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8篇
  18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超高压技术是目前热门的农产品非热加工技术之一,也是最具产业化潜力的热处理替代技术之一。近年来,该技术已成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而开展农产品及药材等原料的活性成分的超高压提取技术研究则已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前沿之一。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的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从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生物碱类、风味物质等功能性成分的角度,对超高压提取技术在农产品(食品)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综述,为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2.
预糊化条件对萌芽糙米蒸煮质构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萌芽糙米不易蒸煮且蒸煮后米饭口感较硬、黏弹性不足、粗糙感明显等问题,该文应用预糊化技术对萌芽糙米进行品质改良,评价了预糊化条件(米粒含水率43.21%±2.15%、34.64%±1.49%、29.83%±1.67%,蒸汽处理时间2、5、10、15、20、25 min)对萌芽糙米蒸煮特性、米饭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米粒含水率的降低,预糊化萌芽糙米的蒸煮时间、蒸煮吸水率、体积膨胀率显著增大(P0.05),固形物损失率显著降低(P0.05);预糊化萌芽糙米的米饭硬度、黏附性、黏聚性、胶黏性、弹性、咀嚼性随米粒含水率降低的变化较为复杂。随着蒸汽处理时间的延长,预糊化萌芽糙米的蒸煮时间显著缩短(P0.05),蒸煮吸水率、体积膨胀率、固形物损失率变化较小且无明显规律;预糊化萌芽糙米的米饭硬度先减小后增大,黏附性、黏聚性先增大后减小,胶黏性、弹性、咀嚼性变化较为复杂。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预糊化萌芽糙米的米饭感官评分随米粒含水率降低的变化较为复杂,随蒸汽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降低。总体而言,米粒含水率29.83%±1.67%、蒸汽处理15 min的预糊化条件可以显著改善萌芽糙米的蒸煮特性、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使其接近白米的品质指标。研究结果可为预糊化萌芽糙米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3.
从科研实力、地域、土地资源、品牌、政策等方面总结了白城市燕麦产业发展的优势,以期为该市燕麦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4.
本文从白城市的生态地理位置、生产加工状况、产业基础、生产潜力、效益潜力等方面阐述了白城市发展鲜食玉米的产业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白城市发展鲜食玉米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5.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禽出血性败血症,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发病快,死亡率高.为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支持,通过PCR鉴定、耐药性分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以及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对4株临床分离的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01、Pm03、1801及1803)进行了相关生物学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6.
该研究将60Coγ射线辐照运用于小麦热风干燥前的预处理,对影响干燥过程的各个因素,包括辐照剂量、热风温度和初始含水率,对干燥过程及小麦表面温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辐照处理的小麦失水速率较未辐照小麦明显加快,相同时间内水分下降程度提高,其表面温度比未辐照小麦上升加快,且随着辐照剂量增加,小麦的失水速率、相同时间内的水分下降程度及表面温度都增高.对小麦的内部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辐照后小麦干燥特性的变化是由于起内部结构的变化引起的.此外研究还发现,热风温度和初始含水率对辐照后小麦失水特性也有影响.并对不同辐照剂量下表面温度与失水速率和含水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7.
60Co γ辐照对胡萝卜干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0Co γ射线对胡萝卜进行辐照预处理,研究了辐照剂量、干燥温度、切片厚度三因素对干燥和温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速率和表面温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升高而升高。对胡萝卜显微结构以及水分活度进行研究,发现经γ射线辐照处理后的胡萝卜细胞壁变薄出现断裂,液泡破裂,水分活度也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升高。这些变化是导致失水速率加快和温度特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另外,热风温度和切片厚度对干燥特性也有影响。热风温度越高,切片越薄,辐照后胡萝卜失水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138.
为了探究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xPEC)的致病机制,本研究通过小鼠感染模型筛选强毒菌株,以PU-1为强毒代表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染色体登录号CP042246,质粒登录号CP042245)及分析,以铁摄取系统及自分泌毒素为关注点探究上述毒力因子在PU-1株中的编码情况,并构建单基因或多基因缺失株,探究摄铁系统及自分泌毒素在猪源ExPEC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摄铁系统及自分泌毒素基因在血液定殖的细菌中不同程度上调,最高上调可达11倍;铁摄取系统相关基因缺失株fyuA-ybtQFX、ΔiroBCDEN、Δfur及ΔsitABCDBoth对感染小鼠的致病力与野生株相比显著减弱,在感染动物血液载菌量不同程度下降,最高下降至野生株的1/15左右;自分泌毒素相关基因缺失株Δvat及ΔcdtABC对感染小鼠的致病力与野株相比显著减弱,在感染动物血液载菌量下降至野生株的1/2左右。上述结果表明,摄铁系统FyuA-YbtQFX、IroBCDEN、SitABCD及SitABCD-Plas...  相似文献   
139.
鲜切果蔬由于切割等操作,表面遭到破坏,极易受到微生物的侵染,引起品质劣变。为了延长鲜切果蔬的货架期,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微酸性电解水的有效氯浓度、用量,超高压处理的压力、保压时间等对鲜切胡萝卜的杀菌效果,从而得到二者结合处理的工艺条件:微酸性电解水有效氯质量浓度为30 mg/L,用量200 m L;超高压压力范围为100~400 MPa,保压时间5 min,总处理时间为15 min。实验以鲜切胡萝卜、鲜切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和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培养基对大肠杆菌进行检测,以微酸性电解水替代高压过程中无菌水的方式,探究超高压与微酸性电解水结合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结合处理能提高其杀菌效率,但在低压下,增强效果并不显著,400 MPa增强效果最为显著。超高压400 MPa与微酸性电解水结合处理时,鲜切胡萝卜在2种培养基中均没有检出大肠杆菌,而鲜切苹果在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中仍有少量大肠杆菌检出。同时对比BHIA和VRBA的实验结果发现:微酸性电解水有明显的致死效应;而超高压处理则同时存在亚致死和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