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4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园艺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白桦细胞悬浮培养产三萜及其营养成分消耗的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产三萜的白桦悬浮系为试验材料,在优化白桦悬浮细胞生长与三萜积累的培养基种类和接种量的基础上,分析白桦悬浮细胞生长和三萜积累的动力学关系,同时考察1个培养周期内白桦细胞内外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MS,NT,IS,WPM,1/2MS,B5 6种培养基和10~40 g·L-1接种量中,有利于白桦细胞生长和三萜生产的培养基为B5和接种量为20~30 g·L-1 FW;2)在1个培养周期内,白桦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三萜的产量与细胞生物量是相偶联的,随着生物量的增加三萜产量呈增长趋势,其中,白桦细胞在第12天比生长速率达到最高0.18,三萜合成速率和比合成速率在第9天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73 mg·g-1和0.06;3)在白桦细胞培养的1个周期内,培养液中的蔗糖,NO3,NH+4和PO3-4在细胞培养的第9天基本被消耗掉,而细胞内的营养物质,除NH4+在第3天达最高值外,其他营养成分均在第6天达最大值.由此可推断:培养液中营养成分的不足限制了细胞的快速增值和三萜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2.
白桦不同部位及种源间白桦酯醇含量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桦为研究材料,在白桦酯醇提取方法的选择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了白桦不同部位和种源间白桦酯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索氏提取和超声波醇提的白桦酯醇含量较高,分别为240.25和239.57 mg/g,而回流法和氯仿浸提的白桦酯醇含量稍低,为207.88和194.09 mg/g。白桦酯醇在白桦不同部位的含量分布差异显著,依次分别为:外皮>枝皮>内皮>芽>叶>根>花粉;13种8年生白桦种源树皮内白桦酯醇的含量为132.45~257.11 mg/g,且种源间差异呈极显著水平。进一步分析可得,同龄树种的生长状况对白桦酯醇的含量影响不显著;而白桦酯醇的含量不仅受自身种源及遗传背景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即属于基因与环境互作的表现性状。  相似文献   
73.
水曲柳生长性状种源与地点互作及优良种源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选育适生于帽儿山、带岭、露水河试验地及毗邻地区的生产力高、稳定性好的水曲柳种源。【方法】以帽儿山、带岭与露水河等试点的20个水曲柳种源为材料,对其14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调查并进行单点、多点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然后用 Eberhart & Russell联合回归分析法的回归系数 bi对20个水曲柳种源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用趋势面对水曲柳的地理变异进行分析。【结果】1)水曲柳树高、胸径和材积在种源间、地点间、种源和地点交互作用间差异均极显著;其中露水河试点树高较大的种源依次为海林(7.55 m )、带岭(7.34 m )、露水河(7.05 m),胸径较大的种源依次为海林(6.13 cm)、露水河(5.47 cm),材积最大的种源为海林(14909 cm3);帽儿山试点树高最大的种源为五常(7.62 m),胸径最大的种源为五常(6.79 cm),材积最大的种源为五常(16747 cm3);带岭试点树高较大的种源依次为兴隆(5.67 m)、临江(5.65 m)、东方红(5.61 m),胸径最大的种源为临江(5.07 cm),材积最大的种源为临江(7984 cm3)。3个试点树高表现优良的种源为五常(6.35 m);胸径最大的种源为临江(5.35 cm);材积最大的种源为海林(10546 cm3)、材积排名第二的种源为五常(9857 cm3)、材积排名第三的种源为临江(9818 cm3)。2)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友好、临江、西丰、带岭、汪清、汤旺河6个种源具有平均稳定性,兴隆、露水河、恒仁、海林、弯甸子、绥棱、三岔子7个种源具有高稳定性,辉南、帽儿山、方正、东方红、沾河、桦南、五常7个种源稳定性较差,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才具有很大的丰产潜力。3)地理变异分析表明纬度对水曲柳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西北—东南这一条直线附近的种源材积较高,随着与西北—东南一线距离的增大而降低。【结论】通过比较2年、6年与14年林龄的种源选择结果,发现相对于2年林龄,6年林龄的选择结果与14年林龄的选择结果更为接近,表明种源选择时期不宜过早。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我国水曲柳的种质资源管理与持续改良提供积极参考。  相似文献   
74.
白桦组培再生系统的研究(II)——影响因素及培养程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s)组培再生系统的研究(I)”的基础上,以展叶顶芽,休眠腋芽和处子为最初外植株,通过初始培养获得无菌苗后,选取无菌苗的不同部位作外植株,如:茎节,嫩枝,愈伤组织等,经过诱导培养,分化培养及生根培养,形成再生植株,研究了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浓度,无性系,外植体类型,蔗糖浓度对诱导及生根的影响,提出白桦组培的最佳条件及程序,最佳无性系的一个外植体,经三次  相似文献   
75.
于1986年3月8日采回小黑杨的雌雄枝,分别进行室内水培,并定期取材固定。用酶解压片的方法对小黑杨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如下:(1)小黑杨的胚囊发育属蓼型;(2)建立了雌雄配子体发育的对应关系;(3)雌雄配子体的发育是不同步的;(4)小黑杨的胚囊发育不需授粉的外界刺激也能达到成熟。  相似文献   
76.
水曲柳愈伤组织诱导及悬浮细胞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曲柳悬浮细胞培养比较困难,本研究首次获得水曲柳悬浮细胞。以水曲柳叶柄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通过2,4-D浓度的筛选,建立稳定的水曲柳悬浮细胞培养体系,可为水曲柳悬浮细胞系遗传转化或诱变后单克隆的筛选提供材料。水曲柳愈伤组织在WPM+BA0.1mg/L+2,4,-D0.015mg/L+20g/L蔗糖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3-4代,可获得稳定的悬浮细胞系,最佳继带周期为15d。  相似文献   
77.
白桦BpGT14基因启动子克隆及表达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SiteFinding-PCR方法克隆了白桦BpGT14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上游2 169 bp序列,并通过PLACE启动子预测工具对其进行元件分析。结果表明,该启动子片段含有启动子核心元件及多种逆境及激素响应元件,同时具有植物苯丙烷及木质素生物合成的MYB类转录因子的重要结合基序。研究选取了其中含有启动子核心元件的1 156 bp片段构建了pBpGT14∷GUS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侵染的方法将pBpGT14∷GUS报告基因瞬时转化烟草植株,鉴定该启动子在烟草中的表达活性及对非生物胁迫和激素的响应模式。对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GUS染色,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具有启动活性,且在茎段处活性较高;进一步分析非生物胁迫对烟草中GUS酶活性的影响,表明该启动子对ABA、NaCl、PEG及高温处理均有明显响应,且对于NaCl及PEG处理响应迅速。为了更好的鉴定白桦BpGT14基因启动子在白桦细胞中的启动活性及响应模式,本文构建了pBpGT14∷GFP载体并瞬时转化白桦茎段悬浮细胞,进行研究。GFP转录水平分析结果与GUS酶活性结果基本一致,但其中部分时间点仍存在差异。选取PEG处理3、6、12及24 h的转GFP基因白桦茎段悬浮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绿色荧光蛋白,以此揭示该启动子对干旱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在白桦茎段悬浮细胞中启动了GFP的表达,在处理初期(3 h),荧光效果明显;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细胞脱水明显,且在细胞壁表现高亮度荧光。   相似文献   
78.
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叶片愈伤组织为材料,对诱变后的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生根情况以及染色体数量变异进行了研究:经γ射线处理后,在10~30 Gy范围内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显著降低;染色体数量变异在10~25 Gy呈上升趋势。试验确定,愈伤组织的适宜剂量为20 Gy,该剂量的愈伤组织分化率为53.2%,染色体数量变异率为80.3%。10~30Gy剂量的γ射线处理后,愈伤组织再生植株染色体数量变异率均在79.5%以上,多数产生亚二倍体变异类型。当辐射剂量超过25Gy时,再生植株基本都变成了亚二倍体,γ射线对照射后的白桦不定芽生根具有推迟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9.
克隆并分析绒毛白蜡NADH还原酶第二亚基(NDHB)基因片段.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NDHB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简并引物,采用RT-PCR技术对绒毛白蜡NADH还原酶第二亚基基因进行扩增,将扩增的PCR产物与pMD18-T连接后转化至E.coli JM109感受态细胞,检测阳性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克隆的绒毛白蜡NADH还原酶第二亚基基因cDNA序列长893bp,由28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命名为FvndhB.序列比对结果表明FvndhB与参考的8个物种的NDHB在核酸水平上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其与桑树、银白杨、按树、烟草、拟南芥、银杏、台东苏铁、日本柳杉NDHB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4.32%、83.88%、83.43%、82.86%、82.18%、78.82%、77.07%、71.23%.利用DNAMAN软件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绒毛白蜡与其他植物亲缘关系较远.成功获得了绒毛白蜡FvndhB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了同源性分析,为进一步克隆绒毛白蜡FvndhB全长基因及分析其表达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为了提高白桦愈伤组织中的三萜产量,以齐墩果酸为标品,以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高氯酸为显色系统,对白桦愈伤组织中三萜含量的测定进行了评价,发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重现性,并且显色液在5~50 min内测定吸光值较稳定;对白桦三萜的提取温度和试剂优化发现,白桦愈伤组织样品在20℃,40℃,60℃,80℃等温度下进行超声提取,其三萜含量依次为40℃(1.67 mg/g)>60℃(1.28 mg/g)>80℃(0.47 mg/g)>20℃(0.08 mg/g).在有机溶剂中,其含量依次为:苯(2.58 mg/g)>乙醚(2.04 mg/g)>.乙醇(1.67 mg/g)>氯仿(1.21 mg/g)>甲醇(0.89 mg/g)>丙酮(0.50 mg/g).因此建议,白桦愈伤组织中三萜提取的最佳温度为40℃,提取试剂为95%乙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