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3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8篇
  36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为了解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情况,对湖北省一奶牛场开展为期1年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从165份乳样中共分离鉴定出9个科16个属的235株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83株,占35.0%;中型无绿藻36株,占13.5%;鲁氏不动杆菌28株,占11.9%;大肠杆菌12株,占5.1%;停乳链球菌7株,占2.9%;其他病原菌占31.6%。耐药试验结果显示,20株分离菌对测试的14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耐药性,最少对1种药物产生耐药性,最多达到14种。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为氟苯尼考,敏感率达到75%。研究结果可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控和临床用药提供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282.
何斌 《绿色天府》2019,(7):52-53
根据“广安市武胜县全国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汇总数据资料显示,武胜县共发现林业有害生物237种,其中:虫害174种,病害52种,有害植物11种。针对全县主要树种松、柏、桉、竹等的重要生态及经济价值,确定8种危害严重的以及为林业新纪录种的有害生物:虫害4种,分别为云斑白条天牛、曲纹紫灰蝶、豆长刺萤叶甲、蜀柏毒蛾;病害3种,分别为柑橘煤污病、喜树角斑病、梨锈病;有害植物1种为无根藤。其危害寄主植物主要有巨桉、杨树、核桃、苏铁、桑、柏木、柑橘、梨、喜树等,对生产和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283.
在湘南烟区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地整理烟区烤烟最佳有机肥施用量以及增施有机肥对土壤理化特性、烟叶品质的影响,为科学合理的推广应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了有机肥施用量750、1275、1800、2250 kg/hm~2和常规对照有机肥施用量225 kg/hm~2共5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理化特性,统计不同处理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产质量及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CK)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腐殖化程度;增施有机肥能促进烟叶生长发育,延长大田生育期,提高中上部叶耐熟性,改善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上等烟比例,提高烟叶产值。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的土地整理烟区有机肥最佳施用量为1800 kg/hm~2,烤烟产值最高,烟叶化学成分最协调。  相似文献   
284.
秃杉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广西南丹山口林场秃杉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及其随林分年龄(8、14和28年生)增长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平均木和各器官(除树叶和枯枝外)生物量随林分年龄增加而增加,平均木和林分以14~28年生的增加量最大。林木各器官比例与林分年龄相关,林分年龄增加,干材和干皮生物量组成比例随之增加,而树叶和活枝则呈下降趋势。8和14年生各器官所占百分比由大到小依次为:干>枝>叶或根>皮,28年生则为:干>根>枝>皮>叶。林分生物量随林分年龄的增大而逐渐积累,8、14和28年生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60.17、112.98和247.61t·hm-2,其中经济生物量(干材)分别为26.92、60.27和155.72t·hm-2,林分乔木层净生产力分别为7.52、8.07和8.84t·hm-2·a-1,林下植被生物量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85.
分析了当前杂交水稻种子非质量事故的主要种类,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286.
【目的】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区砖石古塔"成孔-软化"纠偏技术的关键技术指标,实现纠偏过程的可控性。【方法】结合湿陷性黄土地基变形的特性,通过降低注水后地基土变形模量及强度指标以模拟黄土的软化,通过地基中软化土体积的增加来模拟注水量的增加,对陕西眉县净光寺塔纠偏的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纠偏过程中塔体一层底面附近的应力较大,应对该部位进行重点监测,必要时进行加固补强;当注水量达到12.31m3时,塔体开始大幅回倾且回倾速率较快,塔体应力亦显著增大。【结论】获得了"成孔-软化"纠偏技术的关键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87.
何斌  赵林  刘明  周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559-1562,1578
基于1960~2002年湖南省降雨资料,构建了干旱灾害危害性评价模型,并利用GIS技术对湖南省农业干旱度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进而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基本原理,对湖南省农业旱灾风险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干旱危害度在空间上表现出从西向东递减的趋势:农业干旱风险分布也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异,西部、西南和南部为高风险区,中东部为低风险区,山区通常为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28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o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作者综述了近年来PRRS免疫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特别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天然免疫、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对参与该病免疫反应中相关因子引起的免疫病理学研究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89.
IFN-γ研究进展及其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是干扰素的一种,又称为Ⅱ型干扰素或免疫干扰素,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IFN-γ是动物机体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是主要的巨噬细胞活化因子(macrophage activating factor,MAF),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目前,干扰素基因工程和基因治疗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已被应用于人类疾病临床治疗和动物疾病防控研究。作者就IFN-γ的基本特征、生物学活性、检测及其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中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90.
尾巨桉人工幼林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有文  何斌  张伟  陈桂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773-12775
[目的]为尾巨桉人工林的营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样地法研究尾巨桉人工幼林(2年生)的N、P、K、Ca、Mg、Fe、Mn、Zn、Cu含量、积累量和生物循环特点。[结果]尾巨桉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依次为树叶〉干皮〉树枝〉树根〉树干;各器官中大量营养元素以N含量最高,其次为ca或K,P含量最低,微量元素Mn、Fe含量最高,其次为Zn,cu含量最低;不同器官营养元素贮存量依次为干材〉树枝〉树根〉干皮〉树叶;林分对养分的年吸收量、归还量和存留量分别为233.88、70.28、163.60kg/(hm2·年),利用系数为0.71,循环系数为0.30,周转期为4.66年。[结论]尾巨桉对营养元素的利用率较高,归还速率较慢,周转期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