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33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75篇
  57篇
综合类   375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225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施氮模式对玉-麦周年轮作系统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适宜豫北平原夏玉米-冬小麦一体化种植的高效施氮管理模式,2016—2017年分别在豫北典型高产田区河南省鹤壁市和中产田区河南省原阳县开展了夏玉米-冬小麦周年轮作不同施氮模式对夏玉米与冬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影响的田间试验。共设5种处理:不施氮肥(T1)、普通尿素按210 kg(N)?hm?2一次性基施(T2)、普通尿素分次施用且总施氮量同T2(T3)、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比氮素减量施用(T4)和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比氮素足量施用(T5)。分别于夏玉米和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测试叶片SPAD值、植株与籽粒氮含量及生物量等氮营养指标,并于成熟期测定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计算植株氮积累量与吸收利用特征。结果表明,处理间,高、中产区夏玉米与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氮素营养指标整体变化趋势均为T5T4T3T2T1。产区间,各处理夏玉米和冬小麦产量性状及氮营养指标均表现为高产区显著优于中产区。综合各处理平均值,高产区夏玉米产量、植株氮含量和氮素积累量相比于中产区分别平均提高58.0%、19.2%和47.1%,冬小麦增幅则分别为34.7%、33.3%和85.9%。氮利用效率方面,高、中产田在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100kg籽粒需氮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T5T4T3T2T1,处理间差异显著;氮素收获指数则与此相反。豫北平原夏玉米-冬小麦周年轮作制在作物稳产甚至增产条件下,采用尿素与缓释氮肥掺混配施的氮肥优化施用模式不仅可有效减少肥料用量,还能显著提升肥料利用率,降低氮肥损失。  相似文献   
102.
张倩 《南方农机》2019,(7):198-199
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需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因此电气行业需加强对变频节能技术在电力机电设备中的运用,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提高变频节能技术在电力机电设备中的有效运用,要加大对该技术的推广力度,对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变频节能技术在运用中降低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03.
土壤盐渍化严重威胁草坪草的可持续发展,选育和种植耐盐草坪草可改良和利用大面积盐渍土壤。以3种冷季型草坪草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L.)和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浓度NaHCO3胁迫(0,0.2%,0.4%,0.6%,0.8%,1.0%)对3种冷季型草坪草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HCO3胁迫下3种冷季型草坪草草坪外观质量、叶片萎蔫系数、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K+含量均随着NaHCO3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浓度越高,下降越明显;0.4%~1.0%NaHCO3胁迫降低了3种冷季型草坪草的地上部分和根系干重,且随着NaHCO3浓度的增加,生长受到胁迫的抑制程度显著增大,根系部分的受抑制程度比地上部分更明显;不同浓度NaHCO3胁迫下3种冷季型草坪草叶片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Na+含量随着NaHCO3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且浓度越高上升越明显;NaHCO3浓度0.4%时,3种冷季型草坪草已受到伤害;黑麦草、高羊茅和早熟禾在不同浓度NaHCO3胁迫下的隶属函数平均值均表现为早熟禾黑麦草高羊茅,说明3种冷季型草坪草抗NaHCO3胁迫的能力均为早熟禾强于黑麦草和高羊茅。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探明盐渍土水盐分布和土壤蒸发特性对掺沙的响应特征,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掺沙量(沙-土质量比为0,10%,30%,50%和70%,分别以处理CK,T1,T2,T3和T4表示)对盐渍土水盐运移特征和土壤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0~5000 min,处理T1和T2表层0~1 ...  相似文献   
105.
正一、现场评估中动物的选择使用下面的5步来确定现场观察多少猪只。此工作表将帮助您了解要观察多少动物,以及如何从整个地点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步骤1.确定猪场内饲养了多少头猪,以及猪场内饲养种类。根据生产阶段和饲养种类以及猪场布局图向生产者询问当前的动物存栏量。一定要清楚目前该养猪场的猪舍数。现场的猪应该分类。种猪:后备母猪、经产母猪、公猪和新生仔猪。  相似文献   
106.
住宅小区的绿化作为人们生活环境中直接接触最多的空间,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对人民的生活影响很大。合理的提升居住绿化,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居民创造出一个健康、和谐、自然的景观环境显得尤为迫切,而合理的植物绿化与养护才能使小区生态景观环境的持续成为可能。鉴于此,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在考察的基础上运用美学、生态学、心理学原理,从观赏性、生态性两个角度,对其植物应用及后期养护进行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7.
108.
本文阐述了太和县秸秆综合利用基本情况,介绍了其主要做法,以期为太和县秸秆综合利用以及促进当地农业经济飞速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9.
二氧化氯是一种安全、高效、受环境影响较小的消毒剂,可用于樱桃采后水预冷和设备分级的水消毒,应用浓度10~20mg/kg为宜。二氧化氯用于水消毒的能力水平可用二氧化氯的氧化还原电位进行监测,其氧化还原电位监测值建议控制在640~690mV。低温环境有助于缓解二氧化氯溶液氧化还原电位随时间的下降;二氧化氯母液建议密闭环境放置且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110.
咽扁桃体(pharyngeal tonsil,Pha T)属于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在呼吸道的粘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是粘膜免疫的两个重要效应分子,具有广泛的免疫学功能。为了研究牦牛(Bos grunniens)咽扁桃体发育过程中组织学结构的变化,以及IgA与IgG抗体分泌细胞(antibody secreting cells,ASCs)在其内部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组织学方法对新生与成年牦牛咽扁桃体的组织学结构进行观察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IgA和IgG在新生与成年牦牛咽扁桃体内的表达情况。组织学结果显示,牦牛咽扁桃体上皮由非网状上皮和网状上皮构成,实质由淋巴滤泡和弥散淋巴组织组成,弥散淋巴组织中分布有大量的高内皮静脉和淋巴管。新生牦牛咽扁桃体内仅观察到少数的初级淋巴滤泡,而成年牦牛咽扁桃内以次级淋巴滤泡为主,且成年组淋巴滤泡数量远高于新生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两个年龄段IgA和IgG ASCs在非网状上皮下区域、网状上皮区域、滤泡间区、淋巴滤泡和腺体间均有分布,且均在非网状上皮下区域分布最高;单位面积内,两个年龄段IgG ASCs的平均数目均高于IgA ASCs,且成年组两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新生组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牦牛咽扁桃体在新生阶段已形成初级淋巴滤泡;IgA和IgGASCs主要通过非网状上皮下区域到达粘膜外表面发挥免疫保护作用;两年龄段IgG ASCs在数量上均占优势,说明IgG可能在牦牛咽扁桃体免疫防御作用中处于主导地位。本研究为牛呼吸道粘膜免疫及相关疫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形态学和免疫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