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5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860篇
林业   804篇
农学   1078篇
基础科学   597篇
  1128篇
综合类   2159篇
农作物   488篇
水产渔业   261篇
畜牧兽医   942篇
园艺   302篇
植物保护   50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541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南瓜银叶突变体48a是在嫩食型中国南瓜中分离筛选到的稳定遗传自交系,银色叶不仅可以作为标记性状应用到育种中,还可为南瓜抗虫、抗病、耐寒等一系列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笔者对银叶突变体的表型特征及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鉴定分析,发现植株整体长势、熟性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成熟叶片正面全部呈银灰色,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叶片上表皮细胞与栅栏细胞间明显剥离,存在明显的空隙。利用突变体48a和野生型49a南瓜自交系构建的六世代遗传群体,调查发现F2的绿叶与银叶符合3∶1的分离比,回交群体BC1P1分离比符合1∶1,表明南瓜银色叶性状由单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42.
肺炎支原体对于灵长类幼年黑猩猩的感染,与人类幼儿的临床表现和发病规律相似。该病例幼年黑猩猩早期症状偶见咳嗽,听诊肺部有湿性罗音,体温38.3℃。初步诊断为肺炎,用抗病毒药和抗生素头孢克洛治疗无效。随着病程发展,体温进一步升高到39℃以上,几乎无食欲。拍X光片和采血做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支原体感染强阳性。最终使用阿奇霉素采取"停4喂3"的序贯疗法治疗,即阿奇霉素输液3d——口服5d——停药4d——口服3d——停药4d——口服3d,其他则对症治疗。动物在治疗第7天时除偶见咳嗽,症状基本消除;治疗20d后,动物恢复健康。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序贯疗法坚持用药治疗,防止疾病复发和减小用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3.
聂世全  崔振兴  王伟峰 《油气储运》2011,30(6):468-471,391,392
针对油罐内浮盘密封失效问题逐渐凸显的现状,分析了内浮盘静、动密封与油气空间的关系,总结了油罐内浮盘密封失效的主要表现,静密封失效包括:内浮盘盖板搭接面间出现缝隙孔洞,密封胶囊或舌形密封带与内浮盘外边缘间的挟紧部位出现缝隙,防旋导管与内浮盘盖板间不密封,浮盘自动通气孔、人孔与盖板间不密封;动密封失效包括:密封胶囊或舌形密封带与罐内壁间密封性能差,量油导管与量油导管护筒盖间的密封性能差,浮盘人孔盖与人孔座间的密封性能差,防旋转钢丝绳松紧度不满足浮盘安全运行要求。基于设计、施工、使用、检修4个环节分析归纳了内浮盘密封失效的原因,提出了优化设计、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内浮盘制造安装质量、内浮盘定期检测与管理、规范检修作业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4.
围连环夜蛾在我国多有分布,但看见其幼虫的还是很少,因资料中寄主不祥,笔者经室内外观察。发现其危害多种植物的叶片,更喜欢危害沙棘树的叶片,笔者经2a的室内外观察得知。其生物学特性在辽宁西部每年1代,以蛹越夏及冬。对沙棘树危害较重,对栽植的大果沙棘危害尤为严重,在5a生的沙棘树上有100多头幼虫危害,成虫善飞翔。  相似文献   
45.
欧美杂交杨Pnd-LRR3基因克隆及其抗锈菌侵染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究欧美杂交杨(Populus nigra×P.deltoides)感病的分子机理,以及抗病基因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克隆了欧美杂交杨LRR3蛋白编码基因Pnd-LRR3。对Pnd-LRR3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在抗锈菌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Q-PCR结果显示,强致病性的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E4菌株接种6 h,Pnd-LRR3基因表达量上调增幅较大,168 h为显著下调。说明Pnd-LRR3基因在E4侵染过程中起到一定抗性作用,但最终无法阻止锈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46.
