是可行的;FJFQ-39 属于低毒力株,而石门属于强毒株.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将PRRSV B13株ORF5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VL1393中,构建了重组转移载体质粒pVL1393-ORF5.用该重组转移载体质粒与线性化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SVI-G)基因组DNA(BaculoGold Linearized Baculovirus DNA)共转染草地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f9)细胞,得到重组病毒AcMNPV-OCC-- ORF5 .在感染了重组病毒的sf9细胞中成功地检测到分子量为25kD的ORF5基因表达产物,其能被猪抗PRRSV B13株多克隆血清特异识别.表明sf9细胞表达了所期望的产物,进而也说明基因片段的正确性.猪抗PRRSV VR-2332株多克隆血清对ORF5基因的表达产物无反应,而猪抗LV株多克隆血清则能特异识别,说明PRRSV中国分离株B13株在抗原性上更接近欧洲亚群分离株LV株的抗原性,进一步证实了PRRSV中国分离株B13株属于欧洲亚群.ORF5基因表达产物与天然蛋白分子量十分接近,说明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能较适当的进行合成蛋白的加工和修饰.本研究的结果为PRRS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大面积防治松毛虫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用质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制成的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在云南南涧、禄丰县大面积对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林内调查、定枝套袋观察和室内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林内、袋内和室内的防治死亡率云南松毛虫分别达86%、79%和49%,思茅松毛虫分别为62%、73%和100%,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9.
包虫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0.
猪瘟病毒流行株与疫苗株主要抗原编码基因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国7个省市1200多份可疑猪瘟病料中分离出9个猪瘟病毒(HCV)野毒株,编号分别为HCV-01-09。将9株野毒分别通过PK15细胞分别通过PK15细胞传6代,测其毒价,并提纯做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毒价范围在10^2-10^7TCID50,电镜观察均可清晰地见到直径为25-70nm,略呈圆形的病毒颗粒,具有较完整的囊膜和纤突结构。从9株野毒中选取5株经猪瘟阴性猪各传3-4代,测其毒力、病原性、致死性,结果表明:各毒株在传代中其上述生物学特性上有变化和差别。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分别对这5株野毒做免疫保护相关性试验,结果证明:攻毒后的疫苗接种猪100%保护,而攻毒对照猪100%死亡,且对照猪在攻毒1周后便出现猪瘟野毒感染,而免疫猪在整个观察期均未见到野毒感染。用不同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表明猪瘟兔化弱毒不通过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将猪瘟野毒株、石门系强毒株、兔化弱毒株及1982年分离的郑州野毒等毒株进行主要抗原编码基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猪瘟病毒可分2个基因组6个基因亚组,HCV-02、03、06、07等4个野毒株与国内的C株、石门强毒株、国外的C株、日本GPE株、ALD株、意大利Brescia株均属同一基困组,而HCV-08株及郑州株等2个野毒与法国的Alfor株同属另一个基因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