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为研究绿肥(豌豆)翻压后合理施用肥料问题,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翻压绿肥的基础上通过减少基肥用量和控释肥代替部分基肥,研究其对烟叶产量、产值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翻压可以提高低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10 g/kg)的有机质含量,对其他土壤化学性质无显著影响;绿肥翻压后将基肥减少15%和30%对烟叶产量、产值无显著影响,对烟叶化学成分无明显影响。在减少15%基肥后,将剩余基肥的50%以控释肥代替,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提高烟叶钾含量和钾/氯比,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2.
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是一种具有稳定性、易用性、可变灵敏度和选择性等特点,并且在许多方面优于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的技术,它显示出更好的色谱分离度,分析更灵敏、分析时间更短,能够减少溶剂消耗。本文对UPLC在乳制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污染物、真菌毒素和化学非法添加物等的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牛病毒性腹泻(BVD)又称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病理过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的传染病。急性病例以发热、腹泻、咳嗽、黏膜糜烂和溃疡、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但常表现为持续感染和免疫抑制,妊娠母牛可表现流产、产死胎或畸形胎等症状。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已有20多个省份报道了该病,并且感染情况日趋严重。该病毒除感染黄牛、奶牛和牦牛外,还感染羊、猪、鹿等多种家养和野生动物,严重威胁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研究在过去几年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常栽的10个冬小麦品种(陕253;陕229;小偃503;陕农78;陕225-47;小偃22;小偃128;小偃6号;西农1043;西农2208)的氮效率类型划分,从中选择氮高效高响型(小偃22)和低效低响型(小偃6号)2个冬小麦基因型,在高、中、低3个不同施氮水平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进一步研究其氮效率差异,并通过测定关键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光合作用日变化等生理代谢指标探讨了产生这种差异的作用机理,以便为进一步选育氮高效作物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小偃22的氮素利用效率均高于小偃6号,施氮提高了其氮素利用效率。同时,比较了引起2个小麦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的机理,发现氮高效基因型在拔节期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高于氮低效型。  相似文献   
16.
以小麦品种宁春4号为指示材料。研究了浓度为100、300、500μm/L 的CuCl2对小麦幼苗抗氧化酶(CAT、POD和A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2+胁迫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叶片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上升,且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cu2+胁迫浓度为300μmol/L时活性最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在100μmol/L浓度下降低,由300μmol/L增加到5001μmol/L时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7.
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引起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在我国尚无可用疫苗。为研制安全有效的水疱性口炎疫苗,本研究以新城疫病毒(NDV)LaSota弱毒疫苗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为基础,构建并拯救出表达VSV糖蛋白(GP)的重组病毒(rLa-VSV-G)。间接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western blot等试验证明VSV-GP在重组病毒中正确表达;体外致病试验结果表明,rLa-VSV-G保持了LaSota亲本株的低致病性和高滴度的鸡胚生长特性;rLa-VSV-G接种4周龄~5周龄BALB/c雌性小鼠后,可以诱导显著的VSV中和抗体反应。本研究表明,重组病毒rLa-VSV-G具有作为防控VSV储备性疫苗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夏玉米氮效率基因型差异研究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9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测定作物产量、收获指数、氮效率和氮响应度等指标,研究了陕西关中农业生产中常用的10个夏玉米杂交种的氮效率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施氮与否,10个夏玉米品种的子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均表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其收获指数、氮效率和氮响应度,也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根据氮效率和氮响应度可将10个不同基因型分为四种类型:H-H型包括户单4号、陕资1号、掖单19;L-L型包括中单2号、豫玉22;H-L型包括陕单16、陕单902和户单2000;L-H型包括陕单9号和农大108。综合考虑氮效率类型和响应度,选择有代表性的基因型(户单4号、豫玉22和户单2000)测定氮累积量,计算氮利用效率和氮收获指数,结果表明,氮累积量不能反映氮效率类型,氮利用效率对氮效率的贡献与施氮水平有关;不论施氮与否,氮收获指数均能较好地反映氮效率类型。  相似文献   
19.
牛副流感病毒3型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GenBank中公布的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parainfluenzavirus3,BPIV-3)全基因序列,针对BPIV-3特异性NP蛋白保守基因设计一对引物,建立了BPIV-3的RT—PCR诊断方法。其最佳扩增退火温度为58.1℃,引物浓度为1.0μmol/L。采用该方法扩增BPIV-3参考病毒.能扩增出425bp预期大小的特异性片段,而扩增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合胞体病毒、猪瘟病毒以及牛支原体、大肠埃希氏菌、牛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等常见病毒和细菌均呈阴性结果。对参考病毒进行梯度稀释检测,结果证明该法检测BPIV-3的灵敏度可达10^-3FCID50/0.1mL。  相似文献   
20.
磷钾调控对冷浸田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冷浸田是典型低产稻田,其施肥结构和模式与普通稻田应存在差异。本研究拟在普通稻田施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肥料结构,探索冷浸田最佳施肥模式,为提高冷浸田水稻产量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连续3年的定位试验,以水稻产量为目标,通过测定产量构成因素、水稻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变化,分析冷浸田施肥模式,提出冷浸田最佳施肥用量。【结果】土壤速效磷含量介于2.7~7.3 mg/kg之间,速效钾含量介于20~80 mg/kg,明显低于普通稻田(平均速效磷11.5 mg/kg,平均速效钾95.8 mg/kg),是冷浸田主要养分障碍因子;施肥可以极大提高水稻产量,其中NPK、NP2K、NPK1、NPK+Zn和NPK2处理的产量比不施肥(CK)或习惯(FP)高20%~30%左右。在氮磷钾基础上增施锌肥、硅肥和钾肥增产达到显著水平,降低磷肥和钾肥用量则有降低产量的趋势。连续三年种植水稻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呈现平稳,速效磷有增加趋势。施肥处理水稻籽粒和茎部钾含量明显高于CK,籽粒氮累积量显著高于CK和习惯施肥处理。相对于NPK、CK、FP处理,增施磷、钾肥,添加微肥可显著提高籽粒氮、磷、钾累积量。【结论】鄂东南低丘区冷浸田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低,是主要营养限制因子,需要长期加大磷、钾肥施用量;该地区冷浸田适宜施肥量为N 180、P2O5 90~108、K2O 120~144 kg/hm2,同时配施锌肥和硅肥,连年施用可保证冷浸田水稻的稳步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