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132篇
基础科学   82篇
  156篇
综合类   631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258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鲣鱼脑为原料,对鱼脑磷脂超声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以磷脂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鱼脑磷脂提取的条件.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乙醇(体积比2∶1)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时间为40 min,超声温度为35℃,固液比为1∶9 (g∶ mL),超声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鱼脑磷脂的提取率达到氯仿-甲醇法的87.1%;通过薄层色谱分析,确定鲣鱼脑磷脂中含有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和神经鞘磷脂3种磷脂;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鲣鱼脑磷脂的脂肪酸组成,高不饱和脂肪酸中DHA和EPA的含量分别为21.1%和2.4%.研究表明,用超声法提取鱼脑磷脂具有可行性,鱼脑磷脂中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在食品加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长期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研究人员对这一疾病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的检测方法。对病原学检测方法,血清学检测方法,分子免疫学检测方法做一综述,以期能对伪狂犬病病毒的检测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3.
小麦次生根数相关分子标记的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小麦根系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以196份小麦自然群体为材料,于2013年拔节期和2014年越冬前、拔节期统计其次生根数,利用185对SSR标记对其进行基因型分析,采用TASSLE软件的GLM和MLM模型进行标记与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共同关联到32个显著标记位点,分布于14条染色体上。其中Barc81(1BL)、Wmc617(4DS)和Gwm190(5DS)在不同环境下表现稳定,且前人未曾报道。进一步对稳定位点进行有利等位变异分析,共挖掘出3个有利等位变异,其中Barc81-A180增效效应最大,同时鉴定出烟农24、烟农2415及冀麦34等20份材料携带有利等位变异。  相似文献   
64.
北京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物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对物候的响应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重要研究内容,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与NPP的影响仍需明了,物候的时空变异规律更需深入探讨。该研究基于2001-2020年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提取北京植被物候信息,利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Approach)模型模拟NPP,通过线性回归、趋势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阐明NPP与物候时空变化特征,探究气象因素和物候变化对NPP的影响。结果显示:1)2001-2020年超过70 %的区域出现生长季开始(Start of Growing Season,SOS)逐渐提前,平均每年提前0.53 d。超过90%的区域生长结束期(End of Growing Season,EOS)逐渐推迟,平均每年推迟0.51 d。2)SOS提前和生长季(Length of Growing Season,LOS)延长均对NPP增长产生显著影响(P<0.05)。SOS每提前1 d,NPP增长3.74 g/m2;LOS每延长1 d,NPP增长2.56 g/m2 。秋季EOS推迟对NPP变化影响不显著。3)春季和秋季,气候通过改变物候(SOS、EOS)对NPP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而夏季温度和降雨对NPP的直接影响更大。该研究表明春季物候变化是NPP年际变异的重要驱动因子,春季物候提前导致NPP年总量增加。研究结果是都市区植被生产力如何响应气候变化认识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5.
刘鹏 《现代农业》2014,(3):38-38
<正>多年来,盐丰47一直是辽宁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年均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左右,但由于长期生产过程中,受天然杂交、机械混杂等不利因素影响,品种混杂退化较重、不良植株增多、经济性状变劣、抗病性下降,导致单产、品质和抗性降低,因此,做好盐丰47品种提纯工作是保持其优良种性最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6.
为比较3种不同滤料在封闭循环水养殖中水体净化效果,通过构建3套封闭循环水养殖试验系统,分析了在相同体积的滤器中毛刷滤料、移动床滤料和结构滤料3种不同生物滤料对生物过滤硝化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体积的生物滤器中(HRT 10.5min,水温24 ~30℃下)3种滤料对总氨氮(TAN)去除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单位滤料体积的TAN去除速率(VTR)差异较大.毛刷滤料、移动床滤料、结构滤料等3种滤料的VTR平均值分别为:(18.66±9.30)、(62.19±30.49)和(16.34±7.87)g/(m3·d).不同运行方式对VTR有极显著影响,移动床的VTR明显高于毛刷滤料与结构滤料的固定床式生物滤器,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7.
华北地区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世纪末21世纪初华北地区先后审定的168份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为研究材料,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育成的小麦品种类型多,遗传变异丰富,8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7.96%~26.51%)表现为千粒重主茎穗长株高主茎穗粒数单穗重平均穗粒数单株有效穗数单株产量。各农艺性状在4省市的差异较大,北京地区小麦品种具有株高高、主茎穗长长、千粒重高的特点;河南小麦品种具有穗粒数多、单穗重高的特点;山东小麦品种分蘖成穗率高;河北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比较协调。各小麦品种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穗数(0.85)、平均穗粒数(0.39)、单穗重量(0.37)、主茎穗粒数(0.27)、主茎穗长(0.20)达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达显著正相关(0.19),与千粒重呈不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8.
方降龙  刘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94-9096,9103
以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作为评价因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安徽省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可吸入颗粒物是安徽省的首要污染物,但铜陵市有所不同,首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模糊综合评价显示,安徽省大气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16个市中黄山市的大气环境综合质量最好.近年来,安徽省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69.
基于关中地区44个气象站1960~2007年逐月降水资料,通过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及其它数理统计方法,对关中地区降雨量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研究发现关中地区在近50 a内降水序列是呈现减少趋势,降水倾向率是-11.51 mm·10 a-1:在1968~1988年间降水量变化不稳定,降水量趋势出现10个突变点;降水量呈丰枯交替出现;关中地区年降水量主要存在两个是尺度的变化周期18 a和8 a,其中18 a尺度存在近50年内,8 a的尺度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在时间上18 a尺度上经历了5个枯丰交替变化;8 a的经历了12个枯丰交替变化。  相似文献   
70.
人工醇化上部烟叶重要中性致香物质与感官质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人工醇化条件下烟叶重要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间关系,利用诸城地区烟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醇化过程中重要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发生极显著变化,其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和其他类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别提升了82.67%、63.16%、276.74%和73.77%,叶绿素降解产物含量下降了32.33%,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无显著变化。美拉德反应产物与感官质量关系最为密切,且均为有利的影响;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对香气质和余味的作用是显著有利的;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对杂气、刺激性和总分的间接作用是显著有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1、0.576和0.344;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叶绿素降解产物对感官质量有着不利影响;其他类中性致香物质对烟叶感官质量作用较小。逐步回归表明:感官质量与致香物质间回归关系显著,决定系数均在0.80以上,预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