建立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模拟氮沉降处理下杜仲Eucommia uimoides皮和叶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和京尼平苷等5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0 mm×4.6 mm,5μm),以乙腈(A)-2.0 g·kg-1磷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0~12 min,10%A;12~25 min,13%A;25~50 min,30%A;50~65 min,60%A);流速为0.8 m L·min-1;检测波长203 nm,240 nm;柱温30℃。结果表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等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整个实验期间,杜仲皮和叶中5种成分含量对施氮处理产生了不同的响应,且随季节在变动。该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对杜仲皮和叶中多种有效成分同时进行测定,可较好反映浙江高氮沉降区特色名贵药材杜仲皮和叶中多种有效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47.
为回收利用生产银翘片废弃药渣,以毛头鬼伞为供试菌株,发酵处理银翘药渣;建堆配料设计原则为控制总料C/N接近40∶1,以玉米芯为主料(配合添加奶牛粪、尿素),逐渐增大银翘药渣用量,以替代玉米芯;堆料共采用4个配方,配方A(CK):玉米芯200kg,牛粪100kg,尿素3.5kg,辅料6%(生石灰2%、石膏2%、过磷酸钙2%);配方B:玉米芯100kg,银翘药渣50kg,牛粪50kg,尿素1.0kg,辅料6%;配方C:玉米芯75kg,银翘药渣100kg,牛粪50kg,辅料6%;配方D:玉米芯50kg,银翘药渣150kg,牛粪50kg,辅料6%。4个配方堆料总干质量均在200kg以上,依墙建堆成半圆锥形(h≥1.0m,r≥1.4m);发酵升温14d(4-3-3-2-2)、经4次翻堆后,摊料降温装袋接种,待菌丝满袋后脱袋覆土出菇。结果表明:以配方C的产出率为最高,其相应生产指标为,初始C/N为41.66、终点C/N为23.71、腐熟度T为0.569、接种满袋率93.7%、菌袋平均产量381.9g·kg~(-1)、生物学效率41.0%。经HPLC检测,配方C发酵料中绿原酸、牛蒡苷含量分别为5.20~5.40、4.49~5.30μg·g~(-1),其栽培所得子实体中绿原酸、牛蒡苷含量分别为0.40~0.45、3.81~4.27μg·g~(-1),其中牛蒡苷从栽培料到子实体的迁移率达84.93%。  相似文献   
48.
电采暖是指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直接放热或是通过热媒介质在采暖管道中循环的一种采暖方式,包括各种电锅炉、热泵(地源、空气源)、电热膜、发热电缆、壁挂金属膜等形式。电采暖具有清洁、环保、热效率高、升温快,智能化控制水平高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深入实施,用户消费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电采暖设备取代传统采暖方式运行,随着电采暖技术的持续提升,电采暖优惠电价政策的普及,电采暖技术必将会成为主流采暖方式。  相似文献   
49.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对其服务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价,可以推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达里诺尔湖湿地为研究对象,结合达里诺尔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生态过程特点,通过资料搜集与实地调研,运用资源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达里诺尔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划分。构建了达里诺尔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价值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达里诺尔湖湿地的服务价值为93.70×104万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为2.19×104万元,占比为2.36%,间接使用价值为91.51×104万元,占比为97.66%。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以调节空气湿度价值最大,为82.76×104万元,占总服务价值的88.32%。  相似文献   
50.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新型变异株正在我国广泛蔓延,给商品肉鸡群和蛋鸡群带来了新的威胁。本研究对一个疑似发生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地方品种雪山草鸡群进行了RT-PCR检测,并对分离的3株毒株进行了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引起该鸡群发病的病原是IBDV新型变异株,属于A2dB1基因型;这3个毒株的VP2高变区编码蛋白上含有IBDV变异株的特征性氨基酸,也具有IBDV新型变异株的独特氨基酸。结果提示,我国地方品种鸡群中也有IBDV新型变异株的流行,现有的部分商品化IBDV疫苗已不能有效预防IBDV新型变异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