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地票制度是重庆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创新,可增强保护耕地的力度。本文简述了重庆实行地票制度的现状,论述了开放地票交易二级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在明确市场功能定位、完善市场调节和监管机制的基础上,可逐步开放地票交易二级市场。  相似文献   
22.
以重庆市忠县为例,分析了2006-2011年农地用途变化的总体特征和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农地用途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农地用途转移主要表现为农地的外部转用及农用地内部各类型的相互转化;经济发展与比较利益、农村要素资源减少、农业科技的进步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地的用途变化.  相似文献   
2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重庆市九龙坡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影响区域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理,以期对区域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分析1999-2008年10年间九龙坡区土地利用数据,阐述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借助SPSS软件对驱动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来影响九龙坡区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经济结构和农民福利;影响建设用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化程度。  相似文献   
24.
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撂荒地微观空间分布特征,为解决撂荒地提出了有操作性的对策;同时,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撂荒地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一是撂荒地主要分布在远离场镇、交通条件差、灌溉设施缺乏、坡度较大、土地肥力低的地方;二是水田撂荒少,旱地撂荒多,道路交通两侧表现得最为明显;三是撂荒地分布和坡向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论: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二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到地尽其用;三是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四是改革农地产权,建立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25.
2018年年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将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基于现有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情况,从相关制度入手,深入分析部门衔接困境,认为需在权籍调查、权属纠纷调处、存量数据整合建库、交易审批与登记信息互通共享等方面重点关注。针对衔接困境,通过区别对待历史和新办、尽早介入新标准、联合促进部门共赢等探索实现部门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6.
以重庆市璧山县大路镇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路镇14个村3个社区农户土地产权意愿的总体特点及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存在的差异进行探讨,提出了坚持集体所有的改革方向、明确集体所有者、赋予所有者完整的所有权权能、保障农户对土地的用益物权4个完善产权制度的建议。结果表明,土地所有权认识模糊,土地私有化倾向不明显,近2/3的农户认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土地处分权认识混乱,越权处置土地现象明显,土地的处分权大多数由国家、社集体乃至村委会行使,村委会或者村集体对属于社集体的土地越权处置现象比较明显;不同群体间对所有权认识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均呈现对土地所有权认识模糊,土地私有化倾向不明显;不同群体对土地处分权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均呈现对土地处分权认识混乱、越权处置土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7.
研究目的:为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结果:提出管理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思想的含义、三个特征及辩证关系.研究结论:管理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思想是指导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行之有效的规划思想.  相似文献   
28.
土地是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土地资源紧缺与土地利用结构效率问题日益凸显。以重庆为例,采用增长弹性系数法,分析其土地利用协调性、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时空变化情况,以期为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2012~2016年间,重庆市城镇建设用地-城镇常住人口增长弹性系数为1.68,人地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工业用地-第二产业增长弹性系数为1.45,工业用地与第二产业总体协调性较好;城镇建设用地-GDP增长弹性系数为0.43,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用地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9.
基于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在介绍研究区域概况的基础上,依据实地访谈调查等获取的数据资料,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结合实例,探讨了重庆市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模式,即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转市民和承包经营权抵(质)押模式。分析了改革中存在的困境。其中,从与现行土地承包法冲突、可能引发新一轮大规模失地、风险转嫁导致政企不分和承包经营权到期后资产处置难4个方面,介绍了承包经营权入股模式存在的困境;从改革具有特殊性、财政压力大、出现夹层人员和村办公司盈利困难4个方面分析了农民转市民模式存在的困境;从抵押范围受限、偿还贷款风险、质押的法律风险3个方面概述了承包经营权抵(质)押模式存在的困境。研究结果表明,承包经营权入股模式虽然显化了土地的资产价值,具有法学和经济学上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由于农民失地后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无法获得大范围推广,限制了更多的农民参与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双溪村农民转市民的土地综合改革模式对综合探索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但这种模式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前提;承包经营权入股模式对完善承包经营物权权能意义显著,但这种模式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和金融体制不符。  相似文献   
30.
重庆市农地产权制度建设约束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重庆市农地产权制度建设的约束条件,并对农地产权